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阶层分化与党的执政基础问题研究
2011-08-15蔡水珍
蔡水珍 李 蓉
(1.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3)
转型期中国阶层分化与党的执政基础问题研究
蔡水珍1李 蓉1
(1.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3)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我国逐渐进入了向现代化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结构呈现高速度、大规模的变迁。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势必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社会转型期,应调整社会结构,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基础。
转型期;阶层分化;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逐步进入改革深水区,社会转型加快,处于原有社会资源占有基础上的利益格局被打破,社会结构呈现高速度、大规模的变迁,传统的“两阶级一阶层”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同时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社会阶层。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势必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带来新鲜血液和新气息,促进了经济发展,巩固了执政基础,但另一方面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健全,真正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尚未形成,也给我们党执政基础变革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只有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调整社会结构,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基础。
一、当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对党的执政基础的积极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我国社会开始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原有的社会阶级阶层分化,同时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社会阶层,这对执政党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有利于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到我党当中,扩大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在社会转型期,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内部分化,产生了一些新兴阶层、边缘阶层、交叉阶层、过渡阶层等。如果按照传统定位,许多新兴的社会阶层就被拒之于党的大门之外,使传统定位下的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缩小。面对这种新形势,十六大报告给予了新的定位,“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1]党章也明确规定,“这些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2]“我们党不但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党的性质的新界定就是基于转型期社会分层变化基础之上的,它要求我们党应该根据变化了的社会形势,客观公正地对待现存社会的每一个阶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应该适应这种新情况,认可他们、接纳他们,同时加强对他们的组织教育,使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贡献力量。这种定位也拓宽了我党与社会的接触面,有利于吸收新的社会阶层的优秀分子到我党中,为我党注入新鲜血液,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2、当代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有利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社会流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急剧增加,近些年来所出现的“经商热”、“出国热”和“孔雀东南飞”等社会现象实际上就是结构性社会流动。而且,社会流动开始从被动服从型向主动选择型转变,比如,在择业或流动模式上,传统工人阶级向着“蓝领”与“白领”两大方向分化;农业劳动者在数量上迅速减少;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等阶层“复出”;乡镇企业职工、企业家等阶层出现,乃至社会流动频率加快和流动人口增加,都是整个社会阶层分化的具体表现。传统的社会阶级阶层内部的不断分化组合,新的社会阶层内部之间以及新的社会阶层与传统的社会阶层之间加速流动,促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以及国家政策的指引下,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合理流动有助于拓宽各阶层之间的接触面,有利于各阶层之间相互了解,加强了社会的整合程度。[3]在流动中,劳动力的资源配置将更趋于优化,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为我们党执政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据有的学者估计,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年平均9.2%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为16.3%,劳动力转移对1982-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为20.23%。世界银行1997年估计,结构变革的进程为中国过去18年的经济增长提供了额外的推动力。[4]
3、中间阶层发展壮大,有力地营造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稳定社会环境。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使一大批具有高等学历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逐渐脱颖而出,加入到中间阶层行列,我国社会阶层结构逐步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中间阶层的发展壮大,有利于缓和高级阶层和低级阶层的矛盾冲突,抑制社会不稳定因素,引领社会消费市场,形成庞大而又稳定的社会力量,这对促进我国的政治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当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对党的执政基础提出了挑战
党的执政基础主要是党依靠谁、依靠什么执政的问题,是执政的前提条件。当代中国阶级阶层分化及其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既表现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基本面,又无疑对党的执政基础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党在执政基础问题上面临新的挑战。
1、社会阶层分化将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形成挑战。
阶层分化不仅使社会成员的利益追求多元化,而且还使其意识形态发生分化,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成员既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又存在着极大的观念差别,而这两者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执政党的主导意识形态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形成冲击。首先,市场经济唤醒了社会各阶层民众的利益意识并且赋予了其追求自身利益的合理性,从而促使社会成员从原一元化的利益结构解脱出来,强烈要求自己的价值能够被社会所尊重和认可,并且在极力寻找能够使自己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的渠道和方式。在市场经济中,人们以个人物质利益得失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很容易忽视国家、集体的利益,经常出现个人利益、本位利益同社会利益相背离的现象,甚至攫取、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利益为个人利益服务。很显然,这与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其次,社会群体意识形态多元化对执政党的主导意识形态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形成挑战。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同一阶层内部的不同群体,由于社会分工、利益追求、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别,必然形成思维方式、理想信仰、文化欣赏、道德标准、生活方式和情操格调的多元化格局。与此同时,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这些与传统意识形态相去甚远的思想观念,也逐渐成为部分社会成员的新人生哲学,从而产生崇拜物质利益的人生目标转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和消解主流意识形态。
2、社会阶层分化使人民内部矛盾变得复杂化、多样化,影响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
人民内部的团结稳定是党的执政基础稳固的重要保证。传统社会结构下利益格局单一且相对均等,人民内部矛盾较少。转型期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带来了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社会成员间的利益呈现多样化,并且利益差距拉大,不同阶层之间,即使同一阶层内部各成员间的利益差别也比较大,这种利益分配的不平衡和利益差距的不断拉大,造成利益冲突和利益摩擦的显形化与复杂化。比如传统工人阶级的实际地位下降,经济收入相对减少;农民阶级地位不高,农业部门的比较利益低下,这些阶层中许多成员不满现状。干部阶层中少数人贪污腐化、生活奢侈、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等现象,为其他社会阶层的成员深恶痛绝;还有某些阶层中的个别成员,为了个人利益,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制假售假、走私贩私、偷税漏税,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一些三资企业中雇工与雇主之间矛盾严重等等。这些矛盾如果不及时有效地予以处理,将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利于社会安定团结,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3、社会阶层分化所导致的位序错位现象,增加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难度。
