APP下载

韩国学生动词词组习得偏误分析之一—动词本身的偏误

2011-12-28游红明

青年文学家 2011年16期
关键词:中介语偏误分析

本文为湖北民族学院青年项目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本文从具体的中介语语料出发,对韩国学生动词习得的偏误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归纳出误用、漏用、多用等三类常见的偏误类型,对于教学实践提出了比较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动词 偏误分析 中介语

作者简介:游红明,女,土家族,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6-0152-02

近年来,来华的韩国留学生急剧增多,在对韩汉语教学中,我们发现,动词词组的掌握和运用是韩国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因为韩语的基本句型结构是SOV式,而汉语则是典型的SVO式,两种语言动词、宾语位置的不同,导致了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由于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在对动词词组(包括某些形容词词组)的运用中,出现的偏误特别多。基于此,本课题在对韩国学生汉语习得的偏误研究中,选取了动词词组的习得作为研究对象。本文的语料全部来源于北京语言大学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为了便于查找,我们没有对所采用的例句进行重新排序,而保留了语料库中的原始编号。

本文运用中介语理论,通过对中介语语料库中韩国学生动词词组的运用分析,考察韩国学生动词词组的偏误情况,在汉语中,动词作为主要的构句要素,是一句话的基本架构核心,因此,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动词的偏误,对此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总结,试图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动词本身的偏误指动词词组中核心动词本身出现的误用、漏用等情况,为了论述方便,我们把有关动态助词“着”、“了”、“过”的偏误也归纳进来。下面,我们将从语料库中选取有代表性的用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因为本文将分析的范围限定在动词词组中的核心动词本身,因此用例中除此之外的偏误本文将暂不讨论。

(1)误用

例49:他们家庭得到幸福以前,每个人都有了各种各样的烦恼,所以经常【发现了问题】 。

例50:现在韩国也人口太多,所以政府【壮丽一个家里一个孩子】。

例126:来北京以前,我【经常听过】中国是男女平等的国家。

例209:那时老师听到学生的回答,【肯定修改】。

例403:有一次志高看宝宝做得不好,所以要【批判他】对老母说,

例428:另外在子女教育期间【须要很大的耐心】。

在以上例句中,都存在动词误用的偏误:

例49,“发现了问题”,动宾词组,动词“发现”的意思是:1、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2、发觉、开始知道(隐藏的或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事)。根据这个解释,在此例中用动词“发现”是不妥当的,因为这些“问题”并不是研究、探索出来的,也不一定是隐藏着的,可以改为表示显露出来、产生出来的“出现”。另外,这个词组还存在添加动态助词的偏误,将在下面进行分析。例50,“壮丽一个家里一个孩子”,形容词“壮丽”误用作动词带了宾语,此处“壮丽”应为动词“鼓励”之误,这应该是母语的负迁移造成的。例126,“经常听过”,时间副词加上动词组成的偏正词组,这个词组的偏误在于时间的矛盾,动态助词“过”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是表示过去曾经发生的动作或具有的性状,前面如果要再加上表示时间的副词,也只能用表示过去的时间副词,比如“曾经”“去年”等等。另外,在这里,我们还应该区分“听”和“听说”这两个动词的用法,“听”的基本意义是用耳朵接受声音,“听说”的意思则是听到别人的说法。所以根据这个区别,这里的动词“听”应该改为“听说”,整个词组就应该是“曾经听说过”、“曾经听说”或者“经常听说”等等。例209,“肯定修改”,偏正词组,此处的动词“修改”用得不准确,根据整句话的意思,这里说的是老师听到错误的答案时作出的反应,那么,动词可以用“纠正”。“修改”一般指对书面的错误进行改正,而不用于表示改正口语中的错误。例403,“批判他”,正确的动宾词组,但用在此例中是错误的。动词“批判”指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作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而这里只是说“看宝宝做得不好”,针对“做得不好”的这件事情提出意见,指出错误,希望他改正,所以动词应该用“批评”而不是“批判”。例428,“须要很大的耐心”,根据《现代汉语八百词》,“须要”是一个助动词,“一定要”的意思,它不能单独作谓语,其宾语限于动词性词语和形容词性词语。而“需要”则是一个动词,兼有名词的用法,可以带名词、动词、小句作宾语,也能作定语。显然,这里的“须要”应为“需要”之误,这是混淆了同音义近词的用法所致。

