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扁平化、数据化时代的高校英语专业文学教学
——兼谈生态批评教学

2011-08-15李玲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英美英语专业文学

李玲

(中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扁平化、数据化时代的高校英语专业文学教学
——兼谈生态批评教学

李玲

(中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在一个扁平化、数据化的时代,文学的认知功能大大削弱,娱乐功能大打折扣,精神引领功能亦遭受质疑。高校英语专业文学教学的冲击早已是不争和不容忽视的事实。通过对扁平数据化时代与文学教学现状的概述、文学课程目标内涵的定位,分析造成困境的原因,进行教学的反思,寻求合理有效的出路。生态批评作为这个时代一个“环境敏感性话语”,其跨学科、多文化和国际性表征,其正义主题和时代感,可望成为当下高校英语专业文学教学一个值得推广的教学和研究范例。

扁平化、数据化时代;文学教学;生态批评;出路

我们正处在一个扁平化、数据化的时代,全球化、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各种信息正铺天盖地般侵入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极大地缩短了时空的距离。这样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生活等方方面面。一方面,科技手段的进步提高了媒体传输甚至文明程度;另一方面,文化精神和文化深度却没有什么进步,甚至被消解了。高校英语专业文学教学和研究也遭受严重的冲击,陷入尴尬的困境。本文试图从概述当下英语专业文学教学现状着手,通过对本课程的目标内涵的厘清和定位,分析造成困境的原因。反思问题,目的在于寻求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我们认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生态批评,其跨学科、多文化和国际性的表征,它的包容性、时代感和正义主题[1],生态文学文本“品位“与”拯救”结合的“叙事学术”(“Narrative scholarship”)风格[2],既切合当下全球对环境的关注热点,也可丰富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为文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使文学教学与时代同步,恰当地兼顾“致知”与“致用”的教学目标。

一、 扁平化、数据化时代之于英美文学教学:迷失和重建

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提出一个观点:全球化让世界变成“平”的,或者说,在全球范围内,所有的商业进入了一个扁平的竞争平台[3]。弗里德曼认为,因特网的廉价推广,促成了技术、资本、信息三个“民主化”同时到来,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格局。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都必须在各自的地方社区里,乃至在世界范围内,适应这一必然趋势,学会适应随之而来的一切变化。这个扁平时代既向中国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在冲击中国的文化、教育、生活等各个方面。人们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一个信息发布如此广泛而随意,发布速度如此迅速而快捷,信息量如此之大,形式如此多样的时代。无论在信息的数量、传播速度,还是信息发布者与阅读者之间的互动讨论等方面,都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

弗里德曼是一个敏锐的观察家,但他对文学和文化则谈论不多,未及深入。一方面,在这样一个时代,文学的认知功能已被大大削弱,文学“信息量”偏少已成为读者们普遍的抱怨。文学的娱乐功能也大打折扣,大众传媒和各种休闲消遣方式等已从作家手里接管这一业务。文学的精神引领功能也遭受质疑,文学的文字美、结构美、想象美等等,令缺乏相应训练和耐心的读者望而止步,正在日益小众化与专业化[4]。主要表现在,快感阅读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心灵阅读,消费性、游戏性的阅读取代了审美阅读,而且所占份额过大,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更趋边缘化。

另一方面,中国社会传统的“考选”规则,使当今的大学的教育仍带有较明显的“实用功利倾向”,高等教育也难逃“致用”的办学宗旨。工具性理性遮蔽了高校“使人成为人”的课程,而更多的向“使人成为某种人”课程的倾斜。教育的涵义简约为通过标准化的考试获得资格认证的工具,教育的内容被割断了与其历史本质的联系,只为当下流行的资格认证工作和择业服务,既不继承过往,也不认真考量未来。教育本身成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教育的目的不再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再是开发人的潜质和追求真、善、美,而是被物化为获取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高等教育趋向技术化、空壳化、相对化、外在化。就高等教育而言,“学以致用”固然没错,“学以致知”才应是更普遍,甚至更高的目标。况且很多学科都不是以“致用”为目的的,如哲学、历史、美学、伦理学等。文学就是一门“致知”的学科。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语言的艺术反馈经验,提供认识社会和人本身的观察窗口,它的影响力不是直接的,而是深远的;不是物质层面的,而是精神的;不是可以明显感知的,而是潜移默化、无所不在的。仅以是否实用为标准,实际上是将神圣的高等教育降格、贬值、庸俗化了。重实用,轻意识,重技术,轻艺术,是急功近利的浮躁和实用主义的短视的表现[5]。长期以往,势必忽略文学对人们心灵的提升和精神的指引,在对物质利益的无止境的追求中,人们会渐行渐远,于无形中失落昔日心灵的家园,背离如美国科学史学者乔治·萨顿对生命本质的界定:“生命的最高目的是造成一些非物质的东西,例如真、善、美”[6]。

