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实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应着力“三点”

2011-08-15中共城步苗族自治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城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锡英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城步少数民族干部

★ 中共城步苗族自治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城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杨锡英

城步苗族自治县地处湘西南边陲,是全国5个苗族自治县之一,总面积2647平方公里,境内聚居着苗、侗、满、瑶、汉等13个民族,总人口26.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7.6%。近年来,该县把握机遇,锐意进取,紧扣民族工作的“重点”、“特点”、“热点”问题,扎实推进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

一、着力抓“重点”,推进民族优惠政策落实

一是狠抓民族自治管理。出台了《城步苗族自治县自治条例》;根据民族产业和城镇建设管理的需要,制定了《城步苗族自治县林业管理条例》、《城步苗族自治县奶业发展条例》和《城步苗族自治县城镇建设管理条例》、《城步苗族自治县民族建筑风格条例》。这些《条例》的实施,对保障自治县依法行使自治权,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是突出民族贸易优惠。“十一五”规划期间,国家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实行流动资金贷款优惠利率、技术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和税收减免等“民族贸易三项照顾”政策。我县积极向上申报,争取了供销、电力、民爆公司等14家民族贸易企业列入国家“三项照顾”政策范畴,每年享受税收减免近230万元;林宏木业、银河纸业等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企业,每年享受技改贷款财政贴息约300万元,有效地保护和稳定了企业生产,促进了企业增效益。

三是重视民族干部选拔使用。每年有计划地选派3—4名少数民族干部到省直机关和经济发达地区跟班学习、挂职锻炼。近三年来,共提拔3名少数民族干部到市直单位任副职;在公务员录用中坚持以少数民族为主,县直机关单位、乡镇中配齐了少数民族领导干部;每年组织30多名少数民族干部参加全市统一招考,取得较好成绩;把少数民族干部的管理与培养纳入了县委重要议事日程,由县委副书记主抓少数民族干部的管理,县人大、县委组织部、县委统战部与县民宗局、县人事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具体负责党对民族干部工作的培养选拔和任用。定期召开会议,并建立民族干部队伍人才电子库。2009年全县少数民族干部2583人,占机关干部总数的64.9%,其中担任县级领导职务的17人、县级非领导职务的11人,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476人、科级非领导职务的362人。

二、着力扬“特点”,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一是突出特色经济促发展。近年来,我县大打生态牌,谋求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推动低碳经济蓬勃发展。我县因地制宜,重点开发延季蔬菜、奶业、风能3大产业。全县建立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基地近3万亩,每亩纯收入1000元至1万余元,成为我省最大高山蔬菜生产、外销基地。今年,经县委书记牵线引进湖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袁氏农业和城步朝阳农业并肩开发城步的高山延季蔬菜,袁氏农业分期在三年投资5000万元开发十万古田和十里坪坦并建立延季蔬菜科研基地8个。为了加强南山23万亩连片草山的开发和保护,县委着重安排10个乡镇开辟奶牛养殖小区,形成从牧草生产到奶品加工的奶业一体化生产体系,年产值达到7.5亿元。在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同时,开辟风力发电,引进中国大唐华银风电上市公司,投资15亿元利用南山天然风,建设南山风力发电机组15万千瓦,年上网电量可达8988.6千瓦时。去年,县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4.35%,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了7%。

二是夯实交通基础促发展。为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后发赶超,“十一五”期间,争取国家重点项目,邵怀高速公路子项目投资2.69亿延伸100公里贯通城步的二级公路S219,这样的延伸项目在全国属首例。在洞新高速公路建设中,我县的人大代表建议案得到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原省委书记张春贤、副书记、省长周强、徐宪平、杨泰波等省领导多次莅临城步,现任省委书记当时的省长周强现场办公又一次把洞新高速从武冈延伸4公里到城步二炮军团的驻地西岩镇内,同时又把洞新高速西岩至城步的二级公路扩展为一级公路延伸到与广西龙胜毗邻的背子河,全长100余公里。还争取“十二五”规划的洞口到桂林的高速路经过城步,邵阳至桂林的铁路经过城步,把落后的城步建设得交通四通八达,有效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三是加快旅游产业促发展。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来抓,着力培育了一批品牌旅游产品。2007年两江峡谷申报被确认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10年经省委批准建立了湖南省金童山自然保护城步管理处;2008年南山成功晋级为国家3A级风景名胜区。同时,全力发展“生态民俗旅游”。建设长安营乡大寨村的民族风情村。近年来,省民委共投入民族资金153万元,建成民族特色鲜明的旅游接待站,修缮了东晋人工营造的古杉群景点,保护了全省的杉树王,挖掘整理创新民间民俗文化,组建了芦笙队、民俗文化表演队,兴办了8家“农家乐”旅馆。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大大小小“农家乐”达1000余家,年创产值12000万元。

三、着力解“热点”,推进民族关系和谐稳定

城步是湘桂两省区三市四县的交界之地,由于语言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差异,容易引发矛盾纠纷。为此,县委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来维护民族和谐稳定。

一是用民族特色引导民族团结。一方面抢救、保护、传承苗乡珍贵的文化瑰宝。出版了《湖南城步青衣苗人话》、《城步苗款》、《城步苗族自治县概况》;成功举办“中国城步首届生态民族保护艺术节暨第十三届‘六六’山歌节”,专程请来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等与我县突出苗族风俗的5个原生态节目联袂登台演出,来自香港、澳门、葡萄牙、新加坡、澳大利亚、泰国等地的苗文化专家参加,期间,共签约11个招商项目,签约资金达8.7亿元。另一方面发展民族体育事业凝聚民心。在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城步苗款”获表演节目银奖;在全国第四届、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城步的“打禾鸡”和“挤油尖”分获表演项目金奖。2008年,城步成功承办了邵阳市第二届民运会,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获得14枚金牌。

二是宗教稳定促进民族团结。一是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县委、政府制定了《关于依法治理乱建庙宇和宗教活动场所全面换发证件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专门工作班子,摸清和界定了全县合法的宗教场所36处,民间庙宇4处,查封和取缔了非法宗教场所5处,处置了3起群体性涉教案件;二是培训教育,提升素质。近年来,组织县、乡镇分管宗教工作的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6期,共376人次,通过培训、学习大大提高了干部素质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水平;三是认真排查,及时处理。通过采取深入一线,靠前处理的方法,把苗头性问题或突发性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近年来,妥善处理了10余起涉教矛盾纠纷。

三是边界安宁增强民族团结。一是建立县域边界交流机制。由县级领导出面互相走访,互通情况协商解决一些潜在的问题,逐步消化积存的矛盾。二是建立边界村联防协会。巩固已有近千年历史的护林防火联防会,开展各种联谊活动,边贸市场的建立,扩宽了边境乡镇干部群众相互来往,融洽感情。三是构建民族稳定大局。把村(居)务、财务公开、涉及支农惠农政策、农村财务和农村重大事项的定期公开作为一项稳民心的工程扎实做好;同时,深入开展了“平安城步”创建、“警务进村”和“政法干警大下访”活动,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筑牢了民族和谐的根基,各族群众安居乐业。

猜你喜欢

城步少数民族干部
吴本忠
湖南城步苗乡木叶吹歌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做强民族旅游产业,着力打造苗族特色文化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城步虫茶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