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考察

2011-08-15廖显辉唐丕跃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党组织群众基层

廖显辉 唐丕跃

(1.2.中共韶关市委党校,广东 韶关 512026)

实践中来

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考察

廖显辉1唐丕跃2

(1.2.中共韶关市委党校,广东 韶关 512026)

本文对粤北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考察了其做法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总体情况作了一定的判断和分析,就如何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提出了几点对策与建议。

基层党组织 群众工作

“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意义重大而深远。为了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当前基层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的情况,2010年9月至11月,我们先后深入粤北山区,以座谈、走访、问卷等形式对部分乡镇进行了深入地调研。此次调研共发出调查问卷450份,收回问卷435份,有效问卷428份。从调查的情况看,处于政权末端的乡镇基层,由于其工作绝大多数都是直面群众的,因而普遍都很重视群众工作。但又由于其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乡村民俗的不同,开展群众工作的难易程度不尽相同,面临的问题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笔者挑选出在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具有典型特征的三个乡镇——乌镇、翁镇和澜镇作为样本,考察了当前基层党组织在开展群众工作方面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中,乌镇是工业重镇,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000-6000元,是发展较快的乡镇代表;翁镇是传统农业大镇,家庭人均年纯收入约在3000-4000元之间,是中等发展的乡镇代表;澜镇地处山区,家庭收入维持在2000-3000元之间,是发展比较缓慢的乡镇代表。

一、基层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农村群众工作的“领路人”作用

针对实行村民自治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三镇坚持“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产生村党支部班子,把思想好、文化高、办事公道、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党支部领导岗位上,着力打造群众信赖的村级领导班子。对那些软弱涣散、无力发挥作用的村党支部班子组织力量进行整顿,增强了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同时,积极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强化了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三镇对村干部经济补贴非常重视,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虽然各地补贴数额不等),每年由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补贴村干部,有效地稳定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二)创新活动载体,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水平

根据新时期农村的新情况新问题,三镇积极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动载体,有效地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达到了更好地服务农民群众的目的。一是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情日记”、“民忧档案”活动,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自开展活动以来,三镇为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3000多个(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分别达2000多宗和1000多宗,妥善解决群体性事件40多起。二是调整党组织设置,拓宽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领域。围绕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为农民群众发展生产服务,采取“支部+协会”、“支部+基地”、特色党小组等党组织设置模式,把支部建在产业链、行业协会上,为农民发展生产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三是在农村党员中广泛推行“双定双为”(定岗位、定职责,为群众服务、为党旗增辉)工作责任制,增强农村党员为群众服务的责任感。根据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培养支柱产业、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提倡文明新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工作,设置一些具体岗位,让农村无职党员上岗履职,使农村无职党员的职责由软变硬,化虚为实,个个身上有任务,人人肩上有担子,从而更好地服务村民、服务发展。四是深入开展党员示范户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结合“创先争优”和“扶贫双到”活动,组织广大农村党员深入开展“科技示范、专业种养、扶贫帮困”等活动,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428份调查问卷显示,56.5%的人对当前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感到满意。

(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夯实农村党组织为民办事的物质基础

近几年来,市委先后组织开展了“千村扶贫工程”和“千名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活动,2010年又开展了“扶贫双到”活动,实施部门帮扶、科技帮持、政策帮扶、资金帮扶。三镇对市委的统一部署非常重视,在“帮扶”工作中,重点帮助贫困村选准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不断增强“造血”功能,确保村集体经济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如翁镇芙蓉村,是省旅游局挂钩扶贫点,通过筹集资金50多万元,建设自来水工程,由村委会统一经营,年收入达3万多元,建起了村委会办公大楼,全面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为群众服务的能力。问卷显示,78.2%的人从内心拥护党的政策,感谢党和政府,希望地方各级政府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85.8%的群众认为通过扶贫工程和干部挂村工作,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增强”或“有所增强”。

(四)健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推进农村管理民主化发展

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明确了村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时间、地点,加强对村务公开的定期检查,实现村务公开的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保障村民对村务的知情权。完善了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制度,凡涉及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如重大建设项目、村集体资产的处置、公益事业、农民土地征用等均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作出表决,保障村民的决策权。对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干扰、破坏选举的人和事,坚决打击,保证村委会选举的公正公平,保障村民的选举权。开展民主评议村干部,保障村民对村委会干部的监督权。调查问卷显示,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进程加快,群众的民主意识日益提高,群众的民主意识与地方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成正比。经济发展较快的乌镇群众的民主意识最强;经济发展居中的翁镇,群众的政治参与一般;而发展相对滞后的澜镇群众对政治缺乏兴趣。在收回的428份问卷中,对“四个民主”满意率达到70.4%。

