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态伦理的重建
——叶广芩动物小说主题解读

2011-08-15李名奇

关键词:叶广芩陈华猴群

李名奇

(黄石职业技术学院院办,湖北黄石435003)

新生态伦理的重建
——叶广芩动物小说主题解读

李名奇

(黄石职业技术学院院办,湖北黄石435003)

新生态伦理的重建是叶广芩动物小说创作的主题。她以小说为载体,展示动物生存的悲剧,以及造成悲剧的深层因素,引起我们对人与动物和谐世界遭到破坏这一后果的深刻反思,进而通过动物故事在质疑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提醒人类要重建新的生态伦理观念。

新生态伦理;叶广芩;动物小说;主题解读

人与自然的对抗,源于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将人与自然的对立绝对化和极端化的结果。人类的许多灾难最深层的原因就在于人与自然相互对抗的生态观。这种对抗既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同时又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程度不够的结果,因为这种人与自然对抗的生态观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它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必将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所取代。因此,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走出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强化环境伦理意识,既承认自然的工具价值,同时又要承认其内在的价值。这既是当今人类减少种种灾难的根本途径,又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

叶广芩经过多年的努力,所创作的动物小说可以让读者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壮阔,感受到生存的艰辛和生命的瑰丽,受到力量、意志、精神的熏陶,她的小说渗透了强烈的生态保护意识,她深刻揭露了人类灵魂的变形和精神的缺失,在对人类凶残猎杀动物的可恶行径中提醒人类精神的复归。让他们了解在电子和钢筋水泥共同构建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和自己密不可分的世界。这个世界可以打破人类封闭的精神状态,可以超越人类高高在上的地球主宰意识,可以安抚当代人的焦虑不安,可以促进人类精神自我的完善。

一、敬畏生命,告别人类中心主义

提出“敬畏生命”的阿尔贝特·史怀泽主张“给予任何生命所有善意”[1]P34,要求人们改变对自然物的实用主义观点。我们要保护动物,但不再是因为它们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也不是因为它们是濒危动物,而是因为动物有它自己的生存权利,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应当受到尊重!“人作为这个星球上最有智慧、最有力量、受益最大、权利最大同时破坏性也最大的物种,必须对所有生物的生存和整个地球的存在负起责任。”[2]P59值得注意的是,在叶广芩的动物小说故事中,许多是关于动物被猎杀的悲剧,但是在动物悲剧的后续故事中,出现了在动物血淋淋的悲剧中思想被改造的一群人,他们受到动物情感与命运的感化,对猎杀动物的行为与罪过表示忏悔,由长期捕杀动物的猎人转变为保护动物的积极分子。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与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景。他们身上也寄托着叶广芩对人类良知回归的呼唤,特别是人类树立生态伦理、敬畏动物生命的希望。

《猴子村长》中的侯自成、奉山老汉就是这类人物中的典型。他们两人都是远近闻名的好猎手,名声一度传到了附近的好几个县,是当地猎人们师爷级的人物。但是师爷级的人物突然在同一个时刻同时放下了猎枪,并且永远地脱离了这个行当。在后来围猎猴群的活动前后,两位老猎人都是和村长村民们作对的角色,起先是侯自成破坏村长儿子和村民们对猴群的围猎,再后来是奉山老汉押着村长到关押猴群的笼子跟前放掉两只猴子,更有甚者,因为关押猴群的事情,身为村长父亲的侯自成竟然到县上去告状以至于把自己的村长儿子送进了笼子一样的警车,“上了大铐”。在猴年,侯家坪人逮猴,侯村长犯了猴案,成了笑话,但是在笑话的背后,隐藏了一个人类思想被动物改造的故事,正是着两位师爷级的猎手当年猎杀金丝猴,母猴给幼子喂奶后,无奈面对猎人枪口的事件改造了猎人的思想,他们从此不再狩猎了,“那不是追悔,那是对生命的一种顿悟”[3]P226,是个别人对自身行为的一种反思,从而达到思想的改造。

