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蒋介石在辛亥革命前后的表现考略

2011-08-15范前锋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新军辛亥革命蒋介石

范前锋

(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5)

蒋介石在辛亥革命前后的表现考略

范前锋

(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5)

本文通过追述青年蒋介石在辛亥革命时期的几件颇具传奇色彩的事件,客观地还原了那一段历史真实,并不涉及到对辛亥革命以后蒋介石政治立场改变的任何评判。

辛亥革命 青年蒋介石

蒋介石无疑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深刻影响两岸关系及陆台现代化的一位重量级人物,而研究辛亥革命及其前后他的早期活动的成果在大陆却不多见。本文力图还原历史真相,梳理出,蒋介石(1887-1975)在辛亥革命前后,作为一个有着一腔青春激情的激进民族主义爱国青年的活动轨迹。

一、青年蒋介石听闻辛亥革命爆发后即从日本归国,投身革命军,与黄郛一起协助陈其美促成浙江新军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爆发后,陈其美(1878-1916)即奔走于江、浙,积极策动南京、杭州的新军起义,后因江苏南京方面的新军起义条件不成熟,遂开始筹划先光复沪杭之策。辛亥年八月二十一日(1911年10月12日),陈其美亲赴杭州,次日召集浙江新军中的革命党人顾乃斌、褚辅成、吴思豫等人密议。因军中人士分成了“急进”与“缓进”两大派别,意见不一且难以调和,于是陈其美决定由上海、杭州各自分头着手准备。到了八月底,陈其美因忙于筹组上海的起义,无法分身前往杭州,于是派姚永忱去杭州联络新军。顾乃斌等人表示,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对于起义是意见坚决、意志坚定,但是由于有两标新军驻在杭州城外,每一名士兵配给子弹不足五发,而在城内驻防有清军旗营,加上抚台衙门驻防的一个巡防营、两个卫队连,可谓兵多械足,确实占有优势,所以新军中的顾乃斌等人不愿冒险,主张缓进;认为如能组织一定数量的敢死队员配合新军起义,则胜算较大。并且杭州方面已派人分头赴宁波、绍兴、台州、金华等地招募敢死队员,不过要到一个月之后才能开赴杭州集结,也就是说起义时间须定在武昌首义过后的一个月即九月二十日以后。此时,汉口已失,陈其美接到黄兴自前线发来的加急电报,说冯国璋正在急攻汉阳,若再失汉阳,则武昌危殆乎。催促沪、杭新军尽快起义,以声援武昌首义。陈其美十分着急,于是把上海起义的时间提前至九月十三日(1911年11月3日)。还决定杭州起义也不能再拖了,必须派得力人士赴杭筹划。恰在此时,黄郛、蒋介石两人相继抵沪。

黄郛,字膺白,杭州人,在日本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后来任沪军参谋长兼师长的黄郛和举事后任上海沪军都督的陈其美、沪军第一师副师长兼第一团团长的蒋介石当时是换贴拜把的弟兄,陈居长,黄次之,蒋第三。后来,黄与张群也换过帖,拜过把。黄郛毕业后到北京,被派到军谘府第四厅供职,与陈其美的弟弟陈其采同僚数年。武昌起义后,军谘府要挑选合适的人选到南方调查革命党人的活动,竟选中了黄郛,他便趁此机会从北京来到上海。当蒋得到武昌起义的消息后,与同学张群等人,九月初七打点行装出走长崎,登轮返国,于九月初九抵达上海。黄郛和蒋介石的到来适逢其时,陈其美十分欣喜,立即派他们俩人去杭州,好利用他们在浙江军界的人脉和影响,组织杭州起义。

