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土保持取得突破性发展

2011-04-25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中国水利 2011年1期
关键词: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

“十一五”水土保持重大突破

在防治理念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遵循自然规律和发挥自然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步伐。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注重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 “双赢”。在防治方针上,坚持保护优先、防治结合,注重事前预防保护,做到预防保护与治理“两手抓、两手硬”。在技术路线上,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注重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现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优化配置,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在投入机制上,坚持改革创新和多元化投入,注重依靠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办水保的局面。在组织领导上,坚持统筹协调,更加注重发挥政府主导和部门协作的重要作用,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水土保持管理体制。

“十一五”水土保持主要进展和成效

一是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预防监督工作得到强化,大规模生产建设活动导致的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新水土保持法于2010年12月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这是新时期加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工作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依法防治水土流失有了更为锐利的法律武器,对新时期我国水土保持事业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推进了水土保持分类管理,经国务院批准,水利部公告了42个水土流失防治区,明确了不同分区防治方略;圆满完成全国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共开展执法检查3.56万次,方案申报率由50%提高到75%,验收率提高了20%;全面启动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确定了第一批开展的510个重点县;严守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红线”,强化方案审查工作。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共审批水土保持方案9.17万个。

二是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全国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3万km2,新启动实施了坡耕地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全国600多个县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水土保持中央总投资约98.63亿元,较“十五”期间增加了33%;全国开展治理小流域2万多条,初步建成100 km2以上大示范区62个,开展了81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三是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积极推进。生态修复得到全社会广泛认同,总结出以草定畜、以建促修、能源替代等许多成功做法,技术路线逐步成熟;全国实施生态自然修复72万km2,40万km2初见成效;全国27个省份的136个地市、近1200个县实施了封山禁牧,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区全面实现了封育保护。

四是水土保持监测预报能力显著增强,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印发了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纲要和信息化发展纲要;监测网络一期工程投入运行,二期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建立了土壤侵蚀数据库及应用系统;开展了汶川地震灾区水土流失监测;水利部和23个省发布了全国及省级水土保持公报。

五是基础工作得到夯实,初步构建了我国水土保持规划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管理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完成了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编制完成10余项国家级规划,颁布实施了13项国家标准和14项行业标准,建立了一批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试验区和实验室,开展了一批水土保持重大科技攻关、国家科技创新、“948”科技引进等项目,强化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监测、监理资质的市场准入和监管。

六是水土保持改革逐步深化,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创新了多部门协调和科技协作攻关机制;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和实践取得重大进展;巩固和完善了以户承包、联户承包、专业队承包和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责任制;积极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制、资金使用报账制、工程建设公示制等制度;逐步健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制度、督察制度、社会监督制度等。

七是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全民水土保持意识不断增强。全面启动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水土保持重点宣传取得显著成效。与全国人大环资委、中宣部、共青团中央、环保部等单位和部门联合开展了“保护母亲河”“中华环保世纪行”等重大宣传活动;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蓬勃开展,编制完成《水土保持科普读物》(中、小学版),上百万人次中小学生接受了科普教育;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积极推进,70多个水利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成并命名。

猜你喜欢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
淮委贯彻落实水利部工作要求进一步部署近期防汛工作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利部发布2019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水利部召开加快水利前期工作推进会 进一步部署安排2015年水利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