在叶广芩的小说中弥漫着众生平等的光辉,作者的目光不是居高临下的俯视,而是平视,像看待伙伴一样看待这些生灵,甚至于以动物的眼光来审视和把握人类社会,她的描写视角从“人看动物”转换为“动物看人”,让动物和人类处在同样的地位,从而揭露和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她的中篇力作《猴子村长》就有这样的精彩之笔:猴群饥寒交迫,但是猴群组织严密,纪律严明,身为首领的老猴指挥着猴群,猴群并没有因为人类投放的诱饵乱了分寸,它们能够忍饥挨饿,等上三天,虽然痛苦,但是能够与诱惑抗争,和欲望决裂。老猴看得出人类诱惑的后面暗藏着杀机,暗藏着血光。但是后来,村长父亲的举动让它误判,使得猴群中了人类的圈套。老猴对人类有着太多的不解,作者对人类自身不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严肃的批判。

敬畏生命的观念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观念,总体而言是否认人对世界和其他物种的主宰地位,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利和感受。叶广芩的动物小说有着朴素的敬畏生命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这体现为她对世间每个生命都有着理解和同情。我们应当学会尊重动物,尊重另一类生命形式,别把其它的生命视作草芥……至少,在吃它们和奴役它们的时候,能够善待它们,关怀它们,让它们享受些许生活情趣,还它们一丁点生命的天赋权利。

二、坚持与动物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的对抗,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必须走出当前人与自然紧张的状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动物小说是人与自然对话的一种表达方式,叶广芩为这一表达发出了时代的强音。她以敏锐的感悟力,带着秦岭原始森林的灵气和厚重的生活积累,借助艺术化了的动物形象,诗意盎然地展开了人与自然的精神对话,引起人们的思考,并为之而努力,进而提醒人类要坚持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叶广芩动物小说中的悲剧故事更多地融入了作家对生命和生活的体验,注入了对时代、对社会、对民族命运和对人类的思考,从而给动物的悲剧命运赋予了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意义。天皇贵胄的沉吟悄悄地被深山老林的鲜活所替代,那字里行间慢慢地溢出了一股草木的青葱,绘声绘色地为我们描绘了许多动物的生活情形,有的还一度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主人公与动物和谐生存的美好家园,如《老虎大福》中二福一家与村狗“黑子”,《熊猫“碎货”》中四女与小熊猫等就是如此。从立意方面着眼,这组作品直指人类关怀,表现了人类和动物共同面对的精神困厄与生命困境,有值得反复解读的意蕴。

《山鬼木客》在这方面就有许多类似的精彩片段,陈华在林子里和动物住在一起,有自己的窝棚,小岩鼠是他的老熟人,是他的邻居,“岩岩”动不动就坐在他的罐头盒上,与陈华进行平等的交流,爱跟他套近乎,一天要造访十七八次,常常还要从陈华的窝棚里顺手带走一些吃食等等,彼此之间似乎就是相处在一起的哥们儿,那种和谐的相伴,充满了温馨和惬意。陈华和这些动物是好朋友,自然没有仇恨,彼此间不会有恶意的攻击,它们还能够彼此包容,后来,陈华发现他的窝棚遭到掠劫,连他千辛万苦为寻找野人而搜集来的证据也在劫难逃,当他看到元凶黑熊“壮壮”,他只是认为黑熊童心未泯,只是和他开开玩笑,干点恶作剧而已,没有一般人常说的那种深仇大恨,没有常人那种报仇雪耻的冲动,只会产生一些爱抚搂抱的念头。

在《山鬼木客》整个的故事当中,陈华是寻找山鬼木客的人,他只身回到天花山,离开人类社会,他完全地融入到动物的世界。在动物的世界里,他却有着一种回归故土的放松与自然,有一种与那片山林的和谐与默契,有一种赴约的喜悦与激动。他觉得自己的生命是属于大山的,他的归宿也应该是大山的,山间一树一草都让他感到了和人类社会决然不同的感受。而这样的一个走进大山的山鬼木客,最后在人们的追击下,跳下了悬崖。陈华的悲剧已不只是山鬼木客的悲剧,也不只是动物生存和被毁灭的悲剧,更多地指涉人类的世界,揭示人类自身的悲剧,证明了在人类社会当中,充满着虚伪、狡诈和凶残的攻击性,也促使我们思考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根由,值得人们反思。

