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血文明”是封建专制主义——三评《大秦帝国》

2011-11-20陈辽

扬子江评论 2011年2期
关键词:铁血秦始皇帝国

陈辽

孙皓晖先生的《大秦帝国·序》,第一句话是“大秦帝国是中国文明的正源。”但这是句文理不通的错话。可以说“大秦帝国的文明是中国文明的正源”,这在语法上是可以通过的。但不能说“大秦帝国是中国文明的正源”。因为,所谓“大秦帝国”在中国历史上只存在了15年,是个短命王朝。揆诸“大秦帝国”前后的文明史,“大秦帝国”不可能是“中国文明的正源”。

我在《创作理念的误导 作品自许的反差——评〈大秦帝国〉》(《文艺争鸣》2010年6月号上半月)一文中,以历史事实为据立论,指出:炎黄文明,乃是中国文明的正源。到了夏商周,炎黄文明发展为华夏文明。秦文明来自华夏文明,源自炎黄文明,秦国之所以强大也是因为炎黄文明和华夏文明。在《是历史主义,还是伪造历史?——再评〈大秦帝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中,我仍以历史事实为据立论,进一步阐明了我对中国文明发展史的看法:炎黄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或正源,到春秋、战国发展而为百家争鸣的华夏文明,到西汉武帝以后发展为以儒家为主、儒法并用的汉文明,魏晋南北朝以后又发展为儒、佛、道整合并以儒家为主的多元文明,唐代以后,再发展而为以汉族儒佛道文明为主、再吸收中国各少数民族文明优长的多族文明,晚清以后,则发展为在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基础上有意吸纳西方文明优长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近代文明。“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发展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文明;新中国的新时期到来后,又发展为互补的、共生的、社会主义的和谐文明。中华文明史的根基、正源是如此,其发展历程是如此,这才使中国始终屹立于世界各国之林。而在新时期到来以后,和谐文明更促进了新中国的腾飞,进入了世界强国的行列!由于论题的侧重点不同,在上述两文中,我未能评说所谓“大秦帝国”的“铁血文明”,因此在这里我着重对“大秦帝国”的“铁血文明”加以评价。

一、“铁血文明”是封建专制主义

尽管孙皓晖从来没对“铁血文明”予以解说,但从秦始皇的所作所为,从《大秦帝国》已经表现的、蓄意回避或曲为之辩的事件中可以清楚看出,“铁血文明”包含这样一些具体内容:

一、由专制君主指挥,武力兼并韩、赵、燕、魏、楚、齐诸国,以铁血统一了中国。在战争中死了数以百万计的军民,但毕竟统一了中国。因此,对于这一“铁血文明”,应一分为二,不能完全否定。

二、仍由专制君主以杀伐的方式解决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嬴政执政后,杀死他母亲的情人嫪毐;逼死他的生父、秦国的有功之臣吕不韦是典型的两大铁血事件。因这是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唐朝李世民也曾在内部斗争中杀死过亲兄弟),孰是孰非,可不予置论。

三、还是由专制君主强制建立郡县制度,强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中央集权,在强制时有时付出一些铁血的代价,但有利于统一的巩固、经济的发展,这一“铁血文明”我们是基本肯定的。

如果说,以上三项,在秦始皇推行的“铁血文明”中或应予基本肯定,或应一分为二,或者可以不予置论的话,那么,“铁血文明”中的下述内容,就都属于负面文明而必须加以谴责。

