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三点”整合经验

2016-12-17赵文华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三点米尺调查组

赵文华

数学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教师要面向“综合”,就必须背靠实践,从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精选问题,找准活动切入点

教学之前,教师要广泛调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筛选学习内容,然后结合自己的体会,联系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提出具有吸引力的学习问题,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活用数学巧铺砖》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练地应用面积计算公式,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铺地砖的实际问题。为找准活动的切入点,课前,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地砖的规格、铺地砖的程序及材料”比较感兴趣,于是将全班学生分成五个不同的调查小组进行实地调查。工序调查组、房间测量组、地砖调查组、混凝土调查组、人工费调查组都通过调查,收集了视频、图片、数据等资料,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这样既让学生巩固了正方体、长方体的概念和表面积计算以及正方形、长方形面积计算等相关知识,又让他们知道了房屋装修中的一些生活常识和小窍门。

二、针对设计,强化实践操作

综合与实践最根本的特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让其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后,在实践中理解知识、探究方法和培养能力。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实践操作的空间,让其大胆地操作实践。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米和厘米》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建立厘米、米的长度观念,学习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灵活的测量方法并厘清米和厘米之间的单位换算关系。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把米尺和一把直尺,用米和厘米测量身高与步长:先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米尺有多长、比一比自己和米尺的高度、比一比自己和米尺加直尺的高度,接着用米尺量一量周围物体的长度等活动感知1米的长度;再结合火车站乘车购票规定——随同成人旅行的身高1.2米以下儿童不买票,身高1.2至1.5米的儿童买半票,让学生小组合作量出自己的身高,看是否要买票,买半票还是全票。学生在反复测量自己的身高中,建立起了对“米”“厘米”的认识。

米和厘米之间又该如何换算呢?笔者先让学生数一数1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学生数后发现:1米=100厘米,也就是说一把米尺长100厘米。当笔者问学生200厘米是几米时,学生将两把米尺拼接在一起后发现:两把米尺长200厘米,即2米;2米等于200厘米。还有学生将米尺拉直与直尺接在一起,指出长度是120厘米,也就是1.2米。这时,其他学生都开始在组内边操作边读数,借助米尺和直尺的不同组合,得出了140厘米、160厘米、180厘米、360厘米等不同的读数,实现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轻松换算。

三、展示汇报,碰撞智慧火花

展示汇报是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能够将各小组关于某一主题的共同思考进行展示交流,实现集体智慧的共振与激荡,直至让问题的本质逐渐浮出水面或找出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

笔者在执教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可怕的白色污染》一课时,让学生课前调查自己家一天使用的白色塑料袋的个数,课上学生小组合作画出条形统计图分别统计:一家一天用多少个塑料袋;一组学生所在家庭一天用多少个;全班学生所在家庭一周用多少个;全校学生所在家庭一学期用多少个;最后将一个塑料袋折算的面积与各层总数分别相乘得出白色污染总面积。调查、计算、讨论不但使学生经历了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而且使他们通过真实的数据,认识到了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从而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作者单位:恩施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三点米尺调查组
我的米尺我做主
我的米尺我做主
神奇的米尺
做好“三点”校长
英语专业写作中的“点”与“线”教学改革策略
舞弊查账要找好“三点”
最高检先于调查组入津,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