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观及就业心态的调查分析
2011-10-30李荔波
李荔波,王 丽
(1.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2;2.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4)
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观及就业心态的调查分析
李荔波1,王 丽2
(1.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2;2.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4)
目的 了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及就业价值观特点,为有效开展就业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和自编的《大学生就业心态问卷》,调查439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观及就业心态。结果 在就业价值观上,高校毕业生更看重地位追求和职业前景;在就业心态上,高校毕业生有较高的就业意志,但就业理性和就业主动性相对欠缺;在不良情绪方面,焦虑得分相对较高。性别和文理科专业等因素均对就业价值观和就业心态有一定影响。结论 应重视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引导,对不同性别和专业的大学生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引起重视。
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观;就业心态;就业指导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已有不少研究。庞芳[1]认为,大学生的心理误区(包括自卑、妒忌、攀比、胆怯和依赖)是就业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有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希望初次就业就有3 000元以上的月薪,其心理期望明显过高[2]。另一些研究也发现,毕业生就业问题背后有众多就业心态、就业价值观等影响因素[3~4]。因此,就业心态及就业价值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行为的内在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近年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笔者试图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观及就业心态的调查分析,研究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最根本因素,提早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干预,以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形成健康的就业心理,提高其就业能力,从而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现有的对就业价值观和就业心态的研究主要有2种形式,一种是纯理论分析,缺乏实证数据支持;另一种虽有实证分析,但研究工具多为未经过信效度检验的非心理或行为量表,这类研究工具容易产生社会赞许效应,即研究对象为获得社会舆论的赞许而虚假地填写问卷。因此,使用信效度良好的心理量表来调查就业价值观和就业心态是有意义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浙江省某高校大四毕业生450名,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39份,有效回收率为97.56%。其中,文科生154名,理科生285名;男生277名,平均年龄22.65岁,女生162名,平均年龄22.43岁。
1.2 方法
采用金盛华、李雪编制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6]和自编的《大学生就业心态问卷》。《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包括由家庭维护、地位追求、成就实现和社会促进4方面构成的目的性价值观和由轻松稳定、兴趣性格、规范道德、薪酬声望、职业前景和福利待遇构成的手段性价值观,共34个项目,每个项目按重要程度以1~5分计分。该问卷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各项指标均符合心理学测量标准。
大学生就业心态问卷的编制从半结构化访谈开始,访谈内容包括“你在就业(择业)过程中会有哪些心态”和“你觉得你周围的同学在就业(择业)过程中有哪些心态”2个问题。在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并参考苏益南等[7]的研究之后,汇总为就业理性、就业主动性、就业意志、自卑、嫉恨、无助、焦虑、抑郁等维度,每个维度编制5个项目,随后选取了150名高校毕业生进行预试。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除就业理性、就业主动性和就业意志外还包括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包含自卑、嫉恨、无助、焦虑和抑郁等子项目。在对项目进行调整后进行信度检验,Cronbach’α系数为0.81,这表明问卷内部一致性高。最终形成的问卷含4个维度,39个项目,就业主动性、就业意志、就业理性3个维度得分越高,说明主动性、意志力及理性程度越高;不良情绪得分越高,说明情绪状态越差。
2 调查结果
2.1 就业价值观
2.1.1 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观总体情况 就业价值观各维度的得分见表1。
表1 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观各维度得分(x±s,分)
由表1可见,目的性价值观中,得分较高的是地位追求和家庭维护,得分较低的是社会促进。在手段性价值观中,职业前景和规范道德的得分列前2位,福利待遇和薪酬声望的平均得分较低。
2.1.2 不同性别和文理科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观比较 对不同性别和文理科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观得分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发现性别的主效应显著,wilks’λ=0.88,F=5.66,P<0.01;文理科的主效应也显著,wilks’λ=0.95,F=2.32,P<0.05;2 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wilks’λ=0.97,F=1.15,P>0.05。不同性别和文理科高校毕业生在部分就业价值观维度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和文理科高校毕业生在部分就业价值观维度上的比较
