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历史变迁中的中国文化转型
2011-08-15陈方力
陈方力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3)
论近代历史变迁中的中国文化转型
陈方力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3)
文化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的演变必然引起文化相应的改变。在近代这个中国几千年历史的重要转型期,中国文化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波澜起伏,是任其在西方文化冲击下衰弱,还是在痛苦中完成蜕变,寻找新的突破口?从中国文化的艰难转型中,今天的人们获得了很多重要启示。昨天的历史引领着今天的道路。
近代历史;西方文化;传统文化;文化转型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显著标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载体,文化的转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进程的鲜活印记。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近代史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就是这一瞬,改变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轨迹,变换了几千年来固有的文明方式,这是中国历史上,尤其是中国文化上的一次脱胎换骨。回顾这段距今并不久远的历程,关注其中的文化变迁,可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掌握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脉络,认清它的现实本质,预测它的未来走向。
一、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与传统文化的衰落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其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受到的外来冲击和挑战很多,如佛教的传入、元代和清代的游牧民族统治等,但中华文明并没有被征服反而是同化了异域文化。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却令中国的古老文明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并在这冲击中迅速衰落下去,李鸿章等人哀叹这是“三千年未与之变故”。区区几千英国军队就让一个泱泱大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中国是正义者却又是失败者,这怎不让国人既痛心、困惑又震惊呢?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与其说败在没有坚船利炮上,不如说是败在衰落的文明上。伴随英国人而来的也不光是坚船利炮,还有中国人完全陌生的西方文明。在明代万历年间利玛窦来到中国之前,中国人还不知道地球是分成东西两个半球的;鸦片战争开始时,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对手位于世界的何方,“这些千篇一律的儒者们,倘是四方大地,那是很知道的,但一到圆形的地球,却什么也不知道,于是和《四书》上并无记载的法兰西和英吉利打仗而失败了”[1],中国的失败是落后的农业文明对先进的工业文明的失败。当西方国家大步跨进工业文明已经几个世纪后,古老的中华帝国仍在已经走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之路上流连忘返,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带来的小生产者的狭隘意识加上几千年一贯制的儒家学说造成的因循守旧铸成了中国社会特有的超稳定结构。无数次的改朝换代,改变的只是帝王的姓氏和年号,社会结构、文明方式、思想观念依然如故。封闭保守的中华文明蒙蔽了国人的双眼,禁锢了国人的思想。“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2]华夏文明从古代走向近现代实乃是在西方文明逼迫下的不得已,被动和不适应一直伴随其中。正如当年李鸿章在给友人的通信中所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3]凡此种种中国人的失败不可避免。
二、中国社会变迁与传统知识分子的身份转换
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面临内忧外患,腐朽保守的晚清政府也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以苦撑危局,如成立总理外国事务衙门、开设同文馆、派遣官员出国考察、派遣留学生等等,而其中对中国文化影响最为广泛深远的,要属1915年的废除科举制。1905年9月2日(光绪三十一年八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批准张之洞与袁世凯等人递呈的 《请废科举折》奏请,颁诏《清帝谕令停科举以广学校》,宣布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起“废除科举制”。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被废止不仅仅是一项选人用人制度的终结,更重要的是从此中国的读书人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发展道路。实行科举制的一千三百多年里,中国的读书人皓首穷经,将所有的精力、才华消耗殆尽,对每个读书人而言,读书不是为了求知,不是为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不是磨砺思想、追求真理,而是为了仕进,为了沿着既定的科举之路一步步往上爬,然后为帝王一家一姓服务,帮忙或者帮闲。科举的目的只是为了选拔官员,但在西方新文化的冲击面前,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外交、法律、管理、警察、军事、科技、金融、财务、民政等很多方面的官员却无法通过科举来选拔,科举制显然是难以适应滚滚而来的近代工商业文明潮流。废除科举制是势在必行顺应历史潮流之举。
废除科举制后,士大夫阶层晋升的阶梯被抽去了,中国出现了几千年来不曾有过的全新景象:以读书为职业的纯粹的知识分子开始大量涌现,和此前的读书人相比,他们的知识结构从四书五经换成了算学、地理、绘图等西学新知,他们的知识空间也从书院私塾变成了洋学堂和现代学校体制。他们成了流动的资源流向社会的各个行业。“正是在他们这一代,我们看到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形成了。他们的人生目标不再锁定在读书做官、依附政治权力上面,学问、文化、求真知本身即可以成为目的。他们中很多人都选择了教书、研究、撰稿、编书、办报刊等作为终生或相当一个时期的职业,大学、书局、报馆、银行、研究机构……这都是属于他们的岗位,他们在这些位置上发光发热,一个处于朝廷之外的社会有了精神支柱和实际的有形的平台,一个与旧的农业社会大不相同的新型社会由此而生,这是孔子、孟子、老子、韩非子们都理解不了的新时代,一个多元的、千姿百态的新时代,知识分子追求真理、推进文明、服务社会,而不是把自己毕生的才智‘货与帝王家’,做官从政仅仅是无数选择中的一种选择。”[4]中国知识分子身份的大转型是中国文化、中国社会大转型的产物,两者相互促进,使国家逐步走上近代文明之路。
三、新文化运动的卓越贡献与艰难历程
