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进程及启示
2011-08-15柳丽宋克俭
柳丽,宋克俭
(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2.保山学院计科系,云南保山67800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1]的重要论断,这对于我们准确把握时代情境、回应时代问题从而引领时代潮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启迪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马克思主义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而必然带有时代的烙印。马克思主义形成于19世纪的欧洲,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刻思考欧洲社会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指导无产阶级投身人类解放事业、争取自身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思想体系。没有欧洲的社会现象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2]马克思主义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添新的内容。正如江泽民所说:“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3]客观世界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内化为中国人民的思想理论武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实践是永无止境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也将永无止境。
马克思主义是在不断解决时代问题的基础上发展的,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要有突出的问题意识。由于受各种思想流派的攻击和诘难,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置于这个宏大视野下,才可以更好地解读马克思主义。从国际上看,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世界在反思自己的发展模式时,掀起了新一轮的马克思主义热,人们重新思考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经济思想,从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在国内,由于苏东剧变苏联解体的影响,马克思主义面临着新的考验,人们开始思考它的生命力和价值性。随着新世纪的来临,知识经济的挑战、资源危机的涌现等全球性问题日益凸现,并且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直面时代并深刻地反思时代,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者的神圣使命。马克思曾说:“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4]。马克思主义就是与现实世界接轨、与时代同行并使其思想不断丰富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要树立科学的学习观。我党具有进行理论学习的优良传统。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初,我党领导人就阅读马列经典原著,从中吸取有益于中国革命的思想资料。在民主革命进程中,我党领导人继续学习马克思主义,并创立马列学院来传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曾在延安创办马列学院,艾思奇等学者曾担任教员。延安马列学院的创立为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流派交相辉映,这再一次向党敲响警钟,如果不善于学习、不领悟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真谛,就无法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5]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我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才能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进程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是一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过程,是逐步地分阶段向前推进的。马克思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内容是不断丰富的,就发展阶段而言,主要体现如下:
1.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萌芽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奠基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对时代问题关注和思考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充分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理论体系的精华,批判继承同时代人的理论学说,使马克思主义内容日渐丰富,在投身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使其不断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奠基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以敏锐的眼光窥见了那个时代的问题—资本全球化,并从“普遍交往观”的角度系统地加以阐述。随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发展,他们更多地关注资本主义世界发展境况,以犀利的笔锋揭露资本主义制度。《资本论》这篇宏大巨作可以说是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批判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深刻揭示,其中某些思想至今仍闪耀着光芒。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说,《资本论》既属于那个时代又超越那个时代。在马克思的晚年,东方社会俄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他将理论兴趣点转向了东方。在对俄国村社制度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在给查苏里奇的回信中提出了俄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而直接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著名论断,至今仍然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同时,马克思在晚年也阅读了摩尔根关于原始社会的研究成果,完成了对人类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类学笔记》。恩格斯晚年在对资产阶级婚姻、家庭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关于婚姻家庭关系的著作。纵观马克思恩格斯不同时期的著作,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著作是顺应时代趋势而写的,是对时代问题进行深刻思索的结果。早在1972年马克思就指出:“对《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的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宣言》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不会有不同的写法了。”[6]这个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好诠释。马克思恩格斯在投身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发表大量的著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阶段——列宁时期。列宁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并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完成了从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过渡,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这是列宁主义诞生的现实土壤。列宁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践以及十月革命胜利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则成为列宁主义最深厚的实践基础。列宁是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倡导“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7]。为了向人民指出当时革命的客观形势进而号召人民起来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列宁在1917年4月发表著名的《四月提纲》,其中第2条提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8]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为适应苏联建立之初的形势,列宁领导苏维埃政权开展了国有化的工作。1917年10月到1918年5月,苏维埃政权基本完成了银行国有化、铁路国有化、商船国有化和大工业企业国有化的任务。国有化的成功有助于粉碎敌人的破坏活动和巩固苏维埃政权。在1918年夏至1920年底的苏俄国内战争时期,为了粉碎邓尼金、高尔察克等叛军和适应抗战形势,列宁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是为适应当时国内抗战形势的需要而采取的方针,是迫不得已的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列宁逐渐发现了它的弊端,改为实行适应经济发展的新经济政策。在政治上列宁则主张改善国家机关,反对官僚主义。总之,列宁的思想演变是适应时代的,回应了“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主题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新的阶段。
3.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丰富和完善阶段——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国国家领导人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并在革命和建设的每个阶段适时地加以发展和完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创新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成果的形成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轨迹和脉络,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毛泽东初步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容。他一贯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并将其加以吸收和改造。在民主革命初期,毛泽东就非常注重对《共产党宣言》等经典原著的阅读,从中吸收了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等思想,并把它成功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同时,毛泽东还结合中国国情写出了《实践论》、《矛盾论》等不朽篇章,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作出了最好的注解。毛泽东思想凝结着我党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探索,也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理论成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反映时代特征的思想体系,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好展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崭新局面。邓小平曾指出:“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9]邓小平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著名论断,因此,发展经济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同时,还根据国内客观形势提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观点。例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先富带动后富,“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大局”战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一国两制”方针等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崭新的历史时期,主要体现在江泽民对国际和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提出了党的建设是一项新的伟大工程的新论断,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新理念,把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发展成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伟大构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提高到新的水平。胡锦涛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具有前瞻性,体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论断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10],并对我国发展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全面概括,“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就是快速发展,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11]。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深入思考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提出的,是适应中国国情的科学理念。我党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的探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内容,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推进到新的阶段。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逻辑进程的启示
纵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一个逻辑的、动态的和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不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历史,并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了该时代的特质。深入地分析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进程,对于我们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1.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时代精神相融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在要求。
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文本研究,从对文本的解读中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根据本国国情不断充实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从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所谓文本研究,就是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马克思恩格斯专题文集》、《列宁全集》、《列宁专题文集》、《毛泽东文集》、《邓小平文选》等经典著作,通过阅读这些经典著作,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并同社会变革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新问题相结合。同时,要注重用马克思主义解答时代问题,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时代气息。
2.树立开放理念和创新意识,掌握和运用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用批判的眼光和创新的意识,在吸收当时世界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当代中国,要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须善于吸收当今世界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包括西方的民主理念、价值观念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等,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许多新问题的不断涌现,这对马克思主义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更加需要我们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用创新的思维去发展。正如邓小平所说:“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用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12]
3.把马克思主义“三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时域性,即关注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地域性,即关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情况与生存境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适性,即马克思主义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程度。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中国开始就展开了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历程,三者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实际上是指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而且内在地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与时代化进程、大众化进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化都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离不开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和大众化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中必须把三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推进。
总之,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须把握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关注这个时代的前沿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判断时代特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制定目标任务,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政党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13]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征程上,我们只有深刻地把握时代特征和时代发展趋向,才能够把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历史阶段。所以,马克思主义是永远属于时代的。
[1] [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4.
[3]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0.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8.
[7]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1.
[8] 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14.
[9]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4,291-292.
[10][1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35,7.
[1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