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韩城方言“把”字句与“叫”字句的套合句式

2011-08-15刘三丽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小类韩城主语

刘三丽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西安710128)

浅析韩城方言“把”字句与“叫”字句的套合句式

刘三丽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西安710128)

对韩城方言中“把”字句与“叫”字句的套合句式进行分类解析,并联系近代汉语中有关的套合句式进行比较,结合韩城方言的现实景况,可以看出“把”字句与“叫”字句的套合句式还将在交际中继续发挥作用。

“把”字句;“叫”字句;套合句式

韩城市位于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关中平原之东北隅。北靠宜川,西临黄龙,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乡宁、河津、万荣县相望,南与本省合阳县毗邻。[1]1

韩城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汾河片,不仅在语音上与同省邻近县有较大的不同,在语法现象方面也表现得非常丰富。表处置的“把”字句与表被动的“叫”字句的套合句式就是其中突出的一类。这种套合句式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把”字句中套合着“叫”字短语,如:把新新的一套书全叫同学拿走啦。另一种是在“叫”字句中套合着“把”字短语,如:李四叫派出所把他逮上走了。

一、两种套合句式

1.“把”字句中套合着“叫”字短语(把NP+叫NP+VP)

例句如下:

(1)把好好个房子叫你□[phia31](东西乱放,不整洁)得不像样子。①经调查考证,韩城方言有四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分别为31、35、53、55;□表示有音但写不出汉字;例句中括号()内的文字为括号前有下划线____的方言词的意思阐释。在韩城方言中,“[□iɑu31]”字句中的“[□iɑu31]”本为“教”,按现代汉语的规范,文中写为“叫”,读音为[□iɑu31],不同于其方言音[□iɑu55]。

(2)把娃叫汽车□[tei35](撞)啦。

(3)把好好的一摞书叫老鼠□[□a53](咬成碎渣)得不能看了。

(4)把整整一碗饺子叫李四吃光啦。

(5)把亲亲(漂亮)个娃叫你打扮成什么啦!

(6)把新新的一套书全叫同学拿走啦。

这类套合句式的特点是:第一,句子表达说话人惋惜(1)(3)(6)、惊愕(2)(4)、不满(5)等情感。第二,“把”的介引成分指人或某一完整或整体事物,常会带上修饰语“一”、“个”等,目的是为了强调该对象,突出行为主体实施的结果。第三,“叫”的介引成分可以是人,如(1)(4)(5)(6),可以是动物,如(3),也可以是事物,如(2)。“叫”的前面可以加副词“都”、“全”,在语义上指向行为主体及其行为结果。第四,动词后必须有成分,跟动词补语或者语气词“啦”、“了”。第五,“把”字可以省略,整体意思不发生改变。但对“把”字后的介引成分的强调意味就没有了。第六,句子没有主语。确切地说,施事主语与“叫”构成介词短语做了动词的状语,而整句话是为了强调施事给受事造成的影响,所以,主语不用再在句首出现。第七,此类句式可以转换成“叫NP+把NP+VP”套合句式。

2.“叫”字句中套合着“把”字短语(叫NP+把NP+VP)

此类句式大体可分为四种小类:

第一小类:

(1)叫小马把我灌醉了。

(2)硬是叫囡囡把外婆吵得没法睡觉。

(3)叫老王头把我的(我们)没口卷[yæ~53](骂)死起。

(4)你硬叫八叔把他□[□iou35]子(媳妇)口卷跑啦。

(5)我就叫你把我往死里气。

(6)妈!叫我姐姐把簸箕捎过来。

(7)李四叫派出所把他逮上走了。

(8)都叫你把我的(我们)害得不敢走。

(9)叫老鼠把棉袄咬下一□[uai55](个)窟窿。

(10)叫你娃把他各家(自己)管好。

(11)再不听话就叫老猫把你叼上□[□hia35](走,去)。

(12)等哈叫你兄弟(弟弟)把猪喂咾!

(13)都叫你把人气得不□[□i□55](知道)该说什么。

这一小类句式的特点是:第一,“叫”前可加副词“硬(是)”、“就”、“都”表修饰。句前可有主语,若可加主语,一般情况下,“叫”前的主语与“把”的介引成分在语义上是一致的,但也有例外,如(3) (4)(6)(10)(12)。同时,“叫”有强调意味,强调其后的介引成分。第二,“把”后加人或物。“叫”后可以介引人、动物、事物。第三,动词后须带补语、状语或语气词“咾”。第四,此类句式多数是表达不满、不如意的情感,如(2)中,说话人对囡囡吵得外婆没法睡觉表示不满。第五,此类句式极少数表示陈述(1)或者祈使(6)(10)(12),除祈使外,其他都可转换成普通话中的被动句。

第二小类:

(1)叫钉子把手划烂了。

(2)叫风把房顶刮上跑啦!

(3)你爸硬是叫酒把他给害啦!