鸦片战争爆发,摆在中国人面前的既有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也有随之而来的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面对文明的巨大落差,一些清醒的国人开始思考,但这种思考并没有一步到位。先是洋务运动,以图解决器物不如人的问题;洋务运动失败后,梁启超等先进知识分子发现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于是发动戊戌变法,以图解决制度不如人的问题;到辛亥革命解决了制度问题,但人们感到中国依旧是“风雨如磐暗故园”,先驱们经过反复探索和思考,痛感文化的衰落才是真正的根本,如何解决这一更加艰巨的难题,他们看到了在器物和制度背后是带有根本性的文化问题即主要是人的问题。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因此改造人的精神素质,重塑国民的灵魂便是开启我们民族现代化大门的钥匙,这也正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找到的民族更新的突破点和生长点。他们选择了从提倡白话文为突破口的文化革命以图彻底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孙中山先生称之为“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自省自强因而富有理性批判精神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其核心精神是个性解放、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作为这场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的胡适先生就明确指出:首先,它是一场自觉的、提倡用民众使用的活的语言创作的新文学取代用旧语言创作的古文学的运动。其次,它是一场自觉地把个人从传统力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运动。它是一场理性对传统,自由对权威,张扬生命和人的价值对压制生命和人的价值的运动 …… 被看成是预示着并表明了一个古老民族和一个古老文明的新生的运动。
他们高举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以图从根本上解决国人的愚昧与国家的落后。尽管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人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不同,但在一点上是共同的,那就是新文化运动创造性地为中国引入了现代西方的观念和体制,不管是采取革命还是改良的方法,目的都是一个即创造一个完全现代的新中国来拯救整个中华民族。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新青年》杂志创刊和中国科学社创立为标志,一面是清理几千年文化中的沉疴污垢,一面是有目的成体系地引进现代西方的科学学科体系和文明观念。短短几年间,风起云涌惊涛拍岸,中国的文化进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转折,白话文的普及,新式大学和各类报馆、期刊的成批涌现,新的知识、新的理念传播开来,大批青年学子走出国门去异国他乡寻找富国强民真理,中国开始追寻工业文明的步伐前进,在这历史转换的短短时光中,呈现出中国几千年中难得一见的新奇观,涌现出彪炳史册的众多文化巨人:陈独秀、胡适、蔡元培、鲁迅、邵飘萍、任鸿隽、丁文江、叶企孙、赵元任……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唯一一次脱胎换骨式的文化革命,奠定了中国现代文明的基石,从此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进程。然而这场新文化运动的进程却一波三折,致使它没有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进而深刻地影响了整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命运:“新文化运动传统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源头,科学理性、自由民主、人道主义的源头,就外部而言,早为群众性政治运动所中断,为战争所中断,为国民党一党专政所中断。在和平建国的新阶段,这个传统没有得到合理的承续;在阶级斗争理论的指导下,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斗争从不间断,使它蒙受损害,从某种意义上说乃是对新文化运动传统的全面背弃。”[5]这个曲折本身就足以引起中国人的深刻思考。若从大的历史长河来俯瞰这一短暂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它的曲折有其更深的历史原因:农业文明发育很早而且过程太长,在各个方面留下了过于沉重的农耕文化的烙印,致使新型文明的成长举步维艰;工业文明时间过短,与之相适应的各项制度及文化建设严重滞后且处处受到小农经济文化的掣肘。
科学、民主、法制与传统文化相融,一种新的文化理念要被全体国民完全接受,并使之真正深入我们的内心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这段路我们从鸦片战争开始起步,几经磨难曲折,尚没有走完。因此现阶段的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法治国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要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只有如此,才能最终建立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均和谐相处的社会,一个真正的文明社会。只有继续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才能真正完成中国社会的转型这一历史使命。
[1]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A].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14.
[2] 鸦片贸易史[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16.
[3] 筹办夷务始未[M].同治朝卷25,4.
[4] 傅国涌.废除科举制百年祭[N].中国青年报,2005-09-07.
[5] 林贤治.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8.
O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n modern historical vicissitude
CHEN Fang-li
(The Party School of Nanchang CPC Committee,Nanchang,Jiangxi 330003)
Historical evolution inevitably leads to cultural alteration accordingly as culture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history.In the modern transitional period with the history of thousands of years and guided by the past,Chinese culture varies with one climax following another and with lots of important inspirations from the western cultural impact.
modern history;western culture;traditional culture;cultural transformation
G122
A
1672-4445(2011)12-0063-03
2011-10-29
陈方力(1962-),江西修水人,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及国际关系研究。
[责任编辑:张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