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70-1914年英国投资与阿根廷的经济发展

2011-08-15徐文丽

关键词:阿根廷资本铁路

□徐文丽

1870-1914年英国投资与阿根廷的经济发展

□徐文丽

如何处理外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1870-1914年阿根廷引进外资为例,分析了外资与阿根廷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这个时期是阿根廷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阿根廷确立了初级产品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出口经济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早期现代化,阿根廷也成为20世纪初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是,应该看到这种外资推动下经济发展的隐忧。单一的经济增长模式,部分工业化,以及对英国资本的过分依赖,都为阿根廷经济衰退埋下了伏笔,因此对引进外资不能盲目乐观。

外国投资;经济发展;英国;阿根廷;历史思考

外国资本与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关系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自从独立后,拉丁美洲就成为外国资本源源不断流入的地区。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四五十年,是拉丁美洲引进外资的黄金时期。期间,英国提供的资本相对别的国家来说比重是最大的,而阿根廷接受的投资额占英国对整个拉美投资的1/3以上。因此本文试图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在阿根廷的投资情况,以探讨英国资本与阿根廷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其历史经验。

一、阿根廷引进外资的历史背景

独立以后,阿根廷政局动荡,国家由大大小小的考迪罗统治。直到19世纪60年代以后,政局才逐渐稳定,发展经济成为政府主要的任务。从1862年开始,国家都由自由派领导,米特雷、萨米恩托及以后的几任总统都以极高的热情和决心,致力于自由主义思想的实现和国家的建设。但是,阿根廷地广人稀,缺乏开发必须的劳动力和资金。因此,阿根廷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吸引外国资本的进入。

这一时期流入阿根廷的主要是英国资本。当时的英国,正在为大量的剩余资本寻找新的投资市场。在此之前,英国投资多在北美。但是,美国内战打响以后,国内政局动荡,严重影响了经济形势的稳定。一些英国投资者惟恐自己的投资遭到炮火的毁灭,纷纷撤回投资,另谋出路。美国内战结束之后,国内经济发展迅速,美国很快普遍实现了工业化,也变成了一个商品、资本输出国,这使一些英国投资者感到难以在美国投资市场上立足。于是众多英国投资者开始考虑新的投资场所。阿根廷广阔的投资前景及政府吸引外资的政策,引起了英国投资者的注意,英国资本大量地流入了阿根廷,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时期,英国在阿根廷的投资占在拉美总投资额的1/3。

二、英国在阿根廷投资概况

与19世纪20年代投资热不同的是,这个时期的投资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随着阿根廷政局的变动和外资政策的调整,同时也受英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英国投资的规模、投资领域、投资收益也随之变化。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对阿根廷的投资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十九世纪中期到1875年,投资开始时期

这一时期,阿根廷引进外资的主要方式是在海外发行政府债券。鉴于20年代投资双输的结果,英国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态度。为了吸引英国的投资,1857年,阿根廷政府宣布继续偿还1824年的1,000,000英镑的欠款,这无疑给英国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心理安慰。1866年阿根廷政府首次在伦敦市场发行债券,大约为550,000英镑,利息为6%,但是英国投资者以票面价值的75%购得。在70年代早期又发行了三次政府债券,分别为:1871年英国投资者以票面价值的 88.5%购得 6,122,400英镑,1872 年以76%购得1,225,000 英镑,1874 年以80%购得357,863英镑。在接近十年的时间里,阿根廷政府总共发行了10,205,263英镑的债券[1]。

受到阿根廷政府的鼓励,英国不仅购买阿根廷的债券,同时也开始进行开发性的投资。1860年,巴林公司为阿根廷政府在伦敦搞到了2,500,000英镑贷款。贷款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一部分作为直接投资,一部分作为国家贷款。1861-1865年,英国企业家投资建立了几家合股企业,经营银行和铁路。1863年1月1日,伦敦—拉普拉塔河银行第一个分行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开业,1866年罗萨里奥分行开业。1870年以后,银行、工厂和公用事业成为了主要接收投资的机构。但是最重要的一个投资领域就是铁路。阿根廷的第一条铁路于1857年开通,通往布宜诺斯艾利斯以西6英里。19世纪60年代以后,北部和南部铁路开始往外扩展,1870年阿根廷中央铁路把罗萨里奥同科尔瓦多连接起来并打开了广大的中央平原。为了修这条铁路,政府和英国资本签订了合同,保证最低限度的收益,并且附赠附近的土地,但是这对于把资本吸引到空旷的地区是必要的让与。