吴原在《辛亥革命在浙江》一文中记载:“陈英士(其美)先生派蒋中正、黄郛、陈泉卿等同志到杭,在顾乃斌家举行会议。经陈先生前此指定的各位代表都亲自参加。当时重要的决议案是:(一)推举童保暄为临时司令;(二)葛敬恩等为参谋;(三)朱瑞为一标司令;(四)顾乃斌为二标司令;(五)定于九月十三日(1911年11月3日)至十七日为举义期间。接下一天又在临时司令童保暄家开会,详细分配工作。……会议之后,蒋中正先生回上海向陈英士先生报告一切。”[1](P57-58)褚辅成在《浙江辛亥革命纪实》中记载:“九月初,陈其美派黄郛、蒋中正来杭,与各同志相见并催促举行起义……”[2](P58-59)褚辅成的这篇文章发表在1945年2月15日的《浙江通志馆馆刊》的创刊号上。上海史学会于1956年主编的“中国近代史料丛刊——《辛亥革命》(第七册)”[3](P154)在刊用此文时在“陈其美派黄郛、蒋中正来杭”一句中删去了“蒋中正”三字。

二、青年蒋介石在杭州新军起义时担任敢死队队长,直接指挥进攻浙江巡抚衙门

“浙江革命军之编制皆以敢死队打前锋,然后继之以各标新军。敢死队之编制共分五队,以蒋介石为指挥官。第一、二队各队由队长张伯岐率令,第三队由队长董梦蛟率令,攻击抚署。以十五人为一队,每队手枪手十名,炸弹手五名,先后鱼贯继进……第四队由队长王金发率领,攻打军装局……第五队分布于旗城门下,各门下附属五名,出入于弹雨之中,而无一有惧色也。凡直接参战各将校,无不深为感心也。”[4]蒋介石担任浙江新军敢死队队长后,分别给母亲、家兄致信诀别,告之誓言要为革命牺牲,并劝母勿念儿及安排死后家事之处置,语极悲壮凄切。蒋母接信后曾托王良岳到杭州劝慰鼓励蒋介石说:“死生一视与义,勿以家事为念。”

褚辅成在《浙江辛亥革命纪实》中记载:“迨午夜一时,陆军等八十二标由顾乃斌、吴思豫协助,周承剡率陆军,口口口率敢死队进城,直扑抚署驻军,同时陈占芬所部持炸弹,掷中抚台上房,顿时着火延烧。敢死队遂冲入抚署,抚台大门卫队略事抵抗,旋即降服,浙江巡抚增韫本人及其眷属皆被擒获。”[3](P155)

蒋介石本人在其所写《为<杭州光复记>复顾子才(乃斌)书》中亦有相同的描述:“……攻击之初,先由陈济汾、沈筱九二君投掷炸弹于抚台署侧杨馥斋楼窗之下,署前之部队,随响而攻击,二标队伍亦相继前进,霎时间,弹声震地,火光灼天。署中卫兵,闻警即溃。杭州全城光复,在此一决战也。”[1](P78)通过对照上下文,陈占芬与陈济汾应是同一人,褚辅成文中略去的“口口口”当为“蒋中正”三字。

辛亥老人应梦卿在上海起义的前后,住在德福里一号的同盟会总部,担任印信、档案的保管员及撰拟文书等工作,对许多事情都是亲历、亲闻、亲见的。他在所写《奉化渔民任光复杭州的敢死队队员记》一文中没有刻意隐讳蒋介石的活动事迹。他回忆说,“我”奉命去奉化以招“沪杭铁路工人”之名在当地渔民中招募了一百二十名敢死队员,先乘船把他们送到上海,当日再转乘火车把他们送到杭州,“到了杭州,将渔民们分别安置在杭城火车站附近的高升客栈、大方旅馆、平安旅馆和下城的奉化会馆,由蒋介石、张伯岐、王季高(金发)三人点验接收,并交由沈昌鑫、陈夏生负责具体生活上的管理事务。我随即与蒋介石、张伯岐、王季高(金发)等同往白云庵召开秘密会议,商讨以后的行动计划。”[5](P7-8)

三、青年蒋介石协助陈其美组织沪军都督府,编练军队

“……浙省既下,公(笔者注:蒋介石)又返沪助陈其美谋定全省。编练步兵一团,是为沪军第五团(后改为陆军步兵第九十三团),陈其美任命公为团长,公推黄郛为沪军都督府参谋长兼第二十三师师长。”[6](P78-79)

