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心理干预对策
——以某高校为例
2011-10-26傅丽萍李炳毅
傅丽萍,李炳毅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心理干预对策
——以某高校为例
傅丽萍,李炳毅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在互联网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超越4.2亿。网络除了满足人们查询信息和娱乐的需求之外,也滋生了一些问题,其中,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影响,已引起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大学生不同的网络成瘾心理类别和原因,并制定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干预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愉悦、快捷和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效应,部分大学生产生了网络成瘾,又称互联网成瘾综合症(Interne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所谓网络成瘾,是指由于个体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也就是说,因为网络的许多特质带给使用者许多快感,同时又因很容易重复获得这些愉悦
的体验,使用者便在享受这些快感时渐渐失去了时间感,一方面逐渐对网络产生依赖,另一方面导致沉迷和上瘾。网络成瘾者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心理、社会功能受损,并严重影响到网民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甚至影响到整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调研的情况及分析
2009年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瘾群体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约2400多万人。为了搞清楚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基本情况,根据调研实际情况,我们将网络成瘾从心理上对网络的依赖分为网络关系成瘾(在网上聊天或交友方面花费的时间最长)、网络娱乐成瘾(在网上娱乐方面花费的时间最长)、信息收集成瘾(在网上收集信息方面花费的时间最长)三种类型,表现在学生对网络使用的认知依赖、情绪依赖和行为依赖三个方面,做了专题调研。调研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61(90.1%)份,剔除废卷25(6.9%)份,从中随机分类找出60份文科男生,60份文科女生,100份理科男生,100份理科女生进行分析。计分在30%以下为“低”,30%~60%为“中”,60%以上为“高”。结果如下表1、表2:
表1:网络成瘾类型在不同学生类型中的比例
表2:依赖类型在不同学生类型中的比例
通过表:1可以看出,在单项网络功能上,女生主要在网络关系成瘾方面偏高,在网络娱乐方面各人群成瘾计分均偏高,理科男生群体尤为明显。在网络信息收集方面理科学生较文科学生偏高,其余网络功能方面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偏差不大。
通过表2可以看出,认知依赖在各群体中表现较为平均且成瘾表现人数不多,在情绪依赖方面,文科女生的高依赖得分比例最高,为25%,文科学生普遍高于理科学生。在行为依赖方面,理科男生的高依赖得分比例高达到66%。情绪依赖成瘾人数与行为依赖成瘾人数分别成正相关。这恰好与网络成瘾主要为心理问题的观点相吻合。
在网络成瘾的251个高分样本中各项功能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娱乐成瘾、网络信息收集成瘾)的分布情况如下:网络关系成瘾74人,占29%;网络娱乐成瘾140人,占56%;网络信息收集成瘾37人,占15%。下面对两项占比重较大的网络关系成瘾及网络娱乐成瘾其功能类型进行分析:
(一)在网络关系成瘾的74个高分样本中,有43人(58%)造成情绪依赖,有19人(26%)造成行为依赖,12人(16%)造成认知依赖;
(二)在网络娱乐成瘾的140个高分样本中,有34人(24%)造成情绪依赖,有83人(60%)造成行为依赖,有23人(16%)造成认知依赖。
在日常学生辅导员工作中,与学生谈话的结果表明,具有功能性成瘾的同学经常会感到精神空虚,不知所措,这与调研后的结果基本是符合的。在网络收集资料方面,有一项数据值得我们注意,即在34个网络信息收集功能成瘾的高分样本中,有27个的个体(占79%比例),曾较多次地浏览色情网页。针对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学校目前缺少正确的疏导方法,应当开设心理卫生和性知识普及的选修课程。
二、针对不同网络成瘾类型的心理干预对策
关于我校学生工作人员已做教育引导工作的情况在调研中也有提及,在选定的320份问卷中,不定期到宿舍和网吧检查,和沉迷网络的学生谈心,对其进行心理教育,找学生班干部了解学生上网情况,召开年级或班级大会进行引导教育四项中出现完全符合的共156份,仅占48.7%。具体干预类别所占百分比见表3:
表3:学生管理人员对网络成瘾学生干预类别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只将沉迷于网络游戏(把玩网络游戏作为上网的主要目的并且花费的时间最长)当作网络成瘾的重点工作对象,给予干预和引导。当运用科学的量表和分类方法对学生情况进行细化之后,对于不同成瘾类型的学生群体,都应该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其心理、行为加以引导和干预。