就外语学科而言,比如英语专业,也称英文专业(研究生阶段称为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即是语言和文学并置的两部分的简称。两者合二为一,不能分开、也不该分开。文学是更高的语言,是语言的艺术。但严峻的现实是,当下的外语教学普遍存在着重语言、轻文学的现象。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习目的就是获得能够给他们带来理想工作和较高薪水的体现自我价值的资格证书,而与经济利益相去甚远的人文教育,则被挤到了边缘位置。在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上,一些英语院系过于注重英语语言的工具性和应用性,大量语言训练课取代了英美文学知识课程,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品格、德行、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文学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文学敏感性、失去了文化传承和创造的自主性和生命力。具体表现在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就是不少院校的英美文学课严重缩水,开设时间由大纲要求的一学年压缩到一个学期,或者只作为大三、大四的选修课开设,个别学校甚至把文学课程取消。这种强调纯知识、纯语言技能的训练把原本富有生命力、充满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英语专业教育变成了无血无肉、急功近利式的实用型教育。其结果将导致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设置的异化。文学教学在如此强大的时代冲击影响下几近迷失,亟需拯救。

其实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扁平化、数据化时代,更应重建文学教学在高校英语专业中应有的地位。从宏观教育哲学角度来思考,教育除了适应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之外,还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引导学生既要脚踏实地,还要仰望天空。文学历来便有教化作用,文学教学是激发想象力的重要源泉。文学可以通过人类情感与价值理念的灌输,为人们提供一个能够“诗意的栖居”的精神家园,使人获得全面、自由发展。“文学实际上培养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感悟,对任何生命主体的亲近和敬畏。它不仅是学科,也是一种对世界的态度,在对工具性、实用性的强调中,这种感悟和尊重在丧失,功利主义、以我划界正在成为一种思维模式,……在大学文学课堂里培养这种感悟与体验,不只是传播知识与培养能力,更是一种素质和品行的塑造”[7]。文学和文化的空场其实意味着教育灵魂的缺失。

正因为如此,在当代西方大学(包括理工科大学)除了重视专业教育之外,还注重加强通识教育,而在通识教育课程里文学、艺术等是其中必修课程。爱因斯坦曾说过,仅以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人只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因单纯的专业教育不能或难以使人内心和谐发展。因而,当今高校文学课程必须正视社会现实,既应基于语言教学,更应注重文学和文化的学习,兼顾“致用”和“致知”的双重教学目的。

二、英美文学课程的目标内涵:挑战与反省

要走出当前英美文学课程日益边缘化的困境,在认识到文学课程的重要性之后,还要弄清文学课程和其他语言训练课程之间的关系,才能最终解决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英语专业定位的问题。对于教育是培养完整的人还是工具,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的思想中可以找到一致的答案,这里毋须赘言。《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8]。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条例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9]。这些条例对外语院系来说,就是要培养出一批能流利使用外国语言而且通晓东西方文化、有全面素养的文化人,而不仅仅是能够掌握某一门外语的工具型、实用型而文化根基极其浅薄的语言工具或文化空心人。外语院系应该意识到将文学与文化、哲理相贯通,赏析之外还有辨析和思维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教学才是培养人才,才是全面打基础。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优秀,不仅有语言能力,而且有文化后劲、底蕴,思辨和创新能力,走出校门后是人才而不是工具。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除了通过单纯的语言训练以外,离不开经典文学作品的熏陶,广博文化知识的获得在文学缺位的前提下更是难以想象。还应该倡导宽泛教育的观念,建立与世界一流接轨和全球性意识,通过赏析文学作品,从意识形态上引导和影响学生。

