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凤阳花鼓舞蹈动作形态分析

2011-11-13

滁州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舞蹈动作因子

高 静

(滁州学院音乐系,安徽滁州 239000)

凤阳花鼓舞蹈动作形态分析

高 静

(滁州学院音乐系,安徽滁州 239000)

对凤阳花鼓舞蹈艺术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其舞蹈形态,而且要研究产生凤阳花鼓舞蹈的社会和自然等环境因子。凤阳花鼓舞蹈动作的产生与其地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密不可分,文章通过对凤阳花鼓典型舞畴因子、影响舞蹈语汇的环境因子进行了逐一分析,阐述了凤阳花鼓舞蹈动作的形态。

凤阳花鼓;舞畴;因子;环境

舞蹈是门抽象的动态艺术,它不是对日常动作的简单模仿,而是舞者从生活中感受到情感和美感,然后加以高度凝结和升华,通过自己的身体姿态将这种理解表达出来。但是舞蹈并未因此完全脱离了生活,我们对舞蹈进行研究,不仅要研究它的本体艺术,即舞蹈形态,还要进一步研究它所产生的文化环境,考察它的发生学意义,这种研究方法被称作“舞蹈生态学”,这种研究方法从舞蹈形态出发,通过形态特点去挖掘其背后隐含的内涵,是对舞蹈的深层理解,也是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舞蹈形态的中观分析分为三个层次:舞动(舞畴)、舞目(pieceofdance)及同行舞目类群(isomorphicdance).我们把舞蹈自然切分的最小形态单位称之为舞动。舞畴是在直观上可以感受到的具有同一表意审美特征的一簇舞动,也是提取舞蹈形态特征的的基础单位。舞蹈由节奏型(rhythmicpattern)、呼吸型(breathingpattern)、步法(step)、显要动作部位(prominent part)、及其动作等因子构成。

一、典型舞畴分析

舞畴因子分解表:

表1 平步打鼓

如表1显示这个动作主要体现在胸前打鼓与脚下平步上,在自然的呼吸状态下,根据一拍一个节奏的基础上,脚下均匀的平步,膝盖微屈 ,胯部随脚的重心变化做一度的弧形摆动,大臂在胸前的横折动做纵向的打鼓。头部在向后退着打鼓时要略微的下倾。

平步打鼓是双条鼓舞蹈中的典型衔接动作,这个动作在整个舞蹈中用途很广,所有的动作衔接和舞台的调度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动作自然流畅,特别是跨步随着身体做出的弧形摆动更突显了舞姿的优雅和柔和。

表2 皮球花

如表2所示皮球花这个动作是在非自然状态的呼吸型中,每一拍一动,左手执鼓虎口向上将鼓平端,左手大臂做二度的横折动,右手鼓条由最初的两根鼓条继而靠虎口和大拇指、食指的力量迅速的变成两根鼓条头部相对的纵向一字型鼓条。半脚尖立起,右手执纵向一字型的鼓条手腕迅速的转动、在空中划圆。接着,右脚踏步向8点方向,右手在面前呈弧线形将鼓槌敲打在花鼓的鼓面上。这个动作时双条鼓中的难度动作,将习惯性夹鼓条的方式在很短的时间里变换成一字型最后再换回手指夹鼓条,这个动作对手指的灵活性要求较高。脚上由稳重的立半脚快速行进为踏步,重心起伏,身体与重心、眼神配合自如。此外这个动作巧妙的应用两根鼓条,将打鼓和玩鼓想结合,充分拉伸了舞蹈者的手臂,整个动作起伏较大,非常的潇洒、大气。体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特点。

表3 凤凰点头

如表3所示凤凰点头是凤阳花鼓中的经典动作。在自然状态的呼吸里,有锣鼓或者音乐的伴奏中,左手手心向上,平举于左扬掌位,鼓面向上;右手执鼓条一度压手腕与右肩平齐,鼓条要上翘;双膝稍曲,左右脚做靠步。在做这个动作时点头式关键,因此头部要随着鼓面的方向抬起头并跟着音乐的节奏点头。