叶广芩用她的动物小说赢得读者的喜爱,重新拉近人同自然之间那种久违了的温柔关系。我们可以乐观地期望,人类也许会在反思中选择一种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更有利于人性的完善,更有利于生态平衡,更有利于让地球充满生机的生活方式,并最终实现人与动物自由自在地、诗意地栖居于地球这一美好理想。

三、合理利用动物资源

改变传统的动物资源利用方式要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冲突走向和谐,必须放弃传统的动物资源利用观念,充分发挥各种动物在生物链中所起的作用,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努力实现经济生态化。只有合理利用动物资源,才能彻底克服人与动物的尖锐对抗状态,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发展,重新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叶广芩在《长虫二颤》中就表达了这方面思想,并极富启示意义。

二颤给来自中医学院的老师王安全炖了一盆“白水煮鸡肉”,“看上去很倒人胃口”,但是当王安全终于拿起勺子舀了一勺飘着油花的白汤,一仰脖子灌进嘴里的时候,奇迹出现了,“在汤进入口腔的一瞬”,王安全全身一振,“一股说不清的异香直抵肠胃”,那是一种王安全有生以来从没有品尝过的味道,“不是胡椒茴香,这股香和鸡肉味巧妙结合在一起,轻麻、稍辣、淡苦、微甜,似揉进了山川之精华,添进了自然之灵韵,奇香满口,让人荡气回肠,周身通泰……”作家在此可谓浓墨重彩大肆渲染一碗看似普通的鸡汤,内中自有她独具匠心的用意,因为那碗鸡汤有它的独特之处,并非是鸡肉的原因,是因为那碗鸡汤是养蛇池里生长的细辛跟鸡在一起炖的,别处的细辛都抵不上那里的细辛,因为那里的细辛是蛇偎过的,试想,我们的那些精明的商家们可以大量地养蛇,然后用蛇偎过的细辛炖汤向旅客供应,不是能够创造出很大的经济效益吗?作家从上辈人取蛇胆的故事中,也带来了人类合理利用动物资源的启示。老辈人取蛇胆,却并不杀蛇,害蛇性命,以至于蛇也不惧怕被人类捕捉取胆,同时,不向人类发起致命的进攻。人类因此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取蛇胆了。人与蛇之间,也会形成一种默契的关系。有了人类对待动物的正确态度,生态坏境就会得到保护,同时我们也能够从中获益。因此,倡导文明饮食文化,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戒掉吃野生动物的陋习,健康饮食,有利于自己,有利于他人和社会,有利于人与动物间的和谐,同时也有利于子孙后代。

综上所述,作家用她深沉的笔调向我们读者讲述着一个个有关动物的故事,无外乎就是通过动物的悲剧命运,让我们人类反思自己在处理人与动物关系是惯用的错误思维,认清人与动物和谐世界遭到破坏的严重后果,提醒人们在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中,树立新的生态伦理观念,把人与动物的尖锐对抗转变为人与动物的和谐同一,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提高公众的绿色意识和参与生态环保的自觉性,积极参与解决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与动物之间产生的生态危机,从而推动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1]阿尔贝特·史怀泽.陈泽环,译.敬畏生命[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2]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叶广芩.老虎大福[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叶广芩陈华猴群
陈华莎、杨艳作品
陈华
印度猴群杀人母亲与4个孩子遇难
猴子吃灵芝
悬崖上的猴群
少数民族作家身份认同与文学创作
一曲传统文化的挽歌
论叶广芩小说中的平民意识与人文关怀
猴群逸事
没有一只鸟会死在寻食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