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视野中的高校德育伦理问题思考

2011-08-15

天中学刊 2011年4期
关键词:全球化德育教育

李 敏

(西华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全球化视野中的高校德育伦理问题思考

李 敏

(西华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全球化浪潮已成为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全球化给高校德育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困惑,如:德育终极目标偏差,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冲突;德育角色错位,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混淆;德育形式单一,标准教育与个性教育冲突;德育内容空泛,规范教育与情感教育脱节。建构全球化背景下德育伦理应着力于德育观念现代化、德育目标人性化、德育内容一体化、德育手段创新化、德育机制科学化、德育范围国际化。

全球化;高校德育;伦理困惑;对策

世界已经开始进入全球化时代,这是不争的事实。全球化浪潮以汹涌之势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群体和个体都不可能游离其外而孤立地发展自己。大学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和生活发展的“轴心组织”,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全球化方方面面的冲击和影响。有学者指出:“我们必须学会从全球化的视野考察社会发展问题。”[1]71因此,全球化对大学生成长有何影响,高校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如何以全新思维引导社会发展,成为高校德育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全球化溯源

近年来,“全球化”一词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已成了世界各国和国际舆论界的一个通用词汇。其实关于全球化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00多年前就已做了预言。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动机和目的,是资本尽可能多地自行增值,也就是尽可能多地生产剩余价值。”[2]368资本家为了剥削更多的剩余价值,一方面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其资本有机构成以扩大再生产,并随着其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强,开展对外贸易,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这就迫使资本超越一切民族和国家疆界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从而出现跨国公司、国际金融寡头,资本主义也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直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从历史发展过程看,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实际上是全球化的先导,也就是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只不过马恩当时并没有使用“全球化”这一词汇。“全球化”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媒体上,当时人们所说的全球化,主要是经济全球化。90年代以后,西方人对全球化问题格外关注,并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和国际关系学等角度对其加以研究。

当前社会上对全球化问题有各种看法。有人认为,全球化就是在国际范围内统一运作的一种经济活动,无论资本流动、劳动力流动,还是信息的传递、原料的提供等均实现国际化。有人认为,全球化就是把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的文明体系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上引向某种“趋同化”[3]33。有人认为,全球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4]51。全球化首先主要表现为一个经济过程,然后表现为推进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因而全球化也很自然地表现为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因此,“全球化不是纯经济现象,而是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世界历史进程”[5]75。全球化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全球化。

笔者赞成对全球化这一问题的认识应在思想上作一个必要的区分,即把全球化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发展趋势和一种当今世界性复杂的社会思潮来认识。全球化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发展趋势,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论者们几乎都指出,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的一个新阶段”,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全球化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的社会运动,而且是在这一现实社会运动基础上产生的当今时代一种复杂的、世界性的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冲击着有着不同利益的人、集团、政党、阶级和国家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不仅有着不同利益的人们在思考着全球化对自身的影响,而且一些思想者们也希望在人类最高利益上解决全球化的问题。因此,“全球伦理”、“全球文化”等口号被提了出来。全球化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发展趋势和一种复杂的世界性的社会思潮,就这样摆在了大学德育工作者的面前。

二、全球化给高校德育带来的伦理困惑

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中国经济、政治改革将加速推进,也必将导致中国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办学模式、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出现改革的浪潮。然而,中国高校德育在全球化这把“双刃剑”的作用下,面临重重困境,其教育功能的发挥受到严重影响。

(一) 德育终极目标偏差: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冲突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将目标定位在社会价值上,只重视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包括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重视其即时的、显性的泛政治功效,而忽视其对个人发展和健全人格、完美人性与素质发展的作用,忽视其长期的、本质的塑造人的功效,表现出明显的功利主义和工具论的倾向。而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的影响以及对未来社会生存的担忧,在校大学生的务实精神在逐渐增强,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功利主义色彩较浓,他们讲究实际,以个人为中心,追求眼前利益,而对社会政治理想和长远目标的追求相对淡漠。这样,外在的社会需求与内在的人性需求的矛盾、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矛盾变得更突出,德育的实效性很难体现。因此,在全球化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发挥德育功效,减少教育的功利主义色彩,就成为我们必须严肃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二) 德育角色错位: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混淆

