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硬实力是语言国际传播的决定性因素*——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的国际化历程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

2011-11-15吴应辉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 2011年1期
关键词:法语俄语实力

吴应辉

古人说得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汉语加快走向世界的今天,研究已经成为国际语言的几种主要语言的国际传播历程,探索语言传播规律,对汉语国际传播具有借鉴意义。李宇明指出“语言的强弱与语言所属社团的强弱盛衰呈正相关。”①李宇明(2004)强国的语言和语言强国,《光明日报》,7月28日。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一个国家的崛起就意味着该国语言的强势,就意味着该国的语言传播是一种必然?带着这个命题,本文对除汉语以外的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和阿拉伯语的国际传播历程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结论,硬实力是一个国家语言国际传播的决定性因素。此外,本文还对硬实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内涵、武力“殖民殖语”的“刚性传播”、现代柔性传播以及语言传播态度和措施对语言国际传播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

上篇:国家硬实力是语言国际传播的决定因素

一、英语成为事实上的国际通用语靠的是硬实力

(一)大英帝国的硬实力使英语走向世界

目前,全世界使用英语的人口已超过20 亿,其中以英语为母语者4 亿多,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者约16 亿。在全球224 个国家和地区中,以英语为母语或官方语言的国家达44 个②以英语为母语或官方语言的国家是:英国United Kingdom,爱尔兰(爱尔兰盖尔语)Ir eland(with Irish Gaelic), 美国UnitedStates,加拿大(法语)Canada(with Fr ench),澳大利亚Austr alia、新西兰(毛利语)New Zealand(with Maor i),巴哈马Bahamas,巴巴多斯Bar bados,圭亚那Guyana,牙买加Jamaica,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圣基茨和尼维斯Saint Kitts and Nevis 共12 个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和如下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有的国家有英语与其他语言同为官方语言):安提瓜和巴布达Antigua and Barbuda,巴哈马Bahamas, 伯利兹Belize, 博茨瓦纳Botswana,喀麦隆(英语与法语)Cameroon(with French),多米尼加Dominica,斐济Fiji,冈比亚Gambia,加纳Ghana,格林纳达Gr enada,印度(印地语)India(with Hindi),肯尼亚(斯瓦希里语)Kenya(with Swahili),莱索托(塞索托语)Lesotho(with Sesotho),利比里亚Liberia,马拉维(奇切瓦语)Malawi(with Chichewa),毛里求斯Mauritius,密克罗尼西亚Micronesia,纳米比亚Namibia,尼日利亚Nigeria,巴基斯坦(英语与乌尔都语)Pakistan(with Urdu),巴布亚新几内亚(英语与莫图土语)Papua New Guinea(with Motu),菲律宾(英语与他加禄语)Philippines(with Tagalog),圣卢西亚Saint Lucia,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Saint V incent and the G renadines,塞拉利昂Sier ra L eone, 新加坡(英语、马来语和汉语)Singapor e(with Malay and Chinese), 所罗门Solomon Islands,南非(英语、南非荷兰语)South Africa(with Afrikaans),坦桑尼亚(英语与斯瓦希里语)Tanzania(with Swahili), 乌干达Uganda,瓦努阿图V anuatu,赞比亚Z ambia 和津巴布韦Z imbabwe。。此外,还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把英语作为重要交流语言使用,其他绝大多数国家几乎都把英语作为首选外语学习。英语作为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其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其他几种语言。“全世界计算机信息有80%以英语作储存媒介;70%以上的邮件是用英文写或用英文写地址的;科技出版物70%以上用英语发表……;广播节目中,有60%是用英语播放的;欧洲几乎近一半的商业交易通过英语完成;绝大部分的国际会议是以英语为第一通用语言召开。”①盘群(2008)英语的国际化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英语使用国家之多,人口之众,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对其依赖性之强,是其他任何语言都无法相比的,英语实际上已经成为超级国际语言,甚至语霸,你想不用它都难。那么,一个原本国土面积只有244 820 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79 名)的小国,其语言为何得以在全世界广为传播而且成为超级国际语言呢?

