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國内外企业绩效评价的文献综述

2011-09-22吕菲

当代经济管理科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评价指标绩效评价企业

吕菲

摘要:本文在分析國内外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标准和方法的基础上,归纳出当前國内外关于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尤其是我國关于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状况,以期对我國企业的绩效管理实践有所启示。

关键词:企业;绩效评价;评价指标

在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企业绩效评价受到经济管理人员的重视,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企业绩效评价进行了综述。

一、企业绩效评价的概念

企业绩效评价(Performance Valuation)主要是指评价主体按照特定的评价目的,采用一定的指标、标准和方法,对企业某一时期的经营业绩和发展状况作出客观评价的一种行为。在企业绩效评价中,评价主体与评价目的是出发点,指标、标准和方法是手段,企业的业绩和经营情况则构成评价的客体。

Bates和Holton指出:“绩效是一种多维建构,测量的因素不同,其结果也会不同”(Michael Armstrong,Angela Barony,1998)。Schneider(1986)认为绩效管理系统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周期,包括衡量和标准、达成契约、规划、监督、帮助。综上所述,绩效管理是以完整的系统为前提,与诸多要素相互联系。因此,给绩效下个定义,绩效是业绩和效率的统称,包括活动过程的效率和活动的结果两层含义。经营业绩是指管理者在经营管理企业过程中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取得成果的贡献;管理效率是指企业在获得经营业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盈利能力、核心竞争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创新能力等的集中反映。根据Longman辞典的解释,绩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是“The act of performingor the state of being performed”,即执行的行为或进展。目前普遍对公司绩效(Corporate Performance)的理解是:企业绩效指的是企业一定投入条件下产出的量,或单位投入的净产出。

绩效评价:长期以来,企业绩效评价被认为是对企业投入产出业绩的评价,是一种历史评价行为。根据國务院國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4号令(2006年5月7日施行)颁布的《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界定:综合绩效评价,是指以投入产出分析为基本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行业评价标准,对企业特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以及管理状况等进行的综合评判。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由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两部分组成。

二、國外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在西方國家,绩效评价理论的演变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严格意义上的企业绩效评价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1939年,美國的Keene:首先研究了美國经理人的报酬和绩效评价的关系网。20世纪50年代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MM资本结构理论,首次以严格和科学的方法研究资本结构于企业价值的关系。自此对企业绩效及其评价的研究逐渐增多。在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进程中,按照不同的评价角度可以将企业绩效评价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

从绩效评价发展本身可将企业绩效评价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企业绩效评价形成时期(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绩效评价限于财务评价;第二阶段为企业绩效评价完善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系统的将客户满意度、战略以及学习与创新能力等非财务指标引入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去;第三阶段为企业绩效评价创新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1、早期的财务指标仅仅表现为成本指标,进入20世纪后,随着所有权与经营的进一步分离,财务指标的范围从单一的成本指标扩大到了包括偿债性指标、收益性指标和经营性指标在内的更大范围。主要代表有:亚历山大?沃尔的《财务报表比率分析》和杜邦财务系统。到80年代,形成了以财务指标为主的较为规范的绩效评价体系,考虑到汇率、通货膨胀、转移定价等不可控的环境因素,将非财务指标作为绩效评价系统的补充。例如,世界经济论坛与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展开的國家竞争力的定量评价研究,对企业竞争力的评价给予了很大关注;國际学术界分别从企业生产要素以及企业家作用的竞争力,企业员工激励、时间、速度上的竞争力以及企业经营、战略、微观经济环境的角度对企业竞争力进行了细化。

2、在90年代,非财务指标受到了更多地关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市场情况瞬息万变,全球性竞争日趋激烈,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目标体系。企业认识到组织搜集其主要竞争对手信息的重要性。主要代表是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它是由美國著名的管理大师卡普兰(Robert s.Kaplan)和复兴方案國际咨询企业总裁诺顿(David P.Norton),在总结了12家大型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战略管理业绩评价工具。平衡计分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财务方面,顾客方面,内部经营过程方面,学习和成长方面。

