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城乡儿童节目收视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2011-10-30达代璐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20期
关键词:类节目电视节目受众

达代璐,丁 婕

(1.兰州城市学院传媒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西部城乡儿童节目收视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达代璐1,丁 婕2

(1.兰州城市学院传媒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电视影响着我国3亿多儿童,它对儿童的成长、心灵的塑造以及知识的获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以前的少儿节目受众调查大多集中在城市,现以兰州地区城乡儿童收视状况为例进行少儿受众调查研究,并通过城乡对比进行分析。同时,为制作出较高收视率并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电视节目提出一些建议。

西部;城乡儿童;节目收视状况

1 研究对象

1.1 受众定位

发展心理学根据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水平的不同,把人一生的发展历程划分为童年、青少年、成年和老年4个时期,每一个时期又包括若干个发展阶段。

本次研究对象为6~12岁的儿童,即小学阶段的学生。包括:童年中期(小学低年级段6/7~8/9岁)、童年晚期(小学高年级段 9/10~11/12 岁)[1]。

这一年龄段受众对象的确立与少儿电视节目的实际收视群体也恰好吻合。据媒介研究中心报告显示,4~14岁儿童平均每天接触电视2.22小时,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12年间,儿童接触电视的时间长达1万多小时,远远超过他们学习任何一门课程的时间。2002年的电视收视率调查显示,在晚上黄金时段,中央电视台一套在4~14岁的孩子中的平均收视率为35%,也就是说,仅这一频道在这一时段就拥有约833万未成年观众。

本研究各章节中,用到的儿童或少年儿童、青少年等词语均指本研究所划定年龄段内的儿童。

1.2 节目定位

在传播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对儿童电视的研究中,多采用了“儿童电视”一词,而很少采用“少儿电视”一词。这或许和上面所分析的年龄划分标准有关,也或许是传播学对儿童与电视研究较早的缘故。施拉姆对儿童与电视的研究可称作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之一,其研究传统一直沿用至今,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形成了研究定式。

本研究采用少儿电视节目作为研究对象,确定的少儿电视节目类型有新闻节目、体育节目、知识教育类节目、文艺娱乐节目、电视剧、电影、动画片、广告、生活、社会类等节目。节目性质有少儿节目和非少儿节目之分。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儿童受众的调查问卷进行资料搜集,期间结合使用深度访谈法和焦点小组访谈法。

2.1 被试对象的选择

随机在兰州地区抽取308名6~12岁的儿童。其中,男生157人,女生151人;城市小学155人(男68人,女87人),乡镇153人(男89人,女64人);其中,6~7岁102人,8~9岁119人,10~11岁87人。

2.2 实验材料与程序

利用自制的《儿童收视行为观测表》对儿童收视行为进行观测,如实地记录儿童主动选择电视节目的类型及收看节目的时间。

2.3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小组讨论的方法对儿童收视时间、收视兴趣进行分析。

3 研究结论

对电视节目收看比例的分析是基于调查问卷的数据,同时结合访谈的情况进行的。

3.1 对西部儿童电视节目收视状况的描述

3.1.1 西部城市儿童收看电视节目的情况(见图1)

3.1.2 西部乡镇儿童收看电视节目的情况(见图2)

图2乡镇儿童收看电视节目的情况

3.1.3 西部城乡儿童电视节目收视状况对比(见图3)

图3 西部城乡儿童电视节目收视状况对比

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城乡儿童电视节目的收视特点为:第一,收看动画片比重大是城乡儿童受众的收视共性,其中城市为38.4%,乡镇为25.7%。第二,城市儿童受众收看新闻类节目的比重为21.9%,是第二高收视节目,排名第三的是电视剧、电影类节目(16.0%);在乡镇儿童受众收视状况中比重最大的是电视剧、电影类节目(41.5%),其次是动画片(25.7%),排名第三的是生活、社会类节目(14.5%)。第三,乡镇儿童收看知识、教育类节目的比重比城市儿童大6.5%,而收看体育节目的城乡儿童受众比重都很小,城市5.9%,乡镇1.2%。

笔者还以非正式的形式对一些家长及儿童进行了访谈,在谈话中发现,家长对于电视节目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受众对电视节目的选择,目前每个家庭大多只有一台电视,在有些家庭中家长的选择决定了儿童收看的内容。少儿娱乐节目的城市化现象也是阻碍乡镇儿童收看娱乐节目的原因之一。目前,少儿娱乐类节目中很少播出反映农村儿童生活、学习状况的节目,正是因为这种心理差异,乡镇儿童收看娱乐类节目的比重较小。部分家长反映,现在的少儿节目数量太少,选择性小,而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选择成人节目,从而对其产生不良影响。

3.2 对西部城乡儿童节目收视现状的思考

根据调研的情况,我国西部儿童节目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将对西部儿童节目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3.2.1 数量不足 目前我国已有三千余家无线、有线电视台,这些电视台办了几千套节目,每周播出几万小时,而少儿节目在整个节目播出中仅占3%。在全国六十多个省及省会城市的电视台里,每天播放少儿节目的只有二十几个电视台。电视剧年产6 000部以上,儿童剧却屈指可数。