截止1875年底,英国流入阿根廷的资本已达到23,060,000英镑。但是这些资本的一部分用在了经济建设上,投资的40%却用于了巴拉圭战争①。战争持续了5年之久,消耗了大量的国外投资。虽然最后阿根廷取得了胜利,但是对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英国投资者投资的本来目的是获取利润,但由于战争的消耗,实际上英国投资者在这个时期的收益不是很大,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投资的积极性,而阿根廷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最初目的也没有完全实现。

2.1875-1880年,投资的萧条时期

1874年,阿维利亚内达就任总统。之后不久,民族主义党的领袖之一米特雷将军就领导反政府叛乱,国内局势变得严峻。为了稳定国内政局,阿维利亚内达采取了和政敌妥协的路线,从此国内政治势力之间的关系才开始有了缓和。在发展经济方面,为了获得更多土地,这个时期出现了对印第安人土地的掠夺,即所谓的“荒漠远征”行动。结果从印第安人手中掠夺来了大片的土地,但是最终被出卖,落到了大地主、大畜牧业主以及外国公司手中②。

此时,欧洲爆发了经济危机,阿根廷的羊毛销路急剧下降。这个时期,英国对阿根廷的投资没有增长,相比前段时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但是相对来说还是基本稳定,投资收益也不错。投资仍主要集中在铁路、公共设施、银行及地产。

3.1880-1890年,投资快速发展时期

1880年,罗加就任总统,国内政局稳定下来,布宜诺斯艾利斯正式成为了阿根廷的首都。随着对印第安人土地的掠夺,国家有了充足的土地资源,英国资本也开始投资于养殖业。在80年代前5年最显著的发展就是养牛业和养羊业的迅猛发展。同时发展起来的还有种植业,主要是小麦、玉米等作物。1876年的时候,阿根廷停止从欧洲进口小麦,1878年,阿根廷的小麦开始在欧洲市场上出售,但是到1880年的时候,阿根廷出口15,000吨玉米和1,000,000多吨小麦。全国谷物耕种面积扩大,仅布宜诺斯艾利斯省1888年播种谷物的面积就达到750,000公顷,其中有250,000公顷小麦,500,000公顷玉米[2]。随着土地资源的开发,以及往外运输出口物资的需要,铁路的建设也突飞猛进。1880年,阿根廷的铁路有2,500公里,但是到了1890年的时候,已经增加到了9,400公里。铁路的建设,使运输更加方便,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更加密切。同时随着铁路的铺设,在80年中期以后,英国投资者获得了大片的土地,一些地产公司应运而生。比如阿根廷南方铁路公司,在阿根廷南部占有土地600,000多公顷。截至1890年,英国在阿根廷的投资已经达到了174,768,722 英镑[3]。

这个时期,随着冷藏技术的发明,对阿根廷牛羊的出口起了很大的作用。1884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巴拉克斯工人区建立了第一座“黑人”肉类冷藏工厂,不久之后又陆续建了几个。而英国由于希望加大对阿根廷肉类的进口,在船上安装了冷藏设备,这样使阿根廷肉类出口立即繁荣起来。肉类出口使阿根廷积累了大量的外汇,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支撑点。

同时,英国也投资于一些相关产业,比如港口、制糖业、酿酒等食品加工业。例如在阿根廷北方各省,制糖工业发展很快,完全能够满足全国对于糖的需要。除了食品工业,轻工业中的制革、造胰、纺织业也都有所发展。

就投资收益而言,商业银行和公共设施的投资回报相对较高。在地产投资方面,阿根廷的中央农牧公司的回报率为10%[4],是英国在拉美地产投资回报最高的公司。在制造业方面,最高的是阿根廷啤酒制造公司,为11.5%。这个时期是阿根廷铁路建设的高峰期,而铁路的投资回报也是相当高的。比如布宜诺斯艾利斯罗萨里奥铁路公司,投资额为2,252,000英镑,回报率为7%,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南铁路公司,投资额为5,000,000英镑,回报率为10%。整体来说,英国投资者取得了较高的利润回报,但是当时英国投资者认为还不是令人十分满意。

