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全面快速发展 规划目标基本完成

2011-04-25水利部规划计划司

中国水利 2011年1期
关键词:水利中央水库

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进一步丰富,科学发展观得到深入贯彻落实

“十一五”时期,水利系统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不断丰富和完善,加快了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发展的进程。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统筹兼顾,把推进水利协调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把节约保护和管理水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改革创新,把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现代化方向,把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水利投资大幅度增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水利投资规模再创新高,全国水利建设总投资接近7000亿元,是 “十五”水利投资的1.85倍,其中中央水利投资是“十五”的1.73倍。

“十一五”期间,中央水利投资安排更加突出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以及加强水生态保护和行业能力建设,分别安排江河治理等防洪工程投资1197.1亿元,水资源工程1445.1亿元,水土保持及生态工程167.9亿元,行业能力建设及其他专项工程111.7亿元;更加突出优先解决民生水利问题,中央投资共安排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民生水利工程1359.5亿元,其中包括农村饮水安全591亿元,病险水库除险加固513.9亿元,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254.6亿元。“十一五”期间,中央水利投资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加强欠发达地区水利建设,推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水利协调发展,中央投资中、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分别占中央总投资的39%和40%。

水利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水利发展布局和管理基础得到全面加强

“十一五”时期,中央共安排开展了100余项水利规划,已编制完成80余项,水利规划体系不断完善,七大流域防洪规划等24项重要规划得到国务院批复,是国务院批复水利规划最多的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和印发了15项,水利部批复和印发了39项。在全国规划层面:完成了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启动编制了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完成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并得到国务院批复,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开发利用、有效配置和节约保护提供了重要基础和依据;完成了大中型水库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等一大批专项建设规划,为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规划依据;完成了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全国主要河湖水生态保护规划等,为保障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提供水利规划依据;完成了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山洪灾害防治、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及全国抗旱规划等,为完善防洪抗旱体系提供了依据;启动了全国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及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制定等;制定了进一步治理淮河的指导意见。在流域规划层面:七大流域防洪规划全部得到国务院批复,完成了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修编,金沙江干流、嘉陵江、怒江等一批重要支流综合规划以及珠江河口综合治理规划、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等一批重点流域及区域规划。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水利保障和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水利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强,为近几年大规模水利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一五”期间,累计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了重点水利项目的立项文件218项,其中项目建议书38项、可行性研究87项、初步设计核定概算93项;国家发展改革委累计批复了重点水利项目的立项文件139项,其中项目建议书17项、可行性研究33项、初步设计核定概算89项。

“十一五”期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展开,全国新建和加固堤防17080 km,新增水库库容381亿m3,新增供水能力285亿m3,净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000万亩(333.33万hm2),各项水利保障和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一是大江大河治理等防洪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防洪能力全面提高。“十一五”安排江河治理中央投资420亿元,进一步加快长江下游、黄河下游、松花江嫩江、广西西江干流等大江大河治理以及重要支流治理,治淮19项骨干工程基本建成,三峡水库、尼尔基、百色等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基本建成并发挥作用,逐步加大蓄滞洪区建设力度,加强海堤建设和跨界河流治理,开展了全国103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试点任务,防洪减灾能力全面提高。

二是民生水利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受益广泛。“十一五”是人民群众从水利发展中直接受益最多的时期。安排工程总投资1008.4亿元,解决了2.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为规划目标的134%,提前6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累计安排工程总投资664亿元,其中中央投资410亿元,2010年年底前将全部完成专项规划内6240座大中型及重点小型、东部1116座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可直接保护水库下游耕地1.7亿亩 (0.11亿hm2),保护人口1.55亿人,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1.38亿亩(920万hm2)。共安排工程总投资314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80亿元,全面实施全国434处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预计完成后可年新增节水能力138亿m3,新增粮食生产能力95亿kg。中部四省139处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全面完成,全国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开始实施,启动了85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2000万kW,建成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解决30多万户农民的小水电代燃料问题。累计安排中央资金27.4亿元用于水利血防工程建设,解决了疫区93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改善了疫区群众的安全用水和健康状况。

三是水资源供给和配置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供水保障能力和水资源节约利用水平大幅度提高。安排枢纽水源工程中央投资573亿元,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广西百色、湖南皂市、西霞院反调节水库相继建成并发挥效益,辽宁三湾、吉林哈达山、重庆玉滩、甘肃引洮等枢纽水源工程建设进度加快,江西峡江、广西乐滩、四川亭子口、贵州黔中、西藏旁多等一批骨干工程相继开工建设,西南中型水库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一大批中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成并发挥效益,供水保障能力不断加强。

四是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全面加强,重点流域和区域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中央投资近100亿元用于水土保持建设,长江上游、黄河中游、丹江口库区及上游、西南石漠化地区、东北黑土区等主要水土流失防治区的重点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启动实施,全国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3万km2,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3.68亿t。全国已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6个地市和近1200个县实施了封山禁牧,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区全面实现了封育保护。以国务院批复的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和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内项目等为重点的水生态建设继续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猜你喜欢

水利中央水库
漳河有一水库群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出山店水库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