坚船利炮在英语国际传播的第一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殖民时期,英国通过海外扩张,殖民殖语,使英语传遍世界,落地生根。从17 世纪初英国向北美移民②1607年,英国弗吉尼亚公司成功输送100多人到北美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定居,建立了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定居点,此后,英国向北美的移民浪潮便开始了。开始到20 世纪初的三百多年中,英国依靠强大的经济和海军实力不断向海外扩张殖民,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使自己从一个小小的岛国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英国的海外殖民过程也是英语的“殖语”过程,通过对历史上曾经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国家与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相关性的统计研究发现,英国海外殖民扩张对英语国际传播产生了直接且深远的影响。③成勇(2008)英语国际化历程初探,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研究发现,在曾经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国家或地区中,殖民时间长则三百多年,短则数十年。在59 个国家或地区中,有44 个把英语定为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约占74.58%,其余的15 个国家虽然没有将英语列为官方语言,但在社会生活中英语已经成为通用语言或通用语言之一,这部分国家约占25.43%。没有一个殖民地国家不使用英语,也就是说,凡是曾经成为英国殖民地的国家,英语即使不是官方语言,也已成为通用语言。可以说,英国海外扩张殖民,对英语的国际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大胆地做一个假设,如果没有英国的海外扩张殖民,英语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被全世界广泛使用,英国的“殖民”也起到了“殖语”的作用。

(二)以美国为主的各英语国家的综合实力铸就英语的国际语言霸主地位

语言国际传播靠什么?靠国家的实力。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有具备足够的实力,其语言才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语言国际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是由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决定的。这种观点可以总结为“实力决定论”。再往深一步说,语言国际传播靠的主要是国家的硬实力。尽管国家软实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语言国际传播,但硬实力是决定性因素,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足够的硬实力作支撑,其语言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不可能的。过去300 多年中,英语之所以能够传遍世界,靠的就是大英帝国当年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海军。可以说,英国在英语国际传播第一阶段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然而,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范围的反殖民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许多英国殖民地纷纷独立,建立了自己的主权国家。一些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还十分严重,严重威胁到了英语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继续存在。然而,另一种实力巩固并推动了英语国际传播向着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这就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原英国殖民地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和原宗主国英国共同形成的英语国家群在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强大综合实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英国的实力受到了很大的削弱,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的综合实力迅速上升,加上英国这一老牌资本主义强国余威尚在,使英语对世界各国的吸引力迅速增强。经过约半个世纪的发展,以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四国为主的英语国家以强大的综合实力铸就了英语的国际语言霸主地位。过去30年中美、英、加、澳四国GDP 在世界各国GDP 中的排名充分展示了英语国家的经济实力:

表1:美、英、加、澳四国过去近50年GDP 排名

从上述统计表很容易看出,在过去40年中,美国成了世界上经济实力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的超级经济强国,英国也稳居前六位,加拿大除2008年以外,均位于前10 位,澳大利亚基本上处于10 至20 位之间。

军事方面,美国的军事实力是世界公认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其军事基地遍布世界各地,其航空母舰遍布世界各大洋,其高科技军事装备武装了各兵种。总之,美国是名副其实的军事超级大国。除美国之外,英国也具有较强的军事实力。

科技方面,美国、英国、加拿大的许多科技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以诺贝尔奖(1901—2010年)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经济学获奖者人数为观察点,美、英、加、澳四国获诺贝尔奖的人数达385 人,占全部获奖人数611 人的63.01%。

综上所述,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主的英语国家凭借其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硬实力不仅巩固了英语原有的地位,而且极大地提升了英语的国际影响力。各英语国家的实力铸就了英语的超级国际语言地位,使英语成为事实上的国际通用语。

