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性善论”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民主缺失之分析
2011-08-15赵占臣
赵占臣
(商丘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部,河南 商丘 476000)
儒家“性善论”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民主缺失之分析
赵占臣
(商丘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部,河南 商丘 476000)
政治文化在民主政治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民主缺失的封建政治文化。“性善论”作为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哲学基础,其对宗法伦理思想的强化、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无限夸大以及对社会成员的个体义务片面强调,是造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民主缺失的重要原因。逐步消除这些因素的负面影响,对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快速发展,实现政治文明新的跨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政治文化;传统政治文化;儒家“性善论”;民主缺失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实质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的政治文化,同时也是民主缺失的政治文化。“性善论”作为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哲学基础,必然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民主缺失有着深层次的联系。深入分析和解读这种联系,逐步剔除传统政治文化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负面影响,这对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快速发展,实现政治文明新的跨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政治文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儒家“性善论”和民主的内涵
(一)政治文化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内涵
“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民族和其他社会团体,以及这个国家中的成员,在一定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合。”[1]189政治文化在民主政治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政治文化影响着政治稳定,支配着公民的政治行为,制约着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效果。
政治文化的历史沿革过程是极其复杂的。以政治文化的历史传承为标准,政治文化可以分为传统政治文化和现代政治文化。所谓传统政治文化,是指在过去社会中形成、经过漫长的政治社会化过程,至今对政治生活仍有影响、相对稳定地积淀在民众心理层面上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发轫于夏商周三代,定型于秦汉,又经唐宋元明清历代沿袭发展,到了近代逐步开始走向没落。其中封建社会历时长达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相当完备,封建主义的政治思想也相当系统。它们在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演变、积淀和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所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体是封建政治文化。对于其基本精神和特点,各家在不同层面上的研究不可能完全一致,但有一点应该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儒家文化是我国封建政治文化产生及延续的文化基础。因此,我国的传统政治文化实质是以封建社会中长期形成的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政治文化。
(二)儒家“性善论”的内涵
“性善论”是传统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哲学范畴,在整个儒家思想中居于基础地位。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发展史上,首先推进孔子“性相近,习相远”思想的是孟子,他从人的本性具有“善端”出发,开创了中国“性善论”的先河。他明确指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阐述了人性之善“四端”的内涵,即“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至于“四端”的产生过程,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孟子·告子上》)。所以说“孟子所谓的‘性善’不是指人具有先天的道德观念,而是说人天生具备向善的要求和为善的能力”。[2]33孟子把人为善恶的原因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在主观上是否有向善的愿望;二是个人受到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他认为在这二者之中前者是最重要的,所以孟子特别强调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孟子在“性善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孟子曾经指出:“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孟子·离娄上》)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仁政”思想是孟子“性善论”思想的珠峰,也是其终极目标。
孟子提出“性善论”在当时并未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重视,但随着封建生产关系的不断完善与巩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显学,“性善论”才逐渐被重视并被后人继承、完善和发展。孟子之后的儒家学者大多认同孟子“性善论”的观点,他们不仅认为人之“善”是本源性的,还认为人之“善”只需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内修便可保持和升华。孟子“性善论”不仅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在当今社会中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三)民主的内涵
“民主”(democracy)一词源于古希腊,由“城邦平民(demos)”和“力量(kratos)”组成,原意是“公民的权利”或“公民的统治”,是公民当家作主的意思。古希腊雅典时期的伯里克利,就把公民和民主政治紧紧连在一起。他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里。”[3]130近代法国杰出的启蒙学家和政治学家孟德斯鸠也指出:“共和国的全体人民握有最高权力时,就是民主政治。”[4]8由此可见,西方认为通过公民或人民所表达出来的文明信息,明显地包括政治方面的文明,而作为政治文明来说,重要的是其中具有民主政治的指向。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指出:“只有政治上的迷信才会以为国家应当巩固市民生活,而事实上却相反,正是市民生活巩固国家。”[5]154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保证个人自由的实现,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或自我做主。民主除了是一种政治制度外,同时也是一种议事制度。
民主具有三个最基本的原则,即多数原则、程序原则和少数原则。首先,所谓多数原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多数原则不是最优原则,而是合理原则。其次,程序原则就是要讲程序、讲规则,即所谓的程序正义。程序正义是区分民主与专制的重要标准;程序保证民主具有纠错的可能性。第三,所谓少数原则,就是在坚持多数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少数人保留自己的意见,保护少数人的正当权益。多数的开放性、可变性、流动性与可替换性,是多数必须充分尊重少数的理论前提。如果背离了这一原则就会出现“多数的专制”。
二、儒家“性善论”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民主缺失的内在联系
(一)儒家“性善论”强化宗法伦理思想,必然导致宗法专制的产生和宪政的缺失
宪政是民主制度的基础,宪法是民主政治的基本法。只有实行宪政,才能保证人民最基本的自由权,包括选举权、罢免权、言论自由权、活动自由权、以及出版自由权等,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
