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疏肝消痞汤治疗痞满证 38例

2011-04-14师芳琴陕西省韩城市矿务局总医院韩城715400

陕西中医 2011年9期
关键词:消痞痞满新药

师芳琴 陕西省韩城市矿务局总医院 (韩城 715400)

痞满证是多种病因引起的疾病,缠绵迁延或反复发作,类似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2006年1月~2010年1月,笔者采用自拟“健脾疏肝消痞汤”加减治疗本病38例,收到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痞满的诊断标准:自觉胃部饱胀、胀满或胀痛不适,反复发作在2月以上。选择以痞满症状为主诉且无严重心、脑、肾、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 38例,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内科门诊,男性 17例,女性 21例;年龄 15~ 56岁;病程3个月~ 10年。经胃镜检查及实验室其他方法确诊为慢性胃炎 2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12例。

治疗方法 采用自拟健脾疏肝消痞汤水煎剂:党参、炒白术、茯苓各 15g,法半夏、柴胡、枳壳、黄芩各12g,蒲公英 20g,焦三仙各15g,甘草 6g。上方水煎 1d1剂,2次 /d,早晚分服,7d为 1疗程。随症加减:食滞偏重者加莱菔子、鸡内金;泛酸明显加煅瓦楞;胁痛者加郁金、香附;胃痛明显者加延胡索、白芍;口苦、口干、心烦者去党参、炒白术,加胆南星、生石膏;气虚乏力者加黄芪;气虚便溏者加肉蔻、柯子。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痞满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疗效判定标准[2]。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5%,且停药 1月无复发;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且症状积分减少≥70%;有效:症状体征有好转,症状积分减少≥30%;无效:症状体征无好转,症状积分≤30%。

治疗结果 本组38例服药共 5疗程左右,其中最长服药时间为84d,最短 14d。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 4例,总有效率为89.47%。

讨 论 中医学认为,痞满证是因表邪内陷入里,饮食不节,痰湿阻滞,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而成的以胸脘痞塞满闷不舒,按之柔软,压之不痛,视之无胀大之形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病症。与现代医学中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类似。新近研究表明,胃肠激素水平与该病的发病密切相关[3]。胃泌素、胃动素作为两种主要的胃肠激素作用于胃肠组织,主要使胃体、胃窦收缩,幽门松弛,使胃排空加快,十二指肠和空肠收缩,使肠蠕动加速,出现胃肠运动机能兴奋[4]。常规治疗多采用促胃肠动力剂,抑酸剂,胃粘膜保护剂,但存在疗效不稳定、复发率高、副作用较大等不足之处。

痞满之名首见于《内经》,称为否、满、否塞、否膈等,而《景岳全书◦痞满》指出:“痞者,痞塞不升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伤寒论》谓:“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心下痞,按之濡”,提出了痞的基本概念。在病机方面,古代医家都曾明确指出本病的根本病机在于脾气虚弱等方面,主要病变脏腑在于脾胃,可以说脾气虚弱贯穿于痞满各证型始终。脾气虚弱,运化失职,中焦纳运升降气机紊乱,脾不升清,胃失和降,则气机痞塞,以致于气滞中满。笔者认为本病多与饮食,情志有关。气机阻滞不畅,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致中焦运化失司,气机痞塞。肝属木,脾胃属土,木有疏土之功,又有克土之性。肝木疏泄,调畅气机,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肝分泌胆汁,帮助消化,肝气失于疏泄,必然克犯脾土。因此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在治疗上当治以健脾疏肝,益气消痞。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柴胡、枳壳疏肝解郁;法半夏和胃止呕;焦三仙消食导滞,蒲公英和胃泻火。其中半夏、黄芩辛开苦降;柴胡、枳壳一升一降调畅胃肠气机,使脾气升发,肝气条达,胃气和降,运化正常,升降复常则疾病自去。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4-13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100-103.

[3] 詹海勇,黄聪武.胃舒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胃动素及幽门螺杆菌的影响 [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22(3):347.

[4] 赵 刚,赵 雅.胃动胶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泌素、胃动素的影响 [J].陕西医学杂志,2007,35(11):1519.

猜你喜欢

消痞痞满新药
基于数据挖掘的《普济方》治疗痞满用药规律分析
温针灸治疗痞满的临床观察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温补法治疗痞满临床经验
枳实消痞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解郁消痞汤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
消痞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性不良疗效观察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苏玉伦主任治疗痞满的临床经验
鲁先平:一个新药的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