二、法语国际地位的兴衰与其硬实力的消长呈正相关关系

法语是世界重要语言之一。目前,“以法语作为母语或第二语言的人口总计1.8 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2%,在被调查的语言中排第9 位。另外,将法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人口约有8 250万。”①引自张西平、柳若梅(2008)《世界主要国家语言推广政策概览》“法国”部分(戴冬梅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98 页。17 到19 世纪是法国国际地位和海外殖民的高潮时期,同时也是法语影响力的鼎盛时期。当时法文是国际条约使用的唯一文字,法语几乎是整个欧洲上流社会最时髦的交流语言。法国的海外殖民扩张还使法语随着海外殖民从法国传到了世界40 多个国家或地区。目前以法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有27 个②以法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欧洲:法国、瑞士(法语、德语、英语)、比利时(法语和弗拉芒语)、卢森堡、摩纳哥;非洲:科特迪瓦、乍得、卢旺达、中非、多哥、加蓬(法语、英语)、几内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刚果(金)、喀麦隆、刚果(布)、贝宁、尼日尔、布隆迪、塞内加尔、吉布提、马达加斯加、科摩罗、塞舌尔;北美:加拿大(魁北克)、海地、瓦努阿图。,通用法语的国家和地区有14 个③通用法语的国家和地区是: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安道尔、留尼汪、马提尼克、瓜德罗普、法属圭亚那、法属波利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瓦利斯和富图纳、圣皮埃尔和密克隆。。此外,法语还是联合国(UN)及下属国际组织,欧盟(E U)及下属机构,国际奥委会(IOC),法语国家国际组织(FIO),世贸组织(WTO),国际红十字会(IRC),北约组织(NATO),国际足联(FIFA)等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

法语之所以能在当今世界40 几个国家作为官方语言或通用语使用,其实现途径与英语走过的道路别无二致,也主要是依靠历史上的殖民殖语途径实现的。从19 世纪末以来,相对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的崛起,法国国力有所下降,这一状况逐渐反映到法语国际传播中,法语的国际影响力呈下降趋势。“甚至在法语的传统领地,比如联合国,法语的地位也有所动摇。从1992年到1998年,联合国代表大会上用法语发言的国家数从31 个降到25 个。”④转引自张西平、柳若梅(2008)《世界主要国家语言推广政策概览》“法国”部分(戴冬梅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99 页。原文引自:伊夫·塔维尔涅Y VES TAVERNIERE:《(法国)国民议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法语国家与地区推广法语的手段和机构的情况报告》,法国国民议会网站www.assemblee-nationale.fr/rap-inf o/i2592.asp由于法国实力的下降,导致法语使用领域逐渐缩小,从一个侧面反证了国家硬实力是语言国际传播的决定性因素。

三、西班牙语的国际传播靠的是海上实力

西班牙语是重要的国际语言。全世界有近4 亿人讲西班牙语,人数仅次于汉语、印地语和英语,居第四位。西班牙语也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全世界有22 个国家把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使用。这些国家是欧洲的西班牙、非洲的赤道几内亚和拉丁美洲的20个国家:阿根廷、墨西哥、玻利维亚、智利、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厄瓜多尔、乌拉圭、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秘鲁、多米尼加、伯利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此外,在亚洲的菲律宾、欧洲的安道尔、美国的新墨西哥州、德克萨斯、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等地区,西班牙语也是重要的通行语言。

西班牙语之所以能传播到如此多的地区和国家,成为国际语言,主要也是凭借历史上西班牙的国家硬实力。15、16 世纪,西班牙成为当时的海上强国,主要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建立了许多殖民地。几百年的殖民统治使西班牙语成为重要的国际语言。

17 世纪以后,西班牙的硬实力相对于其他国家逐渐下降,西班牙语的国际传播也基本停留在原有基础上,甚至个别地区还有所萎缩,如原墨西哥北部的部分地区成为美国领土,原来单一的西班牙语区变成了英语、西班牙语双语区。进入21 世纪后,随着墨西哥、巴西等拉丁美洲国家实力的快速增长,世界范围内学习西班牙语的人数也出现了逐渐增加的趋势。这一情况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硬实力对语言国际传播的决定性作用。