褚辅成在《浙江辛亥革命纪实》中记载:“……光复杭州之军事行动,至是虽告结束,而上海尚未稳妥,传浦上驻防有旗营欲反攻省城之谣言,故由□□□等回沪,协助陈其美、黄郛策应各省革命,镇慑淞沪,筹组都督府与大本营诸事……”

我通过对比上下文内容,可以确定上段文字中“□□□”当为“蒋中正”三字。

“沪军最初下辖三个师,其中有第五团,这个团后来改编为第九十三团,由蒋公中正一手练成,纪律严明,最为精锐。团里的官兵,到民国十三年(1924年)间,有不少已经成为广东黄埔建军时期的各级重要干部。”[7](107-108)

据上海起义时担任敢死团团长兼宪兵司令的徐棠(字计生),在1938年撰写的《辛亥敢死队的缘起与沪军革命史略》中记述:沪军都督府成立,陈其美任沪军都督,黄郛任参谋长,“参与戎机者有蒋介石、何应钦……陈其采等”。1982年出版的《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七集)收有徐棠的另一篇文章——《辛亥上海敢死团述略》。编者根据前述《史略》一文,做了删节编修,但因时序已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编者的思想观念已较“文革”前解放和开放,故保留了“蒋介石”三个字。

四、青年蒋介石参与刺杀革命党人陶成章,转赴日本创办《军声》杂志

辛亥革命时期,青年蒋介石所做的最惊人之举莫过于1912年元月14日(此时正是武昌首义爆发后约三个月,上海光复后两个多月)凌晨,在上海法租界广慈医院病房里刺杀同为革命党同志的陶成章君。

陶成章,字焕卿,浙江会稽人,生于光绪四年(1878年)。1904年蔡元培、章太炎、龚宝铨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光复会,邀陶入会。光复会的日常会务及与各省会党的联络实际由陶成章在具体负责。1905年他参加同盟会。清末会党中的光复会与同盟会本为同根并蒂的合流共体,威震东南,不分伯仲。陶有献身革命的崇高精神,但他有个很大的缺点:有浓厚的宗派思想和强烈的排他性。他与章太炎多次在同盟会中掀起“倒孙”风潮,大肆攻击孙中山,甚至到处散发《孙文之罪状》的小册子,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丁未之后,同盟、光复两会的首领龃龉不断,但为反清大业,尚还能共事。1910年陶、章两人又公然成立新组织,与同盟会分裂。武昌首义后,他又和以陈其美领导的江浙同盟会争夺权力。后来斗争愈来愈激烈,竟发展到不择手段、互相仇杀的地步。“俟辛亥后,两会矛盾日深,不可调和。”冲突排斥,终致火并。光复会领导人李燮和遭狙击未死,陶成章更成为同样具有政治上的狭隘性与排他性的陈其美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

对于刺陶一事,尊蒋捧蒋人士毛思诚给出的解释是:“是时,陶成章回国蓄意破坏同盟会,拥戴章炳麟,抹煞孙、黄,并谋刺陈其美而欲以光复会代之为革命正统,还游说(蒋)公,公闻言大骇。默忖若陶计付行,则沪军无主,长江下游必复陷入混乱状态,而当时东南人心未定,各级军官皆为淸室遗孽,江浙将为满清及袁(世凯)贼所陷落,故权公私利害,决计除陶,以定革命大局,事后再自承其罪。盖其用心出于至诚,绝非对陶个人有好恶焉。此为辛亥革命成败最大关键,亦即(蒋)公光荣革命历史之重要一页也。”[8]

刺杀陶成章案发后,孙中山、黄兴先后致电上海军政府的都督陈其美,要求严查凶手。刺陶案后,蒋介石辞职,陈其美批示慰留:“禀悉。该团长(指蒋介石)病仍未痊愈,应准请假调养以期全治。所请准予辞职各节,可勿庸议。并仰第二师切实挽留,以资襄助。”稍后,“蒋中正辞去沪军第五团团长,举张群代之。遂赴日创办《军声》杂志。”蒋体面地“被迫”避往日本。然而,明眼人都知道,陈其美所做的一切只是遮人耳目的表面文章,因为暗杀陶的幕后主使正是陈其美本人。

