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

2011-08-15鲍立凡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六安市六安欠发达

鲍立凡

(中共六安市委党校,安徽 六安 237000)

加快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
——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

鲍立凡

(中共六安市委党校,安徽 六安 237000)

本文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深刻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并针对六安市市情提出了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由于采用的是一般分析方法,所以对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欠发达地区 农产品加工业 发展 研究

农产品加工业是以农业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为原料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对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益、调整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等具有重大意义。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还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增加就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尽快走出“二元经济结构”困惑。

地处安徽省西部的六安市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龙头企业对农业生产的拉动力不强,农民增收缓慢。目前,全市总人口704.8万人,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676.1亿元,财政总收入68.6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仅27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14元。因此,如何立足自身优势,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六安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仅成为该市农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同时对其他欠发达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各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速度加快,成效明显。但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链条短,加工深度不够

与经济发达地区或农产品加工业优势明显的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普遍偏低,深加工能力差,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少,产品附加值低。例如六安市,农产品深加工转换率只有30%,而全国平均是35%,发达国家是80%以上;工业食品占食物消费总量的比重只有25%,而全国总体水平接近30%,发达国家平均是80%;农产品深加工的产值只是农业产值的115%,而发达国家通常可以达到200-300%。

(二)原料的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程度不高

欠发达地区大多是农产品资源丰富的农业地区,但是农产品的品种、品质不能满足精深加工需要,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缺乏专用、优质原料;农产品的原料生产分散,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生产程度较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加之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连接机制还不够完善,履行合同的信用程度较差,导致农产品深加工发展缺乏稳定而可靠的原料基地。

(三)龙头企业的规模小,行业总体水平偏低

欠发达地区农产品深加工普遍存在“小、散、弱”现象,产业集聚度不够,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带动能力有限。例如六安市,年产值50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一家,龙头企业内外联动、做大做强的经验与动力不足;粗加工企业偏多,精、深加工企业偏少,传统产品偏多,高科技产品偏少,一般化产品偏多,名牌产品偏少;农产品从原料生产到加工过程的管理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有更多技术密集、水平先进的国外加工企业进入我国,抢占我国农产品市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国内,欠发达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较,无论是企业的规模、技术、实力,还是加工的广度和深度,都还有较大差距;欠发达地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存在融资难、流动资金缺乏、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导致企业自身素质难以提高;大多数地区缺乏行业规划,政策机制不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还未形成,各种协调机制尚未健全,这些都是欠发达地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

虽然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基础薄弱,总体发展状况较为落后,但也拥有一定的自身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政策、资源、投资环境和发展基础等四个方面。

(一)政策优势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为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先后出台了一些列优惠政策,促进欠发达地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例如,“十七大”以来,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批准安徽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肥经济圈建设也提速登场。在这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中,农产品加工业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从而为六安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

从安徽省情况看,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在 《关于工业强省的决定》中,将农产品加工业列入安徽省工业强省战略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并出台了支持皖北三市和沿淮十县加快发展的政策,“十二五”《安徽省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促进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进一步强化了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

从六安市情况看,“十二五”期间,六安市将实施“千亿元农产品加工168工程”。即通过“政府强力推进、实施科技引领、强化园区建设、引导企业重组、大力招商引资、优化发展环境”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到“十二五”末使六安市农产品现代加工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重点建设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6个超百亿的省级农产品现代加工产业园和8个产值超百亿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在六安、舒城、霍山、霍邱、寿县、叶集分别建设6个高标准的省级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并辐射带动30个左右专业产业园的建设;把8大重点产业打造成产值超百亿的产业集群,其中力争粮食油脂、畜禽水产两个产业超过200亿元;突出建设六安羽绒产业,把具有六安特色的皖西白鹅羽绒制造业全力打造成享誉全国的一张农产品加工业名片,建设全国一流的羽绒产业基地。

总之,六安市可以充分利用“中部崛起”、“工业强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肥经济圈”的大好宏观发展环境和优惠的政策环境,广泛参与长三角产业合作与分工,集聚产业,集聚资本,集聚人才,结合六安市“千亿元农产品加工168工程”,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二)资源优势