(2)漏用

例127:停在那座休息处的别的车【碰到一样的情况】。

例184:所以我有时间时,【一定旅行】。

例127,“碰到一样的情况”,动词加名词性成分构成的动宾词组,在本例中,说话人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一种陈述,在动词“碰到”后面应该加上动态助词“了”或者“过”。例184,“一定旅行”,副词加动词构成的偏正词组,“一定”做副词时,它表示意志的坚决,或者确实无疑,肯定会发生,而且一般用在动词或者 “要”、“得”“会”等助动词前面,从整个这句话来看,它是陈述说话人的一种打算,因此,可以加上助动词“会”或者“要”。另外,“旅行”一般不单独作谓语,作谓语的时候,要在前面或后面加上动词“去”,构成连动词组“去旅行”、“旅行去”、“旅行去了”或者 “去上海旅行”、“去哪里旅行”等等。所以,这个词组可以改为“一定会去旅行”、“一定要去旅行”、“一定去旅行”等等。

(3)多用

① 添加动态助词

例49:他们家庭得到幸福以前,每个人都【有了各种各样的烦恼】,所以经常【发现了问题】 。

“有了各种各样的烦恼”,动宾词组,在这里,动词“有”后面带上了动态助词“了”,“了”除了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实现或完成外,它有时还能表示状况的变化。而这句话既不是表示动作的完成,也不是对某种情况的变化进行说明,只是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因此,动词后面不用带“了”。本例的另一个动宾词组“发现了问题”,和前一个词组一样的构成方式,同樣的道理,这个“了”也应该去掉。

② 添加动词

例448:结果他【到接受新的环境】,花了很长时间,而给芳华添麻烦了。

动词“到”一般指“达于某一点,到达、达到”和“往”的意思,可带“了”、“过”,经常带表示处所或者数量的宾语,一般不接动词性成分,实际上,这里的“到”是一个多余的成分,可以去掉。

从以上的实例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与动词有关的偏误中,绝大多数都是动词本身的误用,很多是由于对近义词用法的差别不清楚而误用了近义词,比如“修改”和“纠正”、表示动作的“听”和表示动作结果的“听说”、“听到”等等,这一方面是由于字词典解释的问题,另一方面,还是由于对目的语的近义词区分没有掌握的原因。实际上,这应该不仅仅是韩国学生,而且是所有母语为非汉语的学生学习汉语的困扰,因为汉语里的近义词非常多,而其用法的区别有时候又非常细微,对外国学生来讲,掌握近义词的差别是很困难的。所以,对近义词的区分应该是动词教学的一个重点。

动态助词、助动词的用法也是韩国学生比较难以掌握的,语料中既有漏用的,也有添加误用的,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动词漏用和添加的用例并不多,而且,即便是漏用的例子中,也不是没有动词,只是所用的动词不能单独作谓语。这也提醒我们,对于某些动词的特殊用法,一定要给学生讲解清楚,而且要让学生反复练习。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孟琮、郑怀德等.汉语动词用法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4、白林、崔健.汉朝语对比和常见偏误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5、韩在均.韩国学生学习汉语“了”的常见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3,(4):67-71.

猜你喜欢

中介语偏误分析
外国留学生使用“把”字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母语负迁移对初中生英语句法学习的影响探析
从话题一焦点结构审视连动式中的偏误问题
从认知心理角度分析中介语石化的成因
文化适应视角下的中介语倾向性探讨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对于、关于”的偏误分析
英语学习者焦点句式习得的偏误现象及成因研究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的心得
外语学习中中介语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