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什么帖子容易被“小秘书”删除

2014-03-10佚名

华声 2014年3期
关键词:发帖集体行动言论

佚名

很多人可能都有莫名其妙被“小秘书”删帖的经历,在郁闷之余,你是否想过,小秘书的行为是否有什么规律性?最容易被“和谐”的是什么内容?

哈佛大学的Gary King, Jennifer Pan和Margaret E. Roberts曾在美国政治学协会2013年年会上发表论文指出:单纯批评政府并不一定会被删帖,涉及鼓励或有可能诱发集体行动的内容,则更有可能被删除。同时,他们指出,社交网站与网络媒体在删帖方面,其实有比较灵活的弹性空间。

此前,这个研究团队通过跟踪分析近1400个中国社交媒体和论坛中的1100万个帖子后指出,删帖的目的并不是阻止民众批评政府,而是为了遏制可能发生的集体行动。与过去的一些研究观点不同,Gary King团队认为,中央政府并没有在积极遏制批评信息的传播,甚至有可能利用社交媒体中的批评信息来整顿地方官员的贪腐行为;只有当集体行动的隐患出现时,相关网络信息才真正被视为危险。

研究团队发现,删帖机制十分复杂,可谓多管齐下,例如:1、基于内容的:关键词过滤、通过插件屏蔽敏感词等;2、基于用户的:通过用户的IP地址、登录时间、过去发帖内容等删帖;3、基于时段的:在某些时段内,所有发帖内容都会经过审查,或直接禁止发帖。

在随后进行的实验中,研究者选取了100家社交媒体网站,其中包括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以及97家全国或地方性博客类网站;他们在每家网站上创建了两个账号进行了三轮实验。每轮实验开始时,他们会在新闻中选取当时热门的集体行动事件和非集体行动事件。其中,“集体行动事件”定义为三种类型:1、涉及网下抗议或集会;2、与曾经组织或引发过集体行动的个人相关;3、与曾引发集体行动的民族主义情绪相关。“非集体行动事件”则同样牵涉社会与政治热点,关乎中国政府或官员的行为,但与集体行动无关。

随后,研究者聘用写手针对各个事件分别撰写支持和批评政府的言论,并非常注意不在已有的话语中增添任何新的概念。于是,根据支持还是批评政府、是否有关集体行动这样两条标准,言论可以分为四类。随后,每个账号各针对两起事件发言,组合方式是:“支持政府的集体行动事件”加“反对政府的非集体行动事件”,或“反对政府的集体行动事件”加“支持政府的非集体行动事件”。

将三轮实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研究者发现,与非集体行动事件相比,集体行动事件更容易被删除;而在不涉及集体行动时,反对政府的言论并不比支持政府的言论更容易遭到删除。

研究者还发现,100家社交网站采用的删帖机制与技术各不相同,同时,各家网站在判断标准方面并没有严格的界线,对于政府何时会采取干预手段也没有明确的概念。若根据网站归属方身份分为政府网站、私企网站和国有企业网站,则政府网站的预审几率更高,而私企网站有更高几率会先发后审。有趣的是,政府网站对于支持政府的文章也比私企网站发布得慢,这是因为关键词机制往往会误伤支持文章——例如,支持文章中若出现“反腐败”一词,就可能被当作“腐败”这一关键词被搜索到。

此外,研究者还特别选择了三个格外敏感但并不涉及集体行动的事件,用以探测集体行动理论的边界;其中第一起事件仅涉及线上集体行动,第二起涉及香港的集体行动,第三起则涉及腐败和具体政治人物。结果发现,这三起事件都没有遭到更多删帖;这有力地证明,相比起批评政府,集体行动才是决定网络信息是否被删帖的最终标准。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帖集体行动言论
重要言论
重要言论
他们的言论
英议会掏钱让议员学如何发帖
微博时代:参与集体行动对群体情绪和行动意愿的影响
利用学校网络平台,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集体行动的博弈分析:基于相对公平相容约束
农民工集体行动因素分析①
发帖与跟帖
言论集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