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合并后高校图书馆发展浅析
2011-08-15崔国成
崔国成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52)
院校合并给高校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高校图书馆的合并涉及到图书馆人力资源、文献资源、管理体制的合并、重组和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在合并后确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理顺馆与馆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办馆模式,可以更好地为教学与科研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第一,统一管理体制。为国家培养专门人才、高级人才是高校的共同使命,也是图书馆的办馆方针与目标。因此要组建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这是合并后的图书馆能否顺利开展工作的关键性因素。领导班子必须由德才兼备者组成,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心同德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使图书馆工作得到飞跃性发展。合并后的图书馆还要对全馆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普查工作,包括学历、专业、职称、年龄、性别、科研成果等,调研各分馆的定岗、定编、定责及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为重组后各岗位的确定做好前期准备。应该结合图书馆的性质、特点,制定合并后图书馆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标准,将竞争机制引入分配领域,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克服平均主义和形式主义。只有制度的建立健全,才会使大家工作有方向,努力有目标,检查有依据,从而保证各校区馆在统一制度的要求下协同工作。
第二,加强图书馆资源管理。资源统筹是合并中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合并后的图书馆,要统一筹措经费。随着国内国际市场对人才素质要求和对高校的科研含量要求的提高,高校图书馆的价值正在不断加大。而资金的限制,使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长期滞后,满足不了高校教学、科研的需要,资金匮乏问题已严重影响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因此,高校合并是图书馆有限资金资源得以合理统筹运作的契机。图书馆必须摸清原各校的家底,避免经费的重复投入和浪费;统筹规划好图书经费的使用流向,并积极用自筹资金的手段来补给经费缺口。实施联采联编,图书馆馆藏结构相对统一,但由于各校专业设置各有侧重,馆藏各有重点,新合并的图书馆必须实行文献资源统筹规划,实行联采联编。原有资源,要根据新建立的、优化的、完善的馆藏结构统一调拨,新购资源必须实行联采联编,这样不仅能更合理地使用经费,提高文献购置经费的使用效益,而且能打破原有各馆的“大而全、小而全”藏书体系所造成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第三,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在合并后的人力资源整合中,要重视人力资源的专用性,做到专业对口、扬长避短、人尽其才、合理配置,充分发挥每一位馆员的作用。既要挖掘优秀人才的能量与作用,也要加强合并双方员工的了解、融合,增强教职员工的竞争意识和紧迫感。合并后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图书馆急需一批与其发展相匹配的人才队伍。从高校图书馆队伍来看,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从事一般文献管理人员,一类是从事管理的各类专业人员。长期以来,由于图书馆人员资源配置及管理上的不合理,致使人才流失、队伍不稳定,部分人员在工作中被动服务,无所事事,甚至一些高校图书馆成了家属安置的地方等等,这些现象都严重地影响了高校图书馆的形象和工作效率。很显然,这些问题已不能适应高校图书馆的高速运转的需要。高校合并是图书馆队伍整顿提高的良好契机。人员多了,地盘大了,因人而异,各得其所的机会就多了。因此,在高校图书馆合并中,必须根据高校教学、科研的需要和馆员的专业特长合理定岗,做到人尽其才;必须引入竞争机制,根据高校教学、科研的需要和馆员的专业特长合理定岗,做到人尽其才;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定期进行馆员工作评估,并将工资、奖金与评估结果挂钩,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必须对馆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各类培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以适应合并后的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需要。
第四,统一管理流通资源。图书馆是传递文献信息的重要部门,必须加强网络建设,统一管理软件,做到各校区的文献资源共享,通借通还。学院图书馆合并后实现文献资源共享,通借通还是完全可行的。在合并后的校园网建设和图书馆网络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好网络的布局和服务器的功能等问题,使图书馆网站和图书馆各工作站均能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正常、高效的工作。书刊流通量增加,图书的流通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图书的流通量,图书的流通量和流通速度是成正比的,图书流通速度的提高促进了流通量的增加。院校合并后电子计算机在图书馆流通系统的普遍应用,也同时增加了图书的流通量。院校合并后,由于读者分散、馆藏地分散,对各个校区读者的借书还书都带来不便。为此,流通上大都采用图书通还的制度,不论在那个校区图书馆借的图书都可以就近还书,由工作人员分区通还。这种制度方便了读者,受到读者的欢迎,读者可随时就近归还图书,并借出需要的图书。图书通还制度也是图书流通量增加的一个原因。流通资源呈现多样化。采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随着不断变化的信息环境和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这个基本职能也在不断地变化。院校合并后,图书馆要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并为教学提供更前沿的文献信息,不断调整和定位自己的馆藏发展方向。在传统的印刷型文献、缩引型文献、视听资料、电子出版物的基础上,增加了各种信息资源如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以及科技查新等业务的展开,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流通翻开了新的一页。图书馆不仅拥有自己的实体馆藏,更强调了职能的延伸,将网络信息资源和各种新型资源纳入馆藏资源建设范围,建立起传统文献和网上信息资源有机结合、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相互依存互补的复合型馆藏资源体系,使流通资源不再局限于传统上的图书借、还和阅览,出现了信息资源的流通,实现了流通资源的多样化。
第五,建设新的数字图书馆。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高校图书馆在教育信息化和科研信息化需求的推动下,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是合并后高校图书馆的当务之急。合并前学校采用引进和自建数据库的方式构建一定规模的数字化信息资源,通过校园网、联网电子阅览室等多种途径为广大师生服务。合并的新馆必须成立网络信息服务专职部门——网络信息服务部,其工作职责是将分校图书馆来源不同、结构不同的各种数据库纳入统一检索平台,通过校园网上的图书馆网站进行宣传、发布,让师生在各处的电子阅览室、办公室、宿舍等地方均可享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使图书馆网站成为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窗口,在读者和图书馆之间建立起桥梁,使学校教学科研队伍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第六,强化人文环境建设。图书馆文化是为图书馆这一使命而存在的。图书馆文化建设要把“读者至上”的理念寓于严格的科学管理之中,使所有的馆员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图书馆文化建设是为了加强图书馆管理工作,进而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所以最终要通过读者来检验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成效。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馆藏资源,为教学科研服务,是合并后的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重要问题。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1] 黄红卫.高等院校合并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3).
[2] 昌国新.论高校图书馆“高科馆员”职能的发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4).
[3] 王春莉.合并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对策及目标[J].图书与情报,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