欠发达地区大多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例如六安市,全市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占全省12.9%,拥有耕地660万亩,山场1100万亩,水面351万亩,可养水面95.5万亩;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37%以上,拥有华东地区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水资源充沛、优良,佛子岭、梅山等六大水库积蓄了2类以上优质水源67亿立方米,举世闻名的淠史杭水利工程跻身世界七大灌区之列,灌区控制面积覆盖皖豫两省1.3万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100万亩;江淮分水岭使境内形成了淮河、长江两大水系,淮河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83%,长江流域面积占17%,地表水资源总量达99.9亿立方米;拥有粮食作物品种626个,经济作物品种67个,蔬菜品种70个,干鲜果品19种。全市粮、油、棉、麻、栗、茶等大宗农副产品产量居全省前列,是全国四大麻产区之一。优越的自然、气候、农作物和优美的大别山水资源条件使六安市成为优质农林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六安是国家确定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多数产品产量在安徽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籽,粮食播种面积达1000万亩,总产450万吨;油料播种面积200万亩,总产22万吨,棉花15000吨,黄红麻11000吨,肉类48万吨,水产品26万吨,蔬菜120万吨,还盛产110多种名特优稀农副土特产品和140余种药材。蚕桑、茶叶、板栗、白鹅、草竹柳、中药材等资源丰富,品质优良,这些都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丰富的可再生资源。

(三)投资环境优势

欠发达地区大多具有可供农产品加工业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优势和综合成本优势,有些还具有区位与交通优势。从六安市来看,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同时具备这三大优势。

土地资源优势。对六安市来说,江淮分水岭由西向东横穿本市,形成的山区田坎、裸岩、石砾地等不适宜进行农业生产的土地达33138.71公顷,占未利用土地的35%;江淮分水岭大量的丘岗地坡度小,容易整理,可以进行成片开发,供工业利用,从而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土地资源优势。

综合成本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特点是对劳动用工需求量大,而用工荒将是今后沿海与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业难以解决的主要问题。对大多数欠发达地区来说,人力资源充足,其中不少劳动力都在经济发达地区打过工,劳动力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用工成本远远低于上海、广东、江浙等发达地区;水、电、土地、房产等要素价格较低,要素成本具有竞争优势;此外,在生产服务成本、企业税费成本、行政成本和隐性成本等方面,欠发达地区也明显低于沿海发达地区,所以在承接农产品加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区位与交通优势。“十一五”以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和高铁的大规模建设,大多数欠发达地区交通状况得到改善,区位优势凸显,有的甚至一跃成为具有明显交通优势的地区。例如六安市,毗邻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区和省会合肥,沪汉蓉高铁、宁西、阜六铁路穿越全境,特别是沪汉蓉高铁把六安市纳入了合肥0.5小时经济圈,武汉、南京1.5小时经济圈和上海3小时经济圈范围内;沪陕、合武、济广、合淮阜四条高速公路和312、206、105国道纵横全市;随着合肥机场的西迁,六安市距正在兴建的新桥国际机场仅40公里。良好的交通条件大大缩短了六安与长三角、珠三角和全国其他经济圈及大城市的时空距离,更为加快融入合肥经济圈创造了极为优越的区位与交通条件。

(四)发展基础优势

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业,虽然发展水平不高,但是发展态势强劲,蕴含者较大的发展优势。例如六安市,目前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该市第一大支柱产业,并逐步形成粮食油脂、畜禽水产、白酒饮料、茶蔬果药、羽茧麻纺、竹木草柳六大产业集群,为下一步优质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已建成优质粮油、生猪养殖、水产品生产、大别山油茶、优质蔬菜、皖西白鹅、名优茶、六安大麻等八大产业基地,为下一步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重要的优质原料保障;形成了20多个以粮油食品、畜禽加工、羽绒纺织、林木加工为主的生产加工基地和工业园区,形成了一批对区域经济发展起重要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带和块状经济,各有关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优势区域集聚,产业集群向着规模更大、加工度更深、技术含量更高的方向发展,霍邱长集粮油食品工业园、叶集竹木产业园、舒城干镇羽毛加工园区、七星羽绒制品加工园区、舒城畜禽产品加工园区,以及霍山县经济开发区、衡山工业园、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吸引了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著名的外地农产品加工大型企业、回乡创业人员、种养大户入住园区,逐步构建起六安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层。

三、加快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必须坚持以工业理念抓农业,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壮大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园区。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发展农业产业化离不开政府扶持。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真正摆到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并制定具体发展措施,把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与发展县域经济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

