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胡地丁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42例

2011-04-25闫淑义宁夏自治区隆德县中医院隆德756300

陕西中医 2011年7期
关键词:盆腔炎包块灌肠

闫淑义 宁夏自治区隆德县中医院(隆德 756300)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危害着广大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而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目前缺乏疗效肯定的药物,通常抗生素的作用收效甚微,本院自 2008年以来,给予元胡地丁汤保留灌肠,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 2008年 10月至2010年 8月在本科就诊的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年龄最大者 46岁,最小者 24岁,病程最长者 4年半,最短者 1个月;均为已婚生育妇女。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36例,治疗组 4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上无显著差异。临床表现:78例患者中,均有下腹疼痛或(和)下腹坠胀感和牵拉感,每当月经前,劳累或性交后,因盆腔充血而症状加重,少数患者有白带增多,月经失调,尿频等,病程较长的有精神萎靡,失眠,头昏等。妇科检查 ,大多有宫颈糜烂或(和)附件增厚,个别患者可触及包块。

治疗方法 对照组 给予静脉滴注青霉素 640万单位,甲硝唑 250m L,每天 1次,10d为 1个疗程。

治疗组 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元胡地丁汤保留灌肠。组方为:延胡索 15g,紫花地丁 30g,败酱草、半枝莲各 20g,蛇床子、川芎、三棱、黄柏、乳香、没药、甘草各10g。 煎法:用温水 1500mL左右,将药浸渍 30min,然后将药汁煎到 80~100mL即可。注意事项:灌肠期应避开经期,灌肠前应排空大小便。灌肠时煎汁应在37℃左右(不烫手即可)。疗程:每天 1次,10d为 1个疗程。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其结果按统计学以 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疗效标准 显效:自觉症状消失,妇科检查宫颈、宫体压痛消失,硬度正常,炎症包块消失;有效:主要症状消失,炎症包块明显缩小;无效:炎症包块无明显缩小,并仍有压痛。

治疗结果 1个疗程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附表。

附表 临床疗效比较(±s)

附表 临床疗效比较(±s)

组别 n 腹痛及其它症状减轻时间 (d)妇科检查宫颈糜烂明显好转或附件和包块缩小时间(d)治疗组 42 3.1± 1.6 5.2±1.9对照组 36 5.2± 2.1 6.8±2.3 P<0.05 <0.05

讨 论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病程迁延,比较顽固。由于为慢性炎症,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全身用药难以通过血液循环直达病灶,疗效甚微。采用中药浓煎汁通过保留灌肠的途径,可渗透直肠壁进入盆腔。本方中元胡活血行气止痛,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共为主药;败酱草、黄柏、半枝莲清热解毒,川芎、三棱、乳香、没药活血祛瘀,共为辅药;蛇床子燥湿杀虫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同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止痛。这样,中药成分可直接作用于盆腔炎症组织,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1] 乐 杰.妇产科学 [M].第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3-26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252.

[3] 赖冠珍,尤昭玲.慢性盆腔炎中医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05:11:76-78.

猜你喜欢

盆腔炎包块灌肠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异位巨大囊性包块蒂扭转1例超声表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