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助互教式教学在护理操作强化训练中的应用

2011-10-30张业芳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8期
关键词:学时实验组教学方法

杨 莉 ,吕 磊 ,张业芳 ,张 涛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卫生学校,湖北 武汉 430030;2.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创伤外科,湖北 武汉 430030)

互助互教式教学在护理操作强化训练中的应用

杨 莉1,吕 磊1,张业芳1,张 涛2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卫生学校,湖北 武汉 430030;2.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创伤外科,湖北 武汉 430030)

目的 为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临床操作技能,评估互助互教式教学方法在护理操作强化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校2008级本科班1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互助互教式和传统教学模式2种教学方法进行培训,通过对比操作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2种方法的培训效果。结果 实验组90分以上和80分以上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传统培训方法,及格率为100%,也明显高于传统培训方法。结论 互助互教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同时,还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

互助互教式教学;护理操作强化训练;教学方法

护理操作技能是护理专业学生将来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功,因此各大高校及职业卫生学校均非常重视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的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但在操作技能的培训上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积极性不高,为此,我校将互助互教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实习前的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中来,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生的责任心意识和团队意识也得到了极大地增强。

互助互教式教学是在集体动力理论、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之间互动、交流与合作、互教互学以达到共同提高的一种重过程、重体验的合作学习模式[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我校2008级本科班1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抽取90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另外90名作为对照组。学生均为中专起点,平均年龄及入学成绩相近,由相同的教师进行培训,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与对照组采取不同的培训模式。实验组通过互助互教的方法培训护理操作技能,对照组通过传统的演示、练习的方法培训。培训时间均为4周,共计30学时,每6个学时培训2项操作,最后通过考核比较这2种教学方法的培训效果。

由2位专业教师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演示相同的护理操作技术,课程进度相当,考核教师相同且不了解分组状况。实验组再分为1组和2组,每组45人,随机从1组和2组各抽取一名学生配成一个学习对子。课程安排如下。

1.2.1 实验组授课及分组情况 实验组在第一学时由教师1演示操作1,教师2演示操作2;第二学时,将实验组分为1组和2组,分教室进行培训,教师1强化训练1组操作1,教师2强化训练2组操作2;第三、四学时,1组和2组的学习对子按照教师1和教师2的要求互相培训;第五、六学时,由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操作考核并打分。

1.2.2 对照组授课及分组情况 对照组在第一学时与实验组相同,由教师1演示操作1,教师2演示操作2;第二学时,教师1和教师2同时指导学生练习操作1和操作2;第三、四学时,学生自由练习;第五、六学时,由相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操作考核并打分。

1.2.3 考核方法及观察指标 考核方法为: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进行操作考试,仪表10分,操作速度10分,服务态度10分,操作程序40分,操作效果30分,总分为100分,教师根据统一的标准扣分。

2 结果

经过30个学时共10项护理操作技术的强化培训后,对比每位学生考核成绩的平均分,并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调查(见表1)。

表1 2010年护理操作技术强化训练考核成绩(%)

向实验组发放调查问卷90份,当场回收90份,回收率100%。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中97.0%的学生认为,如果自己没有教好另一位同学会感到内疚;100.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责任心得到了加强;94.4%的学生认为对方的责任心很强,3.3%的学生认为对方的责任心较强,2.2%的学生认为对方的责任心一般。

3 讨论

通过互助互教的培训方法,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80分以上分数段的学生人数明显比普通培训方法增多,及格率也明显高于普通培训方法,同时,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得到了极大地增强。

3.1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互助互教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分组结对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教学方法。它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在普通的“演示→练习→考试”的操作训练模式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学习兴趣不大,也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每一个操作步骤的意义。而在互助互教的培训模式中,学生的角色转变了,不再是单纯的被教的学生,还是一名教别人的“教师”,于是在专业教师演示和培训的时候会更加用心地学习和思考,以便教会另外一位学生,学生的内在动力被激发起来,因此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习效率极大地提高了。

3.2 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进而运用知识

在我国,无论是中学、小学还是大学,普遍采用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都注重的是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忽视了学习步骤和学习过程,忽视了学生个人的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3]。在以往的操作培训中,学生往往依靠死记硬背操作步骤的方法来通过考试,由于对操作缺乏思考和理解,通常很容易记漏、记混、记错,不能长期记忆,进入临床实习后难以将学到的操作直接在病人身上运用。在工作中,大部分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所谓的“三查七对”记得很清楚,在实际工作中却不能按章行事;无菌观念常挂口中,但总是无意识地跨越无菌区;操作流程背得滚瓜烂熟,但却不能明白其中意义等[4]。在互助互教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教学”的过程中,能更认真地学习操作步骤,进而能够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别人,在这些知识不断输出的过程中,学生又强化了自己已学到的知识,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长期记忆。

3.3 拓展了操作培训的宽度和深度

同学施教能促进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发展。皮亚杰和维果茨基都强调同辈交往、共同学习的重要性。皮亚杰认为,在同一认知水平上的其他儿童比成人更能促使儿童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同学施教不仅能发展彼此的社交能力,还能培养同辈之间的协作、沟通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5]。跟以往的操作培训相比,学生在互助互教的过程中,形成了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和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学生既掌握了知识,也收获了教会别人的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同时还提高了合作意识,增强了责任意识。

3.4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校开支

在让学生教学生的练习课中,充分利用了学生教学生的优势,这些小教师代替了专业教师的工作,对于师资不足或为节省开支的学校来说可以多加运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来利用。

3.5 互助互教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5.1 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 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参差不齐,对于积极性不高、参与意识不强的学生来说互助互教的方法是很难起到作用的,因此在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时,教师必须要明确是学生在学习,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帮助,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亲自实践、合作探究[6]。应增加与这部分学生的交流,多鼓励、多表扬,正向强化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3.5.2 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在学习操作时,有的学生并不能完全掌握操作步骤,之后再将错误的知识教给了同小组的同学,造成了2人都出错的状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专业教师在指导学生操作时,不应坐等学生提问,而应主动观察每一位学生的操作过程,一旦发现错误,立即指出并解释和演示正确的操作方法。

[1]薄建岚.同学互教的“得”与“失”——对《高级英语》课程教学的反思[J].考试周刊,2008,47:47.

[2]王小凤.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互助互教”方法[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23(3):30.

[3]黄国文.从以结果为中心到以过程为中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1.

[4]韦献萍,霍建珊,王芳英,等.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管理策略探讨[J].海南医学,2009,20(8):71.

[5]鄢文亚.西方同辈教学法对我国外语课堂教学的启示[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19(1):88.

[6]张改荣.创设一个开放性教学模式的政治课堂[J].考试周刊,2008,20:93.

G424.1

A

1671-1246(2011)08-0071-03

猜你喜欢

学时实验组教学方法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