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的理论取向及复杂性根源
2011-09-24钟凯凯
钟凯凯
(浙江海洋学院科研处,浙江舟山 316000)
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的理论取向及复杂性根源
钟凯凯
(浙江海洋学院科研处,浙江舟山 316000)
以西方社会运动研究发展历程为轴线,重点介绍了心理取向、结构取向、理性取向、建构取向等不同研究路径有影响力的理论,并对这些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论系谱、研究层次和核心概念等进行了述评。指出西方社会运动理论取向的复杂性根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各种社会运动事件有着迥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含义,二是各种社会运动类型和性质有着显著区别,三是各国社会运动产生的社会结构、文化有着巨大差异。因此,构建一个能对任何社会运动进行指导性解释的模型十分困难。
社会运动;理论;心理取向;结构取向;理性取向;建构取向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各国爆发了形形色色的社会运动:民权运动、反越战运动、反核运动、新左派运动、校园民主运动、女权运动、嬉皮士反主流文化运动、同性恋运动、环境运动、消费运动、和平运动、种族—民族主义运动等。这些运动诉求各异,规模不等,形式多样,绵延不绝,使整个世界处于浮躁不安的状态,有西方学者提出了“社会运动社会”(Social Movement Society)[1]的概念来刻画这种景象。与此相对应,对社会运动的研究也蓬勃兴起,成为西方社会科学最为繁荣的研究领域之一,已发展成为一门横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心理学、传播学、人类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其中,以社会学研究最为发达。从社会运动研究理论范式的演变历程来看,主要经历了心理取向、结构取向、理性取向、建构取向等不同研究路径的发展过程。
一、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的理论取向
(一)心理取向的社会运动研究
对社会运动的研究最初是从微观分析入手的,理论视角为社会心理学,关注社会运动参与者的心理体验,研究群体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表现,重视集群行为中的暗示与感染作用,强调情感、情绪因素在社会运动中的作用。
1.对社会运动的自发性情感研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古斯塔夫·勒庞,代表作为1895年出版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社会背景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动荡的政局。理论的核心是心智归一法则,勒庞认为,作为个体的人一般都是理性的、有教养的、有文化的和负责任的;但一旦聚集成群后会发生可怕的心理变化,群体内的人们相互影响、感染和启发,个性被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个体会出现普遍的无意识,不可避免地出现从众心理,即表现出对群体的追随,自愿淹没在群体之中,勒庞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的心理学规律”。最有智慧的人也会情绪化,智商下降,群体行为表现出暴虐和非理性的特征。这种理论重在分析集体中的个人与独处时的个体的不同,侧重在集体中个体的情感表现,强调情感的消极面,视情感为破坏社会秩序的非理性力量。它将集体行动视为一种反文化或社会失范现象,呈现过度、歇斯底里或夸大的行为模式,是一种病态的社会行为[2]。
2.对社会运动形成的心理机制研究。代表人物是布鲁默,他于1946年建立了循环反应理论。他认为,集体行动形成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符号互动的一个共同相互刺激的过程,即人群中的情绪感染是一个由他人的情绪在自己身上引起同样的情绪的过程并转过来加剧他人的情绪。这是一个循环反应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集体磨合、集体兴奋和集体感染。第一阶段是传递信息的过程。逐渐地,随着不确定性增强,人与人之间相互感染并产生某种共同的感觉,这样就进入第二阶段。最后,人与人之间的感染力和共同感觉继续增强,循环反应进入第三阶段:爆发集体行动[3]。
3.集体行动的心理来源研究,认为集体行动来自于各种异常的心理状态(如不满、隔离感、挫折、紧张、认知不协调、相对剥夺感等),集体行动是个体情绪的集体抒发[4]。1970年,格尔在《人们为什么会造反》一书中提出了“相对剥夺感”理论。格尔认为,每个人都有某种价值期望,而社会则有某种价值能力。当社会变迁导致社会的价值能力小于个人的价值期望时,人们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5]。换言之,是人们期待拥有与现实拥有之间的落差导致“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越大,人们造反的可能性越大,破坏性也就越强,格尔把这个过程称为“挫折—反抗机制”。也就是说,人们因现有处境的不公平、不公正、剥夺和相对剥夺导致的“怨恨”,作为一种心理变量是集体行动的基本前提条件。格尔定义了三种类型的相对剥夺感,即递减性相对剥夺感、欲望型相对剥夺感和发展型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理论是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其理论的内核是心理学。该理论注意到了由于社会结构性的因素引发人们的心理失衡,继而由于心理失衡引起集体行动的发生。
