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的评价
2011-12-14陈智,岳凯,黄伟
陈 智,岳 凯,黄 伟
(1.四川大学 政治学院,成都 6100641;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 430073;3.南京大学 经济学院,南京 2100463)
我国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的评价
陈 智1,岳 凯2,黄 伟3
(1.四川大学 政治学院,成都 6100641;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 430073;3.南京大学 经济学院,南京 2100463)
文章把服务业分为生产性、消费性和公共服务三类,在此基础上主要利用DEA分别分析比较了不同类型的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结构及其投入产出效率,得出结论: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最大,消费性服务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最高,而公共服务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最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生产性服务业;效率;DEA
0 引言
服务业的投入产出效率的分析对于我们研究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服务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平、结构以及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关系等方面,而对于其产业自身的投入产出的效率分析并不多见。
已有的关于投入产出的效率分析主要是进行数理统计,其数据来源大部分是统计年鉴,难以反映出服务业投入中的中间投入和增加值以及产出中的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之间的关系[1]。本文利用2007的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主要采用数据包络方法(DEA),投入指标选取中间投入和增加值,产出指标选取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对我国服务业的水平、结构以及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数据包络分析即DEA是一种效率评价方法,可用于多投入、多产出的复杂系统的效率评价。该方法最早是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Charnes A,Cooper和Rhodes E等学者在“相对效率评价”概念基础上提出的评价相对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基本原理是将决策单元的多项投入与多项产出项目数据,投射在坐标空间上,求出最大产出或最小投入为效率边界,以衡量各决策单元的效率,并把效率分解成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效率值在0~1之间,其间的差距则代表决策单元的无效率程度[4]。该方法不需要预先估计参数,可以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简化算法[2]。DEA运用领域也非常广泛。王家庭等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的效率[3]。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7年我国的投入产出表以及200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并经作者合并整理。根据服务业主要服务的对象不同把服务业划分为三类: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分别用序号1到16依次代表各个具体产业(1~16分别表示: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旅游业、科学研究事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其他社会服务业、教育事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1、2、3、4、6、8、11;消费性服务业主要包括:5、7、9、12;公共服务业主要包络:10、13、14、15、16)。
2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结构
2.1 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分析
(1)服务业总体的中间投入率、需求率分析
总体看出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和需求率的均值大约都在0.5,标准差分别是0.13和0.26,从标准差数据可以看出,中间需求率的变化幅度较大,分散度较大。全部服务业的平均中间投入率为0.49,表明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产品或者服务投入到其他产业中的比例较高,剩余的0.51是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利税等,总体增加值比率不高。全部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为0.49,表明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的特征,即对服务业的需求有51%是来源于生产性消费,而剩余的0.49是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资本形成等。
中间投入率最小的是房地产业为0.17,即该产业的增加值比例是最大的,最大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0.68,即该产业的发展更多来源于其他产业的投入,而自身的增值能力比较弱。
中间需求率最小是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只有0.01,表明这个产业主要是满足了最终需求,结合产业特性我们知道,这个产业主要满足的是政府的最终消费需求。中间需求率最大的是邮政业,达到0.86,这反映出我国的邮政产业中生产性需求比例最高,而个人最终消费的比例很小。
(2)三类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和需求率的比较分析
表1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表2 各个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是0.46,消费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是0.43,公共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是0.51,比较可以看出,公共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是最高的,而消费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最低。
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分别是0.65、0.44和0.16,这个比率的巨大差异也正反映出这三个类型的服务业的主要分类标准,即以服务业的对象作为服务业的主要分类标准。顾名思义,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满足的是生产性需求,消费性服务业主要满足的是最终消费需求,而公共服务业的主要是满足公共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需求的。当然这样的分类也是相对的,即某一类型的服务业其实也同时满足三种不同的需求,只是三种需求的比例有差别。
2.2 服务业的结构分析
(1)服务业结构及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从产值占整个服务业的产值比重来看,差异比较大,这当然与每个产业统计时的外延有关,同时也反映出哪些产业对于服务业的发展影响更大。统计比重大于0.1的主要有交通运输及仓储邮政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住宿和餐饮业。从产值角度看,这几个产业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时非常重要的。
就业比重最大的是教育事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分别占到0.24和0.21,两者几乎占到所有服务业的就业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这两个产业是人力资源密集型的产业。从提供的就业机会看,无疑这样的产业具有很大的优势。
比较生产率是综合考虑了产值和就业的比重,比较了不同产业的生产率。房地产业的比较生产率最高,达到4.43;其他社会服务业的比较生产率也达到了4.19。既考虑国民生产总值,也考虑充分就业,那么房地产业无疑是一个关键产业,值得大力发展。这个结论也与房地产业目前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现实地位比较匹配。其他社会服务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居民消费服务业,从扩大内需的角度来看,提高居民的最终消费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2)三类服务业的结构及比较生产率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值比重占到服务业总体的56%,就业比重占到总体的33%,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高,达到1.7。消费性服务业的产值比重占到服务业总体的21%,就业比重最低只占到总体的7%,比较劳动生产率最高,达到3。公共服务业的产值比重占到服务业总体的23%,就业比重最高,占到总体的60%,比较劳动生产率只有0.38。由此看出,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对国民生产总值和充分就业的贡献差别很大,这跟这些产业的服务对象的差异性有很大的关系。
3 服务业的投入产出效率
3.1 总体效率分析
从表3看,总体上纯技术效率的均值为0.96,高于规模效益的0.93,说明我国的服务业总体上技术水平比较接近于理想状态,而规模水平离理想状态较远,在以后的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服务业的规模调整,主要是规模的扩大。纯技术指标的差反而小于国民指标的标准差,说明服务业各产业间的纯技术效率的差异小于规模效率方面的差异,或者说服务业各产业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异小于规模差异。