一是秦始皇为了满足生前死后的享受,大造宫室、大造坟墓,征发了数十万民众,死人无数,血流各处。“秦始皇灭六国,图绘各国宫室,在咸阳北照样建筑,共有宫室一百四十五处,藏美女一万人以上。”①“秦始皇初即位,就在骊山造自己的坟墓。并六国后,征发所谓罪人七十余万人到骊山服役。坟墓高五十余丈,周围五里余,掘地极深,灌入铜液。坟墓中有宫殿及百官位次,珠玉珍宝,不可计数。”②孙皓晖说:“秦始皇时期没有一件值得指控的大工程。”“只是到了秦二世时期,才因骊山陵与阿房宫的大规模建造而偏离社会建设的轨道,使工程徭役具有奢靡特质。”(《祭秦论》,《大秦帝国》第六部)这是为秦始皇开脱罪责而蓄意制造的谎言。请问孙皓晖:秦二世在位三年即被杀,忙于窝里斗和享乐,能在三年内建造成阿房宫和始皇陵吗?“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宫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开始动工了。始皇陵于秦始皇在世时也动工营建了。像阿房宫、始皇陵这样的超大工程,从设计、施工到建成,能在秦二世三年内完成吗?在这里,为秦始皇曲辩的孙皓晖连常识也不顾了。在建造阿房宫、骊山陵的过程中,多少役夫死于征集途中,死于建造期间,血流遍了征集道上,阿房宫内,骊山陵中!秦始皇还追求长生不死,“因而召集方士求神仙,浪费大量财物(如徐市航海求药,又刻石鲸长二百丈,寻求长生不死的奇药)。方士妖妄,劝他隐藏,不让臣下知道住处。多造宫室,建筑长城(方士奏图书说‘亡秦者胡也’,秦始皇发大军击匈奴,并筑长城),大都是受方士的欺骗。”③为了出海求神仙药,建造了上百艘满载童男童女和他们生活用品的超级大船,动用大量民工;为了刻二百丈长的石鲸,找石、运石、刻石,又动用了数以千计的民工;发大军击匈奴,调动了数以万计的士兵。其间,又不知死了多少人。这都是“铁血文明”!“秦时全中国人口约二千万左右,被征发造宫室坟墓共一百五十万人,守五岭五十万人,蒙恬所率防匈奴兵三十万人,筑长城假定五十万人,再加其他杂役,总数不下三百万人,占总人口百分之十五。使用民力如此巨大急促,实非民力所能胜任。”“秦始皇末年,农民起义已经接近了爆发点。”④

二是秦始皇以韩非为师,搞“法、术、势”的君主本位主义的血腥统治。大学者王元化在《韩非论稿》(1976年8月,收入《清园论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中指出,韩非“所倡导的法是君主本位主义的法”,“是和人民处于对立地位”的法,“照韩非看来,君主的意志就是法令,只要是君主说的无论怎样荒谬悖理,都是不容拂逆的‘绝对命令’。”法家“那套法、术、势所建立的太平盛世,是一个阴森森的社会。这样的社会里,人民甚至不得互相往来,互相往来就有朋比为奸犯上作乱的嫌疑。‘欲为其国,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将聚众’。(《扬权》)”。而孙皓晖却把秦始皇靠“法、术、势”建立起来的血腥统治,美称为“法治社会”。⑤十分遗憾,曾经当过法学副教授的孙皓晖竟连何谓“法治”,都弄不清楚。“在英文中,‘法治’一词最起码有两种表达式:rule by law和 rule of law。”“前者意谓‘用法律来统治’,后者意谓‘法律的统治’或‘法制主治’。自然后者才代表了西方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思想”。“中国古代的秦朝不是‘法治社会’,但不能说秦朝没有法律;秦朝不仅有法律,是‘rule by law’,而且是严刑峻法,律条繁苛。”⑥铁腥味血腥味很浓。孙皓晖把两千两百多年前的秦国社会,说成是“法治社会”,建立“法治社会”真是太容易了。这简直是法学界的大笑话!且看秦始皇是怎样进行“法治”的。

三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搞血腥镇压。秦始皇从李斯议,实行焚书法令。“丞相李斯斥儒生不师今而学古,各尊私学,诽谤朝政,惑乱民心,建议禁私学。办法是除了史官所藏秦国史记以外,别国史记一概烧毁;除了博士官所藏图书,私人所藏儒家经典和诸子书一概送官府烧毁。下令后三十天不送所藏私书到官府,罚筑长城四年。聚谈《诗书》的人斩首,是古非今的人灭族,只有医药、卜筮、农作书不禁。民间求学以吏为师。”公元前211年,秦始皇“活埋儒生四百六十余人。”⑦而孙皓晖却在《大秦帝国》第五部《铁血文明》第十三章《铁血板荡》里为“焚书坑儒”大唱颂歌,誉之为“反复辟”:“大秦皇帝诏:查孔门儒生四百六十七名,无视大秦新政之利,不思国家善待之恩,以古非今,攻讦新政,散布妖言,诽谤皇帝,勾联六国旧贵族,图谋复辟三代旧制。屡犯法令,罪不容诛!为禁以文乱法恶风,为禁复辟阴谋之得逞,将所有触犯法律之儒犯处坑杀之刑!大秦皇帝三十五年秋。”这道“大秦皇帝诏”,是孙皓晖代秦始皇书写的,他说“它在当时有着最充分的政治上的合理性”。(《大秦帝国》第五部,第943页)这一章取名《铁血板荡》,倒是实实在在地道出了“铁血文明”的本质。

