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历史与现实的回应:全球化背景下社会资本理论的出场

2011-08-15□申

关键词:个人主义全球化现代化

□申 森

对历史与现实的回应:全球化背景下社会资本理论的出场

□申 森

社会资本理论这种全新的解释范式的产生,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工具。回溯社会资本理论的产生缘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本分析工具。本文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移、价值观调节方式困境、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失灵、道德缺失与信任危机等方面力求对社会资本理论的出场做出全方位的解释。

社会资本;出场;原因

二战结束后,欧洲的经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而美国在战争中靠着军火业的发达迅速成长为世界新的经济中心。随着经济中心的转移,学术研究中心也转移到了美国。从而,欧洲以往的思辨、价值判断特色的思想传统逐渐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美国特色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在学术领域,强调个人本位与市场本位的学术基调与研究起点风气开始形成。一种追求经济利益,强调实证和数量分析的科学主义成为了学术大潮的主流。

这样,经济学的地位被提升到了一个特别的高度,成为名副其实的显学。学者们纷纷以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社会发展的各个问题。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社会关系网络的价值与功能,社会资本理论就这样诞生了。

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移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在生产领域的普遍应用,人们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物质财富在西方社会空前繁荣。这个时代也就是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指出的人类将迎来的一个崭新的时代——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反应了这个时代西方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这是相对于之前的社会而言的。贝尔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在前工业社会中,人类以采掘、收集自然资源为生活方式,是同自然界直接互动关系的过程,“主要内容是对付自然,劳动力起决定作用”;工业社会里,随着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的生活方式由采集自然资源转换为借助使用机器加工自然资源的间接互动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对付制作的世界”。然而进入了后工业社会也就是信息社会,自然资源的使用已经不再是人类生活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这个时代的生产方式重心转移到了服务上来。“后工业社会的中心是服务——人的服务、职业和技术的服务”,然而,“服务业的种种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而它的首要目标是处理人际关系”。工业社会及之前的前工业社会虽然生产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和不同,但是处理的主要矛盾仍然都围绕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后工业社会处理的主要矛盾则转移到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寻求人际间良好的沟通与交往,实现和谐的社会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要课题。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及社会矛盾的转移迫使理论上有一种能够实现对主体间交往关注,并协调人际关系的解释范式与之呼应。

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观调节陷入困境

后工业社会主张解决人际关系的强烈诉求下需要一个能够完美解决这个社会主要矛盾的价值观进行导向。一方面,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使科学技术要求人们保持自我个性,弘扬人性,体现张扬与独创的特点。“第三次浪潮所需要的是非群体化的劳动力”。科学技术如果依靠的是群体化没有人性化、个性化特点的劳动力,就会丧失创新性和适用性。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也需要人们为了社会的整体需求约束自我个性的过分张扬。社会的发展是以全部人的均衡发展为前提的,整个人类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因为“不但是通过协作提高了生产力,而且创造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种集体力。”在强调张扬个性的科技时代,同时也不能任由个性的无节制泛滥。需要有一种整体价值进行规范。时代与科技的发展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我个性与集体价值的统一,然而当下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在时代的要求下仿佛陷入了困境。

西方的价值体系崇尚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人主义,顾名思义就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一方面,个人主义强调崇尚自我,一切以自我为出发点,另一方面又强调人的个性需求,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个性化的需要。在西方现代化的过程中,个人主义作为一种工具理性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争取独立人格、人权,打击宗教神权。但是,由于开始的个人主义就有失偏颇,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经变质退化为极端的个人主义。这种极端个人主义如果任其发展,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工具理性的膨胀,人际关系的物质化以及人文价值的丧失。同时,在东方一直推崇的是集体主义价值观。集体主义强调以整体为中心,整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这就避免了个人主义的个性膨胀缺陷,有利于人际间合作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是同时,由于集体主义过于强调集体的利益,又容易陷入不注重民主和个人自由的困境。

无论是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对于人类的整个历史来说,都只具有暂时的合理性,因为它们都把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自我个性与集体价值的统一要求分割开了,容易造成人发展的片面化,导致不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必然要求一种新的价值观实现对这两者的扬弃与综合。

三、全球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各国的政府治理中出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分合不无关系。在西方社会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治理,有主张放任自由的市场政策,也有主张国家全面干预的。这两个派别争论程度之热烈,使得国家的治理方式仿佛只能在市场与国家两者中做出二选一的选择。但是无论是自由放任的市场还是国家全面干预,都不是万能的,它们无法调和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

市场会失灵,这是因为市场调节具有微观性、盲目性、滞后性、事后性、自发性等缺陷。因为单个生产经营单位无法全面掌握整个市场大环境的资源供求信息,因此市场调节只能在微观的狭小范围内调节,同时只能在供求已经严重失衡时,才进行调节,因此无法保证整个社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良性平衡。