传统的高校德育在形式上是一种单向的、居高临下的、家长式的教育。这种教育视学生为容器,一味地进行道德灌输,很少真正关注学生的情感、品性、修养等,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只看到学生的幼稚和不成熟,看不到学生旺盛的生命力及其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看不到学生是教育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过于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过于关注“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的效用,过于关注“接受”的过程而忽视学生自主“发现”的过程,其重点放在防范、纠正和惩罚学生的错误行为,因而是专横的。这种教育使本来应该生动活泼的德育过程变得枯燥乏味,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全球化的开放背景下,网络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必然使教育者的权威受到质疑,也必然使教育者强制灌输的合理性和合道德性受到质疑。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如一如既往地采用灌输和独白的教育方式,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就难以达到德育的预期效果。

(三) 德育形式单一:标准教育与个性教育冲突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在价值论上急功近利,在方法论上统一灌输,在教育形式上整齐划一,这样虽然在形式上尽可能多地满足了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在这一合理性或合道德性背后却隐藏着一种不道德性和残酷性,即它是以抹杀人的差异性、牺牲人的个性开发为代价的。其最直接的负面效应,就是导致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低下,进而导致德育效果的短效和低效。高校德育在实践操作层面依然过于关注整齐划一,忽略个性开发,必然会致德育于更尴尬的境地。

(四) 德育内容空泛:规范教育与情感教育脱节

长期以来,传统的高校德育模式是,政府制定目标——学校安排课程——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结论——学生通过考试得到评价。这种模式由于是以教育者或传播者为中心的,受教育者或接受者始终是处于边缘化地位的,教育内容都是由教育者这个单一主体确定,而且更多地止于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知识和其他规范,因而缺乏情感教育的内容和环节。这种德育往往讲求某一时期的一种虚化精神的鼓动和人为榜样的包装,而忽视了大学生不同时期、不同需要和不同人的情感反应,忽略了德育要个别化、长期化、系统化、情感化。这种完成政治任务式的德育,往往不能解决多元取向给大学生带来的矛盾,导致德育苍白无力,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忽视学生情感教育,只止于传播知识和规范教育是值得怀疑的。我们承认传播知识和规范教育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前提和条件,但止于知识和规范教育恰恰丧失了德育本应具有的目标指向和价值功能。情感教育对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至关重要,如美国学者丹尼尔·戈曼在他的《情绪智商》这本著作中指出的,人的成功更依赖于情商(EQ),只有 20%依靠智商(IQ)。因此,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新型人才,高校德育必需加强情感教育,让学生的思想感情积极地参与其中,以培养他们的高情商。

三、建构全球化背景下德育伦理的对策与思考

全球化条件下,高校德育的伦理困惑严重阻碍了德育效果的实现和威力的发挥。为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站在全球化的高度,重视人伦关怀,充分尊重德育主体的自主性、差异性和平等人格,培育他们的自律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实现德育的终极目标——不断推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 德育观念现代化

21世纪高校德育观念必然发生重大变化,逐步形成四大德育观:即战略德育观、素质德育观、全员德育观、终身德育观。

1. 战略德育观。高校德育工作者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施教者必须站在历史的角度,把德育的成败提到直接关系21世纪中国面貌的好坏、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战略高度来看待,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德育的重要性,摒弃与己无关、敷衍塞责的不负责态度,要有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紧迫感,树立21世纪的战略德育观。

2. 素质德育观。根据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学校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通才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21世纪,德育工作者必须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上发挥主导作用,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全员德育观。德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单凭政工人员孤军奋战很难胜任,因此学校乃至社会必须形成育人合力,党、政、工、青、妇齐抓共管,营造全员育德的风气,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形成一种“大德育”的态势。