政府要成立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与发展领导小组,发改委、农委、经委、财政局、供销社等单位,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产业,产业布局落实到各县区;政府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在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关系处理、龙头企业的培育、主导产业和基地的建设发展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各部门要按照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在政策落实、税费减免、市场准入、产品认证和检测、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品牌推介等方面分别给予大力支持。

财政部门要加大发展资金投入,例如六安市,市财政将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发展,市发改委、市农委、市经委将安排10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和推广;金融部门对发展农业产业化资金贷款要适当放宽条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税务部门要按照相关规定,对龙头企业实行减税或免税,对农产品出口实行相关退税政策;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用地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电力部门要优先保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供电,保证其享受各种电价优惠政策。

(二)壮大培育龙头企业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关键在于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例如六安市,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大力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一批带动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安徽庆发集团、六安天业集团、安徽三农投资集团、一笑堂六安瓜片公司、安徽西商食品有限公司、安徽夏星食品有限公司、华园食品公司、华源纺织、星星轻纺、龙华竹业、寿县秋田米业等,但总体规模不大,数量不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针对这种状况,一要壮大现有龙头企业的规模。在现有的25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每个行业可选择2-3家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尽快壮大其规模;二要积极培育新的龙头企业。各地要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商来六安市投资农业产业化,特别对大型工商企业来六安市投资农产品加工业,要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扶持;通过资金注入和技术创新,改造一批有基础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效益,增强产品转化能力。

(三)打造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必须打造产业集群,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我国目前大多数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例如六安市,现已逐步形成粮食油脂、畜禽水产、白酒饮料、茶蔬果药、羽茧麻纺、竹木草柳六大产业集群,要加快六安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尚需进一步打造这六大产业集群。

1.粮食油脂加工产业群。六安市是国家确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籽等,现有大米生产能力21万吨,面粉15万吨,油脂63万吨,食品3万吨,饲料16万吨;粮油年处理能力及加工规模不断提升,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为充分利用六安丰富的稻谷、小麦、油菜籽、油茶籽等粮油资源,可重点建设以优质食品及综合精深利用为主要内涵的粮油加工产业群。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农产品加工精深程度;积极发展高度粮油食品;逐步构建粮油产业化加工体系;重点发展稻米精深加工、小麦精深加工、油脂精深加工。

2.畜禽水产加工产业群。六安是畜禽产业大市,畜禽饲养数量一直居全省前三位,皖西白鹅、霍寿黑猪、霍固麻黄鸡等地方良种畜禽远近闻名。2010年全市生猪饲养量577万头,出栏378.8万头;大牲畜饲养量29.3万头,出栏10.9万头,其中奶牛饲养量5482头;山羊饲养量124.8万头,出栏84.3万头,家禽饲养量1.2亿只;水产养殖面积100万亩,水产品产量36万吨。为充分发挥六安生猪、皖西白鹅、麻黄鸡、水产等资源优势,在畜产加工方面,可重点建设生猪养殖、现代屠宰加工和中高端肉制食品产业链;在家禽加工方面,可重点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皖西白鹅、麻黄鸡养殖加工、优质禽肉食品产业链;在水产方面,可重点建设生态养殖基地,提高养殖水平和产量,加速建设低值淡水鱼的养殖、分割加工产业链。

3.白酒饮料产业群。六安五谷杂粮资源丰富,生产茶叶,同时拥有大别山天然优质水资源,发展酒类酿制、茶饮料及其它饮料产业具有良好的资源条件。白酒产业要进一步强化迎驾贡酒品牌和市场文化价值建设,重点发展中高端优质酒;在啤酒产业方面,要积极开发适合消费潮流的新品质;重点支持优质矿泉水、纯净水、茶饮料、蔬菜汁饮料和其它保健饮料的发展。

4.茶蔬果药加工产业群。六安茶叶及林产特色资源丰富,分布集中;目前已建成茶叶基地40万亩,蔬菜基地120万亩,年产蔬菜120万吨;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著名品牌,六安瓜片、霍山黄芽获批国家著名商标,霍山石斛、六安瓜片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充分利用六安丰富的茶叶、蔬菜、中草药和板栗、葛根等林特产资源,可重点建设以优质茶叶、果蔬食品、保健食品及山林特产综合精深利用为主要内涵的茶蔬果药加工产业群。大力推进六安瓜片、霍山黄芽、舒城小兰花茶叶的智能化清洁生产加工;提升食用菌、高山蔬菜、水生蔬菜和大宗主产蔬菜的开发规模和深加工水平;逐步构建标准化、规模化、优质化的种植、加工、副产物深度综合利用的茶蔬果药加工体系。