凤凰点头动作强调身体各个部位包括脚、膝盖、手、头部、眼部的协调,特别是点头的动作惟妙惟肖的体现出了凤凰点头的特点,在表演中体态上的稳健优美、潇洒大方不仅仅是在造型亮相中表现出来,最主要的是在流动中见姿态造型,在造型中突出流动感,使动作在稳定中蕴藏着欲动,突出了舞蹈潜在的韵味,强化了体态动作的雕塑感。

如表4所示以上两个动作均是凤阳花鼓中的代表动作,锣鼓伴奏起上山步两脚交替进行,第一拍左脚上半步,前脚掌着地,腿一度屈膝,身体向前倾斜一度,第二拍时右脚与左脚动作相同,两脚交替进行,上山步时腿部蹬腿是要有韧劲,动作有力刚劲,两腿有拉伸杆,如攀登陡坡一样。左手将鼓纵向三度上举与肩膀形成90度的直角,右手拿鼓条垂直于地面前后做翻压手腕,身体随着脚步左右拧动。飘飘鼓揉鼓条是在自然状态的呼吸型里脚下做平足小碎步,步伐既碎又快,上身保持住平稳,好似在水上飘动,双手于身体两侧做自上而下的二度摆动。

这两个动做把身体的拧、倾和屈全都表现出来,而且给演员独自发挥小范儿的空间极大,演员可以自由的表现动作的情绪和状态,在整个舞蹈中起到了起承转合的作用。一个舞蹈中,神是舞蹈的生命,韵是舞蹈的血脉,这两个舞蹈动作运用鼓条的大幅度摆动,劲健的脚步以及体态的柔美另观者在洒脱中见飘逸,活泼中见率真。,充分展现 了凤阳花鼓的生动表演。

表4 上山步揉鼓条、飘飘步飘鼓条

表5 自绕圆打鼓

如表5所示舞者在自然呼吸型里,根据四二拍的切分节奏变化配合动作的起伏。舞者脚下可按顺时针或者是逆时针的自绕圆的方向做一度的圆场步,双手可以斜下方也可以斜上方二度打鼓,旁腰向圆圈外的方向一度倾斜。

二、影响舞蹈语汇的环境因子

自然环境对舞蹈的影响,已经被研究者充分重视,如有人认为,“总起来说,有南柔、北刚的区别。北方寒冷,人们跳舞时的动作必定得激越、强烈,正是隆冬季节的元宵节,在室外舞蹈,必须不停地动、快速地甚至是激烈地跳,才可增加热量,这就是北方舞蹈又一特点”,而“长江以南的舞蹈尤显秀丽灵活,这与南方气候炎热潮湿有关,南方人的性情较温和,与山清水秀的环境、柔和的语言、单薄而多彩的衣着均有关,舞蹈时不大使力气,动作显得自然流畅”。具体到舞蹈动作规律也会产生影响,如“在山里劳作的布依人为减轻爬山时挑担的重负,习惯用同脚同手向同方向用力,使担子在惯性作用下,有规律、有节奏地颤悠以减轻负荷,这也适用于缓和下山时的冲力,使身体与担子协调摆动,于是,在蜿蜒崎岖的陡峭山路行走中形成了轻盈洒脱的‘一顺边’动律。”环境适应的概念构成了文化生态学的全部基础,文化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是适应环境和文化生态系统。适应包括文化总体对环境总体的适应,和环境影响下各文化之间的相互适应。从内容来分包括生理的适应、心理的适应和社会文化的适应。要适应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文学艺术,风俗礼仪等文化,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也是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舞蹈生态学便是从适应环境的舞蹈逆向反推回去,从社会、自然和文化环境中寻找舞蹈产生的因子。