从上可见,“铁血文明”中虽然有统一中国之功的、应“一分为二”的战争文明,有应当基本肯定的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发展的统一文明,但其负面效应是主要的。它是导致民众大量死亡的暴政文明;它是只求一己享受、一己威权、罔顾民生疾苦的暴君文明;它是严刑峻法、律条繁苛、与人民对立的君本位文明;它是在肉体上消灭异己知识分子,仇视“法家”以外各家知识的霸道文明。一句话,它是封建专制主义。这样的“铁血文明”,从整体上评价,负面大于正面,弊大于利。特别是在倡导以民为本、和平崛起、和谐发展、以和为贵的今天,更是和当代文明潮流悖离的。

二、秦始皇的“铁血文明”背离了“早秦文明”持续“周化”、“华夏化”的优良传统

孙皓晖把书写秦始皇功绩的第五部取名《铁血文明》。为了把“铁血文明”与“早秦文明”切割,他声明:“人们所说的‘秦文明’,一定是变法之后的战国秦文明与一统华夏后的帝国秦文明,而不是早秦文明。”(《祭秦论》,《大秦帝国》第六部)也就是说,在孙皓晖看来,“变法之后的战国秦文明与一统华夏后的帝国秦文明”,才是“铁血文明”,才是“中国文明的正源”、“根基”或“根源”。但是,孙皓晖未免过分着急于把“铁血文明”说成是“中国文明的正源”或“根基”、“根源”,他竟然想都没有想一想:“铁血文明”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突然产生的吗?在“铁血文明”之前,秦国难道就没有文明吗?“早秦文明”岂不是“铁血文明”由来之一“源”吗?其实,秦始皇的“铁血文明”,恰恰背离了“早秦文明”持续“周化”、“华夏化”的优良传统。

先秦历史学者倪晋波以无可辩驳的论据指明:据《秦本纪》,秦之先祖大费能调驯鸟兽,孟戏、中衍、造父善御,非子本人也因长于养马而为周孝王赏识,这些都暗示秦人在早期是一个畜牧业方面比较发达的游牧部族,直到非子受封为附庸,并“邑之秦”,他们才正式成为周王朝分封体制下的一级,有了属于自己的统治区域,迈出构建国家政权的第一步;而此时的西周则是个具有成熟的政治架构、先进的意识形态和广阔的疆域的宗主国,其文化自然也不是初生的秦文化可与之同日而语的,在政治上,此时的秦人实际上奉周王室为宗,接受其分封和支配。所以西周中期秦国吸收先进而强势的文化是很自然的选择。从模仿西周器物开始,秦人迈向了“周化”。它指嬴秦民族学习西周核心的礼乐文化之后呈现出的礼教、乐教和诗歌教养,这个意义上的“周化”即“礼乐化”。秦人深入、大规模地吸收周文化是在秦文公时代。文公之后,秦人“周化”的步伐没有停止。秦人并不认为自己是蛮夷之民,而是诸夏一族。到了秦穆公,不仅在建筑等物质文明方面借鉴周制,在日常生活中也积极践行周礼。穆公之女怀嬴对夫妇、进退之礼非常熟稔,显然受过系统的礼制教育。礼、乐是周文化的核心。以秦穆公时代为顶点,秦人在秦武公至秦景公时代对周礼乐文化的汲取,直接导致了太公庙秦公钟镈铭文、怀后磬铭文、秦公簋铭文、秦公大墓石磬铭文等具有文学质素的作品的产生。秦人对西周文化的接受度越来越高,编修《秦纪》,自认为是“诸夏”一族就是显证。⑧

由于“早秦文明”具有持续“周化”、“华夏化”的优良传统,秦孝公才引进当时华夏文明“百家争鸣”中的一家——法家商鞅来进行改革,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

然而,秦始皇亲自执政后,抛弃、背离了“早秦文明”的这一优良传统,厉行“铁血文明”,以为从他开始,以“法、术、势”搞铁血统治,秦国就可以一世、二世以至万万世。但是,“铁血文明”推行的结果,民不堪苦,民怨沸腾,“坑灰未冷山东乱”,秦始皇一死,人民就纷纷起义反秦。只有15年的秦王朝在人民起义的冲击下很快垮台了!

