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朴素到哲学再到科学
——从医学史分析中外医学的发展历程
2011-08-15刘小军周永宁陈兆峰李海龙杨忠霞
刘小军,赵 达,周永宁,陈兆峰,李海龙,杨忠霞
从朴素到哲学再到科学
——从医学史分析中外医学的发展历程
刘小军1,赵 达1,周永宁1,陈兆峰1,李海龙2,杨忠霞1
(1.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生命运动的特殊规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哲学则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历史上,中外医学都曾以先进的哲学思想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探索生命的奥秘和健康与疾病的规律。中外医学的起源都经历了朴素阶段、哲学阶段,最后,西医成功嬗变,上升到了科学阶段。
医学史;中外医学;发展历程
1 医学起源的探索
医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早在以采集、狩猎为主的母系氏族阶段,刀耕火种的石器时代,在没有国王、贵族、平民、乞丐,没有弓箭、火药、文字、罗盘的时候,人类已无法回避饥饿、创伤、衰老和死亡。而那些为早期人类社会提供特殊帮助的活动,很可能就是医学的萌芽。
纵观历史,医学起源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复杂的过程,疾病的危害,人类保护自己、消除病痛的本能给予医学的产生以最初的动力。人类医学发展到21世纪,主要形成东方医学(主要指中国医学即中医,其他有藏医、蒙医等世界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两大分支。
中医形成于数千年前的中国,它建立在人们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及阴阳五行、八纲脏腑的辩证基础上,运用朴素辩证法及思辨推理方法,认识机体、自然、疾病3者的关系,然后发展起来的一门以“功能人”包括“功能脏器”为概念的独特的医学哲学理论体系。在治疗上,除药物外还有针灸、推拿、气功、耳针等特殊疗法,它是世界传统医学中比较完善的一种医学理论体系,为人类尤其是华夏儿女的健康和民族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医学是最近三四百年来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学及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一门以“解剖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主要采用科学实验方法,从宏观到微观,直至目前的分子基因层次水平。西医发展极为迅速,是世界医学史上的主流。
2 医学的发展历程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在其发展历程上都可归纳为朴素阶段、哲学阶段和科学阶段。
2.1 朴素阶段
古人认为,和人具有灵魂一样,自然界的万物也无不具有灵魂,凡是日月、山川、星辰、河流、树木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人们在开荒、盖房、狩猎之前,要请巫师卜卦问吉凶,同时,为了免灾祛祸,不被疾病所侵扰,还举行各种祭祀神的活动,祈求平安,祈求健康。
传说,女娲是人类的始祖。她曾在池塘边用黄土和泥塑造出许多男人和女人,然后她又顺从天意与其兄伏羲婚配,给人类如何繁衍生息做出了典范。古印度和埃及也有神创造人的传说。
在欧洲,古希腊的传说认为,人是由先知普罗米修斯用泥土里“天神的种子”捏造的;日耳曼人的传说认为,天神们用两棵树分别造成男人和女人,并给了两人生命。在北美洲、南美洲、非洲以及澳大利亚也流传着类似的故事。
既然人是由神创造的,人的生命是由神主宰的,那么疾病也就是神灵意志的体现了。面对疾病,人们往往采用各种手段祈求神灵的保佑,免除机体病痛。在奴隶社会时期,医学中的宗教色彩更加浓厚。印度、埃及、巴比伦的医学笼罩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古希腊的医学也起源于传统的宗教治疗方法。
总之,医学最初表现为神的阶段,或朴素阶段,此阶段的医学(或许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医学)受到原始宗教图腾的深刻影响,是医学发展的原始阶段。
2.2 哲学阶段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医学曾以哲学形式出现。人类在对自身身体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医学理论。低下的生产力决定了人们自然知识的贫乏,这一时期的哲学往往带有笼统猜测和朴素直观的性质。那时,自然科学还不能对医学的研究对象作出科学的解释,不得不依靠哲学的推理来补充科学的不足,医学也不例外。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医学的发展正是源于这种最初的哲学探索。
2.2.1 西方医学的哲学思想 西方早期影响较大的哲学家无不是用哲学的思维对自然及人的本质进行探索。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后期,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非罗劳斯认为人体具有3种灵魂,即生长灵魂、动物灵魂、理性灵性灵魂。亚里士多德则分别称这3种灵魂为生殖灵魂、感觉灵魂及理性灵魂。植物只有生殖灵魂,动物有前2种灵魂,只有人才具备3种灵魂。
希波克拉底学派则将“四元素论”发展成为“四体液病理学说”。他认为机体的生命决定于4种体液:血、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4种元素的各种不同配合是这4种液体的基础,每一种液体又与一定的气质相适应,每一个人的气质决定于其体内占优势的液体。如,热是血的基础,来自心,如果血占优势,则属于多血质。四体液平衡,则身体健康;失调,则多病。
盖伦是古罗马时期最著名的医学大师,他把前述的3种灵魂的说法与人体的解剖学、生理学知识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提出了所谓自然灵气、生命灵气、动物灵气的理论。他认为这3种灵气在人体中分别位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它们都发源于一个被称之为“纽玛”的中心灵气。这种“纽玛”存在于空气中,人体通过呼吸,吸进“纽玛”从而获得活动能力。盖伦关于血液循环的理论与现代医学基本接近,但他认为血液无论是在静脉还是在动脉中,都是以单程直线运动方法往返活动的,犹如潮汐一涨一落,朝着一个方向运动,而不是做循环的运动。
16世纪的主要成就是人体解剖学的建立,这既表明了一门古老的学科在新的水平上复活,又标志着医学新征途的开始。首先革新解剖学的是意大利的达·芬奇,他深入了解了人体的解剖结构,开始从事人体解剖。另一位给解剖学带来重大革新的是维萨里,他的著作《人体的构造》被看做是自盖伦以来解剖学上的第一个进展。整个l7世纪,解剖学家以极大的热情继续研究人类的大体解剖,其代表人物有哈维、威尔逊、布伦纳格拉夫等。
