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康注射液与雷公藤多苷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2011-08-03汪玉芹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6期
关键词:肾康雷公藤蛋白尿

汪玉芹 肖 丽

(山东省日照莒县人民医院,山东 日照 27650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常导致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衰竭。DN的特征为早期微量白蛋白尿,而临床蛋白尿会加重肾功能损害,一旦进入中晚期,临床上并无特效治疗方法,患者常需要靠透析治疗维持生命。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蛋白尿十分重要。我们应用肾康注射液与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莒县人民医院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的82例住院患者,全部为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男43例,女3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55.5±16.2)岁。治疗组41例,男21例,女20例;年龄(57.8±15.9)岁。糖尿病病程(10.2±1.5)年。两组的体质量指数等其他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DN诊断根据Mogensen分期即6个月内连续2~3次尿蛋白排泄率(UAER)>200µg/min或尿蛋白定量>0.5g/d,并排除原发性肾脏病及其他继发性肾病及药物性肾损害所致蛋白尿,排除尿道感染、慢性腹泻、心力衰竭等影响尿蛋白的因素。

1.2.2 中医辨证标准

根据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为脾肾两虚,湿浊血瘀阻,主症:恶心呕吐、口中黏腻,面色萎黄或晦暗、肌肤甲错、肢体麻木、身重浮肿;次症:纳呆、腰痛、腹胀、夜尿频多。舌脉:舌质紫暗或瘀点、瘀斑、舌苔厚腻或涩、脉涩或细涩。凡具备上述主症≥2项及次症≥2项,并参照舌脉即可纳入本证型诊断。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及优质低蛋白饮食,并给予降糖(胰岛素)、抗凝、活血化淤、对症等治疗。待血糖、血压等稳定1周后,对照组给予口服雷公藤多苷20mg,每日3次。治疗组的病例在此基础上予肾康注射液100mL+5%GS 250mL静脉滴注+短效胰岛素3~4U,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4.1 实验室检查

治疗前与治疗后8周分别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尿微球蛋白(β2-M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

1.4.2 中医证候总积分

①主证:恶心呕吐、口中黏腻,面色萎黄或晦暗、肌肤甲错、肢体麻木、身重浮肿;以上6项症状按0分为性(-),2分为轻度(+),4分为中度(++),6分为重度(+++),4种程度计分。②舌象:舌质紫暗记2分,有瘀点或瘀斑记2分,苔厚腻或涩记2分,合计6分(+++)。③脉象:涩或细涩计6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C、TG检测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的变化见表1。治疗组的TC、T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TC、TG较治疗前无明显降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之间治疗后也有显著差异(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尿β2-MG监测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尿β2-MG的变化见表2。两组的24h尿蛋白定量、尿β2-M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

2.3 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的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症候总积分变化

3 讨 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是糖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使病情进行性恶化,导致肾功能不全,进而发展致尿毒症。微量白蛋白尿是临床上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表现,如果力争在此期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延缓临床期糖尿病肾病及尿毒症的发生。糖尿病肾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内因为素体阴亏,禀赋不足,外因主要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损耗阴精,从而导致阴津亏耗,燥热偏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使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而痰浊瘀阻、血瘀阻络是其主要的病理产物,有明显的相关性[1],亦是其并发症的主要致病因素。其发病常以阴虚燥热开始,病变部位主要在肺、脾(胃)、肾,尤以肾为主。故通过补五脏、益精气、化淤血、祛痰浊标本同治,达到益气养阴、化痰祛浊、活血化瘀的目的。近来实验研究表明,中草药治疗糖尿病不但能控制其病情发展,改善临床症状,而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2]。肾康注射液由中药大黄、黄芪、丹参、红花组成。大黄功效清热泻火、解毒活血,《本经》记载可“下淤血、推陈致新,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口服大黄可明显纠正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脂质代谢紊乱,使三酰甘油含量下降,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同时大黄能促进胆汁排出,增加胃肠蠕动,减轻胆固醇在体内的蓄积[3];黄芪补气升阳、固表,利水消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保护红细胞、增强造血系统功能、降低血小板黏附率、减少血栓形成,并增加肾血流量,对肾脏有保护作用[4];丹参活血祛瘀、养血安神;红花活血通经、活络,二药相辅,祛瘀生新,除邪而不伤正,共奏活血通络、祛瘀生新之功。现代研究表明,肾康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调节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的作用,从而增加肾血流量,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改善肾小球内血液高凝状态,最终达到降低尿蛋白的作用[5]。

同时,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应用雷公藤制剂是该病治疗领域的进展之一。研究表明对伴有大量蛋白尿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加用雷公藤治疗取得较好疗效,雷公藤具有独特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能抑制系膜细胞增生,改善肾小球基底膜电荷状态,阻止蛋白滤出,抑制IL-2产生及受体效应,降低转化生长因子G1水平,抑制NF-B活性,减轻间质纤维化,缓解肾组织慢性炎症状态[6],所以能有效的延缓DN进展。

我们综合应用肾康注射液与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而且二者在防治和延缓糖尿病肾病中有协同减少尿蛋白作用,达到了疗效迅速、持久、不良反应少的最好疗效,又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

[1]王惠敏.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治疗失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7(4):248.

[2]韩玲,陈可翼.肾康注射液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实验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6(3):325.

[3]柯凌.大黄的药理及其在肾脏病中的运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2(6):243-245.

[4]彭卫华,曲强.黄芪治疗肾脏疾病的现代药理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2(10):327-328.

[5]崔俊起,韩平杰.肾康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9):2096.

[6]Hu KB,Liu ZH,Guo XH,et a1.Triptolide inhibits vascular endogthelial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 and production in endothelialcells[J].Acta Pharmacol Sin,2001,22(7):651-656.

猜你喜欢

肾康雷公藤蛋白尿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复方粉背雷公藤凝胶质量标准的研究
关于召开“第六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
海昆肾喜胶囊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42例疗效观察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蛋白尿方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
雷公藤红素通过ROS/JNK途径诱导Saos-2细胞发生caspase依赖的凋亡
肾康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及对脂代谢紊乱的影响
肾康注射液不良反应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