三、中国历代开国之主和改革家无一肯定秦始皇的“铁血文明”

“铁血文明”也经不起时间和社会实践的检验。

历代开国之主,都没有人肯定秦始皇及其“铁血文明”。西汉的刘邦、东汉的刘秀、蜀国的刘备,没人说秦始皇好。曹操实际上是魏国的开国之主,但他不过在《置屯田令》里说:秦始皇的先人“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只肯定秦人把农业放在首位的政策是对的;对秦始皇并不称赞。晋代的开国之主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祖孙三代,没有一人为秦始皇说过好话。隋代的杨坚、唐代的李世民、宋代的赵匡胤、元代的忽必烈、明代的朱元璋、清代的福临(世祖)玄烨(圣祖)、民国的孙中山,对秦始皇及其“铁血文明”都无一人称好。改革家晁错、桑弘羊、杨炎、王安石、张居正、刘鹗等等,也没有一人赞赏秦始皇及其“铁血文明”。肯定秦始皇“郡县制”的政论家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但“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行,竭其祸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邑之制失也”。“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柳宗元肯定“郡县”制而声讨秦始皇的暴政,对“铁血文明”中的负面效应,看得很分明。

毋须讳言,毛泽东肯定并多次赞扬过秦始皇。毛泽东及其战友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打败了蒋介石,建立了新中国。功勋盖天地,人民均受益,中国人民会永远记住毛泽东及其战友在建立新中国过程中所作出的丰功伟绩!但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反“右派”,伤了中国元气;“大跃进”,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发动“文化大革命”,更把中国搞到了崩溃的边缘。而多次歌颂秦始皇,为秦始皇翻案,纵容“四人帮”“评法批儒”,“批林批孔批周公”(实为批周总理),正是毛泽东晚年所犯的严重错误之一。新时期到来后,党中央“拨乱反正”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纠正了毛泽东颂秦(始皇)、反儒和片面崇法的错误。孙皓晖不顾时间和社会实践对秦始皇及其“铁血文明”的检验,仍在《大秦帝国》中对秦始皇及其“铁血文明”大唱赞歌,实为大错特错!

四、宣扬“铁血文明”,旨在否定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

也许有人说,孙皓晖写《大秦帝国》旨在改革,其动机还是好的。否!孙皓晖自己暴露了他否定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原形。