四、阿拉伯语的广泛传播靠的也是硬实力

阿拉伯语是西亚、北非22 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也是重要的国际语言之一。这些国家包括:叙利亚、约旦、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黎巴嫩、埃及、也门、阿尔及利亚、巴林、科威特、科摩罗、利比亚、摩洛哥、卡塔尔、苏丹、突尼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索马里、毛里塔尼亚、吉布提、巴勒斯坦。以阿拉伯语为母语的人口达两亿多,阿拉伯语还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

阿拉伯语从一种国家语言转变成一种区域化的国际语言, 也是基于国家硬实力基础之上不断向外传播发展而成的。公元7 世纪穆罕默德(570—632年)统一阿拉伯半岛后,建立了统一的阿拉伯帝国(中国史书称为“大食”)。四大哈里发①指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最初四个继任者:阿布·伯克尔(632—634年在位)、欧麦尔·伊本·哈塔卜(634—644年在位)、奥斯曼·伊本·阿凡(644—656年在位)和阿里·伊本·阿比·塔利卜(656—661年在位)。时期(632—661年)和倭马亚王朝①倭马亚王朝(或译为伍麦叶王朝、奥美亚王朝),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在伊斯兰教最初的四位哈里发(即所谓“纯洁的哈里发”或“正统哈里发”)的执政结束之后,由阿拉伯帝国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即后来的哈里发穆阿维叶一世)建立。(661—750年)时期,阿拉伯统治者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阿拉伯人以疾风扫落叶之势,并吞西亚,席卷埃及,横扫北非,囊括西班牙,进兵药杀水②古地名,即今流经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最后注入咸海的锡尔河。,饮马印度河,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③郭应德(1997)《阿拉伯史纲》“绪论”,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第2 版,第3 页。为巩固对所征服地区的统治,“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就提出了‘信教、纳人丁税、战斗'的政策,即欢迎皈依伊斯兰教,信教者可享受与阿拉伯穆斯林同等待遇;要保留原信仰的一神教者,就得纳税;既不信教,又不纳税者,只能与其战斗……。这项政策为历代哈里发沿用,对推行阿拉伯化、传播伊斯兰教和巩固阿拉伯人的统治起到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大批阿拉伯移民定居在被征服土地上,与当地人杂居、通婚,日渐融合,对巩固阿拉伯的统治与传播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有利, 对发展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④国少华(2003)阿拉伯语传播原因探析,《阿拉伯世界》第2 期,第56 页。

伴随着对外扩张和阿拉伯帝国的强盛,包括阿拉伯语在内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随着有组织、持续不断的阿拉伯军事移民和民间整体迁徙迅速传播到了被征服地区,阿拉伯语落地生根,逐渐成为这些地区的共同语。今天阿拉伯语使用国家的分布格局基本上是那个时期形成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阿拉伯语向外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也是以阿拉伯帝国形成前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里强大的硬实力作为支撑的。

五、俄语在欧亚多国广泛传播靠的也是硬实力

俄语是世界重要的国际语言之一,也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全世界约有2.4 亿人讲俄语,主要集中在以俄罗斯为主的独联体地区。除俄罗斯以外,还有前苏联的14 个加盟共和国也都讲俄语。这些国家虽然都独立了,但仍然把俄语作为官方语言之一或作为通用语言使用。这些国家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摩尔多瓦、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此外,20 世纪,在波兰、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等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俄语在学校被广为教授,许多人都能使用俄语进行交流。在芬兰等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绝大多数人都能使用俄语交流。在一些亚洲国家如老挝、越南、柬埔寨和蒙古,俄语仍然作为学校重要的外语进行教学。在以色列, 至少有75 万前苏联犹太移民使用俄语(1999年人口调查)。在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迈阿密、芝加哥、克利夫兰和加拿大多伦多等地,都有规模较大的俄语社区。单在纽约、洛杉矶俄语人口估计达50 万人。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调查, 美国有1.5%人口说俄语,即大约420 万人。在德国、英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希腊、巴西和土耳其讲俄语的社区共有300 万人。

