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HS和PF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

2011-06-02田观明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杭州311200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主钉导针髋部

田观明 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 杭州 3112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患者容易发生的疾病,约占全身骨折的3~4%,占髋部骨折的45%,其中35%~40%属于不稳定骨折,是引起老年人死亡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1]。早期内固定手术治疗可减少因长期卧床所致的各种并发症,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2006年10月~2009年10月笔者应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DHS组 39例,男 17例,女 22例,平均年龄(71.2±7.1)岁,骨折类型(改良Evans分型)[2]:Ⅰ型8例,Ⅱ型12例,Ⅲ型10例,Ⅳ型5例,Ⅴ型4例;PFN组47例,男 20例,女 27例,年龄(72.1±6.6)岁,骨折类型(改良Evans分型)[2]:Ⅰ型8例,Ⅱ型15例,Ⅲ型12例,Ⅳ型7例,Ⅴ型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手术。患者仰卧于骨科牵引床上,牵引患肢至骨折复位满意。DHS组取髋关节外侧切口,暴露大转子、股骨上端。打入加压螺钉导针,置入加压螺钉,最后置入侧方钢板,放置负压引留。PFN组取大转子顶点上方纵行切口,根据Simmermacher等[3]推荐的手术方式进行,在大转子顶端以上5~10cm范围内做一个3~5cm的外侧切口,暴露大转子顶部,在大转子顶部内侧开口,电透下调整方向后插入导针,沿导针充分扩髓,插入术前选定的主钉,打入近端导针,调整角度后拧入近端螺钉,然后打入远端锁定螺钉。冲洗创口后逐层关闭切口。

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静脉应用抗生素3~7天。术后第3天即嘱患者在床上进行被动膝、髋关节运动及CPM机训练。术后定期随访。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1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采用t检验。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Parker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4]。优:髋部无疼痛,行动无困难,完全恢复伤前生活自理能力;良:髋部偶有疼痛,行动需扶手杖,基本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可:髋部中度疼痛,生活不能自理,行动需人搀扶;差:髋部严重疼痛,生活不能自理,不能下床活动。

3.2 临床疗效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DHS组随访9~36个月,平均19.8个月,39例中,优20例,良13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4.6%;PFN组随访9~23个月,平均15.6个月,47例中,优38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3.6%。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3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 PFN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DHS组(P<0.01),PFN组术中出血量少于DHS 组(P<0.01),见表 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

注:与 DHS 组比较,△P<0.01

组别 n/例 手术时间/h 出血量/mL DHS 组 39 99.56±12.51 304.12±82.87 PFN 组 47 62.06±7.89△ 123.73±45.74△

3.4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DHS组39例中,髋内翻4例,肢体短缩4例,内固定物断裂2例,迟发感染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3%;PFN组47例中,髋内翻1例,肢体短缩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DH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PFN组(P<0.01)。

4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由于该病多发于老年人,非手术治疗常因长期卧床容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因此早期手术内固定治疗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手术目的是使骨折获得稳定的固定,尽快恢复患者生理功能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DHS固定于外侧骨皮质,通过Ward氏三角,承担部分压应力载荷,以防止发生髋内翻[5]。DHS的优点:①固定牢靠,DHS结构牢固,抗弯性强,可对抗内翻剪切力。②套筒式连接,具有动力加压和静力加压双重功能,而这种动力与静力加压的结合有一定的抗旋转作用;③DHS的动力与静力加压双重作用非常有利于早期负重和骨折愈合。缺点是固定不稳定性骨折时有较高的失败率[6]。这主要是由于DHS固定于股骨外侧骨皮质,如果内侧骨皮质有骨缺损,则易出现应力集中,引起内侧皮质压缩、钉割裂股骨头、螺钉松动甚至钢板断裂,并导致髋内翻。我们采用DHS治疗39例,33例均得到有效内固定,术后恢复良好。6例固定欠稳定,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髋内翻,2例出现钢板断裂。髋内翻考虑为反粗隆间骨折进针点正处在骨折线部位,固定不够牢固,加之螺纹钉在加压固定时骨折断端有向外移位倾向所致。

PFN是AO/ASIF于1996年在Gamma钉的基础上设计的。它既有Gamma钉力臂短,弯矩小,滑动加压的优点,同时还增加了防旋的髋螺钉,使股骨颈内双钉承重,大大增强了骨折段的防旋、抗拉及抗压能力,同时,主钉远端的特殊凹槽设计也减少应力集中造成的再骨折。与DHS相比,PFN手术操作更为简便,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和固定更为牢固。其优点主要有:①PFN承受应力的轴心较侧式固定内移,抗疲劳能力增大,进而对骨折是否稳定的要求不高,手术创伤小,并可早期负重。②手术避免切开骨折端,软组织剥离少,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可减少局部血液循环破坏。③股骨颈内双钉承载,抗拉及抗压能力提高,可防止旋转及螺钉向股骨头内侧滑移,同时具有加压作用。④钉体较细无须广泛扩髓,减少出血及脂肪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⑤PFN远端交锁孔与主钉远端距离较长,减少主钉远端的应力集中。PFN手术的主要并发症包括骨折断端骨吸收、髋内翻畸形,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深静脉血栓形成和主钉远端部位股骨干骨折等[7]。我们采用PFN治疗粗隆间骨折47例,其中44例获得良好内固定,术后愈合优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显著低于DHS治疗组的10.3%(P<0.01),术后骨折断端骨吸收 2 例,考虑拉力螺钉及锁钉过短,固定不够牢固出现股骨头旋转引起骨折断端骨吸收。

本组结果显示,PFN(粗隆间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因具有力臂短而受到的应力小,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感染率低并可使患者早期负重,手术适应证广泛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内固定方式。

[1]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65-871.

[2] Jensen JS,Michaelsen M.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s treated with Mclaughlin osteosynthesis [J].Acta Orthop Scand,1975,46(5):795-803.

[3] Simmermacher RK,Bosch AM,Van der Werken C.The AO/ASIF-proximal femoral nail(PFN):a new dev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s[J].Injury,1999,30(5):327-332.

[4]Parker MJ,Plamer CR.A new mobility score for predicting mortality after hip fracture [J].J Bone Joint Surg(Br),1993,75:797.

[5]马巍,刘淼,杨康平,等.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生物力学机理探讨[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2000,21(4):382.

[6]宋锡伦,唐广应,苏军,等.动力髋螺钉、解剖型钢板及中空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1):58-59.

[7]Banan H,Al-Sabti A,Jimulia T,et al.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extracapsular hip fractures with the AO/ASIF proximal femoral nail (PFN)--our first 60 cases[J].Injury,2002,33(5):401-405.

猜你喜欢

主钉导针髋部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三种长度PFNA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创伤评估的研究
股骨髓内钉导针导向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髓内钉治疗:新设计的具有远端导针定位器的导向开口器的应用
PFNA-II主钉长度对A1、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内固定治疗的导针定位方案研究
老年粗隆间骨折中亚洲型PFNA使用导针扩髓与否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