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酮ⅡA的荧光分析法研究

2011-11-22林美玉龚晓斌林锦明王小燕

药学实践杂志 2011年1期
关键词:丹参酮酸度丹参

林美玉,付 伟,龚晓斌,林锦明,王小燕

(1.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上海 200433;2.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管理大队学员14队,上海 200433)

丹参酮ⅡA的荧光分析法研究

林美玉1,付 伟2,龚晓斌2,林锦明1,王小燕1

(1.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上海 200433;2.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管理大队学员14队,上海 200433)

目的研究中药材丹参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的荧光光谱特性及其分析方法。方法分别研究浓度、酸度对丹参酮ⅡA荧光强度的影响,并研究丹参酮ⅡA的荧光稳定性。结果丹参酮ⅡA在酸性(pH=2)环境具有很好的荧光特性,在紫外照射下荧光稳定性良好。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能够满足药物定性、定量分析的要求。

丹参;丹参酮ⅡA;荧光分析法

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是中药丹参中的菲醌类脂溶性成分之一,是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功能、降低血小板聚集等功效,常作为临床治疗冠心病的药物[1~3]。其分子式为C19H18O3,相对分子质量294.33,分子结构式为:

图1 TSSⅡA的分子结构

据文献报道[4~7],用于检测药材中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的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薄层扫描法等。鉴于荧光分析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特异性以及高效、痕量,自动化的特点,笔者尝试研究丹参酮ⅡA在乙醇中的荧光光谱特性,并考察浓度、酸度等因素对丹参酮ⅡA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较为满意,所显示的信息为进一步研究丹参酮ⅡA的提取和其它功能特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1.1仪器 日立F-700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510型pH计(Cyber Scan Con);微量进样器(上海求精玻璃仪器厂)。

1.2药品与试剂 丹参酮ⅡA(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用无水乙醇配成1×10-3mol/L 的丹参酮IIA储备液。不同pH值的三酸(B-R)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在100 ml的三酸混合液(H3PO4-HAc-H3BO3,浓度均为0.04 mol/L)中,加入相应体积的NaOH(0.2 mol/L)[1]。H3PO4、HAc、H3BO3、NaOH等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蒸馏水。

2 实验方法

移取一定量的丹参酮ⅡA储备液,以三酸缓冲溶液为稀释液,配制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将样品液装入石英比色皿中,置于F-700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上,固定仪器的激发和发射狭缝均为5 nm,在所选的激发和发射波长下,扫描荧光光谱(扫速2 400 nm/min)和三维谱图(扫速60 000 nm/min)。

3 结果与讨论

3.1丹参酮ⅡA的荧光光谱 按实验方法,以1×10-3mol/L 的丹参酮ⅡA溶液,进行荧光激发、荧光发射和三维扫描。其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三维光谱如图2~5所示。

图2 丹参酮ⅡA的激发光谱

图3 丹参酮ⅡA的发射光谱

图4 丹参酮ⅡA的三维等高线图

图5 丹参酮ⅡA的三维鸟瞰图

丹参酮ⅡA分子是二萜醌类的四环化合物,具有共轭的芳香环体系。丹参酮ⅡA的游离π电子较容易被激发,从而产生荧光。由图2~5可得,丹参酮ⅡA的最佳激发波长(ex)和发射波长(em)分别为330和410 nm。

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丹参酮ⅡA荧光的影响,分别考察了酸度,浓度,紫外光照时间对其荧光强度的影响。

3.2酸度的影响 为了考察不同酸度介质对丹参酮ⅡA分子荧光光谱的影响,用B-R缓冲溶液分别配制一系列不同pH值的溶液丹参酮ⅡA溶液(1.0×10-4mol/L),在最佳的激发和发射波长下,测定它们的荧光强度。结果表明,在pH=2时荧光强度最大,在碱性条件下,荧光强度降低(图6)。这可能是由于在pH=2时,丹参酮ⅡA呋喃环和羰基上的氧容易被质子化,降低了呋喃环和羰基氧的电子云密度,致使分子的共轭π键的离域性增强,因而体系的荧光强度呈现最强。在碱性条件下呋喃环容易发生开环反应,导致体系共轭性有所减弱,荧光强度降低[8]。因此选择测定丹参酮ⅡA的最佳pH值为2。