俄语国际传播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苏联以前时期,俄语的传播靠的主要是军事硬实力。纵观俄罗斯历史,从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其国号称俄国开始到苏联解体,俄罗斯经伊凡四世、彼得大帝、叶卡特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一世等历代统治者的对外扩张,使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北美(原阿拉斯加)的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第二,社会主义时代的苏联,主要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把俄语推向了中亚地区。苏联凭着硬实力把俄罗斯以外的14 个欧亚地区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组织在一起,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22—1991年12月)。在苏联近70年的历史中,俄语在各加盟共和国得到了快速传播。主要凭借苏联在各加盟共和国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强大影响,使俄语成为上述加盟共和国的重要通用语言。苏联解体后,这些国家或仍然将俄语作为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或虽取消了俄语官方语言地位,但俄语已经成为这些国家的通用语言之一。

综上所述,英、法、西、俄、阿五种联合国工作语言从一国语言发展成重要的国际语言,主要是通过对外扩张、武力征服、殖民殖语等途径实现的,而这些途径都以强大的国家硬实力作为支撑。可以得出结论:上述五种主要语言的国际化格局都是历史上通过这些国家硬实力形成的,硬实力是语言国际传播的决定因素。至今没有一种弱国的语言发展成重要的国际语言,这一事实也从反面证实了以上结论。

下篇:几点思考

上述研究表明,对外扩张、武力征服、殖民殖语奠定了英、法、西、俄、阿等语言的国际语言地位。这是历史,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的新兴国际语言都必须通过这些途径才能实现国际传播。毕竟武力解决问题的时代过去了,语言国际传播的途径和方式也应该顺应当今世界的潮流,融入和平与发展的主流。然而,“国家硬实力是语言国际传播的决定性因素”这一论断依然适用。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背景下,语言国际传播的新途径、政策和行动对语言传播的影响等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一、硬实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

硬实力和软实力是描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两个概念。硬实力主要指经济、军事、科技实力,而软实力则主要指经济、军事、科技以外的其他实力,主要包括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外交、国际信誉、国家领导及国民形象等方面的影响力。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硬实力是国家实力中有形的物质要素,一般可以量化和测量。如经济总量、科技创新发明数量和贡献率,军队装备、核武器数量等,均可以量化;软实力是在国家实力中无形的、能够影响他国意愿的精神力,一般很难量化和测量。①武铁传(2009)论软实力与硬实力的辩证关系及意义,《理论导刊》第5 期。

在世界中古史阶段(公元5—6 世纪至公元1500年),人类通过大范围的战争和民族迁徙,进行着国家间不断的分化组合,军事力量是这段历史中最重要的硬实力。进入世界近代史阶段(1500年的地理大发现至1900年帝国主义的形成)之后, 西方通过殖民征服,逐步把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到19 世纪末,终于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世界各地均被纳入该体系之中。这一阶段,经济和军事力量成为最重要的硬实力。进入世界现代史阶段(1900年以来),帝国主义和世界市场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最终形成,经济、军事和科技等成了最重要的硬实力。

二、武力“殖民殖语”的“刚性传播”时代已经成为历史,硬实力支撑下的“现代柔性传播”正在成为主流

上文讨论的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的对外传播无一例外地都走过了武力扩张、“殖民殖语”之路。这种依靠武力进行的语言传播属于“刚性传播”,与今日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格格不入,以经济文化交流支撑的“现代柔性传播”已经成为当前并应该成为未来语言国际传播的理想途径。其实,殖民体系解体后,上述各语言所属国家都在不同程度地通过“现代柔性传播”模式对外传播本国的语言。如法语国际传播方面,法国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政府认真实施、民间广泛参与,大力促进有利于法语国际传播相关规则的制定,对法语国际传播的组织落实措施,在法国及世界各地设立法语联盟等。又如英语国际传播方面,以英美为首的主要英语国家通常以提供资金及设备援助、基金、捐赠、师资、教材、技术等具体形式开展语言文化国际传播。一些官方机构、半官方机构及民间基金会在推动英语走向世界、提高英语的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成功地使英语教学成为一个产业;托福和雅思等英语水平考试成就了相关培训和考试产业链;和平队(Peace Corps)等组织向世界各地输送了大批英语教师;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等为推动英语走向世界做出了不小贡献;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美国之音(VOA)为全球想学标准英语的人提供了“空中免费教师”;英国和美国出版公司推出了大批优秀英语教材,不仅获取了丰厚的利润,也为英语国际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法语、英语通过这种模式较好地实现了对外传播。