(一)对于网络娱乐成瘾的,包括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应逐步瓦解其在沉溺游戏中特有的目标心理。首先,一个游戏目标刚刚实现之后,是成瘾者摆脱网络游戏诱惑的最佳时机。利用其注意力有所分散,心理状态较好的有利机会,引导和鼓励他们暂时不要急于树立下一个目标;其次,如果游戏成瘾大学生在游戏中已经树立了一个目标,应该利用其好胜心理,站在游戏者的角度提醒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体力和智力是呈下降趋势的,失败的可能性只会越来越大,目标达成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小,从而避免网瘾大学生耗费更多的时间;最后,帮助他们区分、认知网络游戏的功能,网络游戏只是娱乐工具,网络游戏中所获得的价值感、成就感是虚拟的、短期的,帮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寻找能够提供与网络游戏相同功能的替代,实现某种“快感替代”,最终远离网络成瘾。
(二)对于网络关系成瘾的大学生,可以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和人际交往训练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运用团体动力和适当的心理咨询技术,协助个体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从而促进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在网络关系成瘾团体辅导过程中,网络关系成瘾大学生们面对同样的问题和困境,减轻了自身的特殊感,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彼此间有更多的信任、理解以及克服自己人际交流障碍的信心。同时,对现实中人与人交流的技巧加以培训,从而帮助他们慢慢改变孤僻、不合群的个性,逐步适应与同学们相互往来,相互沟通,并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三)对于网络信息收集成瘾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和网络技术培训双管齐下的方式进行。网络信息收集成瘾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占有量一般都比较大。首先,引导学生在使用网络的同时知法、懂法、守法,让他们认识到网络中法律与道德的影响与作用,能够学会合理合法地使用网络;其次,在团体心理辅导中,使他们更多地关注自身各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并从彼此的认同中找到改变自己认知和行为的支持力量;再次,同学间彼此分享利用网络获得的信息,分享网络使用的技术,并通过专门的讲座和培训帮助他们掌握辨析信息真伪的能力,掌握高效的网络使用技术。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鼓励他们通过制作个人主页、建立网站、进行高级技术学习等形式找到正确利用网络资源的成就感,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对网络资源的占有感。
三、几点建议
(一)重视网络成瘾学生的意见。网络成瘾学生是学生群体的一部份,他们认为:网络成瘾主要源于心理问题,加强心理辅导,是有效的解决手段。
(二)重视学生管理干部的意见。在解决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时,仅凭借心理疏导,往往是持久战,见效慢。对于网络娱乐造成的行为依赖的同学,需要进行一定的制度约束和技术处理,如定时断网,加强上课考勤,对夜不归宿学生及时进行谈话,定期到校园周围的网吧进行检查,等等。
(三)重视心理教育专家的意见。2010年7月31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和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成瘾治疗中心协办的首届全国网络成瘾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有来自全国各地70多名从事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医务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关心下一代社会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大家一致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行为成瘾,属于精神障碍的范畴。专家建议,对于网络成瘾的治疗要采取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性的治疗模式。同时,网络成瘾预防应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全方位的合作。
四、结语
对于网络成瘾这样一个话题,前人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针对学校具体实际的却较少。此次针对我校实际所做的调研,从一个类专业的角度将各类网络成瘾做出分类,希望能够为一线的学生管理工作者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共同维护网络文明、校园稳定的良好环境,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1]詹姆斯.田平,译.心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226.
[2]伯格.陈会昌,译.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74.
[3]金伯利·S·扬.网虫综合症——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4]邱杰.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3).
[5]邹居禄,宋娜.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机制及干预研究[J].2009,(1):42-45.
[6]http://www.ccyl.org.cn/newscenter/tendency/201008/t20100802_3956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