5.羽茧麻纺产业群。六安是全省棉、麻、丝等纺织品原料的主产区,麻、丝产量分别占全省的80%、30%,黄红麻产量11000吨,鲜茧产量3838吨,皖西白鹅羽绒品质上乘;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为充分利用六安丰富的羽绒、茧丝、棉花、大麻等资源,可重点建设以羽绒、茧丝绸、棉麻纺织为核心的现代纺织加工产业集群。建设皖西白鹅养殖基地和蚕桑、优质大麻种植基地,优化配置羽、茧、棉、麻的优势资源,提升档次和副加值;培育优质骨干企业,培育名牌产品,抢夺高端服装市场;逐步形成羽棉茧麻种养殖基地——粗产品加工——印染加工——纺织品生产——品牌服装经营的现代纺织加工产业链。

6.竹木草柳产业群。六安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竹林面积61.8万亩,杞柳种植面积15万亩,席草资源丰富;竹木草柳加工经验丰富,并形成相当规模,竹木深加工基础较好。可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不断加大传统编制工艺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提高竹藤草柳等资源的加工档次和综合利用水平,开发符合国际潮流的花色品种;重点建设沿淮杞柳种植带和草柳编制加工出口基地,加强品牌建设,扩大出口创汇,开拓内销市场;引导扶持竹木产业发展,积极发展节材型、功能型、环保型产品及材料,发展高档成品家具,打造全国性人造板和家具制造基地。

(四)加快建设产业园区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必须实施园区战略,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的优势在于富集剩余物,实现大规模综合利用,构建起关联度高的产业链,一个企业的产品往往是另一个企业的原料,企业间差别化、互补式的协调发展,便于形成园区化、集约化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园区聚集发展,形成农产品加工规模效应,对加工原料做到全加工利用;集中建设公共设施,减轻了企业分散投资,既节约了成本,又可保证产业实现清洁加工、绿色发展。

园区建设要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做到高起点建设、标准化管理、专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确保园区的建设与发展质量;园区的布局要与现有基础、区域特色农业、原料基地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对现有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加强管理,加快完善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引导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

各县区园区建设要结合自身的原料基础、产业基础、企业基础和招商引资条件等因素合理布局,每个县区可重点建设3-4个具有发展潜力和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并结合地方经济社会与小城镇建设规划,统筹建设。例如,对六安市核心区,可重点发展生物化工、现代物流业、羽绒产业、纺织工业、粮食、畜禽、茶叶等产业,重点建设六安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具体包括现代食品、生物材料、羽茧棉麻编织、农产品物流服务等;对霍邱县,可重点发展粮食油脂、畜禽水产、柳编、大麻纺织、服装等产业,重点建设长集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霍邱城北工业园;对舒城县,可重点发展粮油、畜禽水产、茶蔬果药、羽绒等产业,重点建设舒城工业园、杭埠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对霍山县,可重点发展白酒饮料、茶蔬果药、羽绒纺织、功能食品等产业,重点建设霍山经济开发区、霍山羽绒编织产业园区、霍山白酒饮料产业园;对金寨县,可重点发展油茶籽、茶蔬果药、羽茧麻纺、竹木加工、饮料等产业,重点建设茶蔬果药产业园区;对寿县,可重点建设蔬菜加工、畜禽水产、饮料、草柳编织等产业,重点建设寿县城关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对叶集试验区,可重点发展竹木加工、纺织服装、物流服务、羊肉加工等,重点建设孙岗工业园及物流中心。

总之,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六安市作为欠发达地区农业大市,农产品加工业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通过对该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利弊分析,便于理清发展思路,进而总结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其他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2011-08-25

鲍立凡,中共六安市委党校校委委员、教务处处长,经济学硕士。

吴妍妍

猜你喜欢

六安市六安欠发达
六安六面
安徽六安:乡村直播 “云端”致富
欠发达地区大学生人才招揽政策评析
艺术天地
《晨曦》
安徽六安:致力打好产业扶贫“特色牌”
六安茶香也袭人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六安市金安区构建环保法治新秩序
吴月娘爱的,贾母不待见的,都是这杯六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