首先,有必要对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予以更清楚的定位和厘清,只有明确新形势下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才能找准英美文学教学的层次定位和课程设置。可以把较为宽泛笼统的大纲和纲要要求,按知识接受的规律,将英美文学课程的目标内涵细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语言层次,包括基于感性认知的英美文学原著的阅读体验;基于理性认知的英美文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文学史和文学家的知识;第二是文化层次,即基于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可的跨文化交流,通过英美文学认识英美文化和国民性格,它的重心是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想疆域,提高综合人文素质,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英美文学认识英美文化,胜任跨文化交际。第三是批评赏析层次,即通过学习和掌握英美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辨、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第四是基于人文关怀和道德塑造的哲学层次,感悟人生、洞悉生命的意义,培养人文情怀,张扬人文主义精神[10]。这也是文学精神引领作用的体现。前两个层次是就文学本身的学习而言的,是基础。后两个层次是文学教学和学习的提升和升华,是文学教与学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

其次,文学课程设置既应有阶段性、层次性的全盘思维,同时又兼顾教材的定位和选用。文学选读教材编写中的传统思维定式,是造成学生对学习英美文学缺乏热情的一大因素。一方面是,目前的大多数英美文学教材按照年代顺序编排, 教学从早期诗歌等古典作品开始,到20世纪初或20世纪上半叶就结束了,学生很少读到英美文学的现当代作品。另一方面,早期作品难度较大,要么生词太多,要么背景遥远,要么篇幅太长,文学课往往上成了语言课,导致课程进度缓慢,教师除了精解语言难点外,就是讲述作品的故事梗概,难以对作品展开细致的审美解读。

同时,文学教材的编写方式较简单陈旧,教材难度的把握不当,这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文学教材编写方式应该改革,增加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的介绍和训练,变授学生以“鱼”为授学生以“渔”,旨在文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编写教材的另一优势是理论与文本阅读相结合,理论的活力和意义在实践中得到展示。通过文本分析介绍文学理论,还可以避免理论脱离实际而变得晦涩玄奥。总之,在知识和信息越来越丰富的时代,学生要在大学四年成为文学专家是不现实的期望,但掌握一些阅读文学的技巧和方法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在教材难度的把握上,可参照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的公式i+1[11]。必须注意的是不能因教材难度太大,而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受到抑制。让学生在本科阶段打下文学阅读和批评的基本功,产生对文学的兴趣,消除他们对文学的敬畏心理,应该是英美文学教学的基本定位和目标。全面反省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目标内涵,才能准确把握层次定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走出英美文学教学的困境。

最后,在英美文学的授课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可做一些尝试改革。使文学课程既有相当的信息量,也有趣味性,寓知识于兴趣之中。同时还兼顾学生思维方式、智力开发、批判性质疑以及情趣、品味、欣赏能力的培养。以此来对照我们的文学课教学,我们不仅要关怀作品与作者,而且要联系与之相关的社会文本;不仅在课堂里有精辟的讲解,而且课后布置有原作的阅读和写作,这样学生所获取的信息就很大。文学课在教学手段上可以结合多媒体手段和网络技术,将国内外最新的成果呈现给学生,并利用相关的影视作品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使文学课程贴近时代发展的脉搏,使文学课程与时俱进。这样,教师的启发教学、学生的主动积极学习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学生对英语、英美文学和文化的兴趣自然上升,并从中吸取智慧和精神力量,在自己以后的体验中感悟和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和思维方式。

三、生态批评教学:应对与出路

如何应对这一艰难的现实,除了从社会、环境、教育思想等方面找原因外,文学教师更应从自身去寻找原因。比如,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中,英美文学课的教材究竟应该如何编写?编入哪些内容才更科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英美文学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更有效地吸引最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如何在具体教学中处理文学文本与文学史之间的关系?英美文学教学如何观照时代特征,更好发挥其精神引领作用?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针对当下的社会现状和要求,如何在文学教学中兼顾“致知”与“致用”的教学目标?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广大讲授外国文学课的教师都来参加讨论,寻求有效的出路和办法,共同推动外语专业外国文学课的教学。这里笔者仅就文学课程的选材提出一些看法。