4. 终身德育观。大学是多数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站,在人的素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增强责任感,把德育看作是一项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在德育实践中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思想、先进的理念来教育好学生。

(二) 德育目标人性化

传统的德育强调政治功能,关注学生的政治方向和思想品德,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面对未来社会如果还局限于此,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全方位要求的需要。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目标,应该由单纯培养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向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方面拓展,将学生培养为全面的人、独立的人、道德的人、健康的人、创新的人。教育者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的政治方向、思想观念等意识层面上的问题,也要关注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不仅注重受教育者知识、技能、思维的培养,也要十分重视受教育者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信念等个性素质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能力的培养。

(三) 德育内容一体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于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者和适应全球化竞争的人才,我国高校德育必须有新的定位和内涵,德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及时反映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信息一体化的时代内容,德育活动必须增强现实针对性,教育者要对现实热点问题和青年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及时给予合理而有力的回答,在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自由发挥,从而使高校德育形成完整的、能适应变革的新体系。

1. 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一个公民来说,国家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爱国主义是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极具感染力的旗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于振奋民族士气,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激发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作用。“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6]。为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真正使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的爱国思想深入人心。

2. 全球意识教育。树立全球意识,即从全球角度去考虑问题,是我们面向全球化所必备的思维方式。在开放的环境下,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国际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善于从全局战略的高度来分析形势,把握潮流,作出判断。中国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后来者,我们必须学习和适应国际活动的各种规则,放宽视野,了解各国的文化和风俗,尊重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方式,按国际惯例和国际社会的规则办事,把自己融入国际社会,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同时,我们在以全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维护国家的主权与独立,绝不允许西方国家插手和干预我国的内政。

3. 传统文化教育。在全球化时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控制全球、称霸全球的野心依旧,它们实现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目的没变。对此,我们必须居安思危,要更加注重挖掘民族文化遗产,注重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活化传统道德资源。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问题上,我们应旗帜鲜明地反对全盘西化和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想。历史是不能割断的,现代是传统的延续和超越,“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东方文化经过重新锻炼,必将焕发青春,鉴照今天和未来。他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属于过去,也照耀未来”[7]48。弘扬优秀的传统道德、提倡人伦价值、追求道德理想、注重培养民族精神等是 21世纪德育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为适应民族性教育和国际性教育的双重需要,德育工作者还应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嫁接起来,把德育内容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联系起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不断拓展德育工作的范围和空间。

4. 进取意识教育。全球化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经济发展的“双刃剑”。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一方面必须在短时期内实现自身的发展强大,赶上曾经主导、现在依然控制全球化进程的西方国家;另一方面自身的发展又要接受主要由西方制定的国际制度、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因此,全球化对我国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后的国家利益冲突,通过介绍全球化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及其利弊,回顾中国古代文明,总结现代科技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阐明新中国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所作的努力,分析中国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进取意识,鼓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和崛起储备良好的德才素质。

5. 生存能力教育。面对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膨胀,如何培养学生的判断力、选择力和适应力,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不可否认,国际互联网对学生的教育会发挥有益的作用,好奇心特别强烈的学生养成了从网络中接触世界各种信息的习惯,但有些判断力较差的学生在国际网络上毫无规律地闲逛,也会诱发许多问题。华中理工大学杨叔子教授说:“精于网情,还应大力加强;慌于人情,则须坚决而认真反对。”因此,德育工作者应与其他教育者共同探讨如何引导、教育学生使用互联网的问题,要进一步改进方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和艺术修养,引导他们掌握一定的国际法律知识,使其具有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 德育手段创新化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在世界先进民族之林[8]244。因此,高校开展德育活动必须贯彻创新精神,做到创新、灵活、务实、高效,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一流人才。

首先,要从理论上深化德育体系,丰富德育内涵,即要从哲学、政治经济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众多相关学科的角度来诠释德育概念、范畴和规律,使德育更具丰富内涵和感染力。例如,我们可以借助西方哲学家黑格尔的国家理论,来确定全球化中国家存在的合理性,以此作为爱国论的理论根基,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

