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中小学汉语教学法研究现状综述

2011-11-15韩国张敬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 2011年1期
关键词:汉语交际韩国

〔韩国〕张敬

有很多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在汉语教学中使用,全世界的汉语教学法数不胜数。随着韩国汉语热的低龄化现象,针对韩国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目前韩国汉语教学法的研究大多是教学法实验的个案,很少见针对整个韩国汉语教学法的研究。本文力求从整体上反映韩国中小学汉语教学法研究的现状。本研究设定,每个国家都可能有适应本国汉语学习者的本土化教学法,至少存在着为一部分当地人喜欢的教学法。

为了提高汉语教学的效率,韩国汉语教学学界,包括在一线工作的教师团队都以各种方式进行了多样的汉语教学研究。为了解目前韩国的汉语教学法的趋势,笔者深入调查了在韩国国内由汉语教学界与韩国的教育大学院①韩国的教育大学院属于特殊大学院,20世纪80年代,为培养理论和实践兼备的中小学教师人才而设置了相关研究生课程。教育大学院的目标是为了给学习者提供良好的教学,培养未来的教师、培训一线的教师,并且进行对教学有帮助的许多研究。教学与研究相辅相成,教育大学院的研究成果适用于课堂教学,反过来,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教育大学院研究,所以调查教育大学院的研究成果,我们就可以了解韩国中小学汉语教学研究倾向。研究生进行的对汉语教学法的研究成果。调查方法是:首先,在韩国“国会图书馆”②韩国国会图书馆(http://www.nanet.go.kr)建于1952年,藏书272万册(2009年1月),期刊2 万种,报纸930 种,电子版图书77 万种,非图书资料28 万种,电子资料105 万件。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会图书馆建成了计算机系统,开始发展电子图书馆。通过在线服务系统读者能够便利地在国会图书馆网页上进行书目查找及全文数据查找。韩国各地的人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使用国会图书馆的目录数据。网站检索韩国中小学汉语教学法相关的论文,加以整理后,分析韩国汉语教学法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一、韩国中小学汉语教学现状

(一)韩国小学汉语教学现状

汉语学习者的低龄化现象在韩国已经屡见不鲜。把孩子送到华语学校或者华语幼儿园的家长日益增加,并且在社会上已经存在大量针对幼儿和小学生的汉语补习班。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校都还没有正式开设汉语课,但是很多学校已经深切地感到儿童学习汉语的需求,逐渐开始利用自己的“课后学校”开设汉语教学课程。“课后学校”指放学后学校增加的课外补充学习。原先中小学每个阶段课外课程的名称并不一致,但是在2005年,为了减少私人教育费用并培养学生的课外技能和综合素质,教育部把中小学的所有课外课程的名称统一成“课后学校”,并在2008年开始全面实行。按照首尔教育厅2007年5月初等政策科的统计资料,在2006年,小学的课后学校科目就已经有12 580 种,其中与汉语教学相关的科目有157 种。上课方式为一个星期平均2 次,每次学时为1 个小时,每班约10 名学生。

(二)韩国初中汉语教学情况

自2001年开始,第七次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在初中教育阶段开始第二外语教学。虽然汉语课没有像英语课一样呈现出正规化的教学形势,但是通过“创意裁量活动①“创意裁量活动”是第七次教育课程的最大特点之一,是与中国的校本课程相似的课程,本文中使用韩国本地的专用词。“创意裁量活动”保障了学校、教师、学生的自律权和酌量权安排的时间,不限于课本或者科目按照学校的教学目标安排课程时间。所以每所学校的教学内容都不一样,开设有汉语、日语等第二外语、人性教育、性教育、体验学习等各种课程。”进行的汉语教学已经逐步开展起来。与小学的汉语教学不同的是,在初中汉语教学领域内有统一的教学标准和教学目标,并有国家公认的教材。

初中汉语教学属于生活外语。生活外语的目标②引自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2008)《2007年改正中学校教育课程解释(1)总论》。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培养学生基础的、实用的交际能力;另一类是通过外语学习接触外国文化、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根据2001年开始实行的第七次教育课程的解释,生活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向着重于以下几项:即交际活动中心、重视文化理解能力、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与学习活动、重视内容选择与选择的自律性。③生活外语教学的详细内容如下:第一,交际活动中心。学习外语的基本目标是为了培养外语的交际能力,即在发话者充分理解对方的意思后,按照情况和谈话脉络表示自己意思的能力。为了获得交际能力先要培养交际技能,交际技能通过听说读写等学习活动培养。第二,重视文化理解能力。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是由语言来承担的,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关系。没有文化理解的语言教学是没有意义的。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对交际能力的培养,交际能力不只是语言能力,也包括了解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的知识能力。所以,以交际能力作为目标的外语教学体系里文化理解教育十分重要。第七次教育课程重视文化理解教育,语言材料里包含文化项目,强调:1.文化材料应选学生可能感兴趣的题材;2.为强调相互之间文化理解的重要性,除了外国文化以外,还要包括对韩国文化的理解。第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与学习活动。在外语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是衡量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因素。第七次教育课程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与学习活动,还建议增设在自然环境下学习外语的游戏、角色剧和课题实施等有助于教学的相关活动。这是为了避免外语教师易出现的错误:教语言本身的东西,却忽视了外语作为沟通工具的交际活动。第四,重视内容选择与选择的自律性。为了弹性地运用教学内容,第七次教育课程的生活外语标准限制使用词汇量为200—300 个。这与68—102 个学时的词汇量相当。

