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养生刍议
2011-12-09窦学俊
窦学俊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1 情志养生的意义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增大,人们不仅需要维护生理方面的健康状态,还需要注重在情绪心理方面养生。中医学重视“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情志因素在现代社会病因中的地位逐渐增高,情志养生的意义日渐重要。
情志的产生是以客观事物和对象是否满足人的需求为基础的。当客观事物符合并满足人的需要时,就会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反之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情志基本包含了情绪的内容,情志养生与心理治疗有别,情志养生是未病先防,而心理治疗是病后的治疗。朱丹溪说:“与其治疗于有病之后,不如摄养于先病之前。”
2 情志养生的含义与原则
情志养生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个体的气质类型和心理状况,综合运用各种调神方法,从自我调摄的角度塑造和维持一个积极向上、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以完善人格、适应环境,保持良好的心身状态。
我国传统理想的健康心理的原则大多可以归结为一个“和”字。“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调刚柔。”(《灵枢◦本神》)“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也”(《灵枢◦本藏》)。人们要保持身体的健康,就需要“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情志也应保持中和状态才不引起气血失常[1]。
3 调摄情志的方法
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状态在决定是否发病方面有重要作用。如《灵枢◦本脏》曰:“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灵枢◦本神》曰:“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对已产生的七情过激,可运用下面方法来消除或减少不良情绪对心理和生理产生的影响。
3.1 领悟法
个体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在精神应激状态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精神应激源于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怎样的认知与评价,便有怎样的情绪反应与行为反应。杨德森等[2]总结出道家处世养生法的五个治疗程序,应用于A型性格精神应激与相关疾病的认知心理治疗,有对症下药的良好效果。基本原则为: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克刚;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之下,已有10余个医疗单位开展数百病例的研究治疗。
3.2 节制法
节制法即调节、节制感情,防止七情太过,达到心理平衡。《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不时御神”,则将“半百而衰也”。而应“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吕氏春秋》说:“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节嗜欲、乐知足是节制情志的重要保障。《内经》指出:“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七情不致过极,而引发疾病。
3.3 疏泄法
疏泄法就是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宣达、发泄出去,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宋人周守忠《养生类要》卷上《养生总叙》有较多论述:“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知思虑之稍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不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中国养生说辑览》建议:“凡遇不如意事,试取其更甚者譬之,心地自然清凉,此降火最速之剂。”
3.4 移情法
移情法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变人的思想焦点,或改变其周围环境,使其与不良刺激因素脱离接触,从而从情感纠葛中解脱出来,或转移到另外的事物上去。如有升华超脱、移情易性等。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指出:“弹琴瑟,调心神,和性情,节嗜欲。”清代医学家吴尚先在《理瀹骈文》序中也提出:“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
3.5 以情制情法
情志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以情制情指重视对情绪变化的控制,通过不同情绪之间的互相调节来修养精神。①以情制情法,又称情志制约法、情志相胜法,根据情志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来相互制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②阴阳情志制约法,是运用情志之间的阴阳属性对立制约关系,调节情志,协调阴阳。性质彼此相反的情志,对人体阴阳气血的影响也相反,可以相互协调控制,从而起到平衡心理情绪的作用[3]。
[1]李怀之.浅谈以和养生[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4):240-241.
[2]杨德森,张亚林,肖水源,等.中国道家认知疗法介绍[J].中国精神神经疾病杂志,2002,28(2):152-154.
[3]林谋信,胡振义,林剑鸣.从清虚安神的心理调节机理探究中医与道、儒在养生中的同一性[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