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绍华教授脑梗塞证治特点数据挖掘*

2011-07-14毛丽君吴小明刘红梅

陕西中医 2011年9期
关键词:周教授川牛膝桑枝

洪 霞 边 微 毛丽君 宁 侠 吴小明 刘红梅 司 维 鲁 岩 陈 冬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一科 (北京 100091)

名老中医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历练形成的,具有丰富临床诊疗经验的专家,是中医学术的带头人,代表着最高的学术水平和能力,是中医行业的宝贵财富[1]。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继承是一项宏大而艰巨的学术工程,对中医药学术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和长远的意义[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周绍华教授从事神经内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尤其是在中风病的治疗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临证思辨特点。本研究以周绍华教授治疗脑梗塞为切入点,利用数据库及数据挖掘技术对周绍华教授中医诊疗医案进行数据挖掘,以总结其诊治脑梗塞的证治特点和学术思想。

临床资料 资料来源于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周绍华教授专家门诊就诊的患者。病案内容按“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项目的统一格式记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①患者一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②临床表现信息: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尤其侧重于记录周绍华教授重点关注的症状和体征。③中医辨证和立法:根据周绍华教授对实际病例的讲解进行记录。④处方用药:按照门诊实际处方如实记录药物及用量。共收集病例 106例。

诊断标准 脑梗塞的诊断标准: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诊断标准[3]。

纳入标准 门诊诊断为脑梗塞的患者;患者经周绍华教授治疗,处以方药;辨证、用方、用药记录完整。

研究方法 数据库建设 采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老中医学术思想群体规律分析挖掘方法研究”课题组研制的科研病例采集系统,制定结构化电子病历采集模板,将初诊病例资料录入到病例采集系统进行数据挖掘。

分析方法 利用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相结合的方式对医案数据进行规律性研究,其中对症状、证型及立法、方药等频次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利用关联规则、非线性降维、社会网络等方式挖掘周绍华教授治疗脑梗塞的证治特点以及药物配伍规律;采用双聚类分析法,挖掘周教授治疗脑梗塞的用药用量特点。

研究结果 主要症状特点 纳入的 106例脑梗塞患者中,临床症状总记录数为 80个,比例大于 15%的有:半身不遂(92次)、舌强言蹇(66次)、口舌歪斜 (56次)、大便一日一次(40次)、头晕 (25次)、大便干 (23次 )、偏身麻木 (20次)、饮水呛咳(16次 )。 舌色以舌红(50次 )、暗红 (17次 )、淡暗 (6次 )、淡红 (5次 )、紫暗 (4次 )为主。 舌苔以薄黄 (37次)、黄腻(15次 )、少苔 (11次 )、黄燥 (8次 )、薄白 (7次 )、黄厚 (7次 )为主。脉象以沉细 (10次 )、弦脉 (10次 )、弦滑 (9次 )、弦细 (7次 )、结代 (7次 )、细 (7次 )为主。

证候与立法 106例出现了16个证候种类,同一病例往往含有多个证候种类,出现5次以上的有以下 8种 ,见表1。

表1 106例脑梗塞患者常见证候频数

此外还有痰热内生证 (4次 )、气虚痰阻证(4次)、肝火上炎证(3次)、阴虚血热证(3次)等 8个证型。与证候相对应,治疗上以清热化痰(46次)、活血通络(31次 )、养血活血 (21次 )、滋肾养肝 (16次 )、滋阴潜阳 (16次 )、化痰解语 (14次 )、化痰通络 (14次 )、益气养血(10次)为主要立法。

总体用药特征 周教授治疗106例脑梗塞患者使用药物共 185种,用药频数前三十味分布如下(见表2)。

表2 106例脑梗塞患者总体用药分布规律

证候-用药分布规律 痰热腑实证用药规律:周教授治疗脑梗塞痰热腑实证用药频数前 12位为:半夏(100%)、枳 实 (89.3%)、竹 茹 (82.1%)、胆 南 星(75%)、橘红 (75%)、桑枝 (71.4%)、黄芩 (67.9%)、川牛膝 (60.7%)、羌活 (53.6%)、石菖蒲 (53.6%),郁金(50%),茯苓 (46.4%)其中前 5位加之第 12位构成了温胆汤的组成。

脉络空虚风邪入中证用药规律:用药频数前 16位为:秦艽 (100%)、川牛膝 (95.2%)、羌活 (95.2%)、桑枝 (95.2%)、黄芩 (90.5%)、赤 芍 (90.5%)、生 地(81%)、川芎 (76.2%)、当归 (66.7%)、胆南星 (61.9%)、地龙 (61.9%)、白芍 (52.4%)、石菖蒲 (42.9%)、人工牛黄 (38.1%)、郁金 (38.1%)、石膏 (23.8%)。 可见前16味药物中,大多为大秦艽汤的组成成分。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用药规律:用药频数前 12位的为:川牛膝 (87.5%)、龟版 (81.3%)、赤芍 (68.8%)、麦冬 (68.8%)、天冬 (68.8%)、桑枝 (62.5%)、生地(56.3%)、生龙骨 (56.3%)、生牡蛎 (56.3%)、青蒿(56.3%)、白芍 (56.3%)、当归 (56.3%)。以上药物中 ,有 9位药物为镇肝熄风汤的组成。