蒋介石在日记里并不讳言自己刺陶的动机:“余之除陶,怒而杀之,乃出于为革命为本党之大义,概由余一人自任其责,毫无求功之意。然而总理最后信我与重我者,亦未始非由此事而起,但余与总理始终未提及此事也。”

蒋介石冒险犯难,刺杀革命元勋,主动承担罪责,为孙中山铲除了最具威胁的政治对手陶成章,瓦解了光复会,做了孙中山想做而不能做的事,孙自然心知肚明,两人彼此心照不宣。民国二年,反袁失败,孙、黄分道扬镳,黄兴出走美国,孙中山、陈其美等人流亡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作为孙中山的左右手,陈其美预感到自己随时有牺牲或被刺的可能,便向孙中山力荐小自己九岁的蒋介石做自己的接班人。他集清人诗句请孙中山手书一联赠蒋:“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可见其准备交班的寓意甚明。蒋介石刺陶时表现出的非凡眼光、魄力、果敢和勇气,赢得了孙中山的信任。日后,蒋介石备受重用、倚为中坚柱石,刺陶事件以及蒋之“大哥”陈其美的极力举荐当是蒋能在以后十余年间超越国民党内众多元老而捷登大位的两个重要原因。

在辛亥革命史上,一方面,蒋介石刺杀革命元勋之罪不可能湮灭,然则又不能放得太大,毕竟当时只有26岁的他,还没资格和资本对革命同仁“怒而杀之”。他只不过是奉命行事的“枪手和杀手”而已。另一方面,他因杀陶而摧毁光复会之功亦不能高估,因为他不过是为孙、黄同盟会扮演了一个小角色,为“大哥”陈其美尽到拜把小兄弟的职责而已。事实证明,“刺陶”是陈其美一生中所犯的一个最严重的错误。陶案发生后,很快真相就被披露出来。它不仅没能消弭革命党内部的分歧,反而加剧了党会矛盾和斗争,破坏了革命阵营的团结统一。

五、结语与定论:在辛亥革命及其前后,或者说在民主主义革命之初,蒋介石人生的历史定位基本上是一个踌躇满志、富于革命冒险精神,具有民族主义思想和爱国热情的进步青年

辛亥革命前夕的1907年,蒋介石远赴日本振武学校学习炮兵科,研读军事。其间由陈其美介绍加入同盟会,参加反清革命活动。蒋介石生长的时代,外患频仍,国力式微,正值近代民族主义勃兴,在空前激烈的内忧外患形势下,仁人志士的救亡图存意识特别强烈。蒋介石身处其时,身历其境,具有民族主义精神和爱国热情,原是顺理成章的事。在获悉武昌首义爆发的消息后,即很快从日本归国,投身革命军,促成浙江新军起义。在攻打杭州城的战斗中,他有胆量勇力,身先士卒,指挥敢死队员骁勇善战,立下首功,开始显露出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在担任沪军第一团团长时,蒋治兵有方,军纪严整,显示出年青的他具有一定的政治才干。陈其美被刺后,由于孙中山惜才爱才,对他委以重任,以致蒋后来逐步发迹。这当然是后话了。

[1]吴原.辛亥革命在浙江[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

[2]褚辅成.浙江辛亥革命纪实[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

[3]辛亥革命:第七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浙江敢死队之壮观[N].上海:民立报,辛亥年九月十九日.

[5]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八集[M].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

[6]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

[7]潘公展.陈其美传[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

[8][台湾]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中国国民党八十年大事记.

K257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1-2803(2011)05-0005-04

2011-03-12

范前锋(1968—),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武汉中华文化学院)副研究员,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国共两党关系史与海峡两岸关系史”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理 言

猜你喜欢

新军辛亥革命蒋介石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宇通T7团队再添新军
Examining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CPUE-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for the jumbo fl ying squidDosidicus gigasoffshore Peru based on spatial autoregressive model*
新军
新军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蒋介石为八路军改名的真实目的何在?
叶剑英与蒋介石分道扬镳
二十年代初蒋介石访苏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