文学教学必须适应时代背景,因而教学内容是极其关键的一环。文学文本和文学理论应与时俱进,应答时代的召唤。教学材料是否新颖,是否有趣,将极大地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生态批评,也称环境与文学,是当今时代的“环境敏感性话语”[12],具有融合文学、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美学等多学科视角、思想、理论和方法于一体的总体特征。其跨学科、多文化和国际性的表征,它的包容性、时代感和正义主题,切合当今全球对环境的关注热点,很适合当前文学教学的需要和要求。

首先是生态批评的包容性和时代感。美国生态批评是研究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独特新颖、跨学科的文学批评和流派,主张以生态批评的眼光来阅读文本,或以生态为取向的阅读,从生态的角度来研究文学,再从文学的角度来影响有利于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等政策的形成与实施。把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与时代发展趋势、和谐社会环境的建立相关联,它既是学术研究的新思路,也是关注和解决国际生态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南。在教学实践上,生态批评不仅给英语教学研究注入了活力,而且借助文学的力量影响和推动了社会的环境保护运动,实现其文字打动人心、改变人们的观念及行为、进而导致正确行动的宗旨。生态批评的一些典型文本都显现出跨学科、包容性的特点,如被誉为生态学里程碑的《寂静的春天》,其作者瑞切尔·卡逊既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一位受过良好训练的科学家,且禀有诗人的洞察力和敏感。她的作品文笔优美,思维缜密,论据科学,内容丰富,可信度高。既给读者一种语言的上的美感,也极大丰富了人们对化学物品,特别是杀虫剂危害的科普知识。她成功地将一本论述死亡的书变成了一阙生命的颂歌,在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互相不理解的鸿沟上,架起了桥梁。这类文本的教学就可恰当地兼顾文学课程“致知”与“致用”的教学目标。

唐·德里罗的《白噪音》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生态读本,也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一个典型的有关毒物的文本或毒物污染话语 (the toxic discourse)[13]。它捕捉到当代生活中一种很奇特的现象:人类生活在一个足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消灭自身的时代。小说从消费主义的角度,揭露后工业化经济中人类角色的转变,人类已变成废弃物的生产者,而自然已成为“废弃物的帝国”。诸如此类的文学作品甚多,但阅读的体验大致相似。正如某些学者认为,生态批评帮助我们从生命本质的角度,从围绕及支撑着我们的大地的角度,为文学研究铺垫了基础。它重新将文学研究与在这个已经不堪重负、危机重重的地球上的生存问题联系在一起,将文学从清高的文字游戏王国中,从人类自我迷恋的各种文学批评中解脱出来,使人们能认真地思考怎样才能明智而有意义地生活,“诗意地栖居”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重新联结人性与生存地点的关系成为生态批评的关注点。在当今消费社会“我消费,我存在”,“我欲故我在”的生存态度与存在方式影响下, 消费中心主义观念似乎成了经济学家眼里进步的标志,社会发展的要义。但在可持续性发展的意义上,这恰恰是生态危机的病根。高校文学课中的生态批评教学,可从批评理论和文学作品两方面将生态意识贯穿教学,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引领学生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换,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生态意识和观念的建立。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关文学与自然环境的课题就已被搬上高校的讲坛。生态批评使得这种教学实践更为深入广泛。近十几年来,有关环境与文学的课程呈上升趋势,在美国,不仅名牌高校,而且普通高校也都开设了这门课程。在我国,生态批评已被许多高校纳入文学教学和研究中。近年来,国内高校相继召开文学与环境国际研讨会,并成立相关研究组织和团队,生态批评教学和研究正成为高校文学教学和研究的热点。“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低碳生存”成为当今国际的关键词,社会生活的主旋律。高校的生态批评教学功不可没。