肝肾阴虚证用药规律:用药频数前 10位的为:生地 (93.3%)、麦冬 (86.7%)、枸杞子 (86.7%)、北沙参(66.7%)、当归 (66.7%)、川牛膝 (53.3%)、羌活 (53.3%)、桑枝 (53.3%)、石菖蒲 (53.3%)、郁金 (46.7%)。前 5味药物为一贯煎的组成。

气虚血瘀证用药规律:用药频数前 12位的为:黄芪 (100%)、赤芍 (100%)、川芎 (100%)、地龙 (90%)、川牛膝 (90%)、红花 (90%)、当归 (90%)、桂枝 (70%)、羌活 (70%)、桃仁 (60%)、乌梢蛇 (60%)、生地 (50%)。以上药物除乌梢蛇、川牛膝和桂枝外,其它均为补阳还五汤的组成。

用药关联分析 利用关联规则算法(Apriori)对106条中药配伍数据的关联关系进行挖掘。以下表列出了支持度> 0.3的中药强关联规则,见表3。

表3 106例脑梗塞患者用药关联分析

讨 论 从以上的数据挖掘的结果可以看出,周绍华教授治疗的 106例脑梗塞患者中,常见五种证型为痰热腑实证、脉络空虚风邪入中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肝肾阴虚证、气虚血瘀证,其中痰热腑实证所占的比例最多。周教授认为:现代人多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而致痰湿内蕴,痰邪郁久化热,火性上炎,夹痰上扰,闭阻经络而致半身不遂;痰热上扰清空,闭阻清窍则见舌强言蹇或不语等症[4]。因此在脑梗塞的治疗上周教授善用温胆汤加减。从数据的挖掘的结果看,清热化痰法使用频次最多,充分体现了周教授的证治特点和学术思想。

从以上总体用药特征看,周绍华教授治疗脑梗塞的核心药物为川牛膝、桑枝、赤芍、黄芩、生地、羌活、地龙、当归和石菖蒲。以上药物除地龙外,均为秦归活络口服液的主要组成成分。秦归活络口服液是周绍华教授多年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经验基础上研制的中成药物。在中风的病机方面周教授倡导外风引动内风的病机理论,认为外风为中风发病的诱因,脉络空虚,风邪入中,外风引动内风而发病。秦归活络口服液则是在此病机理论基础上,选用祛风通络的秦艽、桑枝、羌活为主药,配以生地、当归、赤芍养血活血,黄芩、石菖蒲清热化痰。临床研究证明,秦归活络口服液治疗脑梗塞不仅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痰热证候,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亦获改善。动物实验研究证明:秦归活络口服液具有抗血小板集聚,抗血栓形成,改善脑组织供血以及抑制病灶的进一步扩大,和抑制病灶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5]。从总体用药特征看,周绍华教授对该方的运用可谓得心应手。

从表3的用药关联分析来看,周绍华教授治疗脑梗塞常常一起使用的药物配伍(支持度>0.3)有:具有祛风通络功效的为:川牛膝与桑枝,川牛膝与羌活,羌活与桑枝,川牛膝、羌活与桑枝,具有活血通络功效的为:赤芍与羌活,赤芍与桑枝,赤芍、川牛膝与羌活,具有养血活血功效的为赤芍和生地,具有化痰功效的为:石菖蒲与郁金。

通过对周绍华教授脑梗塞临床诊疗数据的挖掘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体现了周教授治疗脑梗塞的证治特点及学术思想。对于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研究,传统的方式大多为就该名老中医治疗某种疾病的独特经验进行总结,或列举典型医案加以论证,或对老师经验方的应用进行小样本的疗效观察[1]。由于名老中医经验信息大多存在着描述性、不可定量的特征,使得经验总结者在对同一信息的认识,记录过程中,由于主观因素的介入而出现某种不同程度的偏倚,使得原始信息夸大化或简单化,不能真正体现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数据挖掘是一种有效的信息处理技术,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进行研究,可以全面解析其中的规律,分析名老中医个体化诊疗信息特征,提炼出临证经验中蕴藏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实现名医经验的有效总结与传承[6]。由于本研究中收录的医案较少,未能全面体现周教授治疗脑梗塞的信息特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继续收录更多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使老专家的经验信息更加全面客观。

[1]王映辉.基于信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研究思路 [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1):98-99.

[2]孟长海,王治英.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纳入中医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意义和策略 [J].中医教育,2006,25(9):50.

[3]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脑血管病疾病的分类及诊断标准[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1):2.

[4]宁 侠.周绍华教授应用温胆汤治疗神经精神科疾病经验 [J].中医药学刊 ,2006,24(9):1612.

[5]窦淑荣,周绍华.秦归活络口服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12):750-751.

[6]孙艳秋.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研究 [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12(1):222.

猜你喜欢

周教授川牛膝桑枝
大型桑枝粉碎机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桑枝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妙用川牛膝
桑枝屑香菇种植基料配方的筛选试验
川牛膝临床注意事项
出身寒门就是过吗
桑枝化学成分的研究
怀牛膝与川牛膝功效小考
郑绍周教授从脾肾论治低颅压性头痛经验
川牛膝种子生物学特性及萌发特性的初步研究