市场调节导致的市场失灵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经济不能稳定快速发展、自由放任发展到垄断、无法保证公共用品的供给、贫富差距过大等等。仅仅依靠市场调节的自由放任的政策不是明智的选择。

然而,政府的全面干预也不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万能良药,政府也会失灵。因为政府的干预是以政府合理的公正的干预行为为前提的,但是事实上政府进行干预行为的主体是政府工作人员,他们的行为带有的个人特点影响了政府干预行为的公正性和效率。同时,政府的干预权力容易产生“寻租”现象,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如果仅由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也不会收到令人满意的疗效。

既然市场的自由调节与国家的宏观调控都无法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进行,学术界就渐渐开始把眼光投向了国家与市场的中间地带——社区。社会的发展与前进离不开社区这个连接无形市场与有形国家的桥梁,这个“第三条道路”。对社区的重新关注,使得对人们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提上了议程。于是社会资本理论呼之欲出。

四、全球化语境下的社会发展理论缺陷凸显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催化效应,欧美国家进入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期,包括亚非、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取得了民族独立,也都进入了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现代化历史。现代化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同时进行。为了解释世界现代化的原因与进程,各种理论解释范式在西方兴起了。新自由主义、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论、世界体系论等都是这个时期解释范式的代表。这些理论是在当时西方现代化经验的总结。由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渐渐显露它们的理论弱点。全球化本质上是全球范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推广过程。经济的全球化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新自由主义理论没有改善资本主义世界的根本矛盾,没有防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反而由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一种全新的更为剧烈的方式——金融危机形式出现了。自由主义的黄粱美梦就此宣告破灭。

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论、世界体系理论是作为解释现代化发展历程的理论范式登上历史舞台的。但是随着现代化的进行,全球化的持续推进,这些理论也遇到了自己无法克服的死穴。经典现代化理论是立足于西方现代化的经验基础上的,这就决定了这个理论无法避免地带有“西方中心主义”的特点。各国不同的国情决定了各国的现代化道路带有本国的特点,东方国家如果完全照搬西方的现代化经验,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同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多种复杂情况的交织,经典现代化理论过于简单的“传统—现代”二分法的方法论也无法灵活应对。依附论的理论困境则在于忽视了全球化中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有利因素,用一种过于激进和简单化的方式把发展中国家起步慢、发展缓的原因全部归结为发达国家的剥削与控制。同时,从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动态分析,苏东剧变及冷战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力量的弱化使依附论成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也没有逃出陷入理论困境的命运。作为一种发展理论,世界体系理论本身的“结构决定论”将整个世界体系理论的变动作为其中每个单个国家力量变动的指标,忽视了作为个体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违背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由于世界体系理论提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政府”,但无法提出新的解决路径和方法,最终陷入了历史悲观主义的泥潭。

新自由主义、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论及世界体系理论等既有理论解释范式的困境和不足成为社会资本理论诞生的催生剂。

五、道德缺失与信任危机下解决出路的探求

马克思、恩格斯曾犀利地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托克维尔也说道:“(资本主义社会中)每一个人……对所有其他人的命运来说都是陌生者”。这都深刻地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西方社会由于新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盛行,社会中人们开始向更小的社会单位——家庭回归。因此,造成了在公共领域内参与热情持续衰落的趋势。这种衰落表现在社会意识方面就是地方主义、消解的政治文化、小团体主义,表现在社会行为方面就是非合作行为的增多、道德缺失、信任危机。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最为危险的景象。道德缺失与信任危机造成了西方社会“社会资本的衰落”,严重影响了人们之间、国家公民之间的关系,成为威胁社会协作和谐的最大障碍,严重削弱了整个社会的整体机能。

道德缺失与信任危机背景下的西方社会就开始探究解决之道。东亚的社会的高速发展恰恰给了西方理论家新的启发。西方社会认为东亚发展速度之所以如此迅速,根源在于东亚社会有着浓重的家族主义传统,社会伦理观念深入人心,社会结构非常稳定,从而社会成员之间形成良好的信任互惠关系,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也相对和谐。从而,东方社会发展为西方社会学家就将社会发展的研究重点放在了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上提供了动力与支撑。

[1][美]丹尼尔·贝尔,赵一凡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三联出版社,1989:198.

[2][美]丹尼尔·贝尔,赵一凡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三联出版社,1989;198.

[3][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新华出版社,1997:199.

[4][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新华出版社,1997:182.

[5][美]丹尼尔·贝尔,赵一凡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三联出版社,1989:198.

[6][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新华出版社,1997:428.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上)[M],人民出版社,1975:362.

[8]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331.

[10]普特南.独自打保龄:美国下降的社会资本[J].规划师,2002,(8).

F303.4

A

1008-8091(2011)03-0113-04

2011-04-20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申 森(1987- ),女,山东嘉祥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杨红香)

猜你喜欢

个人主义全球化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鲁迅的个人主义思想初探
——以《文化偏至论》为例
全球化陷阱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流变的历程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