其次,充分利用互联网,增强德育的时效性。高校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德育网站,实行远程教育,通过网上直接沟通和交流,宣传主流思想,对各种思想观点、文化潮流、价值观念给予及时剖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识别能力,还可以使德育信息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具形象化和具体化,使德育跟上时代发展的节拍,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再次,更新德育教学模式,推进德育教育生活化。老套的说教已使大学生们不感兴趣,“灌输”的教学规律应寓于道德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问卷调查、个别交谈、集体讨论、主题辩论、德育沙龙等方式,启发学生去关注、思考一些现实问题,改变德育教学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僵硬、死板的印象,让他们从心理上接纳道德教育。

最后,加强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高校德育的主要工作不是让学生接受复杂和具体的知识、掌握某种技能,而是让他们拥有科学的政治观念、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操。所以,教育者要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呼唤,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让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如组织“青年志愿者行动”、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社会的丰富性和多变性,从而对德育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五) 德育机制科学化

传统的道德教育是把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的他育。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市场化的发展,这一模式显得越来越不适应,这就要求我们探索适应社会发展的全新德育模式。

第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探索大学生自育模式。美国的道德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认为,德性发展的本质动机,就是追求自我实现,寻求社会接受。这一模式的价值在于重视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积极参与道德决策的机会,对启发学生的道德判断力有积极的作用。高校德育自育模式,把大学生既作为德育的客体,又作为德育的主体,学校根据办学方向,提出德育目标,然后发动和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把德育理论转化为自己的行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为此,高校德育要从模本型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和道德养成,激励学生走个性化的成长之路;要把培养大学生的自育意识、自育能力放在德育建设的重要位置,培育大学生注重道德修养,学会做人;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干事创业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高校应把德育的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上,坚持在选择健康的道德内容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发展,特别是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第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大学生在校期间与教师的互动最为频繁,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行为影响较为深刻而广泛,因而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大学生影响很大。在思想道德上,教师的品质和人格对学生的品质及人格形成也非常重要。高校教师应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行者和示范者。德育教育是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互动的过程,其中教师仍然起着主导作用。德育既需要德育教师的理论疏导,又需要所有教师以身作则,那种认为德育只是政治辅导员和“两课”教师的事的观点是片面的,全体教师都应共同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高校应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六) 德育范围国际化

随着全球化不断加强,德育也日益呈现国际化发展趋势。德育工作范围的国际化是信息全球化的产物,也是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这就要求德育工作必须立足国情,保持和发扬自身特色,积极吸纳并充分利用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全方位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营造开放性的德育环境,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竞争力的人才。德育工作范围的国际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重视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人与自然的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等。二是重视通才教育和合作意识的培养。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人才是一种国际通用型人才,即所谓的“国际人”,他们应该有着放眼全球的战略眼光,有处理国际复杂事务的能力,有善于与地球村居民和平共处的心理包容性。三是重视民族性和全球性的统一。即要求德育工作者要正确处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既善于保持本民族的优秀传统,也善于汲取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所以,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具有宽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怀,以海纳百川的气势面对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和进步观念,以一种开放的意识和精神来推动高校德育的发展。在这种条件下,德育工作成为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尽管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教育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一致的,那就是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培养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开创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

[1] 从全球化的视野考察社会发展问题——全国第六届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述评[J].哲学研究,2002(2).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郁顺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德育[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4).

[4] 周成名.全球化与共生时代[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6).

[5] 吴德葵.试论全球化趋势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学术季刊,2000(2).

[6] 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9-06-16.

[7] 储祖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理论月刊,2001(11).

[8]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D641

A

1006-5261(2011)04-0126-05

2010-03-28

李敏(1975―),女,四川南充人,副教授。

〔责任编辑 叶厚隽〕

猜你喜欢

全球化德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题解教育『三问』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