3.2.2 质量不高 虽然少儿节目的播出数量正在攀升,类型日趋多样化,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真正受儿童欢迎的少儿节目却少之又少。节目质量平平,缺乏精品节目、品牌栏目是共同的不足。例如,甘肃少儿频道从早7:30到晚11∶55播出节目,节目播出时间长但收视效果欠佳。另外,随着儿童理解能力的提高,对节目模式化的编排越发敏感,通常国产动画片是儿童喜爱的电视节目,但在调查中发现众多儿童认为国产动画片模式较刻板,缺少新意,故事模式化,与外国动画片一集一个故事的特点相比差距很大。所以,儿童把目光更多地放在了成人电视剧、电影节目上。

3.2.3 创作理念“成人化”由成年人来主持的儿童电视节目占大多数,栏目从成人的眼光来看儿童,重教育、轻娱乐,缺少“童趣、童味”,节目隐藏的是成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缺乏儿童想看的新鲜事物、新鲜知识、趣味故事,即使是有关少年儿童的报道、剧作、画面,往往也缺乏贴近性和针对性,常常顾此失彼。受众定位的含混导致节目内容定位不清,甚至出现一些少儿不宜的成人节目、成人电视剧和成人广告,这与电视台追求商业利益不无关联。儿童时期是个体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尚未成熟,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如果长期接触不健康的、暴力的节目内容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3.2.4 本土意识淡薄 如今,我国各大电视台都充斥着日本、美国的动画片。就本研究所调研的西部地区,几乎没有孩子在看本省自办的少儿节目。

3.2.5 城乡差异明显 我国有3亿多少年儿童,其中80%以上生活在农村,但少儿节目却很少播出反映农村少年儿童生活、学习状况的节目。严重的城市化倾向,使农村未成年人在少儿节目中普遍“失语”。从根本上说,少儿节目这种明显失衡的受众定位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

3.3 少儿精神产品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目光短浅,标准较低 有些主管部门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社会效益,认为少儿电视节目工作难度大、经济利益相对差,这也导致了少年儿童精神产品的贫乏。除此之外,创作者的创作标准低下,不深入实际,对少年儿童的生活学习、兴趣爱好缺乏切身体会,敷衍了事[2],也是少儿节目品质不高的原因。3.3.2管理机制滞后 少儿电视节目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策划制作、播出、衍生产品的开发销售都要遵循经济规律,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然而,国内少儿节目很少从节目策划开始就进行符合市场规律的设计,从而丧失了市场开发的基础。目前,省级电视台主要由广电行政部门主管主办,电视台的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往往与行政管理部门对口或对应,因此,受行政管理部门和市场经济双重制约的影响因素较大,这也使得少儿节目很难实现数量、质量和效益的“三丰收”[3]。

4 对儿童电视节目更好发展的思考

4.1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节目制作者的职业能力

做好少儿电视节目的关键在于人才,而其中编导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编导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1)“童心未泯”是创作儿童电视节目成功的首要条件,只有有一颗热心于儿童事业的心,才能真正向儿童学习,蹲下身子与儿童平等相处,发现“现在的孩子最需要什么”。(2)掌握“深入浅出”的表现方式,使用儿童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切不可将成人的思想强加给他们;在内容的选择和信息传播的形式方面,注重可视性、易受性和趣味性的结合;在主持人的选择、编排方式、画面设计、音响和有声语言等方面,要强化个性风格和视听效果,使儿童节目能与成人节目区别开来。除了以上2点,少儿电视节目的编导最重要的是对儿童认知进行引导,从心理学角度谈就是创新。儿童最反感的就是节目内容的枯燥、模式化,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亟需创作者给予崭新的、健康向上的、各种样式的节目。

4.2 改善管理机制,延伸产业链,注意拓展价值产业链

大力开发与节目相关的衍生产品,走文化事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孟娜认为应从3方面进行:(1)尽快明确少儿电视节目在市场上的主体地位,突破事业单位的管理局限,进一步完善电视栏目的制片人制度,优化专业人员的岗位机构,建立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特别是着重培养能在市场领域开拓进取的儿童电视人才。(2)建立市场开发体系并形成有机产业链。对观众的需求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把儿童的心理需求和选择变成制作电视节目产品的内在动力,并在节目播出、产品销售、信息反馈、再研究、再制作的循环中反复校正。注重开发与儿童电视节目相关的衍生产品。(3)打破少儿节目制作的现有格局,完善少儿节目的制作基地,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少儿节目交流交易平台,构建少儿节目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对节目资源配置的作用,推动少儿电视节目的资源共享和市场交换,积极鼓励优秀的少儿节目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4]。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谭玲.城市化倾向:少儿电视节目不容忽视的问题[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6):19~21.

[3]陈勇.少儿电视节目的错位与定位[J].新闻记者,2006(8):77~78.

[4]孟娜.反思少儿电视节目中的错位现象[J].理论界,2008(2):178~179.

G526.5

B

1671-1246(2011)20-0138-03

猜你喜欢

类节目电视节目受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