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斯密与李斯特经济思想差异论析

2011-08-15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斯密李斯特分工

孟 磊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系,陕西 西安 710100)

斯密与李斯特经济思想差异论析

孟 磊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系,陕西 西安 710100)

斯密和李斯特的经济思想之间存在着个人与国家、分工与合作、个人生产力与国家生产力、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方面的差异。但这些差异并不是零散的、没有关联的,而是浑然一体、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同时,这些差异之间也存在着层进的关系。

斯密;李斯特;经济思想;差异

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一书中,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其1840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关于这两位同样伟大的经济学家的思想对比,我国部分学者已经作了一些分析,但大多忽略了这些差异之间的联系,本文试图从这一方面做一补充。

一、斯密与李斯特经济思想的差异

斯密与李斯特经济思想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个人与国家、分工与合作、个人生产力与国家生产力、自由竞争与贸易保护之间的差异。

1.个人与国家。斯密《国富论》中的经济分析单元为个人,是从个人入手进行分析。斯密先作了一个“经济人”的规定,认为人都是自私的,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抽象掉了人的其它特征。以此为逻辑起点,斯密说每个人都努力地为他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找到最佳的用途,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在此过程中却往往比他为了出于公众幸福的本意还会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因为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使他“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要想达到的目的”。在斯密的那里,个人和社会在市场的自发调节下,得到共同发展。但李斯特却认为个人追逐私利未必对国家有利。二者目标不同,“个人在促进其利益时可能会损害公共利益;国家在促进公共福利时可能会抑制一部分国民的利益”。李斯特说:“个人主要依靠国家并且在国家范围内获得文化、生产力、安全和繁荣,同样地,人类的文明只有依靠各个国家的文明和发展才能设想,才有可能。”因而,“国家的性质是处于个人与整个人类之间的中介体,我的理论体系的整个结构就是以这一点为基础的。”

2.分工与合作。斯密在《国富论》中强调分工的重要性。他认为,人天生具有交易的倾向,很早人类就知道个人不需要生产自己生活的所有必需品,而只需从事自己专长的工作,然后用多余的产品与他人交换,这样生活会更好。所以交易的天性造成分工,而分工又增进了个人的利益。对分工促进生产力的原因,斯密解释道:“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但李斯特更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提出了国民经济中所有部门之间应该形成一种相互适应和促进的“生产力平衡”状态。对整体而言,李斯特认为,精神与物质分工是一国最大的分工;农业与工业分工又是物质生产部门中最大的分工;商业是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纽带。分工以后的国民经济各部门相互依存和制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种有机整体所形成的综合力,是一国生产力和经济得以进步的动力。

3.个人生产力与国家生产力。我们说斯密特别强调分工,认为分工可以提高生产力。他认为:劳动是财富形成的唯一原因;增进国民财富的最重要方法是提高生产力,即提高一国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机器的发明运用,也都是分工所带来。显然,这个理解是从个人生产力的角度出发的,对生产力的社会性没有考察。但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只是分工吗?对斯密的这种观点,李斯特说,财富通过人的劳动而取得,这一点是肯定的,但不能据此说,财富产生的唯一原因就是劳动。因为一国的物质财富量,不仅取决于劳动量的投入,更取决于生产力。而生产力却取决于国民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国民的“智力资本”、科技文化水平、政体、政治保障等。其中,李斯特更为看重的是“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指出只有那些拥有发达科学技术、拥有大量杰出管理人员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国家,才有可能得到更高的生产力。可以看出,李斯特的生产力概念实质上是指国家生产力,而不是个人生产力,这是与斯密理论的不同之处。

4.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斯密按照自然秩序的原则来分析经济问题,探索经济活动规律。斯密说:“用不着法律干涉,个人的利害关系与情欲,自然会引导人们把社会的资本,尽可能按照最适合于全社会利害关系的比例,分配到国内一切不同用途。”斯密认为,自发调节产生自然秩序,互相交易这一出自人类本性的倾向不应人为设置障碍。对外贸易也应如此,因为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之间也都具有自己的某些优势,擅长做某一方面的工作。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开展国际分工,然后再进行国际贸易,如此对各国都有好处。所以,自由贸易在世界范围内,就像在国内一样自然。然而,李斯特却从当时德国国情出发,认为自由贸易不能作为一个普遍原则。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李斯特详尽表述了他关于保护幼稚工业的思想。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学说的推理如下:对一国形成物质财富来说生产力是最重要的,而工业又是一国中最重要的部门,那么一国就必须具有发达的工业体系,而要建立发达的工业体系,就必须对处于幼稚时期的工业进行保护。