儒家最早的典籍就出现了宗法伦理思想。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把君臣父子关系当作是统治中不可缺少的“大伦”。孟子继承了这一思想,并进一步提出了“人伦”的概念。孟子认为“人伦”是人的本性,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本质特征,他明确指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性善论”不仅强化了孔子的宗法理论,同时也提出了人之所以成为人和人的价值就在于人伦的主张。后来这一思想被宋明理学所吸收,提出了完善的封建伦理纲常思想。
宗法制是一种血缘——政治社会结构。在宗法专制的社会中,皇权至高无上,帝王出言即法,大臣手中也往往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关于这一点,孟德斯鸠曾经指出:“在专制的国家里,法律仅仅是君主的意志而已。即使君主是英明的,官吏们也没法遵从一个他们所不知道的意志。那么官吏当然遵从自己的意志了。加之,由于法律只是君主的意志,君主只能按照他所懂得东西表示他的意志,结果,便需要有无数的人替君主表示意志,并且同君主一样的表示意志。”[4]66
在宗法专制统治下,法律只不过是权力的玩偶而已。人们对法律是漠视的,只有高高在上的权力才受到人们的膜拜。也正因如此,老百姓通常不是寄希望于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是通过寻求法律之外路径来摆脱自己的困境。即使不得已走上诉讼的道路,而上法庭斗法的背后,是各种权力、人情抑或金钱的博弈。宗法专制和宪政是格格不入的,在宗法专制下不可能容许民主政治的存在。
(二)儒家“性善论”片面强调社会成员的个体义务,否定个体权利,必然导致以尊重个人权利为核心的民主理念和实践的缺失
儒家”性善论”强调重义轻利,崇公非私,片面追求道德价值,竭力否定和贬低个人权利。在他们看来“人为不善,欲诱之也,诱之而不知,则至于灭天理而不知反,顾目则欲色,耳则欲声,鼻则欲香,口则欲味,体则欲安,此皆有以使之也。然则和以致其欲?曰思而已矣。”再者,“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公而忘私”,“舍己为人”成为千古古训;舍利求义,大公无私成为国人的行为准则。中国的传统文化将“义”和“利”绝对对立起来,反对个人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认为利乃罪恶之源。
“人性善”思想把人的道德境界提得很高,似乎人人都是圣人。现实生活中,似乎”正常”的人都是些”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这样一来,大家都从内心深处觉得自己的私欲是见不得人的,是罪过,是万万不应该有的。如果有这些”恶”的想法,便怀疑自己是社会的异类,是不正常的;而一旦发现自己有这些想法,为了不让别人发现,于是乎便极力掩饰之,惟恐遭人笑话。个体“欲”尚且不得有,更不要奢谈实现“欲”的权利。
儒家以善的名义引导个体遵从“重义务、轻权利”的社会价值观,严重窒息了个人的权利观念,使得义务本位大行其道,实际上削弱了在整个社会中建立以尊重个人权利为核心的民主理念和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就必然会出现个体缺乏争取个人权利的意识,而在行使个人权利方面又处于一种极端弱势。
(三)儒家“性善论”无限夸大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外在民主机制的缺失
传统儒家除极少数(如荀子)外,一般都主张”性善论”。这种理论首先肯定人人都有善的潜质,并且认为这种潜质是人的最深刻的本质。“性善论”意味着人在本质上是完美无缺的,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具体到每一个人来讲,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把这种善的潜质不断地挖掘出来、发挥出来,并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之。由于肯定了人的本质是善的,人人都可以通过道德修炼而成为圣贤,在此基础上传统儒家必然得出一个的结论,那就是社会没有必要设立防人之恶的各种规范,与其立法设刑,不如强化道德。
自孔子以来,儒家所强调的加强个人修养以成圣成贤的思路日益成为人们的道德实践原则。中国传统文化中由儒家“性善论”所引出的“内圣外王”说就是这一原则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孟子就曾提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公孙丑下》),“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孟子·公孙丑下》)。儒家坚信只要统治者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臣民垂范高尚的道德人格,就可以实现富国强兵、天下大治。“严以律己”、“反求诸己”,“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等等,所有这些所谓的名言都在强化一个基本的理念,那就是靠自我修炼,靠良心自律,靠遵从内心的高尚道德原则,即可达到“至善”的人格目标。
传统儒家的德治论非常美好,也非常令人向往,但这充其量只能停留在道德理想的层面上。从现实的角度看,德治论却缺乏操作上的可靠性。这是因为现实中的人性并非总是完美的,人性除了有善的一面之外,也常有恶的一面。所以说,儒家由自律达到至善的美好道德理想,无疑片面夸大了道德的教化作用和个体自身修养的主观能动性。
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4]154权力是人格化的支配力量,具有特殊性。没有约束的权力总是容易自我膨胀、滥用、趋于腐败。因此,儒家“性善论”对人性判断的理想化、对人的自律能力的绝对化,必然导致社会缺乏必要的刚性机制用于国家治理,也必然导致社会政治文化中规则、法律、程序这些民主机制要素的先天缺失。
我们对儒家“性善论”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民主缺失的分析,意在从传统政治文化中去寻找我国当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具有反思意义的元素。儒家“性善论”的核心价值观在传统中国乃至当代中国文化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否定的。其实,无论我国传统文化中所信奉的“性善论”还是西方文化中所崇尚的“性恶论”都有其合理的内核,人性中的向善倾向和向恶倾向是互补的和辩证的。我们只有不断消除儒家“性善论”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负面影响,切实提高公民的宪政意识、权利意识,真正建立起科学、完整、系统的民主机制,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快速发展,实现政治文明新的跨越。
[1]国王松,王邦佐.政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马振铎,等.儒家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修昔底的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责任编辑:石柏胜
Abstract:Political cultur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democratic politics.China's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is the feudal one based on Confucianism but with the loss of democracy.As an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culture,"the theory of good nature"includes the following ideas:strengthening patriarchal ethical ideology,exaggerating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moral subject and paying undue emphasis on obligations of individual members of society,which are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loss of democra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The gradual elimination of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se factors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realizing the polit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political culture;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Confucian’s“the theory of good nature”;loss of democracy
Analysis on Confucian’s“the Theory of Good Nature”and the Loss of Democra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ZHAO Zhan-chen
D092
A
1671-8275(2011)04-0004-03
2011-08-03
赵占臣(1967-),男,河南沁阳人,商丘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部讲师。研究方向:法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