二、当前基层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了解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群众的工作、生活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相互影响,群众的观念发生了一系列显著的变化,因而群众工作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基层干部的工作态度不正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村干部对群众工作的重视仍显不够,群众观念淡薄,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镇机关干部认为群众工作比较“虚”,不愿意接触群众,不主动跟群众联系,使群众产生距离感。二是有的干部只要群众听话,不要群众说话。三是极少数干部到一个新地方和单位后,不同程度地存在形式主义,爱做表面文章,不管群众愿意不愿意,支持不支持,只凭个人爱好,只求政绩,频繁地找群众装门面。

(二)部分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不实

一是某些村政务、财务不够公开透明。尤其是在财政收支、粮食直补、占地补偿、扶贫款物发放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问题不公开、不透明。二是个别村“两委”领导班子关系协调不够。村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双方争权夺利、相互拆台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少数村干部工作作风不够民主。凡事一个人或几个人说了算,盲目决策,导致失误。个别农村基层组织形同虚设,长期不召开会议。作风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党群、干群关系问题。

(三)部分基层干部工作方式方法落后

调查中发现:目前三镇大多数干部是比较好的。但有部分干部,虽有做好群众工作的良好愿望,工作也非常努力,但效果却不理想,工作方式方法落后,主要体现在:一是做群众工作的办法不多。二是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三是处理复杂问题的水平不高,特别是在农村的计划生育、清理土地、调解民事纠纷等工作中,不是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而是简单粗暴,罚款、抄家、赶猪拉牛,有的甚至造成恶性事件,群众极为反感。客观分析,基层干部工作方式方法上的落后,其深层次原因恐怕是群众工作体制机制上的缺陷使然。

(四)发展缓慢的乡镇群众工作难以开展

一些乡镇发展缓慢、经济相对落后主要是由其所处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决定的,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其农民大多数居住比较分散、封闭。调查发现,少数村党支部一年都没有开展过访贫问苦活动,理由是农户较分散,走一户往往要花半天时间。加上很多贫困村封建宗族观念比较浓厚,宗族势力有新的抬头,极少数地方甚至由大姓垄断了全村的政治经济大权,一些日常工作靠党的组织和正常渠道难以完成,而依靠宗族帮助却能顺利进行。一些村封建会道门等地下活动形成一股暗流,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交织在一起,使一些基层组织和干部的思想和工作都受到不小的压力和干扰。由于群众工作开展不够,既难全面了解群众,特别是贫苦群众的情况,也不同程度地疏远了基层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影响了基层领导班子的威信和作用。

(五)城乡居民贫富差距拉大,群众工作面临更大压力

调查中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富民政策使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一部分人率先致富,很难让低收入阶层的人发自内心地高兴和满意。从三镇的情况来看,近几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幅明显低于城市居民人均纯收入。2009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为48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288.65元,二者相差3倍多。致使部分低收入群众情绪浮躁、心态失衡,开展群众工作面临更大困惑和压力。三镇中,乌镇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对要大一些,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发性事件也多于其他乡镇。

(六)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较为集中

问卷调查发现: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比较集中。主要表现在:一是征地、拆迁的利益问题,占72%。经济越发展,这方面的问题越突出,这也成了乌镇目前做群众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二是子女就业、社会治安等其他问题,占16%。特别是社会治安问题,是广大群众迫切要求党和政府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问卷显示,34.3%的群众认为社会治安问题已成为影响党群关系的首要问题,主要以杀人、盗窃、赌博、嫖娼、卖淫、吸毒以及地痞流氓称王称霸较为突出;三是医疗卫生等其他问题,占12%。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翁镇和澜镇,由于是“吃饭财政”,财力有限,公益服务难以到位,就医、饮水、上学、养老等问题较为突出。

三、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的总体判断及分析

从粤北三镇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群众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尽管我们长期以来所抓的基层是牢固的,长期以来所打的基础是坚固的,长期以来所积聚的民心是稳固的,但是不容忽视也不可否认的是,基层依然存在不少不稳定因素。这一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分析:

第一,从大局上看,我国的政治环境稳定有序,经济发展势头利好不断,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创先争优”活动也主要指向基层,中央的这些思路和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这一方面表明群众工作在当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另一方面也表明群众工作依然是我们党需要常抓不懈的基础工作。