现代柔性传播模式对法语、英语国际传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对于其他语言的国际传播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通过这种传播模式开展英语和法语的国际传播对英语、法语今天的国际地位所产生的影响仍然是十分有限的。英语和法语今天的国际地位是靠英语国家和法国的硬实力铸就的。

三、语言传播态度和措施可以影响语言传播进程

虽然硬实力是一个国家语言是否能够长期可持续对外传播的决定性因素,但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语言传播态度和措施对语言国际传播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性作用。我们一方面要坚定信心,只要中国的硬实力不断提升,世界各国都会学习汉语,汉语在21 世纪肯定会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国际语言;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语言传播态度和措施对语言国际传播的进程会产生加速或延缓的作用。积极的语言传播态度和扎实的落实措施可以加快传播速度,提高传播质量;反之则会延缓传播速度,影响传播质量。国家汉办近年来非常积极的国际推广态度和有力的落实措施大大加快了汉语走向世界的步伐。但越是快速前进的时候越需要强调稳健。中国的汉语国际推广要掌握好“度”,既要抢抓机遇,又要着眼长远,务求长期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建立在别国需求的基础之上,应该在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都努力实现从“推广”向“服务”的转变。应该借鉴其他语言传播的现代模式,积极鼓励民间机构参与,开辟多元化、多渠道的汉语国际传播之路。

四、软实力也可以推动语言的国际传播,且可以转化成硬实力

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汉语走向世界最终还是主要靠中国的硬实力。把中国建设成为实力强大的国家是最好的汉语国际推广之路。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软实力虽不是语言国际传播的决定性因素,但它与硬实力一起形成国家的综合实力,对语言国际传播也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此外,软实力在一定条件下也会推动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发展,从而促进硬实力的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说,软实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硬实力。因此,在强调硬实力建设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软实力建设,促进软实力与硬实力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最终形成强大的国家综合实力。

五、汉语走向世界是必然趋势

汉语能否传遍世界已经成为一个争议越来越少的问题。笔者认为,汉语走向世界是必然趋势,如果说有问题,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12月26日发布的2011年《世界经济黄皮书》指出,中国超越英、法、德成为IMF 第三大股东,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科技实力快速进步,“中国研制成功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 ,其速度比原本位居世界首位的美国‘美洲虎号' 快47%,被认为是走向科技大国的重要表现。”中国军事实力也在明显增强。总之,中国的硬实力正在快速增强。中国日益增长的硬实力以及与之相应的软实力,再加上其他讲汉语的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必将促成汉语的国际传播。

汉语国际推广的最终目标是: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将来总有一天中国不再需要向世界“推广”汉语,而是世界向汉语主动走来!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成 勇(2008)英语国际化历程初探,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国少华(2003)阿拉伯语传播原因探析,《阿拉伯世界》第2 期。

郭应德(1997)《阿拉伯史纲》,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李宇明(2004)强国的语言和语言强国,《光明日报》, 7月28日。

盘 群(2008)英语的国际化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武铁传(2009)论软实力与硬实力的辩证关系及意义,《理论导刊》第5 期。

张西平、柳若梅主编(2008)《世界主要国家语言推广政策概览》,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附录:历史上曾为英国殖民地的国家与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对照表①此表为作者根据李树藩主编《最新各国概况》(长春出版社2007年1月版)和王成家主编《最新各国概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7月版)有关国家历史部分有关内容整理而成。

(续表)

(续表)

(续表)

猜你喜欢

法语俄语实力
软实力致胜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实力抢镜
自杀呈现中的自杀预防——法语动画电影《自杀专卖店》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小型法语口语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研究
论法语的体系统
基于3D虚拟情境的俄语视听说教学
FOU:法国对外法语教学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