(二)结构取向的社会运动研究
结构取向的社会运动研究以探讨集体行动与宏观社会结构为旨趣,从社会学视角进行阐释,认为结构决定一切,社会结构是集体行动的本源。
1.革命理论最典型的数马克思理论,马克思认为集体行动起源于既有体制的不公平,资本占有的不平等造成了一个两极分化的阶级结构,随着被统治阶级被剥夺感的不断增强,其针对统治阶级的反抗将集体性地组织起来[6]。只要存在不公正的客观社会结构,就必然形成集体行动的意识形态,也就必然产生集体行动。
2.政治过程理论由麦克亚当(McAdam)于1982年提出,他认为社会变迁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政治机会的扩展、社会运动组织力量的增强和人们思想的变化(认知解放),从而促进社会运动的形成。参与社会运动群体在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被排除在国家常规政治议程之外,而社会变迁导致既有的社会政治秩序的改变,这种改变对参与者来说是一个政治机会,政治机会给一个群体发起一场社会运动提供了可能[7]。塔罗(Tarrow)将此理论进一步发展,将政治机会提升到一个独一无二的地位,认为一个社会运动能否兴起、怎样发展,既不取决于人们的愤慨,也不取决于人们所能利用的资源的多少,而是取决于政治机会的多寡[8]。
3.对集体行动进行综合解释的代表人物是斯梅尔塞(Smelser)。他在其代表《集体行为理论》中提出了加值理论模型(见图1),认为社会运动是由多种社会因素共同决定的,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较为固定的逻辑联系。集体行动产生取决于模型中的六个因素,这六个因素都是集体行动发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随着上述因素自上而下形成,发生集体行动的可能性也在逐渐增加。一旦全部具备了六个因素,集体行动就必然发生[9]。
(三)理性取向的社会运动研究
理性取向的社会运动研究从经济学视角进行探讨,认为人类理性主宰人类行为,将参与者视为理性行动者,是功利主义导向的。因此,研究者从利益角度分析集体行动参与者的动机和行为,从个体微观的理性计算看宏观的集体行动结果。他们强调利益、资源和机会的重要,并将社会运动视为一个社会的正常现象。
1.对个体参与社会运动从理性视角进行深入分析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代表作为1965年出版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奥尔森认为,个体参与集体行动的总体目标是为了争取共同利益,但这种争取共同利益的过程极为复杂。因为共同利益是一种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特点。作为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集体行动参与者,在计算参与集体行动的预期收益的同时,也在计算参与集体行动的成本以及规避这种成本的可能性。因此,在共同利益这一公共物品的争取中,尽量“搭便车”,也就是让别人去为达到该目标而努力,而自己则坐享其成。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使集体行动陷入困境,换言之,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造成了集体利益受损,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出现冲突。而且,大群体比小群体更容易出现“搭便车”现象。因此,必须采取一些选择性诱因、强制等措施来限制“搭便车”行为[10]。奥尔森这种将经济学方法引入社会政治现象的研究中,从微观角度探究集体行动的动力,提出了“集体行动的困境”的著名论断,对整个社会科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资源动员理论认为集体行动从“可能”到“实现”的关键在于“资源动员”。资源动员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曾在美国的社会运动研究领域占主导地位达十年之久。代表人物是麦卡锡和扎尔德,代表作为1973年发表的《社会运动在美国的发展趋势:专业化与资源动员》。他们认为,行动需要成本,个体的“不满”、“怨恨”等仅仅是一种个体的心理状态,并不能自动地或轻易地转化成集体行动,要形成集体运动,必须经过一个“资源动员”过程。一个社会运动所能动员的资源总量是决定社会运动规模和成败的关键。社会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增多,并不是社会矛盾加大了或者是社会上人民所具有的相对剥夺感或怨恨感增加了,而是社会上可供社会运动参与者利用的资源大大增加了[11]。资源动员理论强调外部资源(时间、物质、干部等)的导入,资源的聚集需要以组织的形态进行,因此资源动员理论特别重视集体行动组织和社会网络在集体行动中的作用,研究的重点在于运动组织的运作过程和机制,例如招新网络的建构、成员资格的确定、领袖的产生、行动策略的制定等。尤其强调运用策略制造选择性诱因,突出个人利益与物质报酬的激励以达到动员目的。
3.梯利(Tilly)提出了社会运动的动员模型(见图2),认为社会运动的决定因素(运动参与者的利益驱动、运动参与者的组织能力、社会运动的动员能力、个体加入社会运动的阻碍或推动因素、政治机会或威胁、社会运动群体所具有的权力)通过特定的组合,对集体行动的形成和进程产生影响。他认为,要把群体利益转化为集体行动的动员能力,组织力量是关键,而一个群体的组织程度取决于两个因子,即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该群体内部人际网络的强度。群体成员的共性越明显,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则该群体的组织能力就越强[12]。他尤其强调关系网络的重要性,认为参与者的类别固然重要,但发挥关键作用的不是你的背景,而是你与他其他人的联系[13]。梯利将集体行动视为一种理性的组织化过程,组织化程度是决定集体行动成败的关键。