(三)韩国高中汉语教学情况

韩国高中的汉语教学从第一教育课程④教育课程是为了达到国家的教育目标而安排、组织的教育内容、学习活动的计划。韩国自建国以来,从1955年第一次教育课程开始,已经进行了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现在是第七次教育课程。时期是以“第二外语”为名称开始的。高中第二外语课程的教育目标与上述的初中外语教育目标一样,都强调以交际活动为中心的外语教学,重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弹性地运用教学内容。但是,高中汉语教学的学时安排与初中有所不同。高中汉语教学的学制分成两部分:一般选修科目“中国语I”和深化选择课目“中国语II”。前者要求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在一年内学习102个学时,后者要求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在一年内学习102 个学时。但是现实情况是即使是文科类的高中生也只选一般选择科目“中国语I”而不常选择深化选择课目“中国语II”,理科类的高中生就更不用说了。学生高考的时候选中国语科目的很少,这是由于韩国高中教育十分重视国语(韩国语)、英语、数学这些必考科目,因此大部分的学校只开设“中国语I”的课程。

二、韩国中小学汉语教学法研究情况

(一)关于小学汉语教学法的研究情况

与小学汉语教学相关的论文有17 篇,其中涉及汉语教学法的有9 篇。按照出版年份来看,汉语教学界对教学法的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视。小学汉语教学开始于2005年,小学汉语教学法的研究也几乎是同时开始的①按照出版年份统计的论文结果如下:

,所以研究总量并不是很多。

表1:按“教学法”统计的相关研究论文结果

根据表1 可总结出韩国小学汉语教学的一些特点:

1.活动中心教学法(Activity-based Approach)在小学汉语教学界的强势地位

按照对“内容”分析的结果来看,用于小学汉语教学的方法几乎都可以归为活动中心教学法(Activity-based Approach)。虽然其他文章中没有直接提到过活动中心教学法,但是游戏教学、整体语言教学法、儿歌教学法都可以归纳为活动中心教学法,其重要性和地位可见一斑。

2.出现了以个人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

在这9 篇文章中,有2 篇涉及了多元智商教学法的研究,此类教学法是指先分析学习者的个人特点然后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教学法,即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来设计其课堂教学的研究,这说明在韩国小学汉语教学领域里,以个人学习者为对象的研究逐渐出现。这2 篇文章是据Gardner 的多元智能来分析学生后,按照学生隶属的多元智商来进行教学的研究。①Howard Gardner 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商(Multiple Intelligences)有8 个种类。多元智商教学法按照学生隶属的多元智商来教学生或者给学生提供学习环境和方法。如果学生的音乐智商发达,就让他们通过歌词来学习汉语。多元智商的8 个范畴是:1.语言(Verbal/Linguistic)2.逻辑(Logical/Mathematical)3.空间(Visual/Spatial)4.肢体运作(Bodily/Kinesthetic)5.音乐(Musical/Rhythmic)6.人际(Inter-personal/Social)7.内省(Intr a-personal/Intr ospective)8.自然探索(Natur alist)。

3.不分听说读写四个技能的综合性教学方法

在是否实施分技能教学方面,小学汉语教学把四种技能训练综合起来,不细分听说读写四个基本技能,而是统一为“综合课程”。这也是韩国小学汉语教学的一大显著特点。

(二)关于初中汉语教学法的研究情况

与初中汉语教学相关的论文有30 篇,其中与汉语教学法相关的有16 篇。

表2:按照“教什么”的角度统计的论文结果

根据表2,可以总结出在“教什么”方面韩国中学汉语教学的相关特点:

1.对交际能力特别重视

因为初中汉语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所以相关的研究比较多。虽然笔者把交际能力的研究和听说读写的研究分开,但是听说读写也是组成交际能力的基本技能,所以如果把听说读写的研究包括其中,那么对交际能力的研究会更多。这也体现了交际在初中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2.关于文化的研究较多

虽然中韩两国在地理上临近,但是对韩国中小学生来说中国还是相对陌生的地方。而且学生在初中时期开始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的兴趣和关注,故而对教师来说给学生提供中国的正确信息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在众多的外语学习动机中,因为对外国文化感兴趣而学习外语的动机促进学习者持续性学习的效果更大。

3.与汉字教学进行结合的研究

在初中阶段对“写”这项技能的研究都是对汉字教学的相关研究,而不是对写作的研究。初中时期开设汉语以外的“汉文”(韩国的汉字)课,所以把汉语课与汉文课联系起来的研究相对较多。

