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代汝南郡农业发展原因探析

2011-08-15余全有

天中学刊 2011年4期
关键词:粮食土地农业

余全有

(黄淮学院 天中历史文化研究所,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汉代汝南郡农业发展原因探析

余全有

(黄淮学院 天中历史文化研究所,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西汉,汝南郡是全国人口最多的郡,东汉,人口仅次于南阳郡,它是当时公认的中土大郡,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当时汝南郡农业经济之所以发展较快,主要是农业开发较早,优越的自然条件,秦末农民战争影响相对较小,注重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改进,重视水利兴修,重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粮食替代品生产等原因所致。而这些发展农业生产的做法,对今天发展农业生产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汉代;汝南郡;农业发展;原因

汝南郡设于汉高祖时期,是西汉人口最多的郡。据《汉书·地理志》载:当时200万人以上的郡只有颍川郡、汝南郡、沛郡,汝南郡下辖37县,46.1万户,259.6万人,占全国的 4.5%左右,人口最多。汝南不是辖县最多的郡,但户均5.62人,在103个郡国中是比较高的,说明当时的汝南郡人口比较稠密。据《后汉书·郡国志》统计,东汉时期,汝南郡仍下辖37个县级行政单位,40.5万户,210万人,占全国的4.3%左右,仅次于南阳郡,户均5.19人。由于汝南郡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所以被公认为“中土大郡”[1]372。在韩崇升任汝南太守时,皇帝特意召见了他,对他说:“汝南,心腹之地,位次京师也”[2]203,要他不负众望,治理好这一重要的地区。全国近 1/20的人口集中于此,足以说明这里的农业发展水平较高。

一、汉代汝南郡农业发展原因分析

汝南郡在汉代之所以成为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郡,是由其农业发展水平决定的,而汝南郡农业经济在汉代之所以发展较快,主要由以下因素所决定:

(一) 汝南郡的农业开发比较早

在传说中的伏羲、炎黄时期,这里就是几个主要部族的重要活动区域,是原始农业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伏羲都于陈,神农耕于历山,黄帝居轩辕之丘,而汝南郡正处于这三个中国最著名的早期文明地标中间。汉代汝南郡主要包括现在的信阳、驻马店(泌阳除外)两市,另有周口、许昌、漯河等地市的少部分地方,在这个区域内曾发掘出很多原始社会遗址,“这些遗址中,发现有石镰、石凿、石斧、石刀、石铲等生产工具。以粟为主要粮食作物”[3]5。尧舜禹时期,“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4]161。这里不仅有许多西周之前的封国,也是西周重点开发的地区之一。西周建立之初,就将其许多重要的王室成员分封于此,如周武王的亲弟弟蔡叔度就分封于现在的上蔡。春秋战国时期,这里主要是楚国与北方诸侯国对抗的战略要冲,也是各诸侯国争夺和关注的重点地区之一。周边诸侯国对这一地区的觊觎,使处于这一地区的拥有者不得不尽力发展自己的经济,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以应对随时可能入侵的外敌。由于这里农业开发较早,当地居民不仅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也相应较高,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也相应较为先进,当地居民的重农意识也会更强一些。

(二) 汝南郡具备适合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

汝南郡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具有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双重气候特征,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这里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年均气温在 15℃左右,年均日照时数在 1900~2100小时之间,全年无霜期为220~230天。年均降水量在850~1400毫米之间。冬、夏两季较长,冬季130天左右,夏季110天左右。年降水量的80%左右集中于4―10月。这一地区地势呈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和南部属伏牛山余脉和桐柏山、大别山区,东部属黄淮平原。与北方相比,有较多的积温,与西部相比,又有较多的降水,旱耕作物和水田作物均可在这里种植,而且还具备林牧渔业多种经营的自然条件。

(三) 秦末的战乱对汝南郡破坏相对较小

秦末农民战争虽然爆发于汝南附近地区,而且在这里也曾经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战役,但这里并不是各路军阀争夺的重点地区,因为秦朝的政治中心在关中,占领关中不仅是彻底消灭秦王朝的关键步骤,也是控制全国政治枢纽,夺取最高统治权的关键,所以,当时争夺的焦点是关中地区而不是这个界于南北方过渡地带的汝南郡。这并不是说这一地区在秦末农民战争中未受影响,或者说影响极小,而是说相对而言,它与关中及附近地区相比,影响可能会小一些。