1.自然环境

在凤阳花鼓中,大量存在着翩翩的舞步,如飘飘步飘鼓条、十字步揉鼓条、正步位甩鼓条等,这些动作轻盈、飘逸、柔美,是女性美的特征的鲜明表达,这些舞步的存在与凤阳花鼓产生的地理环境有关。凤阳毗邻长江、淮河,境内河流水田交错,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与水有着不解之缘,于是这种与水相关的动作便自然而然地渗透入舞蹈之中,例如水上划船用肩摇的动作,体现在舞蹈上面便是是抖鼓条。水乡的女子多温柔多情,体态轻盈,由她们跳出来的舞蹈也是表达着委婉害羞的女性情感。除了水之外,便是山多,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首句便说“环滁皆山也”,凤阳也多山,体现在舞蹈之中,便有了化用上山的动作,如上山步,颠颤步,还有种稻子在泥水中行走的劳动者,也就有了拔泥步等等。

2.生产生活

劳动人民的生产自然也是舞蹈取材的重要来源。在凤阳花鼓中,明显有从劳动中学来的动作,如种植活动中所需要的屈膝、跨步、摆胯等;还有劳动人民朴素的爱情生活和对自然美的推崇,于是女性的动作也是柔媚多姿,如其中的三道弯动作“欲动先摆胯,身止胯未停”,还有“来回柳条样”,既有女性的妩媚妖娆,又不失矜持、质朴和沉稳,充分体现出水乡少女的温柔和灵气。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体态上胯部的摆动形成的“S”形三道弯,成为凤阳花鼓阴柔审美特质的主要因素,这足以说明了水乡人的女性审美观。

3.宗教信仰

鼓与舞的结合产生于原始时期的狩猎之后庆祝中,后来人类逐渐脱离狩猎生活,但是鼓的宗教意味却在其形式上隐藏着流传下来。鼓被视作可以驱除病魔的神物,深印在人类的意识深处,当时代变迁,人类在收获的时候,还是不自觉地想起用鼓来庆祝,这其中便是远古的意识在蠕动,唤醒了人类的远古记忆,所以凤阳花鼓从形式上看很单纯,但是其也是附和在人类宗教意识长河之中的一种,以此来庆祝,告慰天地。

舞蹈起源的是“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的需要。”从凤阳花鼓中,我们可以看出,民间舞蹈在这方面还保留着许多的模仿痕迹,有些动作已经经过几百年的衍化,变得隐晦,但是仍然有许多动作能够较清晰地表现出此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对舞蹈的催生,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舞蹈生态学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层地认知舞蹈形态。

[1] 资华筠,等.舞蹈生态学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2] 李雪梅.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区 [J].舞蹈,1998(3).

[3] 董学文.文艺学当代形态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 凤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凤阳县志(安徽省地方志丛书)[M].合肥:地方志出版社出版,1999.

Analysis on the M ovemen ts Pattern of Fengyang Flower Drum Dance

Gao Jing

(Department of M usic,Chuzhou University,Chuzhou,Anhui,239000)

The research on the artistic quality of Fengyang Flow er D rum Dance shall not be lim ited to its pattern of movements,w hich means that the realm of research shall be expanded to include the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ones w hich lead to its emergence.The emergence of Fengyang Flow er D rum Dance is closed connected w ith the local natural and humanistic environment.This paper elabo rates on the movement patterns of Fengyang Flow er Dance through carrying a tho rough and one-by-one analysis on the typical Fengyang Flower Dance舞畴因子factors,and various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ance’s language.

Fengyang Flow er D rum Dance;facto rs;environment

J618

A

1673-1794(2011)03-0050-04

高 静(1979-),女,讲师,舞蹈学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研究。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凤阳花鼓的源流、保护和发展研究”(2011sk448);滁州学院人文社科项目“凤阳花鼓的形态研究”(2010sk018B)

2010-11-25

猜你喜欢

舞蹈动作因子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学舞蹈的男孩子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动作描写要具体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