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卫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011-08-15张建宇
张建宇
(绥化市卫生学校,黑龙江 绥化 152000)
浅析卫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张建宇
(绥化市卫生学校,黑龙江 绥化 152000)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是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保证。卫生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分支,建设一支能适应卫生职业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也是卫生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向。当前国家给予卫生职业教育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卫生职业教育的强劲发展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
卫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具有重大意义。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首先,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努力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双师型”教师就是指具备渊博的专业理论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胜任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双重职责的复合型教师。卫生职业院校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
1 “双师型”教师的基本内涵
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及国家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明确了“双师型”的概念:“双师型”师资,是基于教师资格的一种制度,“双师型”教师含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双师”是指兼有教师资格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获得“双证书”,即学历证书(含毕业证和学位证)和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学历证书表明教师具有相当的学历水平,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则反映教师所具备的专业技能水平。“广义双师”是指能兼任两门及两门以上学科教学或既能从事学科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习指导教学的教师。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其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都应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由于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所以要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就必须牢牢把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这一关键,只有教师具备了这样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培养出适应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实际上,“应用”(专业实践能力)是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最重要的核心能力,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理应成为“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在我国的提出也是基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职业院校重理论轻实践,专业教师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与知识应用,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上重理论水平轻实践技能,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适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育理念的背景。从研究成果来看,虽然研究者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界定的看法与表述不一,但实质不仅不矛盾,而且相当一致。也就是说,“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又要具有相应专业实践技能;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工作,又能胜任实习实训指导工作,而且在教育思想、职业道德、专业素质、组织协调和创新发展等方面有较高水平。能力素质是“双师型”教师的内容或内涵,证书职称只是“双师型”教师的形式或外延。
2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1]
(1)总体水平不高,不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表现出师资队伍本身在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职务结构以及专职与兼职比例结构上还不甚合理,专业课与实习指导教师的数量与质量仍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许多青年教师依然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必要的专业技能和教学理论知识。
(2)教学结构上重理论轻实践倾向依然存在,不利于师资队伍的发展。如专业结构上,基础性学科力量相对较强,应用性学科力量较弱。基础性越强的专业,教师数量越充足;应用性越强的专业,教师数量越不足。在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比,也是理论教学的师资力量较强,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弱,由此导致很多学校难以开展实践教学,即使开展了,也是流于形式,很难实质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3)兼职教师缺乏相对稳定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表现为兼职教师队伍欠稳定,在某些时间段很难保证教学的连续性,且对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也缺乏深入了解,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并且还存在数量过少的问题。因此,不能突出职业教育应用性强的特色。
3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1)狠抓教师培训。强化对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使之尽快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卫生职业教育实践性很强,只有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才能很好的完成基本教学任务。让教师到临床进行专业实践训练,特别是缺乏专业实践经验的新教师,应到医院见习一年以上,要求其他教师定期培训,避免因脱离实践时间过长,使“双师”素质下降[2]。
(2)加强对教师的资格培养。鼓励专业教师取得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或教育部、卫生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合格证等;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一系列职业培训基地,对现有职业教师进行一系列集中培养。找准师资培训的突破口,将教师培养和学校要求结合起来,避免基地提供的培训与学校教学实际相脱离[3]。
(3)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扩大兼职教师比例。积极从医院等企事业单位聘任兼职教师,把兼职教师作为整个师资队伍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建设和管理,缓解“双师型”教师数量的不足。从临床一线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能指导实践教学的人员做兼职教师,通过互补,提高院校“双师型”教师整体素质。具体工作中:一是要严格外聘教师的管理制度,严把关、重考核。二是建立外聘教师信息网,扩大外聘教师的选择范围,择优聘用。三是外聘教师一旦聘用,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以减少教学过程中的磨合期,要在各方面尊重兼职教师,特别是注重培养他们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授课技巧,使其成为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让他们感到“宾至如归”,积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4]。
(4)建立较科学的“双师型”教师考评体系。制定有力措施,必要的措施是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只有措施得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才会达到预期的目标[5]。制定职业教育教师职业标准(资格),建设并完善院校各项双师培养制度,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与调整上实现量化、科学化管理,同时建立聘任制度、奖励制度,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开发利用。首先,要明确“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与管理办法,其中包括“双师型”教师的条件、“双师型”教师的认定程序、“双师型”教师的职责、“双师型”教师的待遇等。其次,对“双师型”教师建立要素评定考评体系,在实际操作中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考核项目,即要从哪些方面对“双师型”教师的绩效进行考核;二是评定分等,即把每个考核项目分成几个等级。在确定了这两者后,即可由考核者按照评定要求给被考核者打分。将考核工作与“双师型”教师资格的认定、职称评定、工资收益、职务晋升等挂钩,引入竞争机制,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对“双师型”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6,7]。
综上所述,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职业教育界的共识。强化卫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质量建设,成为提升卫生职业院校核心能力的首要任务。卫生职业院校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研究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手段和措施,探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方法,商讨提高教师队伍结构整体上的“双师”素质和个体“双师”素质的激励机制,依然任重道远。
[1]施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职教论坛,2006(21):8.
[2]董桂林,周明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生存病态与症疗[J].职业技术教育,2005(4):52.
[3]陈晓东.职教师资必须回到行业进行再培训[J].职教论坛,2003(5):56.
[4]夏秀莉,李乃义.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3(13):26.
[5]贺文瑾.略论职技高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2(23):50.
[6]杨国祥,尹家明.论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J].高校教育管理,2007(4):19.
[7]李翔.“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3):42.
G451.2
A
1671-1246(2011)21-0025-03
注:本文系全国第三届“人卫社杯”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征文获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