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需求调整卫生监督专业发展方向
2011-08-15钟要红赵海军王妮妮陈哲科
钟要红,赵海军,沈 清,戴 苡,王妮妮,陈哲科,章 晔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卫生系,浙江 杭州 310053)
基于市场需求调整卫生监督专业发展方向
钟要红,赵海军,沈 清,戴 苡,王妮妮,陈哲科,章 晔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卫生系,浙江 杭州 310053)
由于国家推行卫生监督队伍参公管理制度,大专层次卫生监督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困境。为适应市场需求,将大专卫生监督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为企业培养具有高度健康意识的卫生监督管理服务人才,构建以生命健康的本质-环境与健康-环境监督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市场需求;卫生监督专业;建设思路
1 卫生监督专业设置背景
为加强我国农村卫生监督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卫生监督网络,实现城乡一体的卫生监督管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卫生部于2004年出台了《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卫生部2004年第39号令),我省制订了《浙江省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编制配备和经费保障参考标准》(浙编办[2006]8号),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2007年年底前,全省各县级卫生监督机构设立县级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形成全省城乡一体的卫生监督网络,农村卫生监督工作基本得到覆盖,农村卫生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2)每2~4个乡镇(街道)或6~12万人口设置一个卫生监督派出机构,每个派出机构的卫生监督员一般不少于4名,派出机构的人事编制和财务纳入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统一管理。
(3)2008~2010年,全省卫生监督员的素质和数量以及监督执法的基本装备适应全省城乡卫生监督工作需要,建成网络健全、信息畅通、反应迅速、能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依法行政、行为规范、执法有力的卫生监督体系。
根据上述有关政策要求,我省对基层卫生监督人才存在较大需求,为此我校于2005年增设卫生监督专业,旨在满足我省农村基层对卫生监督执法管理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2 卫生监督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尽管连续几年我校卫生监督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2005级为98.25%,2006级为94.55%,2007级为91.74%)和招生情况(报到率均超过95%)均较理想,也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进入基层卫生监督所及其派出机构,但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学生今后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印发〈关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组通字[2006]27号)的要求,我省下发了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事业单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浙委办[2007]13号),明确规定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列入参公管理范围。我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于2008年开始自上而下地推进参公管理,目前基层卫生监督所人员机构暂时处于冻结状态。我校卫生监督专业进入基层卫生监督所及其派出机构的毕业生,目前均属编外人员,今后去向很不明朗,使毕业生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落差,进而影响了毕业生的工作积极性和从事卫生监督工作岗位的稳定性。
3 卫生监督专业建设方向
为明确市场需求,我们调研了一些卫生检测评价服务公司、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餐饮单位、学校、宾馆、幼托机构、养老院、健康咨询服务公司、工矿企业、自来水厂等,结合前几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将卫生监督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调整为为各类企业培养卫生监督管理服务人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各类卫生检测评价服务公司从事危害因素采样、检测和控制措施效果评价工作,对应的执业资格证有职业危害因素评价资格证、环境评价工程师等。
(2)大中小学校、幼托机构、养老院、专业运动队、企事业单位、社区保健及健康中心、餐饮、食品加工及经营部门、宾馆等从事营养指导管理工作,对应的执业资格证有营养师、营养保健师、健康管理师等。
(3)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公共场所、工矿企业从事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对应的执业资格证有卫生监督管理师、公共卫生管理师等。
4 卫生监督专业建设思路
必须进一步开展调研,在广泛征求用人单位和行业专家的基础上,调整卫生监督专业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具体建设思路如下。
(1)优化课程体系。为企业培养的卫生监督管理人才的知识构架应包括医学、管理学、法学3方面,核心职业技能是卫生分析评价和卫生监督管理能力。为真正贯彻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原则,要突破原有卫生监督专业课程框架体系,着力构建以生命健康的本质-环境与健康-环境监督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2)调整与整合教学内容。根据企业对卫生监督管理人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调整并整合相应的课程。对于该专业大专层次的理论教学,受学制和课时的限制,坚持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
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要为专业课程的教学服务,在教学内容选择时应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对生命健康本质的认识、基本法律素养和管理潜质来进行。
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完全取决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要求,其目标是培养学生面对特定环境(工矿企业中的职业环境、食品生产经营环境、学校、公共场所等)开展环境监测评估并实施卫生监督管理的能力,教学中要加大对学生各类企业生产管理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3)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安排专任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锻炼,参与企业的管理,强化专职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真正做到职业教育与实际工作相对接;另一方面聘请企业一线卫生管理人员参与教学,真正为企业培养“用得上”的卫生监督管理人才。
(4)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依托公共卫生实训基地的三大实训平台(环境监测与评价实训平台、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健康促进实训平台、卫生服务人文法律素质实训平台)建设,改善教学实验实训条件,通过开发模拟各类企业环境条件的仿真软件、建立特定环境条件模拟实训室、开设特定环境检测评价管理实训项目等,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让学生通过这3个平台的实训,熟练掌握公共场所环境、生产环境、生活环境、饮食环境等各种环境的监测和评价,并能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按照行业岗位标准,调整与改进专业实验、实训的项目及其考核方式和测评体系,编写以工学结合为特色的综合实训教材,制订校内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和具体实施方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在现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增设各类企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卫生检测服务公司、健康咨询服务公司、宾馆、酒店、工矿企业、水质监测站等)实习基地,努力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借助卫生监督师资力量和实训平台,努力开展以下3方面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①为各类工矿企业的卫生管理人员提供相关职业技能培训;②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服务和研究;③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
G40-03
A
1671-1246(2011)20-0005-02
2010年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第一批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基层公共卫生实训基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