(四) 汝南郡有注重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改进的社会环境

史载:杜诗“为南阳太守,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百姓便之。修理疆界陂塘,开拓土田,郡内殷足,民悦其德”[2]27。而杜诗在出任南阳太守之前,任职汝南都尉,《后汉书》载,杜诗在担任三年成皋令之后,“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建武)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5]140。杜诗在南阳太守任上,将他发明的水排等生产工具大力推广应用于当地的农业生产,并致力于对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似乎杜诗改进生产工具的事迹都发生在南阳。其实我们稍微思考一下便可明白,杜诗发明那些农业生产工具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它需要长时间的思考、揣摩、试验、总结和改进,要经历多次的失败和挫折才能完成,所以,杜诗在南阳所推广的那些新生产工具,其发明和改进过程必然发生于他到南阳任职之前,而不是他到南阳任职之后在很短时间内突然发明出来的。杜诗一定是在去南阳任职之前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在积极地构思和试验这些工具,而到了南阳之后,才将自己长期探索获得的经验和较为成熟的新工具在民间进行推广应用。史书说杜诗在沛郡都尉和汝南都尉任上时,“所在称治”,也足以说明他在汝南任都尉期间,不仅工作非常勤奋,政绩也是非常显著的,但他当时只是汝南都尉,是一个辅助官员而不是当地的行政首脑,所以在史籍中没有具体记载他在汝南改进农业生产工具的情况也是自然的。同时,他在汝南作为一位辅助官员,发展农业并非他的本职工作,所以,他也不可能像在南阳一样大张旗鼓地推广自己的经验和发明创造,到了南阳之后,他成为地方行政首脑,才开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大力推广应用他的研究和试验成果。尽管杜诗的发明成果大力推广应用于南阳,但他支持并致力于农业生产工具改进的活动必然至少开始于他在汝南任职期间,因此,杜诗的事迹也足以说明汝南郡的居民甚至一些地方官员同样具有改进农业生产工具的热情和行动。另据《后汉书》载,黄宪是汝南慎阳人,“世贫贱,父为牛医”[5]196。在当时的汝南已经有专门为牛看病的兽医,我们完全可以据此作出这样的推断,当时汝南民间养牛已经相当普遍,牛耕在这里已经普遍用于农业生产。而根据农业史家的说法,“大型铁铧的大批出土是在西汉中期以后。当时搜粟都尉赵过在总结群众经验基础上推广带有犁壁的大型铁铧犁,这种犁要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被称为耦犁。从此,铁犁牛耕才在黄河流域普及开来,并逐步推向全国”[6]37。东汉时期,牛耕已经在汝南普及开来,这在全国来讲,应该是比较先进的。

(五) 地方官员重视水利兴修,不断改进农业基础设施

因汝南郡处于南北方交汇地带,虽降水比较丰沛,但因受季风影响特别明显,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年度分配都很不平衡。正是由于降水的分配往往出现不均衡状况,所以,水利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农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汝南郡境内河网密布,有淮、汝等数条重要的河道,但由于降水分配不均衡,多雨时这些河流常常泛滥成灾,危害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降水过少时,又出现干旱,这些河流出现干涸缺水,又难以起到抗旱保收的作用,对保证粮食稳产补益不大。所以,早在尧舜时期,即开始对当地的河流进行了治理。“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7]124。西汉时期,官府在对全国水利进行大规模治理的时候,也加大了对汝南水利的治理力度。西汉初年,“关中灵轵、成国、湋渠引诸川,汝南、九江引淮,东海引巨定,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它小渠及陂山通道者,不可胜言也”[4]161。汉武帝元光年间,“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上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4]161。为了解决黄河决口之后因黄河夺淮入海而引起的水患,对鸿隙陂进行了大规模治理,使汝南郡的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元帝时,“召信臣为上蔡令,带领百姓兴修水利,溉田三万亩。为了管理好水利设施,避免水利纠纷,召信臣还让百姓讨论,制定了用水公约,刻在石碣上立于田间,让百姓自觉遵守,为吏民称颂”[3]12。但到了西汉末年,由于朝政废驰,国库空虚,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不仅无法起到保障农业生产的作用,反而时常造成灾害。“初,汝南旧有鸿隙大陂,郡以为饶,成帝时,关东数水,陂溢为害。方进为相,与御史大夫孔光共遣掾行视,以为决去陂水,其地肥美,省堤防费而无水忧,遂奏罢之。及翟氏灭,乡里归恶,言方进请陂下良田不得而奏罢陂云。王莽时常枯旱,郡中追怨方进,童谣曰:‘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复。谁云者?两黄鹄’”[4]319。部分人的短视行为和当权官员的错误决策很快受到了自然界的严厉惩罚,这次失误也使当地百姓和当政的统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水利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于是人们便追悔过去的短视行为并纷纷谴责破坏这项水利工程的官员,热切希望修复鸿隙陂这项水利工程。

