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针治疗痛经60例疗效观察

2011-08-15陈铁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7期
关键词:来潮气海胞宫

陈铁民

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行经期出现下腹痛,疼痛为痉挛性痛甚至撕裂痛,或伴随腰酸、下肢坠胀等其他不适症状。程度较重者影响生活和工作。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多、病机复杂、反复性大,其发病在未婚女青年及月经初期少女中更为普遍。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后者是指由盆腔生殖器官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痛经。笔者从2005年开始用腹针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经妇科B超检查确诊为原发性痛经,年龄最小为14岁,最大为40岁,病程最短为2个月,最长为16年。

1.2 治疗方法 患者在月经来潮前1周左右接受腹针治疗,取平卧位。根据腹针标准处方取穴:主穴(君、臣):气海、关元。辅穴(佐、使):下风湿点(气海旁开2.5寸,双穴)。根据临床辨证,伴血瘀者加中脘,伴寒湿、湿热者加水道,均留针30 min。同时用艾条灸神阙穴20 min。

1.3 操作方法 患者平卧放松,暴露腹部,常规消毒针刺穴位,使用“薄氏”腹针一次性针灸针,根据患者胖瘦程度及病程长短选取不同规格的针灸针[1]。垂直进针、轻缓地刺入相应深度、轻捻转、不提插、留针30 min,同时用艾条啄灸神阙穴20 min。月经来潮前1周左右开始治疗。1次/d,4次为1疗程。月经来潮后停针。次月月经来潮前1周左右开始下一个疗程治疗。5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 结果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标准[2],经过5个疗程治疗后,60例患者中有42例痛经症状消失,月经恢复正常,达到临床治愈;18例患者仍有轻度腹痛、腹胀症状,因症状较轻,患者拒绝继续治疗。对以上患者进行一年的随访,均未复发。从以上疗效分析,用腹针治疗痛经其治愈率达70%,有效率达100%。

典型病例:

陈,女,17岁,2005年6月10 d初诊。

患者15岁月经来潮,每次均出现小腹胀痛、胸胁胀满、经量少而不畅,经色紫黑夹有血块,月经来潮3~4 d后症状缓解,脉沉弦,舌紫暗。

中医诊断:痛经

辨证分型:气滞血瘀

取穴:中脘、气海、关元、水道。以上穴均针刺地部。每次留针30 min。同时用艾条啄灸神阙穴20 min。月经前1周开始治疗,连续治疗4 d。治疗2 d后腹痛消失。次月月经来潮前1周按上法治疗4 d,月经来潮时症状基本消失。继续第3个疗程的治疗后,月经恢复正常。随访1年,病情未复发。

3 讨论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病机复杂,容易复发,治疗棘手。目前西医治疗痛经常用激素疗法或使用解痉止痛药物,多属对症治疗,且激素对病情的掩盖性较强,副作用明显,易复发。常服解痉镇痛药对胃的刺激性较大,且会产生耐药性。中医认为痛经的病因有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等,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在此期间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子宫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运行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而“不荣则痛”。总之,本病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腹针可以直接调冲任、通胞脉,气行血畅而止痛;同时还调和相关脏腑,使之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治疗痛经。腹针所用专用针,针体细,无传统针刺感,无任何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适宜临床推广。

[1] 智云.腹针疗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63-265.

猜你喜欢

来潮气海胞宫
补肾活血导法改善PER“胞宫摄精成孕”的网络调控机制研究
长相思·江水东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气海俞穴针刺深度研究
基于玄府理论浅析“畅情开玄通轴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理论研讨
防“春困”,这些穴位按起来
从肾论治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探讨❋
自我按摩治疗前列腺病
楝胡四物散热熨治疗胞宫虚寒性痛经
来潮前为何鼻腔出血
月经带来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