从这些理论可以看出,结构取向与理性取向的社会运动研究有融合的趋势。强调社会运动是一个争取机会的政治过程,运动参与者的利益和理性选择、组织和资源以及政治机会在社会运动的发起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建构取向的集体行动研究
建构取向的集体行动研究从文化学视角进行探讨,认为个体行动者是嵌入于集体认同感、扎根于社会网络之中,能自我建构意义的理性行动者。他们动用自己的位置所供给的文化材料,和其他人一起解释怨恨、资源和机遇等的意义,共享命运基础,决定是否参加行动。研究重点关注两个中介过程:一是从社会现实转化到现实意义的社会建构,二是从社会建构转化到集体行动,这两个中介过程是将集体行动的关键变量有机联结起来的桥梁,没有这些中介过程的有机联结,孤立的条件并不足以催生集体行动。正如克兰德尔曼所言:社会问题本身并不必然引起集体行动,只有当社会问题被人们感知并赋予其意义时才会成为问题。“是人们对现实的解释,而非现实本身,引发了集体行动”[14]。持这一理论的研究者强调群体的意义建构,特别关注话语、符号、合法性等的影响,强调共同认知、共同意识以及归因模式在社会运动中的作用。
1974年,戈夫曼提出了框架分析理论,框架(frame)这一概念是指行动者为理清他们所处的社会情境而采取的一套观看方式。他认为一般民众并不是盲目地接受媒体所告知的讯息,他们会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形成个人能够接受的意见[15]。1986年,斯诺等把框架概念运用于对集体行动微观运动过程的分析,进一步发展了戈夫曼的理论,提出了“框架整合”。所谓“框架整合”既可以指把若干具有相似(但是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或目标的组织通过运动目标和策略的改造而联合起来的过程,也可以指通过运动目标和策略的转换从而把社会运动组织的意识形态、目标和价值与动员对象的利益和怨恨联系起来的过程。集体行动中的话语形成过程实际上是行动组织者为了成功地动员参与者而建立策略性框架的过程:一是框架搭桥,二是框架扩大,三是框架延伸,四是框架转换[16]。集体行动框架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集体认同感形成的过程,它为集体行动者提供共享的认知与诊断式归因。
二、理论取向的复杂性根源
(一)西方社会运动理论述评
从以上对西方社会运动理论要点介绍中可以看出这么一些特点:一是从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看,用于研究西方社会运动的理论是西方学术界的产儿,诞生于欧洲或美国等资本主义社会,以西方社会结构为背景,与西方特定的社会政治意义相契合。这些理论的发展从纵向而言,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趋势相对应;从横向而言,不同的西方国家有不同的社会运动理论。例如,欧洲和美国对社会运动的研究就有很大的差异,“同是面对1960年以来的各类社会运动,大西洋两岸的学者竞有如此不同的理解”[17]。这样,从西方特定国家、一定历史阶段的运动中总结出来的社会运动理论,其概念、方法乃至研究范式都只有相对的适用性和解释范围。二是用于研究西方社会运动的理论系谱多样,运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心理学、传播学、人类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工具,揭示社会运动产生的内在关系。每一种理论都有卓越的洞察力和深刻的见地,为深入研究社会运动提供了丰富的学理资源。三是从研究层次看,由于西方社会运动的形成主要由“自下而上”的集聚而产生,因此,研究的层次主要聚焦在个体层面,通过解剖参加运动的个体,作为把握宏观社会运动的微观基础。这种微观的理论视角体现在心理取向、理性取向和建构取向的研究路径上。即使是宏观或中观层面的研究,以社会学为研究路径的结构取向研究上,也主要聚焦于社会结构的变化如何影响到个体因素这样的环节上。四是从核心概念而言,西方关于社会运动研究有影响力的核心概念众多,这些核心概念之间的差别巨大。这是由于采用了不同的理论系谱,并关注社会运动发生和发展的不同方面,因此衍生出的核心概念和关键变量之间自然差异悬殊。总之,西方各种社会运动理论的议题、研究兴趣和基本假设等方面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各种不同理论之间不仅缺乏整合,甚至相互冲突,即使是在同一理论流派的内部,不同学者之间的分歧也很大。
(二)西方社会运动理论取向的复杂性根源
西方社会运动多角度的理论取向、各种各样的研究议题和核心概念反映的是社会运动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种复杂性和多样性源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各种社会运动事件有着迥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含义,二是各种社会运动类型和性质有着显著区别,三是各国社会运动产生的社会结构、文化有着巨大差异。因此,社会运动“产生和发展的各个因素之间不可能存在某种非历史性的、一成不变的联系”[18]。研究社会运动的学者“希望找到几个固定的决定社会运动产生和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以此为基础,构造一个能对任何集体行为进行指导性解释的模型”[18],形成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模型,这种努力始终没有取得成功。
[1]Meyer,David,Sidney Tarrow.The Social Movement Society:Contentious Politics for a New Century[M].Lanham: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1998.