孙皓晖在《文学的边界在哪里》(《文学报》2011年1月6日)中说:“任何历史,都是当代人的历史。任何文学,都是当代人的文学。”“无论是史学还是文学,都必须回答当代的精神困惑,都必须回答当代人的现实诉求,都必须启迪当代人的精神世界。”他写《大秦帝国》,对当代是有针对性的。那么,孙皓晖是怎样看待已经改革了三十多年的当下社会呢?他在《天地纵横 铁笔鸿篇》(《文学报》2010年2月25日)中说:“当下的主流社会,当下的知识阶层,已经普遍丧失了精神力度。我们在消解崇高,我们在玩弄废墟,我们在欣赏溃疡,我们在漂离美感。我们风华了,我们也沉沦了。”“不知石头在何方”。他把当今主流社会和当今知识分子评说得一塌糊涂。我们认为,三十多年的改革,社会生产力大发展,人民生活大改善,我国的国际地位大提高,知识分子的思想自由度空间、精神自由度空间大幅度地扩展。自然,三十多年的改革,也存有失误,当下也存在不少问题,甚至是严重问题,如腐败严重、环境污染、贫富悬殊、房价飞涨、看病难看病贵等等,但是主流的一面是积极的,是好的。和平崛起,和谐发展,以和为贵,以民为本,强调弘扬儒文化等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精华,都是正确的。但在孙皓晖看来,改革三十多年后,当下的主流社会,当下的知识阶层,已经普遍丧失了精神力度,消解崇高,玩弄废墟,欣赏溃疡,漂离美感,全都“沉沦”了;“摸着石头过河”,但“不知石头在何方”,用语刻薄。孙皓晖特别反对三十多年来对“四人帮”在“文革”中“评法批儒”的“拨乱反正”。他说:“儒家的政治立场是复古倒退,儒家的政治哲学是极端保守主义”;“基本性质是保守的。譬如仁政”,“譬如中庸,譬如和为贵”等等。(《天地纵横 铁笔鸿篇》)在《大秦帝国》里,孙皓晖更把法家捧上天,把儒家打入地,甚至不惜捏造出一个张仪与孟子辩论的故事,把孟子丑化为腐儒、陋儒。然而,正是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此,也是搞封建专制主义的朱元璋气得把孟子逐出了孔庙。孙皓晖在颂法反儒这一点上和“四人帮”的“评法批儒”,并无二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四人帮“及其追随者在评法的同时至少还说一点“批判”法家的话。如对秦始皇,他们还说:“同时也必须看到,秦始皇所建立的政权,是地主阶级的政权,他所实行的专政,是地主阶级的专政。他的全部事业都是为地主阶级利益服务的。”⑨而孙皓晖则对秦始皇顶礼膜拜,五体投地。秦始皇生前宠用的赵高与李斯在秦始皇死后发动政变,“四人帮”及其追随者还知道说,这是赵高的“反革命政变”,李斯“为了维护个人的名利地位,默许、听任赵高等复辟势力篡夺了政权。这是由他剥削阶级的本质所决定的。”⑩而孙皓晖却为秦始皇生前宠用赵高、李斯曲辩,在《祭秦论》里竟说:“从本质说,赵高与李斯的政治地位,是其努力奋争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从人事任用权力说,始皇帝重用赵高李斯是合乎逻辑的,同样是必然的。唯其如此,赵高李斯的突然的巨大的变异,实在是一种不可预知的偶然的。”因为在《大秦帝国》里,赵高、李斯在策划政变前,始终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是“努力奋争”的、秦始皇手下的能臣。为了表现秦始皇的“铁血文明”,孙皓晖怎么舍得说一句秦始皇的不是呢?他只能归之于赵高、李斯两人“突然的巨大的变异”,“一种不可预知的偶然”。这里,孙皓晖自吹的“历史主义”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在对李斯、赵高发动政变这一事件的态度上,孙皓晖甚至还不如“四人帮”及其追随者!由于孙皓晖崇法反儒,他“必然”否定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他“必然”否定“当下的主流社会”。

从上可见,孙皓晖写《大秦帝国》绝不是为了改革,而是肯定、歌颂秦始皇的暴戾、恣睢的封建专制主义,及其“铁血文明”,为秦始皇翻案。他在《天地纵横 铁笔鸿篇》中不无得意地说:“《大秦帝国》中的秦始皇,当然是一个伟大政治家的形象”;“假若同时也达到了翻案效果,我是乐于见到的。”

不过,孙皓晖未免高兴得太早了。在当今中国,吹捧秦始皇,吹捧秦始皇推行的“铁血文明”,吹捧封建专制主义,是不得人心的。还在1974年,在“批林批孔”的闹剧中,胡耀邦同志就已说过,批林批儒尊崇法家的运动,是“文革”思想路线的破产。胡耀邦同志认为:“四人帮”一伙对“资本主义的历史与发展、发生和消亡的历史必然性一窍不通”,他们是“封建专制主义的代表,是一群破坏性极强的流氓无产者”。时至今日,孙皓晖还在吹捧秦始皇,吹捧“铁血文明”,吹捧封建专制主义,否定三十多年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否定“当下的主流社会”与“当下的知识阶层”,只能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必然会遭到当代知识分子、当代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

封建专制主义的“铁血文明”可以休矣!孙皓晖的吹捧秦始皇,吹捧“铁血文明”,吹捧封建专制主义,可以休矣!

【注释】

①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7页。

②同上。

③同上,第16-17页。

④同上,第18页。

⑤《天地纵横 铁笔鸿篇》(孙皓晖访谈录),《文学报》2010年2月25日。

⑥2010年12月5日《羊城晚报》丁辉的文章。

⑦同上,第19页。

⑧倪晋波:《文化接触、民族认同与秦诗的发生》,《南通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⑨《法家人物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75年出版。

⑩同上。

猜你喜欢

铁血秦始皇帝国
皮克斯的动画帝国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电影《铁血阳泉》首映式
秦始皇忆师
经典IP《铁血战士》
《铁血战士》 R级恐怖片,有胆量就去看!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秦始皇拜荆条
第三帝国的兴亡之六 大不列颠空战(下)
第三帝国的兴亡之四 战争魔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