第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不同地区在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调查发现,经济条件较好地区的群众工作比较容易开展,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在群众工作上面临更大的挑战。

第三,当前群众工作所涉及的问题大部分是利益问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不是敌我矛盾,但因为利益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接连不断,规模越来越大,且呈多发趋势,甚至有个别事件还夹杂着复杂的政治问题,使得维稳形势更加严峻。

第四,在法治政府建设的大背景下,部分基层干部素质不高,法治观念不强,依法行政能力不高,在群众工作难以开展时习惯使用硬手段,作风粗暴。

第五,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国家处在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新阶段,这跟封闭情况下开展群众工作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另外,如今传媒行业高度发达,而目前基层党政干部应对媒体的能力普遍不高,舆论引导能力有待提升。

四、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思路

从乡镇基层的实践考察来看,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务必从教育灌输、以民为本、注意方法、依法执政、建立机制等“五个务必”多方着力、合力推进:

(一)务必进行教育灌输,使领导干部心系群众

第一,要始终不渝地教育领导干部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这是党的基本政治观点和开展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第二,要始终不渝地教育领导干部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可以表述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历程充分说明,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二)务必着力改善民生,使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民生问题写进报告,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是实现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具体举措。改善民生的过程实际就是党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过程。改善民生涉及到教育、医疗、住房、环保、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方面面,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医是民生之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这些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基层能否和谐发展、国家能否稳定大局,是我们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务必成为基层党组织科学发展的主要任务。解决这些问题,把党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尽可能地融入到解决民生的实践中来,最大限度地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务必掌握方式方法,使党群关系良性互动

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开展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在实践中学会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一是必须继续坚持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优良传统的工作方法。比如,继续广泛开展“民情日记”、“民忧档案”、“千名干部下乡扶贫”等传统做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二是随着基层群众工作环境的变化,遵循群众工作规律创新方式方法非常必要。比如,努力适应社会媒体,主动学习和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和方法开展群众工作,提高党的群众工作效率。三是吸收借鉴外国政党开展群众工作的有益做法和经验。比如,通过党章、文件或政治决议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重视参与群众联系工作,探索灵活多样和富有亲和力的联系群众方式。四是推进党的群众工作方法现代化。重点是要求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实现从单向到双向(从自上而下推动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互动)、被动到主动(从群众被动员到主动表达到参与)、集中到分散(从过多依靠单位到主要面向社会)、平面到立体(从单一、简单到多样、复杂,从重点推进到全面覆盖)的根本转变。

(四)务必坚持依法执政,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基层党组织在开展群众工作中,必须从协调利益矛盾的高度,坚持依法执政,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一是在群众工作中,坚持依法行政,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某些基层党组织和政府的行政机关在处理群众工作时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的行为,这种做法直接导致了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案件的急剧增多。因此,基层党组织必须高度重视在群众工作中的依法行政问题,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各项素质,保证依法行政顺利进行。二是在群众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司法公正。就目前而言,一方面要加大改革力度,为司法公正提供制度保证;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司法人员素质,定期培训和轮训。三是在群众工作中,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基层,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于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还存在着漠视现象。因此对群众进行普法、强化其权益意识非常必要。使群众明白契约的作用和违约的责任,纠正“情大于法”的错误观念,不断增强基层群众的法制观念,增强其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自觉性。

(五)务必建立长效机制,使群众工作步入正轨

基层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的得失成败最终要依靠实践来检验,要看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信任不信任、认可不认可。因此,必须建立一系列工作机制,保障群众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

一是建立充分反映群众意愿的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机制。二是建立忠实代表人民意志和人民利益的决策机制。对决策制定、执行过程实行社会公示、专家咨询、公开听证,对决策的进展情况定期通报,对决策的结果进行跟踪反馈等等,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真正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三是建立群众工作的考评机制。科学设置考评内容,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的重要指标;合理设置考评方式,可以利用中介机构进行测评,利用现代传媒进行调查;重视考评结果的综合运用,考评结果要与干部实绩相挂钩、与干部晋升相联系等等。

D267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1-2803(2011)05-0087-05

2011-05-11

1.廖显辉(1968—),男,广西苍梧人,中共韶关市委党校党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2.唐丕跃(1986—),男,广东封开人,中共韶关市委党校讲师,新闻学硕士。

责任编辑:王相红

猜你喜欢

党组织群众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清华党组织公开
多让群众咧嘴笑
基层在线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