图6 丹参酮IIA在不同pH值下的荧光发射光谱

3.3浓度的影响 丹参酮ⅡA标准溶液(1×10-3mol/L)用pH=2的三酸缓冲溶液配制成不同浓度的稀释液,浓度分别为1.0×10-3mol/L ,1.0×10-4mol/L,1.0×10-5mol/L,1.0×10-6mol/L,1.0×10-7mol/L,在最佳的激发和发射波长下,测定它们的荧光强度。结果表明,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荧光强度逐渐增强(图7)。

图7 不同浓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3.4稳定性研究 为了考察时间因素对丹参酮ⅡA溶液的荧光强度的影响,在光路中紫外光照射下放置不同时间,测量荧光强度,并绘制荧光强度(IF)和时间(t)关系曲线(图8)。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分子的荧光强度在所放置的时间内几乎没有改变,稳定性良好,能够满足实际分析要求。

图8 丹参酮IIA 稳定性曲线

4 结论

用荧光分析法研究了丹参酮ⅡA的光谱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经三酸缓冲溶液稀释后,在一定的酸度范围内有较强的荧光,且在pH=2时荧光强度最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丹参酮ⅡA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荧光强度逐渐增强;在所放置的时间内,丹参酮ⅡA荧光强度几乎不发生变化,稳定性良好,因此,可以满足定性、定量分析要求。

[1] 曾令杰,梁 晖,陈 悦,等.丹参酮IIA与丹酚酸B在丹参药材中的分布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6, (2):7.

[2] 杨天德,刘桥义,陶 军,等.丹参酮、纳洛酮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局部血流量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7,13(1):45.

[3] 梁 勇,羊裔明,袁淑兰.丹参酮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 2000,31(4):304.

[4] 尉萍萍,赵 粼.HPLC测定丹参提取物中丹酚酸A含量[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8,25(3):241.

[5] 徐韧柳,戴 敬.乌鸡白凤丸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J].中成药,1991,13(9):10.

[6] 孙存济,白东鲁.丹参酮有关化合物的合成[J].药学学报,1985,20(1):39.

[7] 谭生建,陈培让,王建社. RP-HPLC法测定抗栓保心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3):154.

[8] 董 川,乔锦丽,杨 频.pH对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荧光特性及分子结构影响研究[J].光谱实验室,2000,17(4):369.

2010-06-08

[修回日期] 2010-07-08

DeterminationofTanshinoneIIAbyFluorescenceSpectrophotometry

LIN Mei-yu1, FU Wei2, GONG Xiao-bin2, LIN Jin-ming1, WANG Xiao-yan1

(1. Experiment Teaching Center, School of Pharmacy,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2. Graduates Management Brigad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and analysis method of Tanshinone IIA.MethodsInfluencial factors including acidic media, the concentrations of substrate on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were studied. The stability of fluorescence of Tanshinone IIA was studied.ResultsTanshinone IIA had good fluorescent characteristic in pH 2, which had an emission of fluorescence steadily under ultra-vioket radiation.ConclusionThe method is simple, sensitive and could be suitable for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anshin; Tanshinone IIA ;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ry

第二军医大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金资助项目的部分内容(2009011).

林美玉(1982-),女,硕士,助理实验师.E-mail:linmeiyu18@126.com.

王小燕.Tel:(021)81871340,E-mail:syjxzx325@126.com.

R917

A

1006-0111(2011)01-0038-03

猜你喜欢

丹参酮酸度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一测多评法比较不同生产厂家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类成分的含量
多指标优选丹参提取工艺研究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四种丹参酮类成分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套袋对苹果糖度、酸度的影响试验
低糖褐色乳酸菌饮品的研制
黄壤、棕壤对铬(VI)吸附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