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30例效果观察
2011-07-31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山东青岛 266100)
2009年2月~2010年5月,我们观察了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3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0例ASAⅠ~Ⅱ级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平均(35.6±10.7)岁;体质量平均(64.3±11.8)kg。术前心、肺、肝肾功能及血清电解质均处于正常范围。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两组术前30 min均予阿托品0.5 mg肌注,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均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咪唑安定0.1 mg/kg,丙泊酚1 mg/kg,芬太尼 4 μg/kg,维库溴铵 0.12 mg/kg 剂量诱导插管,术中采用芬太尼2 μg/(kg·h)、丙泊酚4 mg/(kg·h)全凭静脉麻醉,视情况追加维库溴铵0.06 mg/kg。观察组诱导以瑞芬太尼代替芬太尼,剂量为2 mg/kg,其余药物剂量同对照组,术中维持设定丙泊酚4 mg/(kg·h),瑞芬太尼0.2 ~0.4 mg/(kg·min)持续微量泵入,需要时追加维库溴铵0.06 mg/kg。两组诱导插管后均接Ohmeda麻醉机行机械通气,潮气量为8 ml/kg,呼吸频率为14次/min。术中用WOLF自动气腹机冲入CO2,维持气腹压力在14 mmHg左右,手术结束前5 min停用麻醉药。
1.3 监测指标 记录患者入室后10 min(诱导前)、气腹前及气腹后5 min、气腹毕和术毕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SpO2、拔管时间(指停止吸入或泵入麻醉药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拔管时清醒程度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清醒程度判定:清醒并能较好完成指令为1级,被叫睁眼并能完成指令为2级,施加疼痛刺激有反应并能完成指令为3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组内差异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不同时点HR、SBR、DBR和SpO2变化见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拔管时间分别为(10.2±1.8)、(20.8 ±1.6)min,P <0.05。观察组拔管时清醒程度为1级25例,2级5例,3级0例,对照组分别18例、9例、3例,两组清醒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6.7%、40%,P <0.05。
3 讨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一般时间较短,要求麻醉诱导快,苏醒快,并发症少,同时,腹腔镜手术所行的人工气腹对人体生理功能有不良影响[1],气腹所致的腹内压增高和CO2吸收后的作用可引起一系列应激反应,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量增加。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具有酯类结构的阿片类受体激动剂,有强效镇痛效应和镇静作用,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半衰期短,重复用药无蓄积作用,代谢迅速,主要经血浆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可以通过对垂体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抑制作用[2]调控心血管功能,明显减少应激反应及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丙泊酚是目前临床上普遍用于麻醉诱导、麻醉维持、ICU危重患者镇静的一种新型快速、短效静脉麻醉药。其具有麻醉起效快、诱导平稳、苏醒迅速且功能恢复完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等优点[3]。
表1 两组不同时点HR、SBR、DBR和SPO2变化(n=30,±s)
表1 两组不同时点HR、SBR、DBR和SPO2变化(n=30,±s)
注: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P <0.05;与诱导前比较,△P <0.05
组别 诱导前 气腹前 气腹后5 min 气腹毕 术毕观察组HR(次/min) 76.2 ±11.3 77.8 ±10.1 80.2 ±12.1* 78.4 ±13.2* 77.3 ±12.2*SBP(mmHg) 125.4 ±20.7 123.6 ±18.4 131.7 ±13.6* 126.5 ±12.3* 127.3 ±15.6*DBP(mmHg) 76.1 ±13.2 75.5 ±11.3 80.3 ±11.9* 78.4 ±12.5* 78.2 ±13.4*SPO2(%) 98.2 ± 0.1 99.2 ± 0.2 99.3 ± 0.1 99.3 ± 0.1 99.3 ± 0.1对照组HR(次/min) 75.2 ±12.6 85.2 ±11.7 97.1 ±10.2△ 86.3 ±12.1 92.6 ±10.6△SBP(mmHg) 122.3 ±20.1 131.8 ±12.5 145.3 ±15.4△ 127.2 ±16.3 135.7 ±12.9 DBP(mmHg) 75.5 ±12.3 77.2 ±14.7 92.6 ±13.8△ 81.5 ±12.1 87.7 ±11.4 SPO2(%) 98.1 ± 0.1 99.1 ± 0.1 99.3 ± 0.2 99.3 ± 0.1 99.4 ± 0.1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在气腹后5 min的HR、SBP、SDP和术毕HR均明显高于基础值,而观察组无明显变化,表明瑞芬太尼联合应用丙泊酚较传统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更有效抑制人工气腹反应,减少儿茶酚胺释放,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维持循环稳定。毕严斌等[4]研究发现,瑞芬太尼合并丙泊酚能更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不良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我们还发现,观察组术毕拔管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短于对照组,说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苏醒,且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满意,患者术后苏醒迅速,且较为安全,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1]Struthers AD,Custrieri A.Cardiovascular consequences of laparoscopic surgery[J].Lancet,1998,352(20):568-570.
[2]Reves JG.Educational considerations for the clinical introduction and use of renifentanil[J].Anesth Analg,1999,89(11):S4-S6.
[3]耿志宇,宋琳琳,许幸,等.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24(1):14.
[4]毕严斌,邵伟.丙泊酚+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2008,48(13):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