4.巴林危机期间,投资的衰退期

巴林危机可以说是英国和阿根廷经济联系中最重要的一个事件。危机对阿根廷和英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阿根廷不当的货币政策。1881年阿根廷发行全国统一的金比索。在外国贷款的支持下,以国民银行为主的几家银行开始大规模地发行货币。但是到1885年,由于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加上执行扩大信贷政策,结果黄金需求量猛增,而实际黄金储备远远不足。同时,物价随之上涨,通货贬值严重,国内黄金匮乏,同时还得偿还国外贷款。在这种情况下,阿根廷向主要的债权人—巴林公司要求延期还款,但是巴林公司拒绝了阿根廷的要求,于是危机达到了顶点。

这个时期,政府财政收入虽然有所增加,但是赶不上支出,出现了巨大的赤字窟窿。这主要靠外债来填补,但是由于国库空空如也,原先希望延缓偿还的计划落空了,危机也不可避免。1891年4月,国民银行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省银行宣告停业,其他银行也相继倒闭。整个阿根廷陷入了一个困难的时期。

巴林危机期间,英国对阿根廷的投资降到了谷底,不仅没有继续追加投资,原先的投资规模也有所缩减。80年代后期开工的铁路建设项目,在90年代大部分的时间内都陷入了停工状态,直到90年代末才开始恢复。其它领域的投资也停滞不前。

5.90年代中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投资飞速增长期

巴林危机以后,阿根廷政府积极地同英国政府协调。1891年12月1日,国家银行重新开业。从1893年起,政府采取了严厉的财政措施,这样,由于严格的货币纪律,加上出口农产品的数量和价格明显增加,阿根廷的财政状况得到了扭转。

这个时期阿根廷虽然存在政党之间的斗争,但是执政党和反对党在经济发展的政策上基本趋于一致。因此,这个时期,国内政局相对稳定。从1895年之后,英国的资本又大量的流入了阿根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在阿根廷的投资已经达到了 4,798,000,000英镑[5]。从1895年到1913年,投资总额翻了将近3倍。投资方式以直接投资为主。

然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美国势力的壮大和经济的发展,美国在阿根廷的投资开始逐渐地超越英国。庇隆上台之后,实行反对英美的政策,把英国在阿根廷的投资全部收归了国有。

三、外资与阿根廷经济的发展

英国资本最先投资的是铁路,随着英国资本的进入,阿根廷铁路发展迅速。1880年,全国只有铁路2,133公里,1886年增至5,964公里,1890 年增至9,254 公里,1904 年增至9,430公里,1914 年增至 30,000 多公里[6]。到 1915年阿根廷铁路的里程数居世界第八位和美洲第三位。铁路的修建促进了阿根廷各区域间的交流合作,把全国连成了一个统一的大市场。正是因为有了铁路,外国移民才能大规模地进入潘帕斯草原。据统计,1857-1930年,共有6,000,000以上的移民来到了阿根廷。他们的到来,给正在开发中的阿根廷,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技术,使阿根廷中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由一片荒芜变成了繁荣的农场和牧场。农牧业从此成为阿根廷经济发展的支撑点,阿根廷也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谷仓和肉类生产国。阿根廷出口产品范围之广,布尔默-托马斯曾评价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没有哪个国家在出口范围和出口数量上能与阿根廷媲美。”[7]出口繁荣使阿根廷逐渐确立了初级产品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

而农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早期工业化。农机业、冷藏冷冻工业都得到了长远的发展。1895年的调查表明,阿根廷已拥有3.5万台谷物收割机和紫花苜蓿割草机,2.8万台打谷机和5000台其它机械。[8]另外,服务于出口经济除了铁路以外,其它运输工具如轮船级码头设备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阿根廷主要港口布宜诺斯艾利斯港的设施全部现代化,采用机器作业,以代替人力搬运;建成了深水码头,高吨位的船舶可以自由进出。与此同时,为了减轻布宜诺斯艾利斯港的压力,还兴建了罗萨里奥和布兰卡湾两个港口。这些产业的早期工业化又刺激了农牧业的出口。