(4)叫他一句话把人说得不高兴的。

(5)叫几千块钱把他急得睡不着觉。

(6)小芹叫豆荚把手戳破了。

(7)二愣叫石头把脚砸啦。

这一小类句式的特点是:第一,动词后必须跟补语或者语气词“啦”、“了”。第二,“叫”的介引成分是事物,没有生命,不能发出动作,但可以对“把”的介引成分产生影响,且为不好的影响。第三,“叫”后的介引成分可以带数量短语作修饰语,表示虽然数量小但可以对“把”的介引成分产生不小的影响。第四,“叫”前可带修饰状语,如“硬(是)”、“险乎儿(即差点儿)”。第五,“叫”前的主语与“把”的介引成分有同指(3)或领属(6)(7)关系。第六,“叫”可省掉,但少了对“叫”后介引成分的强调意味。

第三小类:

(1)小心叫他把你灌醉咾!

(2)小心叫风把你吹感冒咾!

(3)小心叫我把你给逮住咾!

(4)小心叫老猫把你叼上走咾!

这一小类句式的特点是:第一,表提醒、警告、威吓等祈使语气。第二,VP中的动作并未成为现实,而只是一种说话人的预设。第三,动词不能单独使用,之后须跟补语或者语气词“咾”。第四,“叫”可省掉,但强调施事主语的影响意味就没有了。

第四小类:

(1) 叫你把我还[xa31]当成□[xɑη53]□[xɑη](傻子,笨蛋)了。

(2)叫你把我还小看啦。

(3)叫他把人还欺负得。

这一小类句式的特点是:第一,表示说话人对“叫”的介引成分的极大不满,认为施事主语的态度是不对的。第二,“叫”后介引第二、第三人称。第三,“把”介引第一人称或表示第一人称的指人名词。第四,动词前带表示“不该如此”意义的语气副词“还[xa31]”,突出说话人内心的不满。第五,“叫”不能省掉。

二、近代汉语与韩城方言两种套合句式的比较

“把”字句是一种“处置式”的句式。王力认为处置式的产生大约在第七世纪到第八世纪之间,[2]477即唐代初期和中期。蒋绍愚认为,表被动的“叫”字句是在唐代出现的,经历了“使役——被动”的发展。[3]236从中古时期发展到现当代,“把”字句和“被”字句作为不可或缺的句式,依然活跃在语言的舞台上。在近代汉语和一些方言中(如:韩城方言、西安方言、安康方言等①是笔者在与西安、安康本地人的交流中获知,但未作详细调查。)这种套合句式占有一定的比例。

在近代汉语中,有“把/将”字句中套合“被”字句的句式,如:

(1)把七十二洞妖王与独角大王尽被众神捉了。(《西游记》第5回)

(2)到明日没的把这些东西儿吃(被)人暗算明夺了去。(《金瓶梅》第14回)

(3)不想我的干女儿没的认我,倒把个亲女儿教弟夫人拐了去了。(《儿女英雄传》第32回)

也有“被”字句内套合“把/将”字句的句式,如:

(4)我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被那木钉把头碰破了。(《红楼梦》第38回)

(5)师父分明是个好人,必然被怪把他变做虎精。(《西游记》第30回)

对比地来看,近代汉语中两种句子的套合句式,与韩城方言的套合句式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表现在:第一,都表示说话人不满的情绪。第二,“被/叫”前的主语与“把/将”的介引成分有同指或领属关系。不同表现在:第一,近代汉语表被动用“被”字,“吃”字,“教”字,而韩城方言中只用“叫”,没有“被”。第二,近代汉语中似乎没有韩城方言中所分的一些小类,比如第三、四小类。

三、结语

韩城虽然与省会城市西安距离较远,自身的地理环境也是山、川、原皆有,但并没有就此封闭自身的方言系统。改革开放以来,韩城的工矿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广播电视较为普及,外地来韩从事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方面的人数不断增多,加之普通话的大力推广,韩城方言正处在迅速的变化中。总的趋势是向普通话靠拢,一些方言土语逐渐被淘汰。但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韩城方言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一些特质,本文所讨论的“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套合句式在这个大背景下就没有受大的影响,依然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而至于其未来的发展,还需进一步地研究、考证。

[1]韩城市志编纂委员会.韩城市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

[2]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詹歆睿]

Abstract:The paper analyses the classifications and features of the combined structure of“Ba”sentence and“Jiao”sentence in Hancheng dialect.Then,the combined structure of“Ba”sentence and“Jiao”sentence inmodern Chinese 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Hancheng dialect.Based on the present state of Hancheng dialect,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structurewill still play a role in people’s daily communication.

Key words:“Ba”sentence;“Jiao”sentence;combined structure

Analysis of Combined Structure of“Ba”Sentence and“Jiao”Sentence in Hancheng Dialect

LIU San-li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Xi’an 710128,China)

H172

A

1009—5128(2011)01—0092—03

2010—11—29

刘三丽(1984—),女,陕西韩城人,西安外国语大学2008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小类韩城主语
谈谈引导主语从句的连接词的用法
巧用无灵主语,让续写更灵动
嗨!韩城
魅力韩城
韩城老街
请到我们韩城来
单座物流车专利布局分析
汽车智能驾驶领域专利布局分析
浙江配电网物资标准化研究与应用
盘点高考中的特殊句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