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1-08-15龙,边

运动 2011年9期
关键词:体育设施体育产业山西省

杨 龙,边 津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山西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杨 龙,边 津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本文通过分析山西省体育产业调查数据,理清山西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发现山西省体育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着发展速度过慢、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据此,文章提出山西省体育产业发展思路和原则,并提出体育产业发展对策,以期为山西省体育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体育产业;山西省;体育设施

山西省于2009年对全省进行了体育产业专项统计调查,获得2006年和2007年体育及相关产业的调查数据,数据较全面的反映了山西省体育产业的基本状况。数据显示,山西省体育产业发展迅猛,体育场馆建设步伐加快,体育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体育产业的质量和产业效益逐步提高。但由于山西省体育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与发达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本文正是在体育产业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山西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体育产业发展思路和原则,并提出体育产业发展具体对策。

1 山西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体育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近年来,随着省政府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体育设施的建设投入,新建和改扩建的体育设施如雨后春笋,成为城市标志性基础设施,为群众健身服务的体育设施也层出不穷。2003年全省人均场地面积仅0.82平方米,到2008年全省人均场地面积已达1.16平方米。其中还不包括在建的最大项目的山西体育中心,它占地面积1238亩,包括60000座主体育场、8000座主体育馆、4000座游泳跳水馆、2000座自行车馆以及综合训练馆和配套工程,总造价约16亿元,项目建成后省会太原就具备举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和重大国际单项赛事的能力。同时,群众健身体育设施步伐加快,2005年建成的“大运体育走廊”,新增篮球场650个、全民健身路径32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6所,被国家体育总局列入“中国全民健身著名景观”。

1.2 健身娱乐业发展迅速

体育健身娱乐业是山西省现阶段体育产业发展较快的领域。一是由于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余暇时间的增多及医疗制度的改革,人们正在形成“花钱买健康”的观念;二是由于体育健身娱乐业是产业关联性较强的上游产业,它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的体育用品业和餐饮娱乐业。此外,一些大众喜爱的项目如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俱乐部都大受欢迎。随着群众体育需求增长,体育消费还将持续增长下去。

1.3 体育竞赛表演投资社会化

山西省近几年举办的各类体育比赛,其中很多比赛属于纯粹的商业比赛。而且这类商业比赛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由体育系统组织的,大部分投资者来自社会各个方面。这些民间的组织者大多对所组织的比赛项目有着强烈的爱好。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单位,且多数有从商的经历,给山西省体育竞赛表演业增加了新的动力和运作方式。

1.4 体育培训业范围不断扩大

体育培训业主要包括以运动项目为主要教学任务的教育培训机构,例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少儿体操、跆拳道、武术等。山西省的体育教育培训机构,有属于国家的专业运动技术学院(校),也有民营的各类运动培训班,既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也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1.5 体育用品业逐渐成熟

体育用品的销售情况与体育健身产业和竞赛表演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山西省居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增加,体育用品业将有着潜在的销售高峰。目前在山西省销售的体育服装、运动鞋、器材主要是外省的企业生产的。由于企业追逐利润的本性,很多企业的销售网点已经到达县一级,已基本形成了高、中、低不同档次的消费市场。

1.6 体育经纪业萌芽形成,体育无形资产开发初具规模

体育经纪在激励体育消费、繁荣和规范体育市场以及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显著。没有体育经纪业的发展,就没有体育市场的繁荣。许多体育爱好者积极组织商业性的体育竞赛,这些竞赛的组织者已经具有了经纪人的行为和意识,他们已经有了居间、经纪等行为,可以说体育经纪业的萌芽已经形成。目前山西省还有少数较为规范的体育经纪人组织,大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中。他们是山西省许多重要的商业比赛的组织者,也是体育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开发经营的主要成员。随后第11届省运会也有可喜的成绩,大运路自行车拉力赛等充分体现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运作理念。近几年的体育无形资产开发更是层出不穷,如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的参赛队伍中不乏山西企业冠名的队伍,在20支队伍中占了4支,冠名金额估计上千万元。山西汾酒集团与山西中宇男篮俱乐部签署冠名协议,冠名费数额在山西体育史上堪称空前,达到600万元。

1.7 体育产业政策逐步完善

1.7.1 省政府出台一系列宏观政策2000年2月23日,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高度认识体育产业的地位,把体育产业的发展目标纳入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的总体要求。2001年8月15日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下发了《山西省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01 ~ 2015年),对山西省体育产业发展的远景规划作了宏伟蓝图。2002年8月,在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发[2002]8号文件 加快新时期山西省体育事业发展的决定》中,对山西省体育产业的发展又一次提出了比较详尽的政策指导。

1.7.2 体育行政法规山西省体育部门在2001年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如《山西省体育经营活动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山西省体育专业人员培训与考核管理暂行办法》《体育经营许可证》《体育专业人员资格证》《代码编号规定》等文件。根据这些文件,一些地市出台了一些相应的管理办法。

1.8 体育产业管理队伍建设加强

省体育局建立了体育产业管理中心,作为全省体育产业管理和服务的职能部门,全省11个市都还建立了体育市场管理的专(兼)职机构,配备了一批素质比较高、熟悉体育业务的体育市场管理人员。省体育局连续举办了几期全省体育市场管理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培训班。山西省体育市场管理队伍初步形成。各地市体育部门一方面抓管理,一方面积极向相关的管理部门学习,增强联合执法的力度。