与此同时,阿根廷的城市化进程也开始启动。20世纪初期,布宜诺斯艾利斯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1869到1914年间,阿根廷城市的人口翻了一番,53%的人口住在城市,其中25%住在布宜诺斯艾利斯。[9]因此,相比拉美其它国家来说,阿根廷城市化进程更早一些。城市化进程又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发展。

整体而言,这段时期阿根廷经济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确立了初级产品出口发展模式,与出口经济相关的工业部门也逐步走向现代化。我们不得不承认英国资本对阿根廷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但是,我们必须对这种外资刺激下的经济增长有清醒的认识。

从投资区域来看,英国资本主要集中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潘帕斯草原以及周边相对发达的地区。以铁路为例,主要集中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罗萨里奥,并且以这两个中心向周边辐射。由于英国主要投资在与出口有关的农牧地区,因此,经过这个时期的发展之后,潘帕斯草原(包括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圣菲省南部、科尔多瓦省东部、恩特雷斯里奥省和拉潘帕地区)除了一些比较干旱的外围地区和不易到达的地区外,明显比全国其他地区发达。这一地区,拥有全国90%以上的汽车和电话,提供的贸易物资占次大陆的一半。[10]而其它地区,仍然贫穷落后。因此,投资区域过度集中,加剧了阿根廷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

从投资领域看,投资主要集中于收益较高的铁路和农牧业,这一时期阿根廷经济的发展,主要是按照西方古典经济学的比较利益优势的发展思路,“保持初级产品供应基地的边缘地位,并以此整合进了大西洋经济体”。[11]至于说相关产业的早期工业化,富尔塔多就指出,“在阿根廷,建立什么样的基础设施必然与出口活动的类型和地点有关。”[12]因此,可以看出,英国投资主要是服务于本国市场和世界市场的需要。可见,早期工业化也仅限于与出口经济相关的产业,其它产业仍然落后。有学者称之为部分工业化。因此,经济发展支撑点的单一性,加上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阿根廷经济基础的脆弱性可见一斑。

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就是英国通过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控制了阿根廷的主要经济部门,如铁路、港口、屠宰冷藏、出口贸易等。换言之,就是控制了阿根廷的经济命脉。在阿根廷的经济部门中,许多部门都是英国资本占据主导地位。在阿根廷,1913年拥有工业企业4.9万家,其中3.15万家是外资企业,1.5万家是合资企业,本国资本企业只有0.25万家。[13]在一些文献中,往往称这一时期的阿根廷为“不列颠第五自治领”。列宁在所著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中指出,阿根廷“在政治上、形式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却是被财政和外交方面的附属关系网罗包围着”的典型国家。[14]

综合分析,外国资本的进入推动了阿根廷的早期现代化,但是也必须看到经济增长背后的隐忧。

四、阿根廷利用外资的历史思考

1870-1914年,阿根廷经济年均增长率为5%[15],人均 GDP居世界前列,经济发展如此之神速,在当时被称为“阿根廷经济奇迹”。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外国资本的刺激,尤其是英国资本。但是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欧洲市场对阿根廷关闭,阿根廷被迫放弃农业出口经济模式,开始实行了替代进口的工业化进程,阿根廷经济开始走下坡路,昔日的辉煌不再。很多学者都把阿根廷经济衰落的原因归结为英国投资造成的阿根廷对外资的依附。因此,这一时期阿根廷引进外资的一些经验教训或多或少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借鉴。

首先,引进外资要看有无必要性与现实性。引进外资的目的就是要促进经济的发展。从阿根廷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在19世纪中期引进外资是必要的。而外资对阿根廷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拉力。虽然一定程度上也有依附性。有学者假设,如果没有外国的投资,阿根廷在独立之后会不会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呢?虽然历史不可以假设,但是这个时期,阿根廷就算不引进英国资本,也会有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进入。因为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已经形成了世界体系,阿根廷不可能独立于这个体系之外。因此,英国资本的进入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阿根廷当时正缺乏充足的资本来发展经济,事实也证明英国资本对阿根廷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阿根廷绝对有必要引进外国资本。因此,为了弥补国内资本不足,发展中国家有必要适度地引进外资。

