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龄老年人照料者的团体心理治疗
2011-09-11于建敏权兆琨孙淑艳
于建敏,权兆琨,孙淑艳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人的平均寿命延长,高龄老年人口日益增多,而由于目前我国老年人照料机构相对准备不充足[1],使得高龄老年人的家庭和社会负担成为老龄化社会的新问题。在我国,绝大多数高龄老年人是在家庭中由亲属或保姆照顾,高龄老年人照料者构成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照料者心理负担的干预处理不仅是高龄老年人的保健需要,同样也是照料者健康生活的保障。本文探讨应用团体心理治疗对高龄老年人照料者进行干预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驻烟台地区部分干休所高龄老年人(85~92周岁)的主要照料者156人(试验组),同时选年龄70~80周岁老年人的照料者72人作为对照组,两组照料者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文化程度两组比较:文盲者试验组多于对照组 (P<0.01),其他各等级文化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在亲属关系上提示试验组为保姆照料者多于配偶照料者 (P<0.01),而对照组则为配偶照料者多于保姆照料者(P<0.05),见表 1。 照料时间均在半年以上(0.5~11 年)。
表1 两组照料者基本资料
1.2 方法 将两组照料者分别组成结构式心理治疗团体,其中试验组随机分为4个团体,每个团体38~40人;对照组随机分为2个团体,各36人。每个团体活动1次/周,1~1.5 h/次,共活动4次。活动内容:第1次:建立团体规范、互相介绍、交流倾诉、增加成员之间信任感;第2次:指导者做“怎样有效率地应对生活压力”的辅导讲座,然后集体讨论,互相分享内心感受,并留如何改变不适应性认知的家庭作业;第3次:由指导者和助手带领团体成员分小组做“我爱我家”的团体练习、生活演练、体验责任感、主动巩固干预效果;第4次:每名成员结合家庭作业做简短发言、肯定个人成长、相互支持并为以后的互相帮助建立通讯录。两组共228人全部完成团体活动过程,无脱落。团体心理治疗的指导者接受过心理治疗专业培训,并获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
团体心理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照料者负担问卷(CBI)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定。其中CBI共24个条目,5个因子,包括时间依赖性负担(因子Ⅰ)、发展受限性负担(因子Ⅱ)、社会性负担(因子Ⅲ)、体力负担(因子Ⅳ)和情感性负担(因子Ⅴ);采用0~4评分,总分为0~96分,分值越高说明负担越重。HAD共14个条目,其中抑郁、焦虑各7个条目,每1条目为0~3分四级评分;二者划界分为:0~7分无症状;8~10分症状可疑;11~21肯定存在症状。
1.3 统计学方法 资料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u检验。
表2 两组团体心理治疗前后的CBI得分(±s)
表2 两组团体心理治疗前后的CBI得分(±s)
与治疗前比,*P<0.01
试验组(n=156) 对照组(n=7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因子Ⅰ 15.2±3.6 15.0±2.8 12.3±3.6 8.2±2.6*因子Ⅱ 8.5±2.4 8.1±1.8 9.1±1.8 1.6±1.1*因子Ⅲ 13.1±1.9 6.2±2.4* 6.8±3.6 1.2±0.5*因子Ⅳ 7.2±3.0 2.1±2.0* 8.9±2.1 2.1±1.8*因子Ⅴ 5.3±2.1 2.5±2.4* 3.4±2.1 3.0±2.4
2 结果
团体心理治疗前试验组照料者CBI评定总分为49.5±14.9;对照组照料者CBI总分为39.2±11.2。明显高于兰志敏等[2]用CBI对痴呆照料者负担的调查总分32.9±5.6。试验组照料者负担主要为:时间依赖性负担、体力负担及发展受限性负担;对照组照料者负担主要为:时间依赖性负担、发展受限性负担和社会性负担。分析两组不同的负担排序认为,负担程度的加重有被照料者和照料者双方面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体力活动受限程度更重,伤病残比率增高,生活起居多需照料者协助,在生活上对照料者的依赖程度更强,同时由于高龄老年人社会阅历丰富、自我意识和支配欲强等,增加了照料者的体力负担。试验组照料者体力负担更重于对照组照料者,支持上述原因分析;另外在照料者与被照料者的关系上,试验组保姆照料者显著多于对照组,对照组配偶照料者明显多于试验组。分析认为:配偶作为照料者,由于高龄老年人与配偶以往亲情关系密切,使被照料者易对亲人有更高要求,在长期照料生活中照料者更易因自己未得到理解而产生社会性负担。
团体心理治疗后CBI提示两组照料者负担均有明显减轻。试验组的社会性负担、体力负担及情感性负担团体心理治疗后较团体心理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时间依赖性负担和发展受限性负担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对照组情感性负担分值于治疗前即较低,团体心理治疗后可见进一步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四项负担均显著改善(P<0.01)。 见表2。
试验组焦虑和抑郁的无症状者团体心理治疗后明显增多 (P<0.01),肯定症状者团体心理治疗后明显减少 (P<0.01);对照组的焦虑症状于团体心理治疗后明显改善 (P<0.01),抑郁无症状者较团体心理治疗前增多(P<0.05),抑郁可疑症状者团体心理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团体心理治疗前后HAD得分
3 讨论
高龄老年人的增多是社会进步、医学科学发展的结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器官的衰退、生活能力减退也必然会出现,特别是一些老年性疾病更使得照料者成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帮手。与此同时老年人照料者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照料者负担过重可降低人的神经免疫功能而易患躯体性疾病[3]。因此关心照料者的心理健康,对照料者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干预和治疗,使其能为老年人和照料者本身提供双重健康保证。
团体心理治疗是建立在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en,1890-1947)提出的“心理场”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近年来,有较多将团体心理治疗用于癌症患者、青少年网络依赖等获得较好疗效的文献报道,笔者应用团体心理治疗方法对高龄老年人照料者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问题干预,对减缓照料者心理负担、改善照料者不良心理状态起到明显作用。特别是试验组高龄老年人的照料者,随着焦虑、抑郁情绪的显著改善,相对减轻了原本较重的照料者心理负担,说明照料者负担的程度虽然与被照料者有关,但更重要的源于照料者自身的心理状态。采用专业、规范的团体心理治疗方法定期对照料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促进照料者的心理健康,从而减缓照料者心理负担。本文结果所提示对照组抑郁可疑症状者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分析与对照组肯定存在症状者于团体心理治疗后症状改善,一部分进入无症状组,一部分进入可疑症状组有关。治疗后无症状者的显著增多证明了团体心理治疗优良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1]卢少萍,谢根均.老年痴呆患者护理干预进展[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2):15.
[2]兰志敏,冯 锋.痴呆照料者照料负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2008,29(1):66-68.
[3]Garruti G,Cilione C,Dell’Orso D,et al.Impact of comprehensive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hospitalized COPD patients[J].Monaldi Arch Chest Dis,2003,59(1):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