在哲学上,笛卡尔主张“演绎法”,他认为概念是从基本原则推论出来的,他最重要的原则可以用他非常有名的格言“我思故我在”来体现。培根提出经验主义,提倡观察实验,主张一切知识来自经验,并提倡归纳法。这些观点的提出推动了17世纪的生理学,18世纪的病理解剖学、预防医学,19世纪的细胞病理学等学科的发展,而这些学科的建立为现代医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2 中医的哲学思想 中医蕴藏着巨大宝藏,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学不仅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也属于古代的朴素哲学。中医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为哲学基础来建构理论体系,并使之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医学中,中医学是较古希腊、古罗马医学理论更完善且医术更高超的自然哲学,它以“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运用综合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用以阐明人类生命活动和外界环境的关系,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防治规律,以及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措施等,这些理论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总之,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经历了哲学的发展阶段。与处于朴素阶段的医学相比,哲学阶段的医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其医学理论中,推理远远多于实证。随着社会的发展,西医进入科学阶段,而至今中医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哲学阶段。
2.3 科学阶段
近代是西方医学发展的加速期,19世纪出现的麻醉及无菌术使外科手术范围由四肢和体表逐步深入到体腔,抗生素的发现使内科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
到了20世纪,医学的发展日益加速,此时医学研究的一个特点是分析和综合并重,它建立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因而可借科学的判断来指导医学实践。20世纪下半叶,系统观点深入人心。由微观到宏观,由大分子、细胞,经器官、生理系统、个体,直到社会、生态系统、生物圈,每个层次都自成系统。它们有相对的界面,在系统内和系统间都有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这样的系统模型正指导着现代医学思维的形成。
还原论分析法把疾病定位在某个局部,比如某一个器官,甚至随着科技的进步把疾病的分析定位到细胞、基因、分子水平,这种研究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增进了人们对医学的进一步认识,但同时它也忽略了人作为一个整体的统一性,忽略了人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界已经开始发现用还原论分析法研究人体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因此,必须走整体论与综合法的道路。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确定了DNA双螺旋结构,这一发现被誉为20世纪生物学最伟大的发现,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这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也是还原论分析法有效性的一项明证。然而,任何一种生物的基因型只有在其整体中才能得到表达,只有在该个体与其所处外界环境和谐统一的条件下才能得到理想的表达,换言之,基因是受外界环境制约的。人的基因虽然重要,但只有在作为整体的人体内才能具有人的全部功能,基因不能离开整体而孤立存在。同样,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亦没能解决人类疾病的困扰,人类的所有生命活动并没有在基因图中找到完美的解答。因此,医学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实现由还原论向总体论的转变,这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反映了医学所关心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是否有疾病,而是关心生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综合,反映了医学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向。过去那种视技术为治疗疾病、增进健康的惟一手段的观念正在让位于技术、心理、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治理理念。生物医学的传统模式正在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开始着眼于从整体上考虑病人心与身的统一,而不是仅限于局部病变。医学要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整个医学界的一致呼声。
西方医学在哲学阶段的基础上成功“脱胎换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尽管哲学仍在西医体系的某些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已不再发挥主导作用。现代医学发展到21世纪,正在走向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多元融合。
虽然中医理论体系中贯穿着深厚的人文思想,存在不可忽视的先进性,但与西医迥异,中医在很大程度上仍处在朴素阶段和哲学阶段。近年来,广大医学科学工作者对中医的现代化之路进行了不断探索,但毫无疑问,中医科学化之路还很漫长,中西医能否结合、如何结合是摆在世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3 结果
医学的本质,是基于科学、哲学、人文的学问,医学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新的医学模式的诞生和发展,以及社会、心理、环境等众多因素的融入,使现代医学不仅包括了以遗传、功能、环境为主的科学,而且还综合了哲学、社会、人文、心理等多种学科,最终将迎来多视角的系统的研究医学的崭新时代。通过以上对中、西方医学发展史及其发展趋势的哲学分析,看到了医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初步认识到了它的一些科学方法的优点及缺陷。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也让祖国医学能够真正走在世界医学的前沿。
[1]高也陶.医学与宗教[J].医学与哲学,2000(7):12~15.
[2]李创同.从神学、哲学到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文欣.神秘的古代巫医[J].医学文选,1994(5):81~83.
[4]程雅君.中国哲学的萌芽与中医学的起源[J].江西社会科学,2009(3):58~63.
[5]梁艳,黄荣国,仲人前.“人体-环境”新系统医学模式探讨[J].医学与哲学,2005(10):56~57.
[6]刘虹.走进医学整合的新时代[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2):5~7.
[7]刘海龙.系统生物学:走向整体论的生物学[J].系统科学学报,2009(1):46~49.
[8]杜治政.论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的人文走向[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6):2~6.
G40-03
A
1671-1246(2011)20-0040-03
Vol.29 2011 No.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