其次,应该合理地利用外资,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在19世纪中期,英国流入阿根廷的资本并没有完全被用于经济发展,有一部分用在了国内政治斗争以及国外战争中。比如巴拉圭战争就消耗了当时引进外资的40%。因此,外资必须用在经济发展的关键点,不能任意挪用。

第三,政府对待外资的政策要适度。以优惠政策为主要内容的鼓励性外资政策在引进外资的初期是必要的,但是优惠政策并不是万能灵药,过度优惠的结果可能使优惠政策的效用递减或适得其反。阿根廷政府急于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因此为英国投资者提供了种种优惠条件。这使英国投资者无形之中产生了一种优越感,投资有了很多特权。英国投资者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阿根廷的经济。这是引进外资最可怕的后果之一。

第四,合理地看待外资带来的利与弊。引进外资的利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客观环境的变化,在看待如何引进和利用外国资本的问题上,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重要的是分清楚利用与依赖的区别与界限。凡事有利必有弊,必须掌握好度,否则就会走向反面。外资就像是一架梯子,必须保证当梯子撤了的时候,还能够独立地用腿走路。但是,从这个时期阿根廷引进外资的情况看,阿根廷过分依赖外资,没有积极地发展和完善本国经济基础,产业单一,经济基础非常脆弱。事实证明,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因此,一个国家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建立较完善的工业基础以及多样化的产业结构。

注 释:

①巴拉圭战争(1865-1870),也称三国同盟战争,阿根廷、巴西、乌拉圭结盟入侵巴拉圭的战争,最终三国同盟胜利,但是双方都损失惨重。

②这个时期兼并了印第安人土地约3000万公顷。详见 James R.Scobie.Revolution on the Pampas:a Social History of Argentine Wheat,1860-1910[M].Univwesity of Texas Austin Press,1964,p117.

[1]J.F.Rippy.British Investment in Latin America,1822-1949[M].Lond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59:31.

[2]叶尔莫拉耶夫主编,拉符罗夫、什特腊霍夫编,北京编译社译.阿根廷史纲(上)[M].三联书店,1972:340.

[3]H.S.Ferns.Britain and Argentina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0:182.

[4] J.F.Rippy.British Investment in Latin America,1822-1949[M].Lond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59:43

[5]L.Stone.British Direct and Portfolio Investment in Latin America before 1914[J].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77.9,No.37,pp.690-722.

[6]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上二)[M].商务印书馆,1983:775.

[7]维克多·布尔默-托马斯著,张凡等译.独立以来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72.

[8]Laura.Randall.An economic history of Argent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8:90.

[9]E·布拉德福德·伯恩斯著,王宁坤译.简明拉丁美洲史[M].世界图书出版社,2009:166.

[10]莱斯利·贝瑟尔主编.剑桥拉丁美洲史(第五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405.

[1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77.

[12]赛尔索·富尔塔多.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从西班牙征服到古巴革命[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90.

[13]郝名玮、冯秀文、钱明德著.外国资本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发展[M].东方出版社,1998:194-195.

[14]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M].人民出版社 1971:77.

[15]赛尔索·富尔塔多.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从西班牙征服到古巴革命[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341.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ig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lways an academic focus.This paper takes the Britain investment to Argentina during 1870-1914 as the example,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he Argent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During this period,Britain capital rapidly flowed into Argentina,which ha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Argentina's economy.Argentina's exports of primary products to establish a mod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export economy led to the early industrialization of related industries.However,we can not ignore

the penetration of Britain capital to the Argentine economy.Over-reliance on Britain capital and the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must response to economic recession in Argentina.

Foreig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Historical Thinking Based on the Investment of Britain to Argentina during 1870-1914

XU Wen-li(72)

K783.43

A

1008-8091(2011)03-0072-05

2011-05-07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071

徐文丽(1980- ),女,山西交城县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世界近现代史和拉美经济史。

杨红香)

猜你喜欢

阿根廷资本铁路
阿根廷玉米播种进度比2020年同期低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重叠——2020年阿根廷Hello Wood建造节
资本策局变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阿根廷可能禁止敌敌畏和敌百虫的使用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