2 山西省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消费水平低

据了解,一些发达国家的居民用于体育健身支出在20世纪90年代已超过全部消费支出的1%,国内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用于体育健身的支出目前也已接近1%。2007年山西省人均GDP1683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565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为3666元,而全省人均体育产业增加值仅为68.2元,体育消费更是少之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直接决定了该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现实态势。对于山西省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中部省份,体育产业的发展无疑会受到经济状况的制约,这也山西省体育产业工作的一个主要难点和重点。

2.2 体育产业总体规模偏小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1% ~ 3%,美国一家战略咨询机构将体育产业同旅游业、影视业、网络业一起,并称为21世纪最具活力和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尽管近几年来山西省体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但体育产业增加值也仅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0.11%,与国内的一些发达地区相比,仍具有一定差距,这与山西省体育产业大型生产企业和品牌健身场馆偏少、高规格商业性体育赛事欠缺、大众体育消费意识不强等因素有关。

2.3 体办产业资源分散,缺乏有效整合

体办产业尽管百花齐放,但各场馆各自为战,没有通过体育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是目前体办产业的主要问题之一。体办产业主要是场馆的出租和场馆周围土地及临建房的租赁。而各级体育机关都充分利用自有资源进行开发,但是由于经营能力的不同,场地位置的不同使得经营业绩不同。体育系统自我的有效整合,资源重组,充分发挥体育系统的资源的规模效应来没有效发挥出来。

2.4 体育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2007年山西省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52.8%,但其中社会事务管理机构创造的增加值占53%,体育培训机构屈指可数,体育中介机构更是几乎为零,很多体育项目处于空白、亟待开发状态。体育用品制造业创造的增加值远远大于属于体育本体产业的体育服务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充分说明山西省体育产业的结构不合理,这与省政府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存在一定距离。

2.5 体育设施建设不完善

山西省体育设施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一是山西省大型体育场馆不多,且利用率不高,承接有影响的赛事不多;二是公共体育设施不够完善。山西省的体育设施中,公共体育设施建筑面积较少,2008年全省人均场地面积也只有1.16平方米;三是单位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的还较少,绝大多数单位自用的体育设施不对外开放。

2.6 体育产业法规配套体系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

山西省体育市场管理的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但是配套的各项目经营的准入标准一直是个空白。太原市体育局曾经草拟了一份太原市游泳馆经营许可标准。但是标准过多地借鉴了卫生执法部门的标准,只是增加了有关游泳救护的条款,并不是一个完备的标准。各运动项目经营的准入标准不只山西省欠缺,国家也没有制定这方面的标准体系,致使目前在体育执法中出现了“有法不能依”的情况。而且体育执法的难度本身就比较大,有时还需要借助其他部门的力量,这使得体育市场的管理非常困难。

3 山西省体育产业发展对策

3.1 山西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中部崛起”战略为契机,以国家体育总局《2001 ~ 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体育产业发展纲要(1995 ~ 2010年)》《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初步思路》和《山西省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01 ~ 2015年)》为依据,以“依托场馆,紧扣本体,全面发展,服务社会”为指导方针,以发展区域特色体育产业为出发点,以增加供给、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扩大就业、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点为目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依靠深化改革和产业创新,加强政府引导、培育和开拓体育市场、规范市场运作、增加多元投入,促进体育产业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同步提高,力争在部分领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3.2 山西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原则

3.2.1坚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在加强体育公共服务的同时,不断增加体育市场供给,向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有益的体育产品。

3.2.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体育需求为核心,构建完善的体育产业服务体系。

3.2.3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加强政策扶持与引导,强化对体育产业规范管理,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繁荣,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体育行业认证与质量管理体系。

3.2.4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提高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3.3 山西省体育产业发展对策

3.3.1 加强政府对体育产业工作的领导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把体育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来发展,列为文化产业、社会服务业、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要从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积极争取政府制定本级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把发展体育产业纳入到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发展计划,加大投入,加强对体育产业的政策引导,制定扶持体育产业的优惠政策,为加快培育和发展体育产业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3.3.2 创造良好的体育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放宽体育本体产业的市场准入,鼓励、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经营实体,包括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实体。要争取政府的支持,安排一部分引导资金,用于鼓励社会各界投资社区体育服务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要将公共体育设施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一安排。非盈利性的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用地,由各级政府划拨,建设资金列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地市级城市明确提出建成适度规模和标准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县、区级城镇应明确提出建设群众性健身活动设施。所有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应采取一次规划设计,分步建设实施的办法,并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方式。

3.3.3 制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体育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对各部门进行统筹安排,综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来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我们应加紧制定适合山西省自身特点的体育产业发展蓝图,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的发展计划,充分吸收各地规划的精髓,把体育产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并根据规划制定有效的发展措施,遵守《体育法》和省里的有关法规,坚决落实体育产业的发展政策。同时,要量化体育产业指标,纳入到当地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中。

3.3.4 加强体育产业体系建设按照组建龙头、壮大支柱、建设队伍、开拓市场、形成特色、跨越发展的思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符合山西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求的体育产业体系,培育和发展山西省区域特色产业,使体育产业成为扩大内需、拉动山西经济新的增长点。要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多元化。鼓励多形式、多渠道开拓山西体育市场,兴办体育产业,尽快形成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山西体育产业体系,形成多元化投资兴办体育产业的新格局。

[ 1 ] 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9.

[ 2 ] 李松梅.试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 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0,18(2):4-8.

[ 3 ] 卢元镇.体育产业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J ].体育学刊,2001,8(1):41-44.

G812.7

A

1674-151X(2011)09-139-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9.069

投稿日期:2011-05-14

杨龙,副教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体育设施体育产业山西省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比亚迪集团扶贫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我国公共体育设施供需矛盾与解决路径
体育产业之篮球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