东汉建立后,对汝南郡的水利设施进行了修复。光武帝刘秀将其姐夫邓晨任命为汝南太守,“兴鸿郤陂数千顷田,汝土以殷,鱼稻之饶,流衍它郡”[5]97。邓晨出身行伍,其本人对水利并不在行,但他大胆任用水利专家许杨,“署杨为都水掾,使典其事。杨因高下形势,起塘四百余里,数年乃立。百姓得其便,累岁大稔”[5]278。由于修复这项水利工程,触犯了地方一些豪强地主的利益,许杨还遭到诬告。鲍昱任汝南太守时,看到“郡多陂池,岁岁决坏,年费常三千余万。昱乃上作方梁石洫,水常饶足,溉田倍多,人以殷富”[5]134。何敞任汝南太守时,“又修理鲷阳旧渠,百姓赖其利,垦田增三万余顷。吏人共刻石,颂敞功德”[5]174。可见汉代汝南郡的地方官员相当重视水利设施的兴修,而这些水利工程的兴修,对当地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当地不仅成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也成为文化教育发达的地区,汉代“汝半朝”现象的出现不能说与当地发达的农业经济没有一点关系。

(六) 汝南郡的官民均重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自古以来,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均非常重视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翟方进在掘开鸿隙陂之后,随即便将湖内田地开垦起来,尽管这种做法非常短视,也或许出于其私心,这些开辟出来的田地也多被当地豪强地主所霸占,以至于许杨主持修复鸿隙陂时引起占地豪强地主的不满,但我们也可以从这件事情看到,只要是可以开发利用的土地基本都被开垦起来了。何敞任汝南太守时,除大力兴修水利之外,也“垦田增三万余顷”。尽管所开垦的土地未必真的就象史籍所载那么多,但也足以说明当时的地方官员非常注重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除了开辟本地土地资源外,为减少人口不断增加为当地粮食供应所带来的压力,汝南地方官员还有意识地向外转移人口,引导或征发本地人到外地开垦土地,“计度临羌东至浩亹,羌虏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垦,可二千顷以上,其间邮亭多坏败者。臣前部士入山,伐材木大小六万余枚,皆在水次。愿罢骑兵,留弛刑应募,及淮阳、汝南步兵与吏私从者,合凡万二百八十一人,用谷月二万七千三百六十三斛,盐三百八斛,分屯要害处”[4]276。这显然是征集淮阳、汝南等人口稠密之区的人向边疆地区移民,但这次移民屯田似乎更具有军事色彩。还有人因家庭土地不足而有意识地向外地转移,到其他地方开垦土地以解决家庭面临的人口压力,“太尉掾汝南范滂孟博……父字叔矩,遭母忧,既葬之后,饘粥不赡,叔矩谓其兄弟:‘礼不言事,辩杖而起;今俱匍匐号咷,上阙奠酹,下困糊口,非孝道也。’因将人客于九江,田种畜牧,多所收获,以解债,负土成冢,立祀”[1]379。范滂的父亲就是因为家中兄弟多,人口不断增加,而家中拥有的土地又不足以维持全家人的温饱,于是就带领自己的家属到九江去开荒种地,一方面缓解家中人口压力,另一方面以开荒所得偿还家中多年欠下的债务。为了寄托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父母的祭奠,还在自己移居的地方为父母堆起坟墓,设立牌位。虽然这些事例是讲汝南人到外地垦荒的情况,但这说明汝南当地土地开发利用率是比较高的,众多的人口已经给有限的土地带来沉重的压力。当地人开发土地的意识如此强烈,他们既然愿意远离家乡到外地去垦荒,在其家乡也同样具有强烈的土地开发意愿,不会让能开垦种植的土地废置撂荒的。同时,既然他们到外地去开荒,说明在其家乡已经无荒可垦,否则他们也不会到外地去垦荒。