生态批评的经典作品,如从梭罗《瓦尔登湖》自然的神话,到梭罗的追随者“鸟之王国中”的约翰·巴勒斯和“山之王国中”的约翰·缪尔的自然文学;从美国女作家苏珊·库珀的《乡村时光》“我们淳朴乡村生活的记录”和梅布尔·赖特(Mabel Osgood Wright)的《自然之友》,到现代美国自然文学作家、生态学家,被称为女版梭罗的安妮·拉巴斯蒂(Anne LaBastille)的《林中女居民》中现代女性远离尘嚣,在黑熊湖畔的回归生活。再到当下的斯洛维克的《走出去思考》提倡的叙事学术或叙事研究(narrative scholarship)书写,都向全方位忙于功利的人们展现出一种回归、从容、宁静,既“品味”生活乐趣又“拯救”或“守卫”世界的生活方式和理念。这些作品把情感和理性完美地结合,融诗性的语言与哲性的思考于一体,从而具有双倍的审美说服力。在文学教学中导入诸如此类的生态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既可培养和加强学生的文学感悟能力,也可积极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生态观和生活方式。帮助他们在学习重要文学传统的同时,激发他们成为更有思想、更有参与意识,更有社会担当的公民。

在这样一个扁平化、数据化时代,人们相信数字,或许正是因为数字信息的陌生性显得权威而有影响力并值得信赖。然而人们尽管意识到了数字是多么有用,但始终保持着一种潜在的、对作为交际媒体及作为现实量规的数字的怀疑论。诚如蒙大拿作家瑞克·巴斯(Rick Bass)在其1996年出版的著作《亚克记》中的一篇文章《艺术的血脉》里一针见血地说道:“数字是很重要的,但它们并非一切。不管是什么原因,形象常常能够比数字给予我们更强烈、更深沉的震撼。数字在我们心中激发的情感总不如形象那么浓厚。我们很快就会对事实与算术变得麻木不仁”[12]。因而笔者认为,始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生态批评,可以完成“当今文学最重要的功能是将人类意识重新引向对其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的自然世界这样一种状况的充分思索”[14]。生态批评充当作为这个时代一个环境敏感性话语,架起了文学与科学之间的桥梁,将其读者/观众引向一种与非人类自然的更深层、更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同时使人们以更博大的胸襟和宽阔的视野,以平等民主的精神,对待人类与非人类的关系。而在文学课堂里讲解文学与自然,正是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心灵陶冶和智性开发,将突发性的社会动员化为可持续的观念更新,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大学人文教育的宗旨。生态批评以其强烈的时代感和正义主题,其跨学科、多文化和国际性表征,可望成为当下高校英语专业文学教学一个值得推广的教学和研究范例。

[1]Glotfelty,Cheryll and Harold Fromm eds.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in LiteraryEcology[M].Athensand London:University ofGeorgia,1996.

[2][美]斯科特·斯洛维克.走出去思考[M].韦清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M].何帆,肖莹莹,郝正非,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韩少功.扁平时代的写作[J].邵阳学院学报,2010,(4):1-3.

[5]虞建华.“致知”是一种最高的学习[J].郑州大学学报, 2002,(5):7-8.

[6][美]乔治·萨顿.科学史与新人文主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7]郭军.文学与语言学怎样相处——2002年外国文学年会座谈纪要[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2):154-150.

[8]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国教育报[N].2010-7-30.(1).

[10]范谊,芮渝萍.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J].外国文究,2005,(3):150-156.

[12][美]斯科特·斯洛维克.在数据的世界里寻求一种环境敏感性话语:文学与科学的区分[J].韦清琦,译.鄱阳湖学刊,2009,(1):115-127.

[13]Buell,Lawrence.writing for an Endangered world,canmbridge: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p.2001.

[14]Love,Glen A.Revaluing Nature:Toward an Ecological Literary Criticism[J].Western American Literature.1991, (11):201-213.

Literature 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s in the Flat Digital Time

LI Ling
(Foreign LanguagesCollege,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3)

In a flat and digital time,the cognitive and recreational function of literature has been greatly weakened,and its leading role in spirit has also been in doubt.Based on a surve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an analysis of the aim of literature course,this paper attempts to find an effective way,suggesting that ecocriticism teaching has set a good example for literature teaching and research because of its interdisciplinary,multicultural and international features,and itstheme of justice and strong sense oftime.

a flat and digital time;literature teaching;ecocriticism;a way-out

H319

A

1674-831X(2011)06-0065-05

2011-08-26

中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0jg22);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湘教通[2011] 315号);湖南省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成果;2011年湖南省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1WLH52)

李玲(1965-),女,湖南绥宁人,中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主要从事美国文学和中西文化的研究。

[责任编辑:胡 伟]

猜你喜欢

英美英语专业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我与文学三十年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