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下胆总管取石术

2011-08-15苏光建陶中原段振雄杜桂英赵迎芬

云南医药 2011年4期
关键词:管内引流术继发性

苏光建,陶中原,孙 文,李 军,段振雄,杜桂英,赵迎芬

(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云南 大理 671000)

随着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的常规应用,越来越多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潜在危害甚大。以前是LC术禁忌症[1]只有常规开腹胆囊切除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现在,宜在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取石术(LEST)治疗胆囊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我院2007年1月到2010年5月有选择性的施行LC+LEST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111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本组111例,男42例,女69例,年龄18~74岁,平均49岁。35例有黄疸史,入院查体18例有不同程度的黄疸,病因主要有胆囊结石及继发性胆总管结石111例其中MRCP的确提示胆总管末端有狭窄17例。术前MRCP检查,胆总管内径0.7~2.2cm,胆总管结石数量约1~20余枚,胆总管结石直径约0.2~1.1cm不等。术前诊断主要依据B超,CT,磁共振(MRI,MRCP) 等。术后影像诊断主要依据B超,CT,MRCP等。主要器械有电视腹腔镜[2]、十二指肠镜、针式刀、弓式刀、取石网。

手术要点:全部患者术前先予支持疗法、禁食、常规输液、应用抗生素抗炎对症治疗。在放射科应用电子十二指肠镜先行诊断性ERCP明确诊断后,111例患者均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同时行胆总管取石术,用取石网或球囊将结石取出,鼻胆管引流[3],术后常规禁食,补液抗炎,制酸治疗2~3d。血淀粉酶升高者加用抑制胰腺分泌治疗,术后3d内观察腹部症状、体温变化,每日测血常规、肝功、血淀粉酶等指标,如正常再行LC术。一般胆囊结石排到胆总管继发性结石,多为结石小、胆囊管粗,术中一定要辨清胆囊与胆囊管的漏斗[1]“Y”型关系。胆囊管与肝总管和胆总管的三管倒“T”型关系,用分离钳从近端向远端钳夹挤向远端胆囊管,把胆囊管内的小结石挤到胆囊内,再上钛夹后一并切除胆囊[1]。防止胆囊管内残余结石,尤其在胆囊管与肝总管并行较长的病例。LC术中可以再看胆总管和肝总管是否增粗和充盈度饱满或瘪陷,再参考肝功总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AKP)。鼻胆管未拔再造影确定肝外胆管有否残余结石。其中有1例在内镜下再取石获得取净结石。

结 果 内镜下取石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取石加LC术111例,98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成功,13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成功,均行鼻胆管引流术。术后轻度胰腺炎17例,其中11例仅有尿淀粉酶升高 (1280~3070U/L,正常值900U/L)无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3d后开始进食。另6例有血淀粉酶升高,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7~9d后开始进食,无胆漏、胆管狭窄、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一般行LEST术后3~5d再行LC术,如并发胰腺炎者,术后1~2周再行LC术并在小网膜孔(Wiles孔)放引流管行腹腔引流术。

讨 论 一般胆囊结石排到胆总管继发结石,多为小结石,胆囊管粗,LC术中一定要辨清胆囊与胆囊管的漏斗“Y”型关系。胆囊管与肝总管和胆总管的三管倒“T”型关系,用分离钳从近端向远端钳夹挤胆囊管,把胆囊管内的小结石挤到胆囊内,上钛夹后切除胆囊。防止胆囊管内残余结石,尤其在胆囊管与肝总管并行较长的病例,入口交接处是重点。LC术中可以再看胆总管和肝总管是否增粗和充盈度饱满或瘪陷,再参考肝功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AKP)和临床症状。鼻胆管未拔者再造影,鼻胆管已拔行MRCP或ERCP再确定肝外胆管有否残余结石。

LC术+LEST治疗胆囊结石和继发性胆总管结石优点是:胆囊多发性结石,从胆囊管内排小结石到胆总管内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不增粗,直径1cm以下,胆道不完全性梗阻,是内镜下取石+LC术最佳适应症。两者可行微创治疗,避免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如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因胆总管不增粗,切开取石及放T管和缝合等均十分困难,术后还可并发胆漏或缝合区胆道狭窄。

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且胆总管不全性梗阻者、结石较小(结石直径约0.2~0.8cm) 者、容易从较小乳头部取出。如结石大不易取出或胆总管末端狭窄者,行LST术后(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狭窄解除,取石容易,小结石可自行排出。结石较大(结石直径1.0~3.0cm) 质硬者;远端乳头开口的梗阻性结石和嵌顿性结石增粗的胆总管(胆总管内径约1.5~3.5cm)者;憩室内乳头或憩室旁乳头者(容易切穿肠壁者);胆总管末端狭窄较长者。这些病例适合选择行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

微创(与开腹手术相比) ERCP+EST和LC术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损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1]黄志强,刘永雄,刘国礼.现代腹腔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4:8.

[2]吴硕东.腹腔镜手术技术与技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37.

[3]曹月敏,常迎彬,王秋生.腹腔镜外科学[M].河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5-83.

猜你喜欢

管内引流术继发性
不同手术时机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甲状旁腺全切术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观察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继发性短QT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生存的影响①
管内单相流强迫对流湍流传热关联式研究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对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分析
自然对流对吸热管内熔盐对流传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