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数字解读七一讲话——学习胡锦涛七一讲话的体会

2011-08-15邓方国王相红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先进性讲话中国共产党

邓方国 王相红

(1.2.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以数字解读七一讲话
——学习胡锦涛七一讲话的体会

邓方国1王相红2

(1.2.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回顾了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了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全篇一气贯通,既富哲理,又具文采,且通俗易懂,入脑入心。本文从讲话中的“数字”出发,列举九个“同志们、朋友们”、两个“从此”、两个“必然产物”、两个“不可逆转”、两个“事实充分证明”、五个“有利于”、三个“什么样……怎样”、四个“坚持”、五个“必须”、四个“坚定不移”等“数字”,谈谈学习和研读七一讲话的体会。

七一讲话 “数字”解读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2011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称为七一讲话或讲话)。讲话回顾了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了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件。讲话表明,中国共产党对自己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也让世界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

笔者在学习研读七一讲话的过程中发现,讲话全篇一气贯通,既富哲理,又具文采,且通俗易懂,入脑入心。为何如此,笔者觉得,这与文采不无关系,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恰到好处的运用排比。比如,“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我们伟大的民族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我们伟大的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高度概括了我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历史;“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刻揭示出我们党紧紧依靠广大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充分提出了我们党推进社会建设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还如,全篇用了九个“同志们、朋友们”。笔者姑且将此作为“数字”,并列举这些“数字”谈谈学习研读七一讲话的体会。

九个“同志们、朋友们”

在以往党的重要会议的重要领导人的重要书面讲话中,我们几乎没有发现没有二级标题的,而七一讲话就没有二级标题。但通篇层次清楚,脉络分明。这与“同志们、朋友们”的引领不无关系。

第一个“同志们、朋友们”使用的是感叹号,以下的“同志们、朋友们”均是冒号。而正是这个感叹号的使用,起到了两种引领作用,一是引领全篇;二是引领讲话的第一部分,即“序言”部分,指明讲话的主旨:“回顾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瞻望中国发展繁荣的光明前景”。

第二个“同志们、朋友们”引领的是我们党90年来“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动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个“同志们、朋友们”所引领的内容是,简述了我们党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所取得的成就,是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人民一道顽强拼搏、接续奋斗的结果。

第四个“同志们、朋友们”引领的是“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第五个“同志们、朋友们”引领的是讲话的主体部分之一。本部分深入阐发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奋发有为地推进我们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首先要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要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要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六个“同志们、朋友们”所引领的内容是讲话的又一主体部分。深入阐发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问题:一是讲清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同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的关系;二是讲清了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关系;三是讲清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系。

第七个“同志们、朋友们”引领的内容是,简述我们党的外交政策:“中国共产党将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各地区政党和政治组织发展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借鉴治国理政经验,促进国家发展关系”。

第八个“同志们、朋友们”所引领的内容是,我们党和人民对青年寄予厚望。此内容独立成章,在以往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中并不多见,而这足以证明,“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在对青年寄予厚望的同时,党要求“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在人生的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第九个“同志们、朋友们”引领的是讲话的结语:“全党同志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这九个“同志们、朋友们”贯穿全篇,将讲话的脉络清晰地勾勒出来:导言——三件大事——取得成就的原因——三大成就——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主干之一)——中华民族前景展望(主干之二)——外交政策——寄望青年——结语。

两个“从此”

七一讲话的第一、第二部分,有两个自然段(第2、第8自然段),其中有两句话让我们豁然开朗、深信不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这两个“从此”,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完成中国救亡图存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历史任务的极端重要性;这两个“从此”,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而把这个极端重要性和伟大意义体现得淋漓尽致的,就是我们党90年来紧紧依靠广大人民所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

两个“必然产物”

讲话的第八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在作出这个论断之前,讲话阐述了从鸦片战争以后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面对列强步步紧逼,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祖国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的现状,不甘屈服,奋起救亡图存,进行了千辛万苦、不屈不挠的抗争。但是,从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到义和团运动,虽经一次次抗争,但又一次次失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事实说明,要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的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就是在这样一个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以后,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三件大事。所以,这两个“必然产物”的论断告诉我们,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在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下,自身具有软弱性、动摇性特点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资本主义的道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也根本行不通。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只能由先进思想武装的先进阶级的政党来领导,这个先进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这个先进阶级的政党就是中国共产党。

两个“不可逆转”

在概述完我们党紧紧依靠广大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之后,讲话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这两个“不可逆转”充分表明,我们党决不像某些对党的事业持悲观态度者所担心的那样,也决不像某些别有用心的势力所怀疑的我们党什么执政寿命的大限那样,而是我们党对自己领导的伟大事业始终充满高度的自信心。把建党90年来我们党所做的三件大事上升到更高的理论层面来说,就是三个“历史性转变”:一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二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三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两个“事实充分证明”

在概述完我们党紧紧依靠广大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之后,讲话用两个自然段作出了这样的判断:“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在这两个“事实充分证明”中,还有四个“选择”、两个“不愧为”。这此一方面揭示出被中国人民的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另一方面体现出我们党对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的自信。

五个“有利于”

讲话在比较详实地阐述完我们党和人民在中国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就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这五个“有利于”,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仅要做到经济自强,还要做到文化自觉、制度自信。这是因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否具有合理性,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离开中国的实际和我们已经取得伟大成功的正确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而幻想另外去寻求和依傍什么别的主义、别的模式、别的制度,是注定没有出息、没有前途、没有意义的。

三个“什么样……怎样”

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三个“什么样……怎样”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新觉醒。而在此前,还有两大觉醒,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主义,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正是由于在思想理论上持续实现的这五大新觉醒,使我们党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自觉排除了“左”的和右的干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所以,我们要牢记讲话中所提出的:“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四个“坚持”

讲话在党的建设这一部分精辟指出:“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加强党的建设,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这四个“坚持”,高度概括了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

五个“必须”

如何加强党的建设?讲话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先进性水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先进性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先进性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先进性水平,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先进性水平,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五个“坚持”,深入阐发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奋发有为地推进我们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问题,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所在。在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这一重大问题上,讲话论述的着眼点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论述的切入点或焦点则是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四个“坚定不移”

讲话在回顾党成立90年来我国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的同时,在论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后,用很大篇幅来瞻望中国发展繁荣的光明前景:“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四个“坚定不移”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继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D26

A

1671-2803(2011)05-0009-05

2011-08-25

1.邓方国(1957—),男,湖北汉川人,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2.王相红(1973—),女,湖北钟祥人,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教研室教师。

责任编辑:水 木

猜你喜欢

先进性讲话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篆刻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如何提高企业中青年党员的先进性
“注水”讲话
国旗下的讲话
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
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