表3:按照教学法统计的论文结果

根据表3,目前韩国中学汉语教学在“怎么教”方面呈现出以下特点:

1.交际法(Interactive Approach)在初中汉语教学界的强势

在中学阶段,国家教育标准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所以对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法的研究比较多。在这17 篇研究文章中,与交际法相近的“合作教学法”(指学生之间在合作的过程中习得外语的教学法)加上交际法共有7 篇,几乎占到了所有教学法将近一半的比重。

2.出现教学媒介及相关研究

在小学教学领域没有出现的多媒体教学在初中阶段出现。特点是有的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不是对于某一种具体教学法的研究,而只是针对教学媒介的或者多媒体教材的应用,比如,在《因特网在初中汉语文化教学中的活用指导方案》一文中将因特网上查到的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作为教材的有益补充,所以在课堂上多由使用多媒体的教师临时决定上课时所需要的教学法。一部分教师会利用多媒体教材并采取传统听说法,以形象生动的视听说方式教授学生汉语,另有一部分教师则制作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汉语教学中。

(三)关于高中汉语教学法的研究情况

与高中汉语教学相关的论文有324 篇。其中,对教学法的研究共有139 篇,涉及“教什么”的研究就有300 篇,关于教材的研究有175 篇。

表4:按照“教什么”统计的论文结果

写(汉字) 听 说 读 学习动机 作文 文学 总量14 10 9 6 2 2 2 300

表5:按照教学法统计的论文结果

根据表4 和表5,可以总结出目前韩国高中汉语教学的一些特点:

1.出现多媒体教学与别的教学法的融合现象

与在初中阶段一样,多媒体教学已经普遍应用于韩国汉语教学中。现在还出现了多媒体教学研究和别的教学法结合在一起研究的现象,比如,多媒体教学法与传统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与交际法结合,从而更好地促进汉语教学。

2.突破了教育部建议的汉语教学法范畴

高中也有国家教育部公认的教科书,现有6 种,每个种类教科书都配有《教师用指导书》。在教育部公认的这种《教师用指导书》中,教育部提到了5 种相应的教学法②教育部制定的5 种教学法是:听说法、多媒体教学法、全身反应法(TPR)、沉默法(Silent Way)、交际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raining)。。所以对高中汉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多依靠《教师用指导书》中提及的教学法进行相关研究。但是高中汉语教学法研究界已经突破了这一点,进行了更为多样化的教学法研究。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韩国相关研究论文的分析结果,目前韩国小学的汉语教学主要采取活动中心法,以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为主,并且将“听说读写”这四个基本语言技能结合,着重培养小学生的综合汉语能力。韩国汉语教学界对小学汉语教学法的研究也多以此为研究对象。初中的汉语教学则开始重视交际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灵活多样,逐渐开始采用交际法和多媒体融合的方式进行汉语和汉文化的教学,在小学学习综合汉语表达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相关汉语文化知识,而教学界的研究也多侧重于此。进入高中,汉语的课堂教学出现了两三个教学法融合在一起的现象,教师期望将更为形象、丰富的视听说教学法用于汉语背景和相关交际知识点介绍中,从而达到国家教育部建议的汉语教学标准。高中汉语教学的研究多以国家教育部建议的理论大纲为依据,然而其中也不乏许多突破国家标准的汉语教学法研究,并试图使现有的教学法多样化。

教学法的研究是基于课堂教学而又高于课堂教学的。我们研究汉语教学的各种教学法,不仅为整理现有的教学法,进行数据的统计,更多的则是为了在对现有教学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更为合理、更为有效、更为科学、更高层次的汉语教学法,以便更好地为未来韩国汉语教学提供理论的指导和教学理念创新的依据,并以此为契机,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带来汉语教学的新思想,因为笔者坚信,在韩国有许多汉语教学法的研究者,他们都拥有坚定的信念并长期坚持研究。目前已经有了大量关于“教什么、怎么教和这样教的原因”的研究,但几乎忽视了“谁教什么样的学生、在哪儿教、什么时候教”的教学法研究。笔者希望通过这篇关于韩国本土化教学法的研究,能为汉语教学法在韩国的适应略尽绵薄之力。

本文主要论述了韩国当前对小学、中学和高中的汉语教学法研究的现状,并未提及个人的一些可以适用于韩国汉语教学界的具体教学方法,这还需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养,从而研究出更好的方法。笔者对于这些具体研究的看法和想法还很粗浅,对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也还不是很成熟,还有许多需要讨论的问题,也会敦促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地调查和研究。

韩国的汉语教学正逐渐迈向一个新阶段,虽然取得了不少的可喜成果,但笔者认为,要将汉语教学真正做好做透,并不断向前发展,需要国内国外的各位有志同仁一起努力。

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2008)2007年改正小学教育课程解释。

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2008)2007年改正中学教育课程。

猜你喜欢

汉语交际韩国
韩国“第一步”
情景交际
学汉语
聚焦韩国大选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交际羊
在韩国走马观花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