3、进入21世纪以来,绩效评价理论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创建了以绩效棱柱为代表的评价系统。这时对于企业绩效的理论评价,已基本从财务绩效评价过渡到战略性绩效评价阶段。绩效棱柱评价体系是英國克尔菲尔德学院的安迪?尼利、克里斯?亚当斯、迈克?肯尼尔利等编著的《战略绩效管理——超越平衡计分卡》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的,它是在日趋发展的战略业绩评价时期,以利益相关者的价值为取向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如下相互关联的五个方面: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利益相关者的贡献、战略、流程、能力。

三、國内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近年来,绩效评价问题逐渐受到我國学术界关注,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新成果,《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的颁布是我國会计改革和企业绩效评价变革的重要里程碑。《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了8项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根据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要求,主要从出资者角度重新设置了新的评价指标。但是,《企业财务通则》所规定的8项指标仅仅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三方面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忽视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社会贡献,容易产生企业的短期经营行为,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1995年财政部颁发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这套指标体系由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等10项指标组成。但是,上述指标体系仍然存在许多缺陷:第一,没有考虑现金流量;第二,没有考虑人力资本的作用;第三,没有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第四,没有考虑企业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贡献和影响。

1999年6月國家财政部、经贸委、人事部、國家计委联合颁布的《國有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國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这两个法规包括基指标、修正指标和专家评议指标3个层次,8项基本指标、16项修正指标和项评议指标,对國有企业的业绩评价进行了规范其重点是评价企业资本效益状况、资产经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等四项内容,初步形成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评价方法为综合数法,选取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总额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负债比率、速动比率和全部资本化比率六个指标分别进行考核。为适应企业绩效评价工作深入开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企业绩效评价行为,增强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经营者的业绩。

为了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财政部、國家经贸委等于2002年2月对《國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及《國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操作细则》进行修订,制定了《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将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犯项指标为28项。与原评价体系相比,该体系更加科学、完整,较好地适应了社会主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我國比较有影响的绩效评价体系还包括中國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中國证券报》合作提出的上市公司业绩综合评分模型、中國证券报和亚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中证亚商中國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排行榜”等。

另外,我國学者也提出了一些新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龚巧莉主张建立一个基于绩效预算管理的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两大部分。李苹莉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护机制,建立了经营者业绩评价的利益相关者模式。冯丽霞将EVA作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运用平衡计分卡原理,把一系列与创造EVA密切相关的主要程序互相联系起来,建立了一个金字塔形的业绩评价系统。杨宗昌,许波构建了以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起点的绩效评价体系。朱治龙等借鉴平衡记分卡和《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的基本结构,构建了由基本指标系、修正指标体系、评议指标体系所构成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结合: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结合、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结合、过去业绩评价和未来发展能力评价的结合、内部层面和外部层面的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刘亚莉从投资者、定规者、政府、公众、消费者五个方面设置了自然垄断企业利益相关者导向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涉及到经济绩效、环境绩效、社会绩效和风险绩效。施家芳、张媛将供应链与平衡计分卡结合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平衡供应链计分法(BSC—sc)。这种观点把供应链的特点和平衡计分卡自身的特点结合起来,从供应链、客户、企业的利益出发,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建立了一套包含客户导向角度、供应链内部运作角度、信息技术角度、供应商关系角度、未来发展角度及财务价值角度等六个方面的新的理论框架。

综上所述可见,我國关于企业绩效评价的原创性成果较少,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是对國外研究成果的应用或整合。从评价内容和指标属性来看,我國的绩效评价体系基本上属于财务模式。西方学术界在绩效评价体系方面的研究文献比较多,对我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王丽丽,陈雪.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

[2]徐兵.中國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05)。

[3]姜锡明,朱宇,李薇.新疆上市公司绩效评估的实证研究[M].新疆: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01)。

[4]朴惠,顾卫均.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实施[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04)。

猜你喜欢

评价指标绩效评价企业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资源型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