二、斯密与李斯特经济思想差异之联系分析

1.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之间的差异是所有差异的最终归宿。经济学说主要是为一国经济利益服务的,无论斯密的自由贸易还是李斯特的贸易保护,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斯密在《国富论》中长篇大论,结论无非是要在世界范围内自由贸易;李斯特长篇累牍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想说明的也主要是要对本国幼稚工业保护,所有的差异都是为一个最终的差异服务。斯密的自由贸易观点适应了当时英国的国情。在斯密生活的年代,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已获得巨大增长,工业技术不断更新,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迫切需要统一的国内市场和能够自由贸易的国际市场来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而此时重商主义的思想在世界上还具有相当的影响,限制着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发展,为了在理论上为英国新兴资产阶级拓展市场找到依据,自由竞争、自由放任就成了斯密学说的重要原则。相反,李斯特所处的当时德国在世界处于劣势,英国商品严重冲击着德国的经济。如果真正实行自由贸易,德国的某些重要生产部门将会由于缺乏竞争力而消失;而且一旦发生战争,英国等强国切断与德国的贸易,那么德国的国内经济将会由于缺少某些重要物资而陷入被动。因此,李斯特极力主张用关税来保护德国的幼稚产业,增强其竞争力,加强国内各产业部门的合作。

2.分工与合作的差异是所有差异中最关键的差异。斯密为了得到自由贸易的结论,以经济人为逻辑起点,认为人天生具有交易的倾向,专事某一工作比任何事情都躬亲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从而提出了分工的概念,得出每个人都应该从事他自己擅长的工作,然后用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交易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把这个推理推广到世界范围内,每个国家也都有自己擅长的行业,因而也就顺理成章地得出了应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分工和自由贸易的结论。所以分工的概念在斯密的理论当中处于一个关键的地位,可以说,没有分工就没有斯密的自由贸易。李斯特以国家为逻辑起点,认为一国内各产业部门之间应该通力合作,相互适应,协调发展。精神、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工业和商业部门在相互促进过程中会形成综合力,而且这种综合生产力必然大于各个部门生产力的简单之和,即合作会产生新的生产力。以此为基础,李斯特主张一国应建立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保护幼稚产业。所以合作在李斯特的理论中处于一个关键的地位,没有合作就没有贸易保护。

3.两种理论的差异间存在逻辑上的对应和递进关系。斯密自由贸易理论分析的基本单元为个人,认为个人无时无刻不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斯密眼里,个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其它主体的利益无论如何都不能与个人利益冲突。如此,在斯密那里李斯特的合作有时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因为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将有可能导致不符合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要求,个人也就只能在分工中寻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了。斯密说,分工可以提高生产力。但这种分工所提高的生产力是由于单个劳动者分工后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提高的结果,属于一种个人生产力,不具有社会性。因此,斯密的逻辑顺序就是个人→分工(自由贸易)→个人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而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分析的基本单元为国家,因而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第一位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如此,在李斯特那里就不能强调分工了,而要通盘考虑如何合作的问题。各个产业的合作也可以提高生产力,但这种生产力的性质和斯密所提高的生产力是不同的,提高的这种生产力不是个人生产力的提高,而是由于合作而产生的新的生产力,是具有国家性或者说社会性的生产力。因此,李斯特的逻辑顺序就是国家→合作(贸易保护)→国家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

三、结束语

斯密和李斯特的经济思想之间存在着个人与国家、分工与合作、个人生产力与国家生产力、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方面的差异。但这些差异不是零散的、没有关联的,而是浑然一体、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即个人与国家是差异的起点,分工与合作是差异的关键,个人生产力和国家生产力是差异的中继,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是差异的最终归宿,是斯密和李斯特最想说明的差异,同时这些差异之间也存在着层进的关系。

[1]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张均德,张科.斯密和李斯特生产力思想之比较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12).

[4]杨春学.李斯特与斯密:一种比较分析[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09).

[5]戴劲.个人与国家— 亚当· 斯密与李斯特经济哲学思想比较[J].社会科学战线,2005(5).

F091.33;F091.342

A

1671-8275(2011)04-0019-02

2011-06-29

孟磊(1977-),男,陕西富平人,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助教,硕士。

责任编辑:石柏胜

猜你喜欢

斯密李斯特分工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亚当·斯密道德理论的核心是什么?——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题解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
需求、天性与产业发展——来自亚当·斯密的启示
从原始情感到道德基础:关于亚当·斯密同情理论的思考
保持肃静
施工图任务组织分工之经验借鉴
爱之梦
亚当·斯密传记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