由表2可见,性别的主效应在轻松稳定、规范道德、地位追求和家庭维护4个维度上都显著。从平均分来看,女生在轻松稳定(3.51分)、兴趣性格(3.80分)、规范道德(3.92分)、家庭维护(3.56分)和社会促进(3.21分)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分别为3.22分、3.65分、3.71分、3.41分、3.08分)。文理科的主效应在轻松稳定上达到显著水平,从平均分看,文科生的得分高于理科生,说明在就业时文科生比理科生更追求工作的轻松稳定。
2.2 就业心态
2.2.1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总体情况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各维度平均得分见表3。
表3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各维度得分(x±s,分)
由表3可见,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意志方面的平均得分最高,其次为就业主动性,就业理性得分最低(平均分低于3分)。不良情绪的各种反应均在3分以下,在各种不良情绪反应中,焦虑情绪的平均分最高。
2.2.2 不同性别和文理科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比较 对被调查对象进行性别和文理科在就业心态得分上的多元方差分析发现,性别的主效应显著,wilks’λ=0.96,F=2.06,P<0.05;文理科的主效应也显著,wilks’λ=0.92,F=3.95,P<0.001;2 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wilks’λ=0.97,F=1.31,P>0.05。不同性别和文理科高校毕业生在部分就业心态维度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4。
表4 不同性别和文理科高校毕业生在部分就业心态维度上的比较
性别的主效应在就业主动性和躯体症状上达显著水平,表现为女生的就业主动性平均得分(3.68分)高于男生(3.53分),男生的躯体症状平均得分(2.21分)高于女生(2.04分)。文理科的主效应在就业理性、就业意志和自卑感上达到显著水平,表现为文科生的就业理性平均得分(2.42分)低于理科生(2.71分),文科生的自卑感平均得分(2.19分)高于理科生(2.00分),即相比理科生,文科生就业时较不理性,也有较多自卑感。理科生的就业意志平均得分(3.77分)要高于文科生(3.63分)。文理科的主效应还在抑郁上表现为文科生平均得分(2.14分)略高于理科生(2.00分),但无显著性差异。
3 讨论和建议
3.1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观分析
3.1.1 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观整体情况 职业价值观是人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8],或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9]。本研究采纳了金盛华和李雪[6]的观点,将职业价值观定义为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标准,并且按照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和手段性价值观的分类逻辑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地位追求是高校毕业生得分较高的目的性价值观维度,与不以获得物质利益为最终目的的个体相比,有地位追求取向的个体的目标则更多地受传统社会期待和赞许的指引,他们的努力以获得物质享受和社会地位为最终目的。这与很多研究结果一致,如洪芳等[10]研究发现,当今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中最受重视的是物质,王凤仁等[11]认为注重经济收益已经成为大学生职业价值判断的主导思想,唐昆雄等[12]的研究表明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功利化,他们更多地将择业定位于金钱和地位方面。究其原因可能是:(1)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导致的社会价值观的实用化倾向;(2)社会舆论对财富集中者及财富作用的吹捧和歪曲。
从手段性价值观来看,得分最高的是职业前景,表明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比较看重从事该工作今后的发展。相关调查研究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3]。结合目的性价值观的结果来分析,高校毕业生同时看重职业前景和物质享受及社会地位并不矛盾。当前社会的就业现状导致刚工作的大学生无法立刻追求到物质享受及社会地位,这就使其期待能在将来有更大的发展,即追求职业前景。这从某种程度上表明,高校毕业生在追求财富和地位的同时,也明白现实状况的限制,从而理智地进行选择。
3.1.2 不同性别和文理科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的比较 对性别的比较分析发现,女生在择业时比男生更加在乎工作是否轻松稳定、是否符合她们的兴趣和性格、工作是否规范道德。从目的性价值观来看,她们的择业也比男生更加注重家庭维护和社会促进。男、女生的这种差异可能来自女生的个性特征和生理、心理条件以及社会期望。女生的生理条件决定了其难以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需投入大量体力的工作,一部分女生由于家庭教育的原因,在心理上也不愿意从事繁重的工作,再加上社会仍存在对女性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的期望以及她们对此的刻板印象,使得她们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家庭维护、轻松稳定和符合兴趣性格等因素。此外,职业女性在职场上容易成为性骚扰对象,她们也更加期待工作能够规范道德。这种价值观的性别差异与其他一些研究一致,但在细节上有所不同,如杨超越[13]的研究也发现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加追求工作稳定,但同时发现女生比男生更要求薪资与福利,而本研究未显示薪资与福利上的差别。