[2]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3]Alfred MeClung Lee.New Outline of the Principles of Sociology[C]//Blumer,Herbert.Elementary Collective Behavior.New York:Barnes&Noble,Inc,1946.
[4]何明修.社会运动概论[M].台湾:三民书局,2005:176.
[5]T R Gurr.Why Men Rebel[M].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0.
[6]马克思.资本论[M].中央编译局编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McAdam,Doug.Political Process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1930-1970[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
[8]Doug McAdam,John D McCarthy&Mayer N Zald.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C]//Tarrow,Sidney.States and Opportunities:The Political Structuring of Social Movement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9]Smelser,Neil J.Theory of Collective Behavior[M].New York:Free Press,1962.
[10]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11]McCarthy,John D&Mayer N Zald.The Trend of Social Movements in America:Professionalization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M].Morristown,N.J:General Learning Corporation,1973.
[12]Charles Tilly.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5.
[13]裴宜理.社会运动理论的发展[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4):5.
[14]Klandermans,Bert.Grievance Interpretation and Success Expectations: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rotest[J].Social Behavior,1989(4):113-20.
[15]Erving Goffman.Frame Analysis[M].New York:Harper&Row,Publisher,1974.
[16]David Snow,E Rochford,S Worden and R Benford.Frame Alignment Processes,Micro-mobilization and Movement Participation[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6,51(4):464-81.
[17]赵鼎新.美欧合流后的社会运动研究回眸[J].社会观察,2005(5):52.
[18]赵鼎新.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J].社会学研究,2005(1):172.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heory development of social movement in western countries,the author introduced the main content of influential theory of different study path as psychological orientation,structural orientation,rational approach and constructive approach.Elaborating the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of the phenomenon of social movements,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set up an instructive model to explain all kinds of social movement.
Key words:social movements;theory;psychology;structure;construction
The Theory Perspectives to Social Movement in Western Countries
ZHONG Kai-kai
(Scientific Research Department,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Zhoushan 316000,China)
C912.6
A
1008-8318(2011)01-0039-05
2010-11-141
钟凯凯(1963-),女,浙江舟山人,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