(七) 社会各阶层均重视果蔬等粮食替代品的种植与生产

古代,由于生产力不发达,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往往出现因天气原因而造成的粮食绝收,出现粮食短缺,甚至发生严重饥荒。每逢此时,老百姓甚至一些官员都只好节衣缩食,尽量减少粮食消费,有时只能以蔬菜、野菜、树叶、树皮充饥以度过荒年。如“韩崇为汝南太守,遗妻子粗饭,唯菜茹盐豉而已”[2]203,作为太守的家属也只得以大量的蔬菜作为食品。为防止因粮食短缺而造成大批饥民被饿死的惨剧发生,除了想方设法增加粮食生产之外,还要尽可能多地增加蔬菜、水果等粮食替代品的生产。太史公之所以说“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8]P356一方面说明果蔬的相对附加值高,也说明它们在保障人的生存方面与粮食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从史料来看,当时汝南郡境内普通老百姓种植时令蔬菜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汝南钟南严海君,少时乡人有入其园窃菜者,明日拔菜,悉遗乡里,乡里人相约,无复取菜者”[2]250。这说明普通老百姓家里都有一块专门的菜园,种植一些常见的蔬菜,供自己日常消费。作为普通老百姓,种植蔬菜的主要意图并非象现在一样是为了调剂生活,而是为了在粮食歉收时作为替代品用来裹腹,以度过饥荒,调剂生活只是次要目的。在人们责备翟方进掘开鸿隙陂时也曾埋怨说由于没有粮食吃,只能“饭我豆食羹芋魁”,就是以蔬菜等替代粮食作为主食。不仅仅是蔬菜,有时其他东西也可能被用来作为粮食的替代品,在发生粮荒时以此来应急,桑树就是其中的一种。桑本是养蚕必需的,但也时常用于应付饥荒。北魏贾思勰在其《齐民要术》中说:“椹熟时,多收,曝干之,凶年粟少,可以当食”。[9]P320据《后汉书》载,兴平元年4月到7月,三辅地区一直没有下雨,“是岁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由于“桑复生椹,人得以食”[5]31。有一位名叫蔡君仲的汝南人,在王莽时期因社会动乱不安,粮食极度短缺,而出现人吃人的严重局面时,“君仲取桑椹,赤黑异器。贼问所以,君仲云:‘黑与母,赤自食。’贼义之,遗盐二斗,受而不食”[10]172。正是因为桑叶不仅是养蚕的必需之物,桑椹又是应付饥荒,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的重要食品,所以,从普通百姓到地方官员,从田间地头到房前屋后,栽种桑树非常普遍。“汝南尹昆为汝阴功曹。令新到官,问曰:‘园中有桑,以饭蚕何如?’”[2]223可见连官员的庭园中都栽有桑树。此外,桃李枣等水果也常常作为应对饥荒的粮食替代品,所以当时老百姓多在田间地头或房前屋后种植一些果树,“汝南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意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殖种,以余浆溉灌,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1]405。地里面随处捡到李核,随处见到桑树,并随手将李核扔进已经中空的桑树中,可见这里民间栽种桑、李等树木非常普遍,桑树已经中空说明在此之前很久这里就已经大量栽种桑树了。

二、汝南郡农业生产对当地目前农业经济发展的启示

尽管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供应提供了新的手段,但是,历史经验对今天的农业生产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目前,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据人民网2010年05月12日的报道,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而驻马店和信阳又是河南的粮食主产区,仅驻马店市,小麦产量就占河南的1/8,可见,原汝南郡区域目前仍是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方面仍具有重要地位。《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提出,中原经济区将是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载体和平台,“五新”之一就是增创粮食生产新优势,而且中原经济区主体功能格局之一就是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为重点的农业战略格局。作为中原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原汝南郡区域,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要认真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促进当地农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以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总结汉代汝南郡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如下启示:首先,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随着人口不断增加,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目前,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而驻马店、信阳又是河南人口较多的地区,工业化的加快,城镇建设和道路建设的发展,对土地的占用越来越多,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必将日益突出。而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资源,耕地的减少必将为增加粮食产量带来巨大压力。所以,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不仅要开发利用可以利用而尚未得到利用的土地,而且要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土地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但是,在土地开发过程中还必须保持自然生态的平衡,以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坚决杜绝无序开发,以防过度开发给农业生产带来长久的破坏和不良影响。其次,要注重新技术新工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产品的技术含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才能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使现有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的潜能,从而使粮食安全更有保证。其三,要不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水利等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基本保证,它可以提高防灾抗灾的能力,保证粮食稳产高产,所以毛泽东当年极有远见地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尽管今天的农业科技已经相当发达,但水利对农业生产的关键作用仍然没有改变,近两年发生的全国大面积干旱再次提醒人们,要保证农业健康稳定发展,仍必须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其四,必须坚持多种经营,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实现综合效应。自然生态系统是复杂而有序的,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多样性,并科学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多样性服务于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既要实现食品结构的多样性,更大限度地丰富群众的生活,又要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既要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又要改善生活环境,从而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如果能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必将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创造出更辉煌的业绩,它也必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1] 应劭.四库全书(862)·风俗通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 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 张献臣.驻马店今古[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4] 班固.二十五史·汉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 范晔.二十五史·后汉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6]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7]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8] 司马迁.二十五史·史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9] 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2009.

[10] 四库全书(370)·东观汉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Runan County in Han Dynasty

YU Quan-you
(Huanghuai University, Zhumadian Henan 463000, China)

In western Han Dynasty, Runan county is the nation’s most populated county and it is next to Nanyang county in eastern Han Dynasty in population.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is developing fast in Runan county because the superior natural conditions, less war impact in Qin Dynasty, the of improveme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tools, water conservancy irrigative construction, proper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substitutes of grain. These practices to develop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ill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oday’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Han dynasty; Runan coun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reason

K234

A

1006-5261(2011)04-0096-04

2010-05-19

余全有(1965―),男,河南遂平人,副教授。

〔责任编辑 朱占青〕

猜你喜欢

粮食土地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我爱这土地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我的粮食梦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