阶级阶层位序错位主要表现为现实位序排列与传统位序排列差异,某些阶级阶层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甚至出现了错位。比如,改革开放前,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位序居于社会前列,人们习惯称之为“老大哥”;农民阶级称呼为“工农联盟”框架内的“农民兄弟”、“农二哥”。目前按照占有、拥有或者占用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的多寡情况,社会阶层位序定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基本是符合社会实际的。但是这样一来,就与传统的阶级位序形成了错位,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由于占有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比较少,阶层位序比较低,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由于占有三种资源最多而成为社会主导阶层。从政治地位上说,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似乎要高于私营企业主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但从经济地位上分析,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这种错位现象短期内是很难消除的。
4、社会阶层分化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以及停产、半停产企业的困难职工由于脱离单位,有的长期离开党组织,不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形成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的失控现象。农村基层党组织由于大批党员外出务工经商,致使一些党组织常常处于“空心”状态,难以开展党的工作;而在家的农村党员大部分都是年龄比较大的“老革命”,产生了年龄断层,党员结构不合理。城市街道社区党员管理体制没有全部理顺,致使一些党员无法参加党组织活动。一些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尚没有建立基层支部,许多党员组织关系难以接转,无法开展党组织活动。有些“两新组织”虽然建立了党支部,但是由于制度不健全和实际利益追求,也没有组织党员过正常的组织生活。所有这些问题,都对我们党建设好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要求、面临新课题。在传统阶级阶层内部分化整合的同时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如何健全制度,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如何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如何解决由于社会流动资源和替代资源的增加、人员的老化而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号召力的问题;如何优化党组织结构等这些都将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新问题。
三、应对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基本思路
面对阶级阶层分化所引发的党的执政基础问题,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化解消极影响,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推动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健康发展。
1、调整社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有针对性地构建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一是实现城乡结构的和谐。城乡发展差距大,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现在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平均相差在二十年以上,而繁华大都市与西部乡村的差距更是在五十年以上。要消除城乡结构不和谐状态,就要落实中央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框架。二是实现区域结构的和谐。中国区域之间的发展和收入差距之大,也是一种特殊国情。问题是目前这种差距还在继续扩大,较发达地区的收入增长水平仍快于欠发达地区。应当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在税收返还和财政转移支付上的倾斜,逐步扭转这种区域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三是实现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后,贫富差距仍在继续加速扩大,致使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摩擦和冲突增多。政府应利用财政、税收、福利等杠杆,对收入再分配进行科学的调控,理顺工资和收入分配的秩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减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建设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社会。
2、深化党执政的理论基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
意识形态是政党的“灵魂”,是执政党赢得民心,进而整合社会的强有力的武器。社会阶层分化给执政党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意识形态方面的挑战也日益凸显。伴随着社会阶层分化产生的社会意识多样化是正常的,也是难以避免的,但不能放任社会阶层之间隔膜心态的发展,必须防止产生阶层对抗心理,这是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中的无形工程。一是要与时俱进地深化党执政的意识形态范畴的理论基础。我们党历经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几个历史阶段,党的执政基础、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现阶段阶级阶层分化加剧,各阶层逐步形成具有本阶层共同特征的认知和价值观、“阶层意识”日益凸显的情况下,深化对意识形态重要理论范畴的认识,发展指导执政的科学理论基础,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二是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在承认当前各阶级阶层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样化的同时,通过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倡导符合社会发展进步态势的主导价值观,引导各阶级阶层和社会方方面面求同存异,使积极、健康的意识形态成为真正的主流。三是要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符合人民大众的利益,围绕社会大众的利益,在各阶级阶层之间倡导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使主流意识形态真正体现“主权在民”、“人民至上”,使执政党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得到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支持。
3、进一步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社会基础,努力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工农两个阶级的分化和新兴社会阶层的出现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变化的集中体现。如何对待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也就成为考量党的执政基础问题的逻辑起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必须坚持工人阶级作为党的阶级基础这一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坚持工农联盟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基础。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始终是党的阶级基础和主要群众基础,是党执政的主要依据和支撑,是必须首先巩固的执政基础。因此,必须确保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不动摇,切实提高工人阶级中产业工人、职工群体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积极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任务的实现,缩小农民与其它阶级阶层的差别和城乡差距,维护农民利益,使农民成为党可以长期依靠的基本力量。同时必须确保党在全社会的威望和影响,不允许存在党领导的真空地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党的代表性问题,扩大社会基础。代表性是执政党执政的重要条件,代表的广泛程度是执政党执政能力强弱的重要检验标准。社会阶层多样化是执政党的代表性具有广泛性要求的基本前提。能不能最大限度地代表社会各阶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关系到能否得到最大多数人的拥护和支持,从而关系到党执政的合法性和基础。现在,我们党已经是在全国范围内执掌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面对社会阶层结构多样化的客观现实,跳出传统的阶级阶层结构局限,有效延伸党的代表性,使党能够最大限度地代表社会各阶层和多数成员的利益,已经成为有效提升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紧迫问题。因此,必须兼顾和整合新的社会阶层的利益和要求,扩大党的社会基础,努力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特别要注意加强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吸收新兴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以增强党的执政基础。
[1]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 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 谢建社.新产业工人阶层—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D26
A
1672-4445(2011)12-0027-04
2011-11-04
蔡水珍(1962-),女,江西樟树人,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教授,主要从事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李蓉(1964-),女,江西南昌人,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
[责任编辑:张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