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招贴设计中逆向思维研究

2011-05-05

文教资料 2011年4期
关键词:对立面逆向事物

陈 静

(河南大学 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一、招贴的现状

社会飞速发展,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招贴于清朝时期从外国传入我国,能发展至今的原因之一,就是它能够快速和不断地带给人们感官的新意和视觉的新奇,使人们喜欢并且接受,甚至作为时尚的引导者。招贴,这种给人感官享受的事物,内容上必定有物质内涵的支撑,才得以发展至今。现代受众欣赏品位逐渐提高,审美增强,正在挣脱思想上的传统束缚,要想招贴从这种束缚中解脱出来,设计师需有与众不同的观念和看法,使自己的招贴有看点,有“意思”。设计师要创造出符合大众口味的作品来,还需从思维上的突破和创新开始,要能够跳出单向的线性思维路径。思维突破和创新的一种特殊方式就是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在思维的创新过程中起着极为突出和重要的作用,想要创意出奇制胜,逆向思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二、逆向思维的论述

文化的发展给招贴带来丰富的物质素材,经济的发展给招贴带来广阔的创造机遇,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的交流,使招贴的思维打破传统的模式,只有独有的创新思维才能脱颖而出。

托马斯·曼说:“一条伟大的真理在于对于它的对立面也是一条伟大的真理。”①在社会中,任何一个具有主流趋势的现象,其主趋势之中必然有逆反的流势,我把它称作逆流。主流和逆流,二者相辅相承,推动社会不断前进。既然这是社会发展的社会现象,在社会前进的脚步中,总要有与大众相反的东西出来,那么在当下大众的视觉疲劳和审美疲劳中,逆流所产生的东西,会让人们感到好奇,会让人们眼前一亮,完美地产生一种相当巨大的视觉冲击力。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常常存在一种思维定势,即惯性思维。用过去的所得到的知识和经验来判断当前所思考的内容和看到的事物,这种惯性思维非常严重地干扰着当前的感知。遇到相同的场景时,许多人往往会表现出相同的反应,如同条件反射一样,其反应的速度与得出的信息量成正比。一位设计师以相同的思维创作出来的招贴必然有着类似的内容,这种类似如果对于一位设计师来说,是风格;而对于众多的设计师来说,只能是无味的表现。这种千篇一律,会使招贴停滞不前,最后被社会所淘汰。社会有着逆流而向前发展,社会向着需要的方向前进,招贴同样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有一种逆反思维来与大众思维相撞击,产生火花。人们需要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来打破招贴的停滞,这就是反常规思维的一种新思维——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手段,对问题的解决非常有用。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亲,音声相合,前后相随。”②

三、逆向思维的表现

看到水里的鱼,就想到环境污染,就想到鱼的刺骨,甚至想到生命和保护环境,这些都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无法让我们没有障碍地去感知世界的一切。逆向思维不以社会经验作为思考路线,就避免了大众化思维过程,以人们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为目的,直击人们心灵深处,唤醒灵魂最真面,使招贴表达无障碍,不再让人们觉得招贴乏味无力。逆向思维会把你带到一个新的世界,没有障碍的新世界,充满生机的世界。所谓逆向思维,是与我们惯性思维相反的一种思维,是在我们平时惯用的逻辑思维推理的尽头折返迂回的一种思维过程,是逻辑思维的延续,是一种辩证性思维。逆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方法,严格地说,是发散思维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思维方法。学会逆向思维,是设计一幅好招贴的法宝,同样也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人们都顺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去思考、去创新的时候,人们的思维就会从事物发展的对立面重新探索发现,建立同样合理的新思维,创立新形象。从古至今,逆向思维(除艺术外)在各个领域获得的成功发明创造和解决问题的例子有很多:孙膑退敌、司马光砸缸、万有引力的发现、温度计的发明、玻璃杯器皿上的花纹、电梯的发明,等等。德姆·巴雷特认为:“如果某件事情是真实的,那么它的对立面也可能是真实的。事实表明,乐于探索对立面及悖论的人在人生游戏中,手里总是有额外的王牌。”

(一)逆向思维在招贴中的表现

好的招贴设计离不开我们平时对事物的观察、分析所得出的经验,当然也避免不了在创作时受到当下心境和非理性思维的影响。片面地思考,就会认为在大多数情形下最佳的方案在所有情形下都是最佳的。可是有时候,从它的对立面思考所得到的结果会更好。思维也是同样,顺用思维会单调或者退化,常常要想为什么、会怎样,遇到难题想办法解决,才会实现质的飞跃。逆向思维正能快速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逆向思维既然是向着一惯思维的反方向进行思考,那么就是对常理或者真理作出质疑,所以逆向思维也是质疑思维。常想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去观察它的对立面,如果对立面有道理的话,那么就向着对立面去思考。