文科生比理科生在就业时更追求工作的轻松稳定,这可能是文科生多是艺术与人文专业,与严谨和逻辑性强的理科生相比更加追求自由和轻松,这种专业特性在就业价值观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
3.2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分析
3.2.1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整体情况 从整体来看,就业意志高和不良情绪中的焦虑情绪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时最明显的心态。就业意志高意味着毕业生在就业遇到挫折时,能够克服其带来的消极影响,继续朝目标前进。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最严重的不良情绪是焦虑,在就业理性上的得分也相对较低。不理性体现在大学生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时候,仍然想要获得较好的工作待遇,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因其不切实际,心态不够平和,从而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3.2.2 不同性别和文理科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的比较 不同性别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主动性和躯体症状上有显著性差异,女生的就业主动性得分高于男生,男生的躯体症状得分高于女生。这可能是因为女生更加追求安全感以及与他人比较,迅速地找到工作能满足她们在这方面的心理需求。男生的躯体症状得分高于女生,这可能与很多女生适当降低了就业期望和要求有关。
文理科的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心态上的差异非常明显。相比理科生,文科生就业时较不理性,也有较多抑郁和自卑感。理科生的就业意志要高于文科生。常保瑞等[14]的研究认为,文科生在就业焦虑上要显著高于理科生。相对文科生而言,理科生更容易找到对口且满意的工作。此外,由于理科生实际操作能力强,能很好地迁移到工作中去,而文科生在大学里学到的理论知识较多,且多从事复杂的社会性工作,在日后的工作竞争中他们会显得相对比较弱势。
3.3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首先,高校应重视对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的引导,避免就业“拜金论”。可相应地开展关于“好职业”、“好岗位”、“好工作”的讨论,并邀请典型人物进行宣讲以帮助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理性和主动性稍显不足,应在就业工作中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鼓励毕业生主动出击,并通过团体辅导、知识宣传等对毕业生理性就业行为的养成进行一定的训练。再次,不同性别和文理科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观和就业心态差异较大,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对于男生需特别培养其就业主动性,并关注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健康,而对于女生则可适当引导其价值观,防止片面的理想化。最后,要关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本研究并未检测出严重的就业心理健康问题,但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仍值得引起重视。
[1]庞芳.独立学院女生的就业现状及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5(3):32~33.
[2]罗筑华,陈熙,张天成.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J].教育管理研究,2010,1:31~32.
[3]张亮,原晓红.2008届汕头大学医学毕业生就业心态与现状调查分析[J].校园心理,2009,7(1):16~20.
[4]徐建国,史航,张兴.高等学校学生就业心态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180~181.
[5]陈佩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实证研究——以杭大学生为例[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09.
[6]金盛华,李雪.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手段与目的[J].心理学报,2005,37(5):650~657.
[7]苏益南,张敏.论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心态[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5:96~98.
[8]黄希庭,张进辅,李红.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9]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我国青年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心理学报,1999,33(3):342~348.
[10]洪芳,吴谅谅.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7,24(6):719~722.
[11]王凤仁,张媛.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浅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6):976~978.
[12]唐昆雄,杨斌.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探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27~132.
[13]杨超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求职意向与求职行为的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08.
[14]常保瑞,方建东.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75~77.
G526.5
B
1671-1246(2011)08-01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