综合效率值达到1的主要有以下几个产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旅游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占服务业产业总数的38%,说明这几个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高,无论是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都为1规模报酬不变,处于最佳的状态。
纯技术效率达到1,而规模效益未达到1的主要有以下几个产业交通运输及仓储邮政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占服务业产业总数的19%,说明这几个产业的纯技术方面已经达到最佳,而规模效率没有达到最佳,具体又分为规模报酬递增和递减两类,其中邮政产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说明该产业的规模如果继续扩大的话,可以进一步提高其产业的总体效率。这个可能跟邮政产业自身特殊的产业环境有关,邮政产业主要由国家垄断经营。
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小于1的,即存在投入冗余或者产出不足的产业主要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科学研究事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其他社会服务业、教育事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占服务业产业总数的44%。其中住宿餐饮业、科学研究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的投入冗余率都超过了10%,离理想状态比较远,意味着我们可以减少超过10%以上的投入而获得现在的产出状态。
科学研究产出不足,产出不足率达18.3%,与理想状态差距很大,而投入的冗余度也达到了10.59说明我国的科研投入虽然在逐步增加,甚至投入出现冗余的情况下,无论是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都未达到最佳水平,其产出也未达到理想状态,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邮政业和综合技术服务的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说明我国的综合技术规模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并由此带来规模效益。
批发零售业的规模效率最低,与该产业自身的特征有关,特别是零售业主要面对最终消费者,其消费特点是:消费者分散,每次消费量不大,所以其规模效率很难达到理想状态。邮政业和教育业的规模效率相对接近有效,由于这两个产业的服务提供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政府控制的,或者说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的性质,所以其规模的大小受到宏观规划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没有偏离理想状态太远。
表3 服务业各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
表4 三大类服务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比较
3.2 三大类服务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比较分析
从表4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在总体技术效率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的效率均值都是0.88,但是消费性服务业的标准差大一些,反映出消费性服务业内部各产业的差异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可能的原因是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同质性跟大一些,而消费性服务业面对的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更大。公共服务业的总体效率均值是0.93,高于另外两个类型的服务业,标准差却最低,只有0.08,可能的原因是公共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低,而受政府总体的规划影响很大,公共服务总体技术效率高,反映出政府规划的有效性比较高,各产业的规划水平差异不大,而其他服务业主要由市场来调节,可能反而效率低,并且由于各个产业的市场结构差异比较大,所以效率差异也大。
在纯技术效率方面,生产性服务业的效率最高接近于理想值1,而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效率均值差距不大,不过消费性服务业的标准差更大一些,反映出其内部各产业间的异质性较高。全部服务业的纯技术效率达到0.96,比规模效率要高。
在规模效率方面,公共服务业效率值最大为0.97,标准差最小为0.03,却是最小,反映出公共服务业的高效率以及各个产业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小。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效率均值最小,标准差却最大,意味着该产业的相对低效率和产业内部之间的差异性也最大。消费性服务业的效率值和标准差介于公共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
总之,公共服务业效率值最高,并且内部各产业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小,产业同质性高。消费性服务业纯技术效率最低,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异最大,产业产业异质性高。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效率最低,而纯技术效率最高,这与生产性企业比较注重技术创新有关。
4 结论与建议
针对不同的服务业类型,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我们应该有不同的产业发展政策。服务业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同时提供给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机构等非盈利性组织,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由于产业类型的不同,差异较大,特别是中间需求率,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最大,公共服务业的消费对象主要是政府行政管理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具有明显公共物品性质的产业,其中间需求率是最小的,消费性服务业最要是满足广大居民的最终消费的。
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和充分就业两个经济发展目标上的贡献度有很大的差异。生产性服务业对生产总值的增加贡献最大,超过了50%,而就业的贡献是33%,其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是1.7。消费性服务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是21%,而就业的贡献是7%,其劳动生产率是最高的达到3,这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消费性服务业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常识有很大的差异,可能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我们把房地产业计算到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里了,而它目前还没有进入消费物价指数,而房价最近几年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国民经济特别是劳动者报酬的增加幅度。另外其他社会服务主要包括居民社会服务,而这里的统计数据可能不够全面。公共服务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最低的,只有0.38,即这类产业的就业人数占了服务业就业总数的60%,而只提供了的产值23%。因此,由于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优先顺序的差异,我们在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时应该有不同的选择。若把经济增长放在第一位,我们更应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而若把充分就业放在第一位,我们应该更多发展公共服务业。
不同类型的服务业由于产业特质不同,面对的市场需求存在重大差异,其产业水平、结构特别是投入产出效率差异比较大。公共服务业的整体投入产出效率最高,其产品具有比较强的公共物品的性质,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国家对服务业的宏观调控和统筹安排,充分发挥政府的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加强对服务业的规划,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层面上。对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降低某些产业的进入门槛,引入充分的市场竞争机制,同时还要注意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以提高规模效率。
[1]程大中.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J].经济研究,2008,(1).
[2]莫剑芳,叶世绮.DEA方法在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评价中的应用 [J].系统工程,2009,(3).
[3]王家庭,张容.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31省市文化产业效率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9).
[4]顾乃华.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效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方法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8,(4).
069.9
A
1002-6487(2011)11-0074-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CJYO03)
陈 智(1968-),男,重庆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责任编辑/浩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