图1

图一,就是一张运用逆向思维创作出的海报。在现实中可完成的,在画面中同样不可完成,是以人们的视觉瞬间和惯性思维作基础,来完成整个构思。让没有完成的看似正在进行。

交通事故频发,其中,喝酒驾车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图一为德国柏林公司所做的公益广告之一。实图是一辆被撞得惨不忍睹的汽车,但图上并没有被撞物体,车怎么就成了那个样子呢?原来设计师用逆向思维创作了一幅一半的招贴,另一半则是利用路旁的水泥电线杆。这种现实超现实的逆向思维很好地向人们阐释了醉酒驾车的后果,利用人们的视觉顺差和惯性思维完成了一幅看似真实却不血腥、看似简单却能发人深省的招贴。

事物都存在矛盾,比如最常见的,先有鸡还是鸡蛋;电能生磁还是磁能生电。真理往往具有两面性,只有一面的真理只能说是一条不完整的真理。同样,思维也具有两面性,一面正向,一面反向。反向其中的一个思考角度就是从于事物矛盾的一方面去思考。这就要敢于质疑,质疑我们以为是常理的事物,不把它们当做唯一存在的真理。再如,人们最早对电与磁的认识是电能生磁,既然电能生磁,那么向着它的矛盾处质疑,磁能生电吗?法拉利就利用逆向思维向我们证明了,电磁感应原理。这种矛盾逆向不只在科学中存在,同样在招贴中得以应用。

理解一个事物可以从多个角度,看一件事情不能太偏激,换个角度去想,结果会大不相同。角色互换在这里起着极大的作用。这样会使在自我满足、自我迷恋中迷失方向,或者固执己见的人们,借助真理找回自己,改掉缺点,更加完善自己的人格。如果世界上的人们都有一个完善的人格,那么世界的和谐指日可待。这也正达到了艺术之完美,极大地阐释了艺术的社会地位,证明了艺术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性。

吸烟是种坏习惯,吸烟不仅危害自己的健康,而且危害身边的人,乃至身边的亲人,同时也是导致婚姻不合的因素之一。这是人们都知道的,烟民们也非常明了这种危害,只是自身没有受到很大的危害,因而不会在意,这就成为了一种“亚知觉”。现代烟草业依旧很发达,烟民们根本没有彻底认识到吸烟迟早会给自己带来危害。只有在肺被熏得黝黑、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时候,烟民们才会觉悟。如图二,是一则禁烟招贴。图中,一个银白色的烟灰缸映入眼帘,常理而言,烟灰缸中自然是烟灰和吸剩下的烟嘴,但这个普通而又特别干净的烟灰缸里面却不是布满烟灰和黄色的烟嘴,这就引起人们的注意,烟灰缸不放烟灰、烟嘴还能放些什么呢?当人们仔细一看的时候,看到的竟然是一具被白布所包裹的尸体。设计师用吸烟者和被吸物的角色对换向人们阐释,吸烟的最终后果是走向死亡,像这支可怜的烟一样被折之后,被遗弃,再也实现不了自身的价值。这种逆向思维包含着角色互换和角色融合,即两种不同甚至相反的事物,利用其中一种事物的局部造型相似的特点,换成另一种事物,由此两种事物相互融合,形成一种具有一定寓意的新事物。设计师在拿到一个主题的时候,不能只片面思考,那样思考得再全面也只是片面的,可以向主题的反面进行思考,使得到的结果与正面主题相结合(这是逆向思维的第三种方法)。

图2

逆向思维带给我们的乐趣是无穷的。其实生活可以更美好,只要你愿意问为什么,愿意去探究,愿意去思考。

四、总结

在现代,正常的思维还是占主导地位,甚至有时候我们来不及逆向思维就已作出决定。如果我们从小的事物思考就培养逆向思维,那么可以拓展,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会更加全面。招贴同样如此,在一个考虑全面的招贴问世的时候,也就是大师出世的时候。

逆向思维,总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如同诗人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注释:

①[美]德姆·巴雷特著.刘永涛译.谢毅校.逆向思维[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第1版:1.

②[美]德姆·巴雷特著.刘永涛译.谢毅校.逆向思维[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第1版:24.

[1]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3,第1版第2次印刷.

[2]周至禹.思维与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第一版.

[3]杨彦斌.创新思维法[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8,第二版.

[4][美]德姆·巴雷特著.刘永涛译.谢毅校.逆向思维[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第一版.

[5]王健.超越性思维[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2,第一版第6次印刷.

猜你喜欢

对立面逆向事物
逆向而行
美好的事物
恐惧的对立面
“相爱想杀”和“粉转黑”英文怎么说
逆向解